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街道作为古镇景观重要组成部分和空间串联路径,其景观优化有助于提高古城的品味。本文运用美景度评判法(Scenic beauty estimation,SBE)和多元线性回归法对丽江大研古镇和束河古镇进行综合分析,提出13个绿化景观影响因子。经过运算剔除影响较小的9个因素,提取对街道绿化影响最大的4个景观要素(植物层次、植物色彩数、环境协调性及植物胸径)对街道绿化景观进行分析,总结出景观效果优良的街道绿化模式,针对性地提出保护和优化古城街道绿化理论依据及建议,在城市化发展的同时,保护好丽江的古城风貌,以维系景观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2.
以武功古镇民俗文化体验区建筑与景观方案设计和农耕大地景观规划设计为例,在挖掘古镇人文历史底蕴的基础上,着眼于五位一体宏观思考,立足于人类最佳居住模式,紧扣“农耕文化”主题,从“风水、文化、景观、业态和大地”五方面构筑古镇旅游景观,探索古镇旅游开发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大地景观是天、地、人、神、物相互交融的景观,对古镇旅游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以武功古镇农耕大地景观规划设计为例,在挖掘古镇人文历史底蕴的基础上,着眼于黄土高原上的视角分析,立足于人类最佳居住模式,紧扣"农耕文化"主题,从软质绿化生态和硬质人文景观两方面构筑古镇大地景观,力求从文化景观与生态绿化两方面自然融合,以充分认识大地景观规划对古镇旅游开发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现代农业科技》2015,(20):302-305
在挖掘武功古镇人文历史底蕴的基础上,立足于现有漆水河现状,充分利用周围有利地形和大地景观环境,紧扣野生态文化”主题,从河岸治理和湿地园林两方面形象构筑长廊景观,并自然融合在生态环境之中,以充分认识生态文化对古镇旅游开发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于网络照片收集,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旅游者摄影照片进行研究,探索旅游者对古镇旅游景观与旅游资源呈现出的感知与体验,以及旅游者之间的景观偏好共性。结果表明:古镇旅游主要以建筑与设施、历史遗迹及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为主,以寺登四方街为核心,集聚效应明显,旅游热点已渐趋成熟,旅游者对建筑、街巷空间、桥梁和生活场景类景观表现出明显的景观偏好共性。  相似文献   

6.
王雯  魏开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877-21879
黑井古镇在其特有的自然环境和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建筑文化及精神文化。基于黑井古镇的历史沿革,分析了黑井古镇自然景观、总体格局、人工建筑的总体景观特征,同时揭示出黑井古镇"千年盐都"的历史地位。从黑井古镇的自然环境空间,人工建筑(包括街巷、建筑、节点)空间,精神文化空间3个方面,描述与剖析了古镇的空间形态以及给人的感受。这将对认识黑井古镇,研究明清时期商业重镇的建设及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龚克  邓春凤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558-10560
强调历史文化古镇是我国地方文化与特色传承的重要基地,在总结我国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开发的特点与模式的基础上,以大圩古镇的保护与开发为例,介绍了大圩的保护现状,并揭示出其缺乏社区居民“原真性”行为景观、商业行为取代了“原真性”民俗、旅游设施不完善、传统聚落面临破败风险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古镇保护与开发的策略,主张做好古镇保护、建设、旅游规划,切实做好功能转换定位,实行有机的旧城整治并加强旅游设施的规划建设,促进古镇可持续发展;拓展旅游产业链,强化区域联合;积极推进原住民参与古镇保护与开发;实施政府主导、企业经营管理和原住民参与的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8.
青木川古镇有丰富的自然生态和人文建筑等旅游资源,其景观特征主要体现在理想的居住环境,独特的建筑文化和传奇人物魏辅唐影响下的物质和精神遗存。应保护好古镇的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协调好古建筑的利用与保护,全景式展示传奇人物的一生。通过丰富景观内涵,提升游客体验价值,使青木川古镇旅游、生态、经济三者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黑井古镇是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一个地处偏僻、交通闭塞的小镇,但它曾经是云南最重要的产盐地。在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地理和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景观。黑井古镇的建筑景观是黑井人文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黑井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该文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及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重点对黑井古镇的民居、寺庙、牌坊、盐井、桥梁等建筑景观进行研究,研究得出黑井建筑景观具有布局依山就势、用材独特、富含独特浓郁的文化内涵、多种建筑风格融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传统聚落空间是承载聚落居民各类活动的主要载体,从人的行为活动分析古镇空间形态有利于掌握空间的社会属性与功能属性。首先,通过文献资料的收集与实地调研,从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社会经济条件分析嵩口古镇空间的形成背景。其次,结合嵩口古镇的空间布局,引入空间句法中的轴线分析法,通过软件运算的关系图解和定量描述,从集成度(整体集成度与局部集成度)、连接值、控制值、深度值和可理解度层面,对嵩口古镇整体空间结构、古民居布局特点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嵩口古镇空间形态的保护性发展策略,即重点保护古镇核心区,发挥文脉源的核心影响力;综合与重点规划相结合,提高古镇辨识度;适度开发古镇周边用地,促进古镇景观的辐射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