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耕作制度又称农业经营制度,是指以土壤耕作为中心,包括施肥、灌溉、除草、水土保持、轮作倒茬等各项农业技术措施在内的农作体系。从广义上来说,指农业熟制、作物布局。复种指数与耕作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改革耕作制度,在单位面积耕地上将原来一年只播种一季农作物的耕地,重复播种一季或两季,变一年一熟的耕作制度为一年两熟或三熟,从而增加复种指数。因此改变耕作制度能使作物种植结构向着多元化、多熟制、多样化、多效益、多种经济方面发展,最终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针对勐海县中海拔稻作区耕作制度模式进行探索与经济效益研究。  相似文献   

2.
勐海县中海拔稻作区耕作制度探索与经济效益分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作制度又称农业经营制度,是指以土壤耕作为中心,包括施肥、灌溉、除草、水土保持、轮作倒茬等各项农业技术措施在内的农作体系。从广义上来说,指农业熟制、作物布局。复种指数与耕作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改革耕作制度,在单位面积耕地上将原来一年只播种一季农作物的耕地,重复播种一季或两季,变一年一熟的耕作制度为一年两熟或三熟,从而增加复种指数:因此改变耕作制度能使作物种植结构向着多元化、多熟制、多样化、多效益、多种经济方面发展,最终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针对勐海县中海拔稻作区耕作制度模式进行探索与经济效益研究。  相似文献   

3.
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华南两熟区的应用与发展路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学习借鉴国内外成功实施和推广应用的经验,对促进中国南方一年两熟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分析国内外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目前中国南方一年两熟区保护性耕作技术和机具的应用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的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第一讲 绪论     
第一讲绪论为了迎接祖国伟大的经济建设,我们将在这里逐期的讨论一个有关社会主义农业建设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特来沃颇利耕作法"。这个讨论将涉及到它的各方面。讨论的目的是要说明"特来沃颇利耕作法"的意义和内容;讨论它在我国农业建设上的重要;从而加强对于我国农业必须走向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信心。  相似文献   

5.
耕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当今社会倡导农业技术现代化、机械化,这就促使了现代机械在耕作中的广泛应用。文章将对北方农业耕作运用现代化机械的必要性、其带来的优势、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将现代机械高效地运用到北方农业的耕作问题中这几方面展开做一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土壤耕作法在农业生产上的重要性特来沃颇利耕作制是社会主义农业的综合性学就,它把有关农业的生产技术措施及生产因子都相互的关联起来。正确的土壤耕作法,便是特来沃颇利耕作制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农业技术措施,封争取作物的高额丰收和土壤肥力的增加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但是在特来颇利耕作制中,只单单的重视到土壤耕作这一重要环节,还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7.
陈冬生 《农业考古》2003,(3):100-105
在我国区域农业发展史上 ,明代运河南北地区的农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期间 ,无论是在运河北部的直隶、山东及苏北沿运地区 ,还是在运河南部的苏南、浙西江南一带的农耕生产技术都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分别可为我国北方旱作和南方稻作农耕生产技术的发展代表。对此 ,本文特作简要考察 ,从中一窥我国传统农耕生产技术之精华。一、南北多熟耕作制的发展明代 ,无论是在运河北部的直隶、山东及苏北旱作农业区 ,还是南部江南一带的稻作区 ,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与人口增长的需要 ,在农业耕作制方面 ,多熟制已成为占主导形式的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8.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方法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保护性耕作包括免耕法及少耕法两种耕作方式。使用何种耕作方式应该因地制宜。目前,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在体系完善和技术装备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仍需要从农业生态、经济、技术等方面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9.
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的种植方式在华北平原区的农业生产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但传统耕作方式使该区的农业生产不可持续。保护性耕作是一种先进的保水保土的生产技术,对该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作用甚大。阐述了保护性耕作的定义、原理及保护性耕作的历史与发展,归纳总结了保护性耕作对播种、出苗、田间杂草、作物生长发育及作物产量等方面的影响研究。以期为华北平原一年两熟区的保护性耕作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及应用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我国的农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我国各级农业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以及农业经济的发展需求,使得农业结构调整已经成为了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型问题。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大力推广以及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我国的农业结构调整,目前,保护性耕作技术已经成为了我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条件。文章将针对农业生产过程中,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以及应用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土壤耕作制是劳动人民长时期从事农业生产实践斗争的产物。它是以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情况和作物生物学特性等方面因素为基础,结合轮作、施肥把它作为“用土和养土”的重要的综合措施。因此,合理的士壤耕作制的形成,不仅是以一定客观条件为基础,同时,更和轮作制、施肥制以及其他农业技术有着相互制约和相互依存的不  相似文献   

12.
学术动态     
东北三省耕作学术討論会为了响应党中央提出的在农业上逐步实現技术革命的偉大号召,促进东北地区实現农业机械化,总結与交流十余年来有关耕作方面的研究成果,討論如何继承与改革固有耕作制和建立机械化耕作制的問題,本年三月二十日至二十六日,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主持,在公主岭举行了东北三省耕作学术討論会。  相似文献   

13.
郭文韬同志编著的《中国古代的农作制和耕作法》一书,最近已由农业出版社出版。全书18万字,分上下两篇,对我国古代的农作制和耕作法的历史和发展规律进行总结和探讨,并就继承和改革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填补了这一专题研究的空白,值得读者一读。  相似文献   

14.
发展高产高效农业耕作制———宽带种植一年三熟刘春堂(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郑州450002)建国初期,我省广大平原地区的耕作制度主要是两年三熟和一年一熟,复种指数和产量都很低。随着全省农田基本建设的不断发展,水肥条件的改善,农作物品种的改良,加之人增地减...  相似文献   

15.
许兰颖 《吉林农业》2010,(9):109-109
实行农田保护性耕作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和方面。文章介绍了在吉林西部半干旱地区开展保护性耕作的意义及技术规程。以期能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依据,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稻-玉∥豆”三熟耕作制应用效果,介绍了该耕作制下冬大豆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7.
实行集体化耕作制不利于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这是因为它存在明显的制度缺陷:违背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在规律;制度设计缺陷导致执行成本过高;集中化、垂直管理和计划分配导致农地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低下。集体耕作制的失败说明农业经营制度变革必须遵循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规律,尊重农业生产的自然属性,并保护农民的产权和经营权。  相似文献   

18.
农业机械化可以使农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保护性耕作属于现代农业耕作方式,是对耕作模式的一种创新。农业机械化与保护性耕作之间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在实践中,贯彻落实宣传教育工作,开展示范工作,全面推动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与进步。文章对农业机械化与保护性耕作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农业机械化和保护性耕作关系,介绍了农业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现实作用与农业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推广路径。  相似文献   

19.
基于河南省农业发展面临的6大问题挑战,提出大力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从河南省保护性耕作发展及现状,提出了河南省保护性耕作技术和推广4种技术与推广模式,阐述了河南省今后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方面亟待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农业考古》的前几期中,我们拜读了一系列有关中国境内少数民族地区现存的“刀耕火种”农业的研究文章。本文介绍的是非洲南部赞比亚比姆巴地区的一种称为特殊的原始农耕制度。作者从生态系统、耕作与迁徙过程、食物的构成以及劳力的分配等方面对这种农作方式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这对我们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早期农业的发展阶段及耕作过程的比较研究当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译自丹麦国家博物馆英文杂志《工具与耕作》一九八五年二月号(总第五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