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硬壳蛤的生物学及养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硬壳蛤广泛分布于北美洲东海岸,是美国大西洋沿岸各州的重要经济双壳数。该种对温度和盐度适应性较广,适应多种底质生活。2000年,由美国引入大连,本文结合引入后对其人工育苗和养殖的初步研究,综述了硬壳蛤的生长、繁殖、幼体发育和生态习性等养殖生物学特性和硬壳蛤浮游幼体培养、中间育成及养殖技术等,为硬壳蛤在我国开展增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美国硬壳蛤(Mercenaria mercenaria)又称小圆蛤、北方帘蛤或美洲帘蛤。该贝属广温、广盐性种类,对环境耐性强,适应于不同底质养殖,生长速度较我国产的文蛤快,2周年即可达到壳长50mm以上的商品规格。为增加南通市海洋贝类养殖品种,挖掘广阔的浅海与滩涂潜力,同时也为发展规模化硬壳蛤增养殖提供种苗资源,笔者与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合作,引进美国硬壳蛤亲贝,在江苏省如东县大豫镇某育苗基地,进行人工育苗试验。现将有关具体技术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台湾海峡     
美国硬壳蛤(Mercenaria)原分布于美国东海岸,是美国大西洋沿岸和滩涂的主要养殖贝类,营养和经济价值较高,贝壳又可作为高级工艺品、装饰品的原料,由硬壳蛤提取的蛤素能够抑制肿瘤的生长.美国硬壳蛤为广温、广盐贝类,对低盐和高温的耐受力均较强,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一年即可达到性成熟.其对底质无特殊要求,在沙底、沙泥底、泥底和海岸床等多种底质的滩涂和浅海,都可以正常生长、发育.2004年丹东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从大连金州引进该蛤进行池塘养殖试验,经三个月的试养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4.
林炫锋 《水产养殖》2009,30(7):31-32
硬壳蛤隶属瓣鳃纲、真瓣鳃目、帘蛤科,又称小圆蛤、北方帘蛤或美洲帘蛤。原分布于美国东海岸,是美国大西洋沿岸浅海和滩涂主要的经济双壳贝类之一。它个体大、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硬壳蛤为广温、广盐性贝类,能在沙底、沙泥底、泥底和海岸床等多种底质的滩涂和浅海上正常生长、发育,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一年即可达到性成熟。我国与硬壳蛤自然分布的地理纬度相近,自然条件能满足其生长发育需要,因此适合在我国开展增养殖。莆田市水产科学研究所2005年12月从山东引进硬壳蛤,在莆田市秀屿区北江围垦开展规模化土池人工育苗及养殖技术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5.
美国硬壳蛤(Mercenaria)属双壳类,帘蛤科,为广盐性贝类,生长速度快,一年即可达到性成熟。其营养丰富,市场价值高。由硬壳蛤提取的蛤素具有很高的医用价值,深受世界各地消费者的欢迎。2004年我站引进该蛤进行池塘养殖试验获得成功,2005~2006年开始进行工厂化人工育苗试验,现将其人工育苗的主要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美国硬壳蛤又称小圆蛤、北方帘蛤、美洲帘蛤.硬壳蛤是广温、广盐贝类,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硬壳蛤原分布在美国大西洋沿岸,是该地区浅海和滩涂主要的经济贝类之一,营养和经济价值较高.日照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承担的国家级虾蟹体系日照虾蟹试验站有虾蟹养殖池塘16亩,一直从事对虾和梭子蟹养殖试验,2018年引入美国硬壳蛤与中国对虾、...  相似文献   

7.
硬壳蛤土池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硬壳蛤(Mercenaria mercenaria Linnaeus)又称小圆蛤、北方帘蛤或美洲帘蛤。原分布于美国东海岸,是美国大西洋沿岸浅海和滩涂主要的经济双壳贝类之一。硬壳蛤为广温、广盐性贝类,对低盐和高温的耐受力均较强,同时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一年即可达到性成熟。硬壳蛤对环境耐性强,对底质无特殊要求,能适应不同的底质养殖,在沙底、沙泥底、泥底和海岸床等多种底质的滩涂和浅海都可以正常生长、发育。我国的纬度与硬壳蛤自然分布的地理纬度相同,自然条件能满足其生长需要,因此适合在我国开展增养殖。本项目把硬壳蛤从我国北方引入福建,  相似文献   

8.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爆发大规模虾病以来,日本对虾以其生长快,肉质鲜美,抗病力强及运输成活率高等优点成为南北方重要养殖品种.但在苗种培育中,因种种原因经常出现蚤状及糠虾幼体发育停滞,进而大量死亡导致育苗失败现象,蚤状幼体阶段尤为突出.针对这一问题,笔者结合多年对虾育苗经验,于2003年~2005年在山东省潍坊市第二海水养殖试验场,从水质处理与控制角度,本着改良水质、优化幼体发育环境,强化幼体体质,促进变态的方向进行深入探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美洲帘蛤软体部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建敏 《水产学报》2003,27(5):495-498
美洲帘蛤Mercenariamercenaria(Linnaeus,1758)又称硬壳蛤、北方帘蛤或小圆蛤,原产地分布在美国佛罗里达州Cawrence湾,墨西哥湾,加利福尼亚Hamboldt湾到英格兰海域,与我国的文蛤(Meretrixmeretrix)同属帘蛤科,是一种生长快,适应能力强,适温、适盐范围广,经济价值高的大型双壳贝类[1,2]。目前生产性人工育苗已成功[3],2000年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由美国引入种贝,2001和2002年连续两年成功地进行了工厂化育苗,滩涂养殖正在逐步走向规模化。本文对美洲帘蛤软体部做了比较全面的营养成分测定分析,并与贻贝等多种双壳贝类进行了比较[4],旨在为…  相似文献   

10.
硬壳蛤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硬壳蛤(Mercenaria)原产地在美洲东海岸,是美国大西洋沿岸和滩涂的主要养殖贝类,营养和经济价值较高,贝壳可作为高级工艺品、装饰品的原料,从硬壳蛤中提取的蛤素能够抑制肿瘤的生长。硬壳蛤对低盐和高温的耐受力较强,为广温、广盐性贝类,生长速度较快,一年即可达到性成熟。对底质无特殊要求,在沙底、沙泥底、泥底和海岸床等多种底质的滩涂和浅海都可以正常生长发育。2004年7月中旬,丹东市从大连金州引进该蛤进行试养。试养获得了成功,说明硬壳蛤在丹东地区完全可以人工养殖。  相似文献   

11.
曼氏无针乌贼规模化全人工育苗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曼氏无针乌贼规模化全人工育苗技术,2008~2010年以人工养殖的曼氏无针乌贼成体作亲本进行了育苗试验.试验中采取了下列技术措施:对乌贼亲体进行强化培育和生殖调控,促进性腺发育成熟;确立乌贼幼体的饵料系列并保障供给;做好育苗水体的水质调控和苗种的病害防治.3年共获受精卵4075.8 kg,平均孵化率82.5%;培...  相似文献   

12.
2005年5月在青岛红岛蛤原良种开发有限公司进行了室内自动控温条件下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 育苗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影响其性腺发育的因素和死亡高峰期的形成原因、对策。除此之外,还对菲律宾蛤仔浮游期和附着期的生长速率进行了比较,并对浮游期不同培育密度对生长、成活率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利用室内工厂化育苗技术,可以充分发挥高密度生产的优势,通过对苗种培育过程中水质、饵料和环境条件的全面控制,消除或减少敌害生物的影响,提高幼体的抗逆能力,从而杜绝抗生素的使用;在降低育苗生产环境污染的同时,向养殖户提供健康、优质的贝类苗种,是一种与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的水产苗种培育模式。  相似文献   

13.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爆发大规模虾病以来,日本对虾以其生长快,肉质鲜美,抗病力强及运输成活率高等优点成为南北方重要养殖品种。但在苗种培育中,因种种原因经常出现蚤状及糠虾幼体发育停滞,进而大量死亡导致育苗失败现象,蚤状幼体阶段尤为突出。针对这一问题,笔者结合多年对虾育苗经验,于2003年 ̄2005年在山东省潍坊市第二海水养殖试验场,从水质处理与控制角度,本着改良水质、优化幼体发育环境,强化幼体体质,促进变态的方向进行深入探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菲律宾蛤仔是我国单种产量最高的养殖贝类.笔者根据生产实践,对菲律宾蛤仔室内工厂化育苗生产中的亲贝选择、运输、处理、采卵、孵化、浮游幼体培育、变态期管理、稚贝培育管理、饵料种类选择与投喂以及水质调控等技术环节进行了总结和探讨,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在海水池塘内放养不同密度的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日本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和硬壳蛤(Mercenaria mercenaria),构建"红鳍东方鲀-日本对虾-硬壳蛤"海水池塘多营养层次养殖模式;将养殖尾水排入养殖尾水处理池塘,在尾水处理池塘内采用池塘表面栽种海马齿,池塘中层吊养牡蛎,池塘底层底播硬壳蛤的方式对养殖尾水进行净化处理。该养殖模式不仅提高了养殖效益,生态效益也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6.
波纹巴非蛤是福建沿海重要的经济贝类,但自然苗种资源的减少成为制约该品种养殖业发展的瓶颈。为了指导波纹巴非蛤的人工育苗,本研究以组织切片方法来确定云霄礁美海区的波纹巴非蛤的性腺周年发育,并通过人工催产实验确定最佳的催产季节。性腺组织切片观察表明波纹巴非蛤性腺发育可以分为五个时期:休止期(Ⅰ)、增殖期(Ⅱ)、生长期(Ⅲ)、成熟期(Ⅳ)及排放期(Ⅴ)。性腺周年发育表明云霄礁美海区波纹巴非蛤的性成熟率(R)7月份达到高峰(R=0.93)。在4—11月间每月进行1~2次的人工催产实验,结果表明6、7月份的催产效果最好,9、10月份的催产效果次之。结合性腺发育周年变化、人工催产实验和自然海区水温等数据,本研究得到了在本地区适时开展人工育苗生产的重要基础数据,也为波纹巴非蛤的自然资源保护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美国硬壳蛤亲贝进行了人工育苗试验。通过对育苗期各阶段的观察测定,对温度、饵料、水质、盐度等方面进行了研究。2004年6月21日共获得稚贝总量15.03亿粒。  相似文献   

18.
<正>刺参人工育苗技术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成功突破,从亲参选择、性腺发育规律,产卵、受精的技术处理到刺参幼体各发育阶段及稚参培育的技术措施及饵料种类的最佳选择,培育水环境的理化因子对幼体、稚参的影响,幼体及稚参病害防治等问题,逐一进行了深入  相似文献   

19.
采用海水养殖池塘,利用水质调控、饵料强化、生物防控等技术,进行了日本对虾、三疣梭子蟹、美国硬壳蛤生态混养技术试验,有效降低了病害的发生,日本对虾产量达到600 kg/hm~2,梭子蟹产量1 350 kg/hm~2,美国硬壳蛤产量3 000 kg/hm~2,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0.
<正>硬壳蛤又称小圆蛤、北方帘蛤、美洲帘蛤,是美国大西洋沿岸浅海和滩涂主要的经济双壳贝类之一,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其贝壳具有很高的工艺价值和药物价值,同时硬壳蛤还具有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等特点。为了进一步优化我市养殖品种结构,提高养殖经济效益,丰富老百姓的菜篮子,2012年7月~2013年8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