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低能离子束注入诱变平菇(农平8l号)孢子,培养孢子获得双核异核菌株。随机选育4个菌株,进行出菇试验,结果表明,4个菌株子实体颜色及形态特征都有变化。诱变的菌株生长速度普遍快于对照菌株,诱变的菌株生长势普遍好于对照菌株,诱变后各菌株生长发育比对照都快,其中1号生长最快。出菇结果表明各诱变菌株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快,出菇早,1号比对照提前12 d,其中以1号菌株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
长根菇与鸡菌属间不对称融合后代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长根菇和鸡Zong菌为亲本进行属间不对称融合研究,从原生质体再生菌株中得到能够双核化的单核无锁状联合的菌株20株。栽培结果显示,这类菌株不能形成子实体,且菌株间菌丝的生长差异显著。但在特定的培养条件下,单核菌株均可双核化形成双核菌株,双核菌株具有出菇能力,菌株间子实体颜色,菌柄着生方式及菌丝生长速度等与亲本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以7个生产上常用的杏鲍菇菌株为试材,采用拮抗试验、酯酶同工酶技术、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不同杏鲍菇菌株进行鉴别分类;进而利用原生质体单核体杂交育种技术,将不同种类、不同交配型菌株进行单单杂交,筛选出杂交成功且具有锁状联合的杂交菌株,对比杂交菌株与亲本菌株的菌丝生长速率、农艺性状等,以期为杏鲍菇的实际生产与栽培提供优良种质资源。结果表明:拮抗反应、酯酶同工酶、ISSR的研究结果一致,将7个杏鲍菇菌株分为3类,第1类为12、16、1208、1219、1287菌株;第2类为1283菌株;第3类为1284菌株。通过原生质体单核体杂交技术,获得24个杂交菌株;与亲本对比,筛选出了5个菌丝生长速率、菇体质量显著优于亲本的菌株,分别为ZJ5、ZJ8、ZJ11、ZJ17、ZJ22菌株。  相似文献   

4.
米青山 《食用菌》2007,29(4):20-21
试验比较了来自不同地区的9个菌株,结果表明:4个供试菌株产量较高,其中特白33菌株、7号菌株和5号菌株在1%水平上显著优于CC944对照菌株,生物转化率分别高于对照菌株46.6%、33.9%和15.5%。  相似文献   

5.
比较了杏鲍菇不同杂交菌株,试验表明子实体为棒状的菌株中,杏鲍菇19号菌株表现较好;子实体为保龄球状的菌株中,杏鲍菇17号菌株表现较好,子实体产量较高,生物学效率达129.12%,并且子实体形态特征较好。  相似文献   

6.
试验对航天菌株与地面对照菌株进行了比较,主要进行了拮抗试验、菌丝生长速度试验及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金针菇航天菌株与原始菌株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航天菌株的产量均比原始菌株高且早熟。航天诱变为选育金针菇优良菌株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深层发酵灵芝高产菌株筛选初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将从各地收集到的24个灵芝菌株进行深层发酵培养,通过比菌丝生长速度和发酵生物量,筛选出8个优良菌株。根据菌株间拮抗反应及蛋白酶同工酶分析结果,确定8个菌株中的G2和G15、G33和G27为同一菌株,属同株异名,进一步比较8个菌株的菌丝发酵生物量,胞内,胞外多糖含量等指标,确认菌丝发酵生物量,胞内多糖含量较高的灵芝0770为液体深层发酵首选菌株。  相似文献   

8.
草菇不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选用草菇的六个不同菌株进行了菌株间的拮抗性测定,同时比较了菌丝生长速度、同工酶谱、CMC酶相对活性和抗霉性。已测结果表明:六个不同菌株中,菌株V35与V112亲缘关系最近,其次是V118,但都是不同的菌株;其次,菌株V35、V112与V118菌丝生长速度和CMC酶相对活性也明显的高于其它菌株,其中V112生长速度最快,长势最好,但V35抗霉性和CMC酶相对活性较其它菌株好。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平菇杂优1号和鸡腿蘑Cc-1的保藏菌株、组织分离菌株和多孢分离菌株的菌丝培养特性和农艺性状,分别将3种不同来源的菌株进行了两两对峙培养,结果表明组织分离菌株和多孢分离菌株与保藏菌株间菌丝生长速率、密度、色泽及现蕾时间等方面没有明显差异,任意两菌株间均无拮抗。与保藏菌株相比较.鸡腿蘑多孢分离菌株在产量上有正负两种效应。而组织分离菌株增产均在10%以上。平菇所有分离菌株的子实体形态特征及产量均不如保藏菌株。  相似文献   

10.
十五个平菇菌株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魏银初 《食用菌》2004,26(6):9-10
平菇栽培菌株众多,许多菌株栽培特性尚不十分清楚,尤其是随意引种不进行栽培试验会带来严重后果。近几年新推出的平菇新菌株繁多,重命名、乱命名,胡吹海宣的更甚,为此我们从周边地区引进几十个平菇菌株,通过初选对15个平菇菌株进行重点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为选育高产多糖的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菌株,以黑威单片作为出发菌株,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 ARTP)诱变原生质体,经过3轮迭代诱变,从菌丝生长速度较快的诱变菌株中筛选多糖产量较高的菌株,通过5代继代培养测定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稳定性,采用拮抗实验观察菌株间的拮抗情况,通过简单重复序列区间(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 ISSR)分子标记分析菌株间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与黑威单片相比,诱变菌株D3-56的菌丝生物量和多糖含量分别提高15.02%和48.40%,诱变菌株D3-60的菌丝生物量和多糖含量分别提高13.15%和60.83%,诱变菌株D3-56和D3-60的多糖产量分别提高70.69%和81.97%;诱变菌株D3-56和D3-60菌丝生长速度稳定,且与黑威单片存在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出适宜豫南地区冬季栽培的平菇菌株,栽培比较10个不同来源的平菇菌株,考察其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农艺性状及生物学效率。结果表明:K6菌株综合性状优于试验地主栽平菇菌株4195、灰美2号、平菇99,可作为豫南地区冬季栽培的主推菌株;V9、驻研1号菌株综合性状次于4195、灰美2号、平菇99菌株,可作为搭配菌株。  相似文献   

13.
黄背木耳组织分离菌株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背木耳是毛木耳中品质最好的一种,是我国重要栽培耳类。通过连续三年的耳片组织分离,分别获得Ap2-2,Ap6和Ap8三个菌种。经与原始菌株比较试验表明,组织分离菌株彼此之间及与原始菌株之间都有拮多抗线产生;在菌丝长势上,Ap6菌株的菌丝体明显比其他菌株旺盛,而其余菌株在菌丝长势上无明显差异;在产量上表现出随着分离年限的缩短,产量呈递增趋势,组织分离菌株Ap2-2,Ap6和Ap8分别比原始菌株增产27.76%,33.42%和60.24%。  相似文献   

14.
33个香菇栽培菌株的拮抗性测定及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选用33个香菇菌株进行了拮抗性测定,同时比较了菌株间菌丝生长速度和CMC酶活性变化。结果显示:不同的生态环境和栽培条件造成菌种的遗传差异。根据栽培地区不同这些菌种可分三大类。不同类菌株间桔抗性强,同一类中有些菌株与其余菌株间形成很明显的拮抗线,如087,241—4,7402,农①等,而有些菌株间拮抗线却很弱,如W08,W09,W10等。说明这些菌株间遗传差异较小,遗传同源性较强。  相似文献   

15.
黄大斌  杨菁  陈明忠  陈坚 《食用菌》2003,25(6):9-10
由自然变异经定向选育的花菇菌株98—1,其农艺性状较原始菌株有明显的改善,本文应用RAPD技术对98—1菌株与939、135,08进行DNA指纹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DNA多态性,从分子水平上验证花菇菌株经自然变异和定向选择后,其农艺性状与原花菇菌株间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6.
黄背木耳组织分和株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背木耳是毛木耳中品质最好的一种,是我国重要栽培耳类,通过连续三年的耳片组织分离,分别获得Ap2-2,Ap6和Ap8三个菌种,经与原始菌株比较试验表明,组织分离菌株彼此之间及与原始菌株之间都有拮多抗线产生;在菌丝长势上,Ap6菌株的菌丝体明显比其他菌株旺盛,而其余菌株在菌丝长势上无明显差异;在产量上表现出随着分离年限的缩短,产量呈递增趋势,组织分离菌株Ap2-2,Ap6和Ap8分别比原始菌株增产27.76%,33.42%和60.24%。  相似文献   

17.
菌株的退化及其复壮食(药)用菌菌株的优劣是决定人工栽培时产量高低和品质好坏的关键一环。而菌株的保藏和使用,不论采取何种方法,均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异,且变异多朝着坏的方向发展,此称菌株的退化。(一)菌株退化的原因有如下数种:1.菌株细胞内酶的合成...  相似文献   

18.
谭琦  ROMAINE  CP  SCHLAGNHAUFER  C  陈明杰  郭倩  GEML  J  GARZON  C 《食用菌学报》2006,13(1):13-23
在中国的6个白灵菇商业菌株中,ITS区域的621bp DNA片段和蛋白转录延长因子的519bpDNA片段的序列完全相同,表明该6个菌株属同一个种,RAPD分析结果表明,其中5个白灵菇菌株的亲缘关系较近,用PAUP4.0软件中的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遗传差异小于3.4%,但这5个菌株与6号菌株的差异较大,达到了16.9%。在此基础上构建了6号菌株的特异性标记引物。  相似文献   

19.
金针菇原生质体紫外诱变选育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本研究在最适条件下制备金针菇Y19和W088菌株原生质体,紫外线照射1分钟进行诱变处理,再生后挑选生长好的菌株,酯酶同工酶电泳分析表明,筛选出的菌株出现出发株没有的新酶带,证明其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与出发菌株相比,变异菌株生长速度提高23.1 ̄52.3%,出菇时间提早10 ̄14天。  相似文献   

20.
姬松茸与双孢蘑菇不同菌株的RAPD扩增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4个姬松茸菌株和2个双孢蘑菇菌株为材料,用20个随机引物对它们进行RAPD扩增,通过对供试菌株遗传相似系数的估算和系统聚类分析,构建姬松茸和双孢蘑菇遗传相关树状聚类图谱,结果表明,进行RAPD扩增的20个随机引物中,有12个能产生三种带型,当遗传相似系数升至0.8713时,这6个菌株被分为3类,第一类为菌株18和26,第二类为菌株13和12,第三类为菌株33和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