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对河南省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基础设施较差、主体带动能力较弱、产业间融合程度较低、相关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包括加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壮大多元新型经营主体、健全和完善产业链、开拓创新农村产业价值、健全农村产业融合相关政策等推进三产融合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农村产业融合是实现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途径质之一,能够有效推动农民收入增长,从而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有效融合后的产业在规模化生产同时能带动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进而缩小城乡差距,助力城乡协调统筹发展。城乡融合背景下,加强城乡间要素、市场、空间等方面的渗透互补,打破陈旧的二元城乡发展格局,实现城乡双赢局面。这一理论基础下,并结合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对农村产业融合提出相关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村产业融合是实现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途径之一,能够有效推动农民收入增长,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有效融合后的产业在规模化生产的同时能带动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缩小城乡差距,助力城乡协调统筹发展.城乡融合背景下,城乡间要素流动更加频繁,市场、空间等方面的渗透更加密切,打破了陈旧的二元城乡发展格局.结合现阶段农村产业融...  相似文献   

4.
王香花  杨梦佳 《湖北农业科学》2022,61(6):188-194+200
基于产业融合内涵,以黄河流域为例,从农村产业链延伸、农业多功能拓展、农村服务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5个层面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度了黄河流域农村产业融合水平及空间差异特征,并收集2012—2019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GMM模型检验农村产业融合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的农村产业融合水平在2012—2019年逐年稳步上升,发展态势良好,其中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发展水平高于黄河上游区域,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居民消费需求、农村土地流转、农村环境质量发展水平对黄河流域一二三产业融合水平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而农村人力、技术、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支持等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空间。为此,针对农村的产业融合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21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对于"三农"问题愈发重视,产业融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中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起步晚,地域差异大,不同地区发展的侧重点不同。因此,分析研究国外较为发达的农村产业发展模式以资借鉴相当迫切。通过对日本、美国、法国等国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经验分析,力图总结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国内外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进展,指出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现行规划不能完全引导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有农村土地市场体系无法满足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需求、农村产业融合人才不足等问题,同时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本文选用2011—2020年新疆14个地州市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新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新疆农村产业融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农村生活条件、城镇化水平等因素从不同程度上都作用于新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从不同维度来看,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均对新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有推动作用,且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效果依次递增。区域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北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大,南疆次之,东疆最小,农业与经济越发达地区正向作用越强。据此,提出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加强乡村数字化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全社会高度重视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厘清农村金融深化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基于金融深化理论,利用2008—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在测算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和农村金融深化程度的基础上,采用FGLS方法和SYS-GMM方法,系统考察了农村金融深化对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农村金融深化程度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由2008年的1.029 5和1.039 3上升到2017年的2.717 4和2.604 8,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1.39%和10.75%。农村金融深化显著促进了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提升,且这种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相比于中西部地区,农村金融深化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提升作用在东部地区更加显著。运用面板门槛模型检验发现,地区之间农村金融深化程度、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和交通基础设施水平的不同,是造成农村金融深化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的重要原因。因此,提出不断增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金融供给,因地制宜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促进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冯超  罗茜  李志华 《乡村科技》2021,(4):68-69,72
本文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立足点,从湖南省祁东县农村产业现状、发展思路、空间布局、重点任务、发展建议等方面,对祁东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路径进行初步探讨,以期进一步推进湖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0.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提高农村居民收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路径选择。为了解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现实进展,总结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典型经验,以湖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试点县涟源市为研究对象,调研涟源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典型案例,分析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条件和发展模式,探讨其运行机制。结果表明,涟源市不断探索以特色产业为基础、以园区为依托、以企业为载体、以项目为支撑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主要模式有产业链延伸实现纵向融合、农业多功能拓展实现横向融合,以及通过社会化服务、农产品加工、生物科技和农村电商集群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涟源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形成了立足企业集群发展、多种融合形式并举、发挥专业合作社的联结作用、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金、农产品品牌建设与强化技术支撑等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的运行机制。因此,提出通过加强以乡村为本的乡村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三产融合政策的协调配合以及发挥三产融合辐射效应等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