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将CB-HRP分别注入鸡跗部皮肤和腓肠肌外头内,逆行追踪其初级传入神经元的位置及初级传入纤维向脊髓的投射。证明:1、跗部皮肤的初级传入神经元胞体位于同侧 T_6~S_6脊神经节内,以 S_2节为最高峰,L_2节为1较低的峰,两峰间为1低谷。2.腓肠肌外头的初级传入神经元胞体位于同侧 T_6~S_4脊神经节内。以 S_2为最高峰,L_1有1较低的峰,两峰间在 L_3有1低谷。3.跗部皮肤的初级传入终末分布于 L_2~S_3的6个脊髓节段。横断面观,见标记的终末密集地分布于Ⅱ、Ⅲ、Ⅳ板层(Martin 氏划分法)。4.腓肠肌外头初级传入的终末分布于 T_6~S_5的11个脊髓节段。横断面观,见标记的终末主要分布于背外索核和Ⅰ层,Ⅴ层,头尾向上呈连续性分布。  相似文献   

2.
采用CB—HRP跨神经节追踪技术,我们发现鸡躯体和内脏的初级传入投射在脊髓质的一些板层和延髓的一些核团内有重叠区。1腓肠肌外头与卵巢的初级传入在T6~L3及S3~S5脊髓节段的I、Ⅴ层有明显的投射重叠区;与睾丸的初级传入在T6~L2及S3~S5髓节的I、Ⅴ层有明显的投射重叠;与泄殖腔的初级传入在T7~L2及S3~S5髓节的I、Ⅴ层亦有明显的重叠投射。2跗部皮肤与泄殖腔的在L2及S3髓节的I、Ⅳ层,与卵巢的在L2~L3髓节的I、Ⅳ层,与睾丸的在L3及S3髓节的I、Ⅳ层均有轻度的投射重叠区。3挠神经与腺胃及胸腺的在延髓的楔束外核和弧束核的内侧亚核有重叠投射区,4挠神经与卵巢、睾丸的在孤束核的内侧亚核有重叠;推测鸡的躯体和内脏的初级传入在这些区域可能有汇聚。  相似文献   

3.
鸡泄殖腔传入神经元的定位及其传入纤维在脊髓内的分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CB-HRP注入鸡泄殖腔壁内,通过逆行和跨节追踪证明:1、被标记的泄殖腔初级传入神经元胞体位于双侧T4-S9脊神经节和迷走神经结节内。脊神经节内的标记细胞集中于S4-S7和T6-L1。分别以S5和L1为高峰,L4-S2为少标记区。荐段和胸腰段标记细胞数 的比系1.6:1,结状节内的标记细胞数较前二者少。脊神经节内的标记细胞以小型的为主,结状节内的标记细胞则以大型者居多。单侧注射例大约有39%的标记细胞出现于对侧脊神经节中。2.脊髓横断观面观,被标记的初级传入神经元中枢突呈束状经背根外侧部进入S3-S8髓节的背外侧束;而后分成内外两部。外侧纤维豆较粗大,沿背角I-V层外侧缘走行,内侧纤维素较强小,内向侧穿经Clarke氏柱,二者于中介核外汇后,共同终止于荐部副交感节前柱。单侧注射例,对侧的标记纤维束较注射侧疏淡。水平面观,背角外侧有被标记的纵向纤维束,以S5为中心向前后各伸延2-3个节段。在T7-L2也可见有纤细的纤维束沿背角外侧缘走行。  相似文献   

4.
5.
 用跨神经节技术追踪了鸡桡神经和腺胃初级传入向楔外核和孤束核的投射。将CB-HRP分别注入鸡一侧桡神经和腺胃腹侧壁。结果表明,桡神经初级传入纤维向楔外核几乎全长都有投射,以闩前0.32~0.72mm靠近迷走神经髓内根丝腹侧的标记终末最为密集;在孤束内侧核内也有一定量的投射;腺胃初级传入纤维经迷走神经进入脑干,丰富地投射于孤束核。标记终末密集区位于闩前0.80~1.60mm范围的孤束内侧核,在楔外核也有较为丰富的投射,浓密的标记终末出现在闩前0.40~0.80mm范围的该核内。另外,桡神经和腺胃初级传入纤维在三叉神经脊束内也见有少量投射。  相似文献   

6.
用改良HRP逆行追踪法研究了鸡翅膀主要神经干的感觉神经纤维、内脏运动神经纤维的起源细胞,分别计数C10~T6脊神经节内感觉神经元、交感干神经节内的内脏运动神经元的数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①鸡翅膀内主要神经干的初级传入神经元属假单极神经元,数量多,以中型细胞为主,均位于C12~T3之间,高峰节段为T1,神经元的数量由高峰节段向头端和尾端渐减或锐减.②内脏传出纤维来源于C12~T3之间交感干神经节的多极神经元,高峰节段位于C14和T1两个节段,分布范围较相应初级传入要缩短一个节段,且神经元数量较多.③躯体传出神经元为位于C12~T3脊髓腹角的大多极神经元,分布节段与内脏传出神经元相似,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的标记细胞定位于腹角的背外侧,腋神经和桡神经定位于腹角的腹内侧.  相似文献   

7.
济宁青山羊皮肤毛囊的组织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组织学技术与显微观测方法,对比研究了济宁青山羊小猾皮、大猾皮和成年羊皮肤毛囊的组织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济宁青山羊的毛囊是成群分布的,真皮毛囊层与网状层之间的界限不明显,毛囊的密度较小,组织间隙较大;毛囊与表皮呈45度倾斜.小猾皮的花纹美丽,图案清晰,其次级毛囊尚未发育完好,毛囊密度和毛囊直径都较小,使小猾皮平滑细腻,每个毛囊群仅由2-3个初级毛囊和1-2个次级毛囊组成;大猾皮和成年羊的毛囊群由1-5个初级毛囊和若干个次级毛囊组成,其中3毛囊群最多,占81.32%.大猾皮的毛囊群直径均极显著地大于小猾皮(P<0.01),发达的毛囊群使大猾皮表面粗糙.1岁龄成年羊一个毛囊群中次级毛囊与初级毛囊的比例(S/P)为5.68.皮肤毛囊的这些组织学结构特性决定了青山羊猾子皮和成年羊的毛皮品质.  相似文献   

8.
碧流河水库的水化学、浮游生物和初级生产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88~1991年对碧流河水库水化学、浮游生物和初级生产量进行了研究,该水库位于大连地区,面积56km,平均水深约13m(最大深度32m)。1)库水含盐量很低,但有机质和氮的含量较高。浮游植物生物量平均3.44mg·L~(-1),以硅藻和绿藻占有优势。浮游动物生物量平均1.10mg·L~(-1),其中桡足类占30.9%,枝角类占24.5%,轮虫和原生动物各占26.4%和18.2%。2)浮游植物毛产量变动于0.660~6.069gO_2·m~(-2)·d~(-1)(平均2.603),水柱呼吸量变动于0.396~7.108(平均2.736)gO_2·m~(-2)·d~(-1)。3)文中讨论了水化学特点、生物生产力的限制因子以及浮游植物量和初级生产量的分布和变化。  相似文献   

9.
葡萄、葡萄酒的起源及传入新疆的时代与路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葡萄、葡萄酒的最初起源于“多个中心”,包括地中海东岸以及小亚细亚、南高加索等地区,涵盖叙利亚、土耳其、格鲁吉亚、亚关尼亚、伊朗等国家;而葡萄、葡萄酒的“后起源中心”大致在欧洲和北美,北美又主要包括美国、墨西哥等国家。葡萄、葡萄酒自“起源中心”伊朗,公元前2000年前后可能经伊朗高原-中亚细亚传入克什米尔地区,公元前2000-前1000年前可能经伊朗高原-中亚两河流域(阿姆河和锡尔河)传入了中国新疆北疆区及部分东疆区。不晚于公元前600年,欧洲葡萄则自葡萄、葡萄酒“后起源中心”欧洲希腊等地经小亚细亚→南高加索地区→伊朗高原→中亚细亚传到中国新疆。秦汉时期葡萄的种植、葡萄酒的酿造,可能是经由北疆传入东疆的吐鲁番地区,同时可能是由中亚经帕米尔传入了南疆塔里木盆地绿洲各城廓小国。至此,新疆种植葡萄、酿造葡萄酒已经很普遍了。  相似文献   

10.
豆薯——地瓜栽培传播史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箭 《古今农业》2007,113(3):40-48
蔬菜水果作物豆薯(西南称地瓜)原产美洲,最早由秘鲁印第安人驯化、栽培。15世纪末地理大发现开始后,16世纪的西欧人初步记载下豆薯。16世纪下半叶西班牙人把豆薯(栽培)传入菲律宾,随后豆薯从菲律宾传入东南亚。豆薯(栽培)可能在17世纪末传入中国东南沿海,传入者可能是在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中经营中菲间贸易的西葡、中国和菲律宾商人。以后传遍中国宜种地区,并逐渐形成了一些知名的栽培品种。乾隆年间的《顺德县志》最早记载下其中的广东顺德沙葛———地瓜,同治年间的《成都县志》最早记载下其中的成都牧马山地瓜。豆薯—地瓜既可作水果生吃又可做菜炒熟吃,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  相似文献   

11.
为揭示牛蛙腐皮病的病理形态和发病的机理,采用透射电镜对病蛙不同病期的病变皮肤进行了观察,皮肤病变早期可见角化层脱落,状上皮细胞连接疏松,桥粒减少,随着病情发展细胞间隙增宽,桥粒进一步减少,细胞核固缩、溶解,细胞裂解;病变后期,表皮层崩解,真皮层胶原纤维溶解,炎症区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并可见吞噬了细菌的单核与中性粒细胞。  相似文献   

12.
林蛙皮多肽是从林蛙皮中提取出的活性多肽,含有多种氨基酸和细胞因子,对皮肤修复具有重要作用,但其水溶液不利于临床使用。试验拟将提纯的林蛙皮多肽与其他皮肤调理剂制备成凝胶制剂并通过建立兔背部皮肤创伤模型来探究林蛙皮多肽凝胶制剂在兔皮肤创伤愈合中的作用。通过观察伤口红肿、出血、渗出和结痂,计算创面愈合,以及通过病理组织学变化评估林蛙皮多肽凝胶制剂的作用。结果表明:林蛙皮多肽凝胶制剂减少炎症反应,促进兔皮肤创伤愈合,提高肉芽组织中新生血管密度和成纤维细胞数量。  相似文献   

13.
李锦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0-41,43
[目的]制定一整套行之有效地防治苹果锈果病的措施。[方法]论述苹果锈果病的诊断、发病规律与防治方法。[结果]应准确诊断、正确认识锈果病的几种症状,并采取正确的防治方法。[结论]该文为苹果锈果病的防治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4.
通过阴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从黄鳝(Monopterus albus)皮肤中得到其白蛋白,命名为MAA-skin.该蛋白为单链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67 ×103,经Schiff's试剂鉴定为非糖蛋白,其N-末端氨基酸序列为GHVKW.用纯化的黄鳝血清白蛋白(MAA -serum)为免疫原免疫大白兔,制备抗MAA...  相似文献   

15.
葡萄皮渣花色苷的提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葡萄皮渣为原料,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对葡萄皮渣中花色苷的提取条件进行了研究。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提取温度为70℃,提取液乙醇浓度为60%,pH为0.5的条件下,超声波辅助提取葡萄皮渣花色苷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中华鳖皮肤腐烂病可造成鳖的大批死亡,我们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玉米皮多糖的制备方法及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菲  李波  李春阳  戴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7445-7446
[目的]研究玉米皮中水溶性多糖的制备方法和化学结构。[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对多糖结构进行了解析。[结果]玉米皮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水比1∶30,在100℃提取2次,每次2h。在该提取条件下,100g玉米皮可制备得到6.94g多糖,多糖纯度为88.18%。玉米皮多糖主要由α-D-吡喃葡萄糖组成,其含量为90.8%。此外,玉米皮多糖还含有少量的阿拉伯糖、木糖、半乳糖等单糖以及微量的蛋白质。[结论]玉米皮中水溶性多糖含量较高,有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紫山药皮中色素的提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紫山药皮为原料,以乙醇为溶剂提取色素,以吸光度为指标,对影响色素提取的提取剂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等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色素的最佳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1.5 h,料液比为1:8,提取剂浓度为30%。  相似文献   

19.
辽宁绒山羊皮肤显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普通染色连续切片法,对辽宁绒山羊皮肤及部分皮肤衍生物的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辽宁绒山羊皮肤显微结构与其他山羊基本一致。辽宁绒山羊皮脂腺在9月和1月较4月和7月份发达  相似文献   

20.
赵硕  李俊毅  齐祥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4025-14027
[目的]为优化鳕鱼皮水发生产工艺,并尝试对水发机理进行一些理论解释。[方法]以鳕鱼皮为试验原料,以水发率和蛋白损失率为指标,考察浸泡时间、NaOH溶液浓度、浸泡温度对鱼皮水发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对浸泡工艺进行优化,并考察了漂烫和冷激因素对产品爽脆度的影响。[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研究范围内,鳕鱼皮的水发率随NaOH溶液浓度的增大、浸泡时间的延长和浸泡温度的升高而先升高后下降。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鳕鱼皮在浓度为0.75 g/L的NaOH溶液中,在25℃条件下浸泡2.5 h时,鱼皮的水发率最好。并且通过80℃水浴,然后冰水浸泡3 min后得到的鱼皮具有较好的爽脆度。[结论]该研究为鳕鱼皮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