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研究选取‘肇东’、‘龙牧801’、‘东农1号’、‘敖汉’ 4种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低温胁迫试验,通过对生理生化指标和叶片解剖结构的观测分析,综合比较了4种紫花苜蓿的抗寒性。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4种紫花苜蓿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对照相比有所上升,其中‘肇东’各个指标的上升幅度均最大。通过隶属函数综合分析得出,4种紫花苜蓿的抗寒性为‘肇东’‘龙牧801’‘东农1号’‘敖汉’。通过观测4种苜蓿的解剖结构发现,抗寒性较强的‘肇东’和‘龙牧801’的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和海绵组织厚度小于抗寒性较弱的‘敖汉’,且细胞结构更为紧密。  相似文献   

2.
九个苜蓿品种叶绿素荧光参数与叶水势日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田间旱作条件下,对9个苜蓿品种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片水势及其日变化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不同苜蓿品种的初始荧光(Fo)、可变荧光(Fv)、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光合性能指数(PI)波动趋势呈单峰曲线,均在中午出现峰值,方差分析得出Fm、Fv、Fv/Fm、Fv/Fo以及PSⅡ活性中心数(RC/ABS)均表现出极显著差异(P<0.01),基于叶绿素荧光参数参试品种聚为两大类,第一类包括准格尔苜蓿、草原2号、敖汉苜蓿、中苜1号和龙牧801,叶绿素荧光特性较优,第二类包括肇东苜蓿、甘农3号、公农1号和龙牧803,叶绿素荧光特性较差;9个苜蓿品种水势日变化较大,其中准格尔苜蓿和敖汉苜蓿叶片水势较高且较为稳定,而公农1号和肇东苜蓿叶水势较低。准格尔苜蓿、草原2号、敖汉苜蓿、中苜1号和龙牧801对环境耐受性较好,肇东苜蓿、甘农3号、公农1号和龙牧803对环境耐受性较差。  相似文献   

3.
王静  刘晓静  童长春  汪雪 《草地学报》2022,30(4):889-900
为探讨紫花苜蓿氮效率差异及其差异机制,以8个紫花苜蓿品种('LW6010'、'甘农5号'、'甘农3号'、'新牧1号'、'甘农7号'和'龙牧801'、'陇东'苜蓿和'金皇后')为试验材料,采用营养液砂培法,设3个氮水平(21 mg·L-1,210 mg·L-1,420 mg·L-1),测定其生长特性和氮素固定、吸收及转化...  相似文献   

4.
为了丰富呼玛县的饲草饲料资源、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和利用的紫花苜蓿品种,为我国北部高寒地区苜蓿的推广种植奠定基础,试验选择来源不同的10个紫花苜蓿品种在黑龙江省呼玛县进行引种筛选试验.通过3年(2006-2008年)的观测结果表明:龙牧801、龙牧803、敖汉苜蓿、肇东苜蓿、公农1号苜蓿、草原2号苜蓿、草原1号苜蓿7个苜...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盐胁迫和低温胁迫对紫花苜蓿种子的协同影响,试验在低温4℃下采用0,0.08,0.16,0.24,0.32 mol/L 5个梯度的NaCl溶液对12种紫花苜蓿种子萌发期进行胁迫处理,测定其萌发指标,通过聚类分析法对其耐盐性与耐低温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低温4℃下随着Na Cl浓度的增加12种紫花苜蓿种子的萌发指标均呈下降趋势,其中有多个品种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在NaCl浓度为0.08 mol/L时未降低,随着NaCl浓度进一步增加呈明显下降趋势。说明在低温4℃条件下,紫花苜蓿种子的萌发能力并不是随着盐浓度增大呈单纯下降趋势,低浓度盐分对紫花苜蓿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影响不大,对发芽后期胚根长、胚芽长和幼苗活力指数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进一步增加盐分浓度各项指标则会受到抑制。聚类分析综合表明:12个紫花苜蓿品种中表现较稳定的耐盐、耐低温品种为龙牧806、敖汉、绿冠、SK、北极熊、WL168和斯贝德;中度耐盐、耐低温品种为阿迪娜、WL319、金皇后和肇东;敏感品种为龙牧801。  相似文献   

6.
采用不同浓度的PEG-6000对抗旱性不同的紫花苜蓿幼苗进行渗透胁迫处理,研究了不同抗旱品种苜蓿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2个紫花苜蓿品种的幼苗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15%或20%的PEG下3种酶活性达最大值。通过隶属函数法分析12种紫花苜蓿的抗旱性顺序为:WL168HQ图牧2号敖汉龙牧100草原1号龙牧801德宝龙牧803农菁1号皇后龙牧806龙牧81。  相似文献   

7.
高能混合粒子场处理种子对龙牧803苜蓿M2代的抗寒性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高能粒子处理紫花苜蓿干种子,观测龙牧803苜蓿M2代在秋末冬初低温条件下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Pro)、过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可溶性糖含量(LSSC)、叶绿素a含量(Chla)和叶绿素b含量(Chlb)。结果表明, 高能粒子处理在秋末冬初低温条件下M2代的抗寒性指标显著高于对照(P<0.05);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大,M2代叶片Pro含量、SOD酶活性、LSSC含量、Chl含量明显递减。低剂量辐照下M2代获得的抗寒性强于高剂量辐照,由此确定苜蓿的最佳高能粒子辐照剂量为145 Gy,其次是195 Gy。  相似文献   

8.
李佳奇  刘晓静  运向凯  韩颜隆 《草地学报》2021,29(11):2505-2512
为确定北方寒冷地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适宜的秋播时间及适种品种,本研究选取4个紫花苜蓿品种,通过对其在不同温度(-5℃,-10℃)及播种后不同生长时间(45,60和75 d)下的生长特性及抗寒生理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龙牧801"的根重、根体积显著高于其它紫花苜蓿品种(P<0.05)。低温条件下,"龙牧801"与"WL343"的游离脯氨酸与可溶性糖含量明显高于其它紫花苜蓿品种。紫花苜蓿的主根直径、根重和根体积与成活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在模拟-10℃越冬时,"龙牧801"的抗寒综合表现最佳。在模拟-5℃和-10℃越冬条件下,4个紫花苜蓿品种在播种后生长45 d,60 d时成活率均极低;在生长75 d时在-5℃和-10℃条件下的成活率均高于55%。因此,西北地区秋播紫花苜蓿在入冬前至少保证75 d的生长时间越冬最为安全,对于某些抗寒品种如"龙牧801"可适当推迟秋播时间,但也应在入冬前60 d之前播种。  相似文献   

9.
低温胁迫下肇东苜蓿SOD、脯氨酸活性变化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低温胁迫下肇东苜蓿幼苗SOD活性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苜蓿幼苗SOD酶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游离脯氨酸含量逐渐增加,表明肇东苜蓿对低温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具有较强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苜蓿叶片表面蜡质与不同苜蓿品种抗旱性的关系,试验以5种抗旱性不同的苜蓿品种为材料,采用聚乙二醇(PEG)渗透胁迫的方法,对苜蓿幼苗叶片的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进行测定;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叶片表面蜡质覆盖情况,以三氯甲烷法抽提和测定叶片表面蜡质含量。结果表明:5种苜蓿叶片在PEG渗透胁迫下苜蓿叶片的相对含水量降低,脯氨酸含量增加,龙牧801、草原1号和敖汉苜蓿叶片的POD活性增加,龙牧81和皇后降低。抗旱性强的草原1号和敖汉苜蓿的叶片蜡质含量比较高,不同品种苜蓿叶片上表皮都有蜡质覆盖,蜡质密度不同,其中草原1号苜蓿叶片上下表皮均有蜡质覆盖,敖汉苜蓿叶片上表皮蜡质覆盖较密集,龙牧81和皇后苜蓿叶片上表皮蜡质的覆盖较稀疏。叶片表面蜡质出现线状、垂直片状、网状三种形态。从苜蓿幼苗的生理生化和蜡质含量综合分析,草原1号、敖汉抗旱性强,龙牧801居中,龙牧80和皇后抗旱性较弱。说明苜蓿品种叶片表面蜡质覆盖量与其抗旱能力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35个紫花苜蓿品种在内蒙古赤峰地区的生产性能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内蒙古赤峰地区对引进国内外的35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进行田间试验,比较了生长第2年的越冬率及不同茬次的株高、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叶茎比等各项农艺性状指标的差异,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综合评价不同苜蓿品种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在种植第2年,综合评价最优的参试品种是龙牧806,其次是飞马、肇东、龙牧801、公农1号等,这些苜蓿品种均为适宜在赤峰地区推广种植的优良品种,而肇东苜蓿、龙牧系列、公农1号与敖汉苜蓿越冬率相对较高,生产性能在综合评价中表现良好,其全面的特点更适合在赤峰市气候偏冷的北部旗县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垦区西北部高寒地区优质牧草引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来源不同的22份优质牧草材料通过4年(2004~2007年)的试验进行筛选,结果表明:草原2号苜蓿、肇东苜蓿、龙牧801苜蓿、农菁1号苜蓿、草原1.号苜蓿、敖汉苜蓿、公农1号苜蓿、羊草、鹅观草、冰草等牧草能够在黑龙江垦区西北部高寒地区安全越冬,产量性状、抗病性等都优于其它品种.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适合科尔沁沙地种植抗寒性强的苜蓿品种,本试验探究了沙地生境下不同苜蓿品种在低温锻炼期的形态特征,并分析其与苜蓿半致死温度的关系。研究表明:低温锻炼期“肇东”和“公农1号”苜蓿休眠较早;“肇东”、“东苜1号”和“草原3号”对低温较敏感;随季节性降温苜蓿秋眠芽数增加,根颈增粗,根重增加,根长增长,根冠比增大。根颈活力法拟合Logistic方程所得半致死温度表明,8个苜蓿品种抗寒性排序为“东苜1号” > “草原3号” > “农菁1号” > “公农1号” > “龙牧801” > “肇东” > “农菁8号” > “草原2号”;相关性分析表明苜蓿半致死温度与苜蓿根重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而与其他生长指标无显著相关关系。“东苜1号”、“草原3号”等抗寒性较强的苜蓿品种适合在科尔沁沙地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4.
草甸草原区引种苜蓿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对内蒙古草甸草原区引种9个苜蓿品种进行栽培试验,实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对苜蓿枝条数、生产力和越冬率的测定,初步评价不同苜蓿品种在草甸草原区的适应性,旨在以不同指标之间的综合评定来探究当地苜蓿种植的方向。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枝条数不同,其中肇东苜蓿两年的平均分枝数达到103个/株,分枝数最低的是先行者苜蓿,两年的平均分枝数仅为44个/株,其它品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苜蓿生产力水平由高到低分别为:肇东苜蓿苜蓿Beaver苜蓿Rambler苜蓿Nordica龙牧801先行者中草3号苜蓿Algoquin敖汉苜蓿;其中肇东苜蓿年平均产量较高,为1 634.3kg/hm~2;这种苜蓿越冬率也较高,可达85%。说明在内蒙古草甸草原地区,这种苜蓿栽培早期的适应性较好,适合在当地大面积种植,提高苜蓿产量,为当地畜牧业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紫花苜蓿耐羟脯氨酸变异体的筛选及抗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红  李波  王丽玲  扬伟光 《草业科学》2008,25(10):29-33
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敖汉苜蓿和龙牧801苜蓿)种子为材料,培养无菌幼苗。以无菌苗的茎段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并用叠氮化钠(NaN3)200 mg/L对愈伤组织进行诱变,以脯氨酸类似物L 羟脯氨酸(L Hyp)作为选择压力,通过在含半致死浓度的L Hyp(8 mmol/L)选择培养基及无L Hyp培养基上交替培养,分离出抗L Hyp的愈伤组织变异体。该变异体以高脯氨酸含量为特征,其脯氨酸含量分别比原型高2.84倍(敖汉)和3.17倍(龙牧801),同时进一步测定其生理生化指标,发现变异体的可溶性糖含量是对照的1.56(敖汉)倍和1.76倍(龙牧801),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与原型相比差异极显著。分别对2种苜蓿愈伤组织进行聚乙二醇(PEG)(敖汉)和低温(龙牧801)胁迫处理,结果显示,变异体具有更强的抗逆性(抗旱、抗寒),能更好的适应恶劣(干旱、寒冷)的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16.
呼伦贝尔地区不同多年生牧草根系形态性状及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5个豆科苜蓿属(Medicago)品种和2个禾本科牧草(羊草(Leymus chinensis)、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为材料,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根系类型多年生牧草的根系形态性状及分布。结果表明:羊草、无芒雀麦地下生物量及体积均高于苜蓿,在水平空间上羊草、无芒雀麦比苜蓿分布更为广泛,垂直空间上苜蓿、羊草、无芒雀麦均集中分布在0~20cm土层;无芒雀麦地下生物量、体积均高于羊草,且根系在垂直空间分布上更集中在土壤表层;‘呼伦贝尔’黄花苜蓿(M.falcate L.‘Hulunbeier’)根系更侧重于侧根的生长、发育,垂直空间上分布也更接近土壤表层,形态及分布与其他苜蓿品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通过盆栽试验,以孢子悬浮液(浓度1×10-6个·mL-1)喷雾接种14d后统计病情指数,测定株高、生物量、相对质膜透性、脯氨酸、可溶性糖和木质素含量,对50份苜蓿(Medicago)种质材料进行苗期抗亚麻刺盘孢的抗性评价,探索室内抗病评价方法,旨在为病害防治和抗病育种提供参考。抗病性等级评价结果表明:对亚麻刺盘孢表现为高抗的材料有:兰热来恩德、干地、呼伦贝尔、吐鲁番、霍纳伊、阿尔贡奎因、龙牧801、杜普梯和西奎尔;表现为高感的有:新疆大叶、法国(M 47)、榆次、南特、沧州和普罗莫。其他指标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抗亚麻刺盘孢较强的种质材料有:兰热来恩德、霍纳伊、阿尔贡奎因、龙牧801、敖汉、吐鲁番和西奎尔;抗亚麻刺盘孢较弱的种质有:法国(M 47)、润布勒、武功、草原三号、陇东、新疆大叶、陇中、普罗莫、沧州和榆次苜蓿。综上所述,确定苜蓿苗期抗亚麻刺盘孢较强的种质材料有:兰热来恩德、霍纳伊、阿尔贡奎因、龙牧801、吐鲁番和西奎尔;抗亚麻刺盘孢较弱的种质材料有:榆次、沧州、普罗莫、新疆大叶和法国(M 47)苜蓿。  相似文献   

18.
选用3个品种(肇东、龙牧801和龙牧803)、3个不同生育期(现蕾期、初花期和盛花期)的紫花苜蓿,研究不同生育期与品种对苜蓿营养价值及瘤胃降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粗蛋白质(CP)含量、粗灰分(CA)含量、CP和中性洗涤纤维(NDF)的瘤胃有效降解率及快速降解组分(a组分)含量均随生育期的延长而降低;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CP的慢速降解组分(b组分)含量随生育期的延长而升高;肇东和龙牧803的CP含量、NDF有效降解率极显著高于龙牧801(P<0.01);ADF含量、CP有效降解率按肇东、龙牧801、龙牧803顺序显著降低(P<0.05);生育期与品种对CP含量、CA含量及CP、NDF有效降解率均有明显的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19.
2006~2008年在黑龙江省3个不同生态区以肇东苜蓿为对照,对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选育的100号苜蓿新品系进行了区域试验。结果表明,100号苜蓿新品系适应性广、生长速度快、抗寒、抗旱、抗病虫性能显著,草质柔软,初花期蛋白质含量20.19%,饲草品质好。新品系平均干草产量为8210.06~10188.78kg/hm2,比对照(5680.92~6723.86kg/hm2)增产24.74%~27.50%;平均种子产量为225.39~325.97kg/hm2,比对照(215.17~289.50kg/hm2)增产6.56%~12.60%,是寒冷干旱地区建立人工苜蓿草地和良种生产的优良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