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陪父亲走走     
五一节之前的一个双休日,去看父母,母亲上街买菜去了,父亲正在看报,我便和父亲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看父亲也没啥事,“咱俩出去逛逛?”我随口说。父亲很惊讶,眼睛看着我,好像是在看一个陌生人。父亲如此强烈地反应反而让我愣住了,我没有想到随口说出的一句话会让他如此吃惊,那表情至今让我刻骨铭心。  相似文献   

2.
父亲的咒     
六十三岁的父亲,还没老,可他特烦人。自从给他装了电话后,他隔三差五打来电话问:快放假了,你们回家吗?我在部队工作,即使节假日,也有忙不完的事。我在电话里解释了半天,他仿佛没听清楚似的问:是说回来吗?哦,不回来?然后,他通常会把电话再交给母亲,让母亲再絮絮叨叨地问我一遍。  相似文献   

3.
妙龄女郎     
周末,家里来了客人,我和女儿在家,老公不知上哪儿去了,我给他打电话想让他赶紧回家陪客人。  相似文献   

4.
怀念父亲     
以前我从不曾认真看待父亲节。不是我对父亲不尊重,在我的心底记忆里父亲从没有告诉过我这个节日,其实父亲在世时也不知道有这么一个节日。我想,中国人从古至今做父亲的从不愿意在儿女面前显摆功劳,父亲更多的是默默地操劳,不希望儿女们为他多花一分钱,也因此很少关心  相似文献   

5.
母亲的灯光     
回家要经过一条狭长的胡同,一到晚上胡同里便漆黑一片,偏偏每天要工作到很晚才下班。母亲为了给我照明,从家里牵了根长长的电线,又从工地借来梯子,将灯泡高高挂在胡同中段,每晚临睡之前,她都会先把灯打开,我可以顺着灯光回家,不再那么害怕。  相似文献   

6.
再过几天就是正月二十了。拴柱说,他要回家给父亲过生日。不就是给老头儿过生日吗?有什么大不了的,等你挣了钱,给他多买点好吃的不就有了。工头不给假,说现在工地上正缺人手,不能耽搁工期。拴柱开始郁闷起来,他很长时间就开始惦记这个日子了,如果回不去,会憋出毛病来。就一天还不行吗?拴柱哀求着,我回去给老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上周一下午,我拾得一皮包,内有3000元现金。我在打听失主时,有人说是他的,因为我要赶着回家,没多加考虑,便轻信并交给了他、不料次日早晨,真正失主刘某却找上门来。我虽一再解释,但刘某就是不听并要我赔偿。请问:我应否担责?  相似文献   

8.
笑话二则     
意外收获 小丽家的老鼠越来越多,老爸便从集市上买了个很大的老鼠夹放在院子里,用一条咸鱼做诱饵第2天一早,小丽发现,在老鼠夹上夹着一只猫。感情破裂常听大人说“感情破裂”一词,宝宝似乎对这个词略有所悟。一天,宝宝低着头回家,闷声不响。妈妈问他怎么了。他脱口便说:“我和  相似文献   

9.
超车     
小王骑车从县城办事回来,由于已经骑了很长时间,有些累了,恰巧碰到同村的农用车驾驶员小李也驾车回家,便想搭车。但农用车的车厢中已经装满了货物,实在没有地方给他和他的自行车。 小李最后想了一个办法:“我用绳子  相似文献   

10.
正父亲年轻时,长年在外地工作,家庭的重担便落在了母亲的身上。每次父亲回家,母亲体恤父亲在外的辛劳,总是不忍心让父亲干家务活,端茶倒水地伺候着父亲。尽管如此,或许由于父亲和母亲性格及爱好的迥异,还是造成了他们之间无休止的争吵,最终也总是母亲让步。偶尔间,我会因为维护母亲而与父亲产生言语上的争执。每当这个时候,父亲不是静静地待在房间看书,就是抚弄他的那些宝贝乐器,或是吹笛,或是拉琴……谁也不理睬。那时  相似文献   

11.
父亲在梦里     
<正>父亲叫何云,就如名字一样,他是一个像白云一样纯洁的人。与其他的孩子不一样的是,从我记事起,就没有见过他。父亲在我只有八个月大还在襁褓中时就因公殉职了。我出生的时候,父亲对母亲说,既然是个儿子,就把我们的姓组合在一起,刚好给他取个名字,叫何曾,这名字或许就是父亲送给出生时的我的最好礼物。记得小时候,爷爷和母亲都说我这个名字太争强好胜了,要给我改名字,倔强的我一直不同意,在我心中,这是父亲留给我最珍贵的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早年前,我们家弟兄多,我哥哥就做了上门女婿,户口也落到了女方家,很少回家来,也不赡养父母。上个月父亲去世后,哥哥却提出和我们均分遗产,请问,他这样做可以吗?读者:吴学民吴学民读者:我国《继承法》规定,父母子女间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夫妻关系是一种婚姻关系,你哥哥并不因结婚后把户口  相似文献   

13.
父亲秉性耿直,正义感很强,看不惯歪门邪道。在当农村电工的几十年内,一直秉公办事,从不搞“人情电”、“关系电”,为此得罪了不少人。后来在一次反窃电中,被坏人暗算,身体受了伤,离退回家。我接班也成了农村电工。父亲对我工作要求很严,开始我想不通,后来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有一次,父亲正翻着我开的电费收据。我每月开的收据他都要看几遍,这已成了他的习惯。不过这一次我心里有些虚,因为我作了些手脚。果然,不一会他皱起眉头,指着两张电费收据问:“为啥这个月老李的电费比以前少了很多,而他邻居老王的又为啥多了很多呢?”我涨红了脸,支吾…  相似文献   

14.
父亲文化不高,平时也不大爱说话,可是他却对汉字很感兴趣,经常给一些汉字加上他的独特见解。那年,我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父亲在家里准备了一桌子酒菜,要和我喝上几杯。父亲向来不能喝酒,可那天他却喝了很多,脸红如关公,话也多了起来。他对我说:现在,你长大成人了,在  相似文献   

15.
梁红红 《农电管理》2009,(10):67-68
每次回家常碰见堂叔,他都会问我工作上的事,我都会很耐心地向他汇报近一段时间电力行业发生的新变化,诸如现在可异地缴纳电费;如果用电出现故障,拨95598免费电话,抢修人员便风雨无阻,马上赶到。堂叔一边听,一边点头:“变化真快,变化真快”。  相似文献   

16.
两年前,我在电业局应聘面试时,考官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你对你父亲从事的工作了解多少?"我深深陷入了思考.父亲是一名电力员工,每天起早贪黑,究竟在忙些什么呢?突然发现,自己对父亲的工作一点儿也不了解. 一个夏天的周末,我决定跟着父亲下乡,亲身感受一下他的工作.这天早上6时30分,匆忙吃过早饭,我跟着父亲出发了!父亲今天的任务是要测量4个农村混合台区.乡下的道路崎岖不平,车子走过去,一片尘土飞扬.测量线路,画草图,做记录,我帮助父亲做这些工作.炽热的阳光照在身上,火辣辣地疼.  相似文献   

17.
总记着那夜     
正总记着那夜。当中医的父亲教我做人的那夜。父亲出生在穷苦家庭,生活的无奈他在八九岁时便开始了中医药学徒生涯,也是在学徒的日子里,父亲与文字结下了缘。煤油灯的小舌头忽短忽长地伸吐着。我坐在灯前,任父亲暖暖且有力的手把住我握笔的手,在描红本上一横一竖地描摹着。父亲的手时重时轻,而我的手却很沉很沉。父亲的手离开了,我的手仍在不停地颤抖。我低头看着品着父亲手把住我的手写下的"学,深,无,底"四个字。抬头发现,父亲宽厚而慈祥的目光中织着许多期待。在那温和期待的目光中,我  相似文献   

18.
王水生,男,1952年生,临猗县楚侯乡黄仪南村人。1969年初中毕业后赶上“文革”,便回家务农。由于黄仪南村地处偏远,购买农具不是很方便,且时常买下的农具不合手,平时就爱琢磨的王水生便打起自己改造农具的主意。先是给自家的农具改装,慢慢地就摸出了门道,邻居们常来请他帮忙改些小零件。他最自豪的一件作品是自制的一台压水泵,直到村里接进了自来水,水泵才光荣下岗,到现在他还收藏着这台水泵。  相似文献   

19.
人生如棋     
父亲喜欢下象棋。那一年,上大学的我回家度假,父亲教我下棋。我俩摆好棋,父亲让我先走三步,可不到三分钟,我就输了。我不服气,摆棋再下。几次交锋,基本上都是不到10分钟我就败下阵来。我不禁有些泄气,父亲看着我说:“你初学棋,输是正常的。但是你要  相似文献   

20.
弟弟是个超级网迷,因此没少挨父亲的唠叨,他说做学生就应该有学生样。我呢,参加工作了,要写些文字补贴家用,成天泡在电脑旁,父亲说我这是干正事,应该鼓励。他说自己年纪大了,掌握不了那么多先进的东西了,只能看着我们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