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四唑法是目前测定种子生活力最广泛采用方法,也是《国际种子检验规程》和我国《牧草种子检验规程》中测定种子生活力统一采用的方法。本文用该方法测定四种牧草种子生活力的种子预处理,四唑浓度和染色时间进行了试验。确定了测定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 LaM.)、草木樨状黄芪(Astragalus melilotoidcs pall.)、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 Turcz.)、羊草(Aneurolepidium chicnse(Trin)Kitag)种子生活力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中间锦鸡儿结实习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山西五寨县对中间锦鸡儿Caragana intermedia的结实习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豆荚和种子形态发育规律并不一致;豆荚和种子含水量下降,分别降至7月26日的37.42%、31.68%;种子重量增加,7月10-18日是种子生长的敏感时期;蛋白质、粗纤维和粗灰分含量不断下降,分别降至7月22日的28.50%、8.59%、2.83%,而粗脂肪升至7月22日的11.89%;用标准发芽率、电导率和TTC含量测定种子活力,结果表明,从小花开放到种子成熟需要74~79 d,盛花期后72~77 d是一次性收获种子的适宜期.  相似文献   

3.
疆3种锦鸡儿属植物种子萌发对温度和土壤水分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晓梅  赵晓英  赵法  郭名军 《草业科学》2009,26(10):140-145
白皮锦鸡儿Caragana leucophloea、草原锦鸡儿C.pumila和刺叶锦鸡儿C.acanthophylla均为旱生灌木,在植被恢复中具有潜在的价值。通过萌发试验,研究3种锦鸡儿种子萌发对昼夜变温和土壤水分的响应,及其萌发物候。结果表明:3种锦鸡儿种子在10/6 ℃、15/6 ℃、20/10 ℃、25/15 ℃和30/20 ℃昼夜变温(昼12 h/夜12 h)均能萌发。试验条件下,启动它们萌发的最低土壤水分含量为2.50%。白皮锦鸡儿和草原锦鸡儿种子萌发速度快,在种子成熟的当年就能萌发出苗,刺叶锦鸡儿由于部分硬实种子,直到来年还有幼苗出土。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锦鸡儿硬实种子进行硫酸浸种处理,设置0min、50min、60min、70min和80min 5个浸种时间,通过测定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研究硫酸处理对锦鸡儿硬实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硫酸的处理对锦鸡儿硬实种子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不同处理时间锦鸡儿硬实种子发芽率有较明显的差异,其中硫酸处理时间为70min时,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达到最高值分别为20%和6.87。所以,70min硫酸处理为锦鸡儿硬实种子的最佳处理时间。  相似文献   

5.
袁家梁  赵丽敏  李秧秧 《草地学报》2023,(11):3484-3491
跨代可塑性是植物适应逆境条件的一种重要策略,多年生植物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 Kom.)是否具有跨代可塑性以增强其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性尚不明晰。为此,本文以不同种源的柠条锦鸡儿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3个温度(20℃,25℃和30℃)和5个水势(0,-0.25,-0.4,-0.6,-0.8 MPa)梯度下的萌发试验,探究了种子萌发的水势模型参数[阈值水势(ψb(50))、水势常数(θH)和标准差(σψb)]的差异。结果表明:种源对水势常数和水势阈值有显著或接近显著的影响,陕西安塞种源的水势常数显著低于其他3个种源,陕西安塞和神木的水势阈值显著低于青海共和,不同种源的标准差无显著差异。萌发温度对水势模型参数均有显著影响,且其影响大于种源。不同种源萌发的水势阈值主要决定于年均温,年均温高的种源其萌发的水势阈值较低。因此,柠条种子萌发过程中不存在干旱信号诱导的适应性跨代可塑性。  相似文献   

6.
不同播种期对内蒙沙芦草种子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1~2004年在内蒙古正蓝旗育草站进行了4年播种期试验。从2001年7月至2002年8月每隔半月播种1次,观测不同时期播种对内蒙沙芦草当年种子萌发出苗、幼苗生长及对每年种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探索最佳播种期。总结一个完整年度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3月底至10月底为可播种期;内蒙沙芦草的3个适播期为早春(土壤解冻~4月中)、夏秋(6月底~8月底)和冬初(10月底~土壤冻结)。在灌溉条件下,早春4月中以前播种,当年可以正常结实;夏秋雨季播种,易于抓苗保苗,翌年返青生长良好,种子产量高;冬初为最佳播种期,既有利于翌年早春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正常结实,又可合理调配播种机具和人力,特别是可以避开当地春季风沙,保证播种安全。  相似文献   

7.
牧草种子生产中的潜在种子产量与实际种子产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牧草种子生产中的潜在种子产量(理论种子产量)、表现种子产量和实际种子产量(收获种子产量)等概念。分析了牧草实际种子产量与潜在种子产量之间的差距及主要原因,同时提出了提高牧草实际种子产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施氮对人工草地羊草种子产量和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氮肥施用与人工草地羊草种子产量的关系,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时期添加不同氮素量对羊草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年添加氮素对抽穗率和单位面积抽穗数无显著影响,但当年氮素可以显著提高羊草的结实率、每穗结实粒数和千粒重(P<0.01).上一年夏秋季氮素对第二年的结实率和结实粒数的影响不显著,但显著提高抽穗率和单位面积抽穗数(P<0.01).分析表明,4月施用26.08g/m2氮素对羊草结实粒数、千粒重和种子产量的影响最为明显,7月施用氮素26.08g/m2对第二年羊草单位面积抽穗数和种子产量的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9.
五、苜蓿种子生产美国苜蓿种子的主要产区位于西北部和加利福尼亚、爱达荷、内华达、俄勒冈、怀俄明和华盛顿州,1999年美国苜蓿种子的产量约是5.22万吨,平均价格是每100磅(45.36公斤)种子190美元,苜蓿种子的总产值越为2亿1850万美元。苜蓿种子的生产额外收益是蜂蜜,美国每年蜂蜜的产值是14770万美元。六、苜蓿病害、虫害和线虫苜蓿的病害、虫害和寄生线虫能大幅度降低产量,减少利用年限,降低牧草品质。据统计,美国每年因病虫害要损失25%的苜蓿干草,价值25亿美元。实际上只需稍加努力,就可以有…  相似文献   

10.
柠条锦鸡儿营养成分动态变化及其在绵羊瘤胃内的降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弓剑 《动物营养学报》2012,(10):1983-1991
本试验旨在研究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不同生育期柠条锦鸡儿营养成分的动态变化及其在绵羊瘤胃内的降解特性。分别于孕蕾期、开花期和结实期采集当年生柠条锦鸡儿嫩枝条,测定初水分后在65℃烘箱中烘干,测定常规营养物质含量;选用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内蒙古小尾寒羊3只,采用瘤胃尼龙袋法评定不同生育期柠条锦鸡儿营养成分的瘤胃降解特性。试验结果表明:1)开花期和结实期柠条锦鸡儿的干物质(DM)和粗蛋白质(CP)含量显著高于孕蕾期(P<0.05);不同生育期柠条锦鸡儿有机物(OM)、粗脂肪和无氮浸出物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实期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孕蕾期和开花期(P<0.05);孕蕾期和开花期柠条锦鸡儿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显著高于结实期(P<0.05),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低于结实期(P<0.05);随着生育期的延续,柠条锦鸡儿木质素含量逐渐升高,开花和结实期显著高于孕蕾期(P<0.05);随着生育期的延续,柠条锦鸡儿钙含量显著提高(P<0.05),磷含量显著降低(P<0.05)。2)随着生育期的延续,柠条锦鸡儿DM的72 h消失率和有效降解率逐渐降低,开花期和结实期DM的有效降解率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生育期柠条锦鸡儿CP的72 h消失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有效降解率孕蕾期显著高于开花期和结实期(P<0.05);随着生育期的延续,柠条锦鸡儿OM和NDF的72 h消失率和有效降解率均显著降低(P<0.05);开花期和结实期柠条锦鸡儿ADF的72 h消失率和有效降解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低于孕蕾期(P<0.05)。试验结果提示,结合不同生育期柠条锦鸡儿营养物质含量、饲草DM产量以及营养物质的瘤胃降解特性,开花期柠条锦鸡儿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最高,为最佳刈割时期。  相似文献   

11.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是我国传统药用植物,本研究以丹参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两种变温(18℃/28℃和28℃/38℃)条件下,4种浓度(6.25、12.5、25、50 mmol·L-1)盐溶液和4种浓度(3.125、6.25、12.5、25 mmol·L-1)碱溶液对丹参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盐碱、温度及其互作对丹参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均有显著影响(P<0.05).18℃/28℃处理下的丹参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状况均显著优于28℃/38℃处理(P<0.05).在18℃/28℃条件下,6.25 mmol·L-1盐溶液对丹参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其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显著高于清水对照(P<0.05),相对盐害率显著低于清水对照(P<0.05),12.5 mmol·L-1盐溶液和3.125 mmol·L-1碱溶液对丹参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相对盐害率无显著影响(P>0.05),25和50 mmol·L-1盐溶液以及6.25、12.5和25 mmol·L-1碱溶液胁迫处理均显著降低丹参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P<0.05),增加相对盐害率(P<0.05);28℃/38℃条件下,6.25和12.5 mmol·L-1盐溶液以及3.125和6.25 mmol·L-1碱溶液胁迫对丹参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相对盐害率无显著影响(P>0.05),25、50 mmol·L-1盐溶液和12.5、25.0 mmol·L-1碱溶液均显著降低丹参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P<0.05),增加相对盐害率(P<0.05).盐胁迫和碱胁迫处理均显著抑制丹参苗长生长(P<0.05);两种变温条件下,6.25、12.5 mmol·L-1盐溶液和3.125 mmol·L-1碱溶液对丹参幼苗叶长生长无显著影响(P>0.05),25、50 mmol·L-1盐溶液以及6.25、12.5和25 mmol·L-1碱溶液均显著抑制叶长生长(P<0.05);18℃/28℃下6.25 mmol·L-1盐溶液对幼苗叶宽生长有促进作用,除28℃/38℃下6.25 mmol·L-1盐溶液和3.125 mmol·L-1碱溶液对叶宽生长无显著影响(P>0.05)外,其余盐碱胁迫处理均显著抑制叶宽生长(P<0.05).综上,盐碱、温度及其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丹参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低温条件下盐碱对丹参种子的影响相对较小;丹参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碱胁迫更为敏感;建议丹参种子盐碱育苗时应选择盐碱度较低的土地,适宜在18℃/28℃较低温度时进行育苗.  相似文献   

12.
试验研究了去除果皮和晒种处理对红豆草种子(荚果)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和对照相比,去除果皮处理显著缩短了红豆草种子的初次发芽时间,且显著提高了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根、芽生长,显著降低了发霉率;晒种处理能显著促进未去掉果皮红豆草种子(荚果)的萌发。晒种1~3d对去掉果皮的红豆草种子的发芽率和发霉率无显著影响(P0.05)。去掉果皮晒种2、3d处理红豆草种子的发芽率显著高于未去皮晒种0d(对照),发霉率显著低于对照(P0.05),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显著高于去掉果皮晒种0d和1d,初次发芽时间比对照提前2d,其根长和芽长显著高于对照(P0.05);经过去掉果皮和晒种的红豆草种子在室内贮存75d后其发芽指数、根长、芽长均有所降低,而发芽率却有所增加。试验得出,去除红豆草种子(荚果)果皮并晒种2~3d能显著促进其萌发、降低发霉率,而且短期(75d)贮藏后其发芽率未降低。  相似文献   

13.
阎子盟  陈倩  张玉娟  潘利  黄顶  王堃 《草地学报》2016,24(1):178-183
为研究河北坝上天然割草地补播不同品种豆科牧草早期建植情况,试验选择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黄花草木樨(Melilotus officinalis)、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箭筈豌豆(Vicia sativa)、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6种豆科牧草在河北坝上天然割草地进行补播,对补播牧草当年幼苗生长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叶锦鸡儿出苗率及存活率最高,分别为60%和92%。紫花苜蓿、箭筈豌豆幼苗株高最高,分别为13.34和13.74cm;二者平均相对生长速率最大,分别为0.160cm·d-1和0.179cm·d-1;达乌里胡枝子出苗率和存活率最低,分别为6.67%和0%。天然割草地补播豆科牧草,其中紫花苜蓿和箭筈豌豆早期建植能力最强,其次是小叶锦鸡儿,达乌里胡枝子早期建植能力最差。  相似文献   

14.
不同处理方法对3种豆科灌木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采用不同的化学试剂对多花木蓝,紫穗槐和胡枝子3种灌木的种子进行处理,测定其发芽势和发芽率。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发芽率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多花木蓝的种子,以浓硫酸浸泡15 min和100 g/L硝酸钾溶液浸泡6 h的处理最好,发芽率在72%以上;紫穗槐经浓硫酸浸泡15 min,平均发芽率在76%以上;胡枝子则以30%的双氧水浸泡30 min最好,发芽率为72.7%。因此,选用适宜的方法处理种子,可降低种子硬实率,打破休眠,从而提高种子发芽率。  相似文献   

15.
荒漠草原土壤种子库对灌丛引入和降水梯度的响应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宁夏荒漠草原土壤种子库对灌丛引入过程及降水的响应特征,采用室内萌发法和野外水分激发法,对宁夏荒漠草原封育草地、放牧地、不同年限(3、12、22 yr)和间距(40、6、2 m)柠条灌丛地开展草地-放牧-灌丛引入过程的土壤种子库萌发及其对不同降水梯度(-60%,-40%,-20%,0,20%,40%)响应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不同年限、间距引入灌丛地0~200 cm年平均土壤水分含量显著低于封育草地和放牧地(P<0.05),随着灌丛年限和密度增加,加剧深层土壤水分的消耗,土壤旱化加重,使得灌丛地无明显春季返潮期,土壤水分仅为8.14%、8.83%,分别显著低于同期封育草地和放牧地16.00%、13.00%,在这样的水土条件下不同年限、间距灌丛地室内萌发下的0~10 cm土壤种子库密度分别为6186和5831 粒· m-2,分别高于封育草地、放牧地2965、2065粒·m-2(P<0.05)。各样地主要集中于0~5 cm土层,占萌发总数70.04%,且均以一年生猪毛蒿萌发为主,高达87.12%~96.55%,并随灌丛年限和密度的增大而增加,而多年生草本萌发种类仅为5种;不同降水梯度野外激发下的不同年限、间距灌丛地种子萌发平均数量为855和640粒·m-2,以降水量+20%时所激发土壤种子库萌发密度最高,分别为2266和1600粒·m-2,一年生与多年生草本种子库萌发密度和种类均随降水量升高而增加,且均在降水梯度最大时(+40%)呈下降趋势,而且相较于多年生草本,一年生草本在不同灌丛地萌发率高达90.58%~100.00%,显著高于放牧地或封育地(P<0.05),在灌丛引入过程中对土壤干旱和降水变化表现得更为敏感和适应。  相似文献   

16.
试验采用了酸、碱、有机试剂、植物激素、热水浸泡、超声波以及擦破种皮等11种方法对4种野生草种进行处理。结果表明:所有方法处理对马唐的种子萌发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野豌豆种子在擦破种皮处理下,发芽率从1.11%提高到96.67%,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他处理对野豌豆种子发芽率均无明显影响(P0.05);香附子和稗草种子在20%NaOH的方法处理下,发芽率分别从10%和2.22%提高到86.67%和58.33%,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此外,1 000mg/L赤霉素浸种处理也可极显著提高香附子种子的发芽率(P0.01)。其他方法处理对香附子和稗草种子发芽率均无明显影响(P0.05)。不同野生草种的休眠特性不同,试验选用的马唐种子无休眠性;野豌豆种子需物理破皮;20%的NaOH和1 000mg/L赤霉素处理可打破香附子种子休眠;20%的NaOH处理能打破稗草种子休眠。  相似文献   

17.
不同脱粒方法对狼尾草种子数量和质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比较了8种脱粒方法对威提特东非狼尾草Pennisetum clandestinum cv.whittet种子数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锤打脱粒法获得的种子破损率最低,纯净度和发芽率最高;木刀脱粒机脱粒法(筛孔直径0.8 cm)获得的种子数量最多, 10 kg种子材料可获得937.3 g种子,种子的破损率也较小,为8.37%,种子的纯净度为88.33%,种子的发芽率高达92.33%,仅次于人工锤打脱粒法.综合排名表明,人工锤打脱粒法和木刀脱粒机脱粒法(筛孔直径0.8 cm)同为第一,但人工锤打脱粒种子数量偏低,费时费力,经济效益不高.因此,最终确定木刀脱粒机脱粒法(筛孔直径0.8 cm)为威提特东非狼尾草种子脱粒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8.
金丝草可在土壤酸化和镉污染的矿区正常生长,其可能对酸和镉(Cd)胁迫具有特殊的响应策略。为此,以金丝草种子为试验材料,在人工气候箱中进行种子萌发试验,设置不同酸(pH 5.5、4.5、3.5)和镉(5、10、20 mg·L-1)胁迫处理,分析不同胁迫条件下金丝草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根系质膜完整性及芽亚显微结构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酸胁迫可提高金丝草种子发芽率,不同酸胁迫处理其发芽率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随pH的逐渐减小,金丝草萌发指标呈减小趋势,pH 3.5处理,金丝草种子除发芽率外的其他萌发指标均显著小于对照(P<0.05);随着Cd浓度的增加,金丝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指标值均呈逐渐减小的趋势,表现出抑制作用,但Cd 20 mg·L-1处理金丝草种子发芽率仍可达40%以上。相关性分析和隶属函数值分析发现,pH大于3.5,Cd浓度小于10 mg·L-1对金丝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无显著影响,但随pH的进一步减小和Cd浓度的提高,对金丝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抑制作用明显,根尖质膜和芽亚显微结构造成较大损害,出现细胞器膜破裂和细胞空泡化等现象。综上,金丝草种子萌发对酸和镉胁迫有较强耐性,表现出轻度酸和镉胁迫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促进,而强酸和镉胁迫则抑制。  相似文献   

19.
明晰草玉梅种子休眠的释放,为草地管理和草玉梅的栽培提供基础,研究了室温干燥贮藏和高寒草甸层积对草玉梅种子萌发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干燥贮藏天数不同、是否去掉果皮和是否光照影响了草玉梅种子的初始发芽天数、发芽率和发芽指数。随着贮藏天数的增加,去掉果皮草玉梅种子的初始发芽天数呈不同程度的减小,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呈不同程度的增加。室温贮藏40~180 d的草玉梅种子,去掉或未去掉果皮后光照条件下的初次发芽天数显著低于贮藏0 d处理(P<0.05)。室温贮藏40,80,150和180 d的草玉梅种子在去掉果皮光照处理下,其发芽率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但皆显著高于贮藏0 d处理(P<0.05)。室温贮藏180 d的草玉梅种子未去掉果皮光照下的发芽率显著高于贮藏80和150 d处理(P<0.05),后两者显著高于贮藏40 d处理(P<0.05),贮藏40 d 处理又显著高于贮藏0 d处理(P<0.05)。光照不同程度地降低了草玉梅种子的初始发芽天数,提高了草玉梅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高寒草甸土壤中冷季层积处理不同程度地降低了草玉梅种子的初次发芽天数,提高了发芽率和发芽指数。践踏层积的草玉梅种子在30/20℃和20/10℃变温条件下的初次发芽天数分别显著低于层积不践踏处理(P<0.05)。践踏层积的草玉梅种子在25/15℃和20/10℃变温条件下的发芽率(分别为38.0%和35.3%),显著高于层积不践踏处理(22.7%和14.0%);室温贮藏同期(11月-4月)未去掉果皮的草玉梅种子未能发芽。当年10月成熟后层积于天祝高寒草甸放牧地的草玉梅种子,至次年8月底有40.2%的发芽;未发芽的草玉梅种子在培养箱30/20℃到20/5℃的温度范围均能发芽,在30/20℃最高,仅为15.3%,绝大多数种子处于休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