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杨生褐盘二孢的单芽管专化型和多芽管专化型分别引起白杨组和黑杨组(包括青杨组)杨树的褐斑病,其分化机制有待阐明。[方法]本文在专化性互作体系建立的基础上,利用荧光染色标记研究了病菌孢子在专化性寄主侵染过程中的萌发发育情况,并通过RT-qPCR分析了黑杨寄主抗病相关基因在应答两专化型侵染过程中的不同表达。[结果]结果发现多芽管分生孢子在黑杨寄主上能完成发育并成功侵染,单芽管分生孢子也能成功萌发和发育,但不能侵入黑杨寄主;黑杨抗性基因在两专化型侵染发育过程中均能被诱导表达,但在表达时间和表达量上,除基因WRKY89的表达较为一致外,病程相关基因PR5、PR10、NPR1和LAR3在二者间的表达存在差异。[结论]研究结果初步表明病原专化型可能是寄主与病原专性互作的表型,这一认识将有助于进一步探明杨树褐斑病病原专化型形成和分化的机制。  相似文献   

2.
美洲黑杨×青杨F2代抗杨叶枯病遗传变异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美洲黑杨与青杨杂交三代谱系为材料,在室内外进行了美洲黑杨与青杨的杂交种对杨叶枯病抗性的研究。结果表明:亲本及F1、F2代在室内与室外及人工与自然发病表现较一致,美洲黑杨×青杨F2代抗性基因型分离比例均符合1∶2∶1,将F2代分离与感合作为感病,抗病株与感病株分离比例为1∶3,说明美洲黑杨对杨叶枯病的抗性是由一对纯合隐性等位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3.
杨树,是杨柳科中杨属的总称。根据形态特征,人们将杨树分为胡杨、白杨、黑杨、青杨、大叶杨等五派。七十年代初,我国从意大利引来黑杨派中的几个无性系,它们是:欧美杨214、欧美杨45、欧美杨72、美洲黑杨63、美洲黑杨  相似文献   

4.
杨树分为五派:黑杨派(包括欧美杨、美洲黑杨,无性繁殖容易成活)、白杨派、青杨派、大叶杨派、胡杨派。意杨是指从意大利引进的美洲黑杨:落叶大乔木,树冠长卵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探讨额河杨和银灰杨天然杂种的起源机制,[方法]应用18对SSR标记,从分子水平上对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杨属植物的种间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SSR系统发育树将整个流域天然杨属植物分为两大类群,即黑杨派和青杨派为一类,白杨派为一类;(2)白杨派派内系统聚类图显示,银白杨、欧洲山杨、银灰杨三个树种均有较大的遗传分化,特别是杂种银灰杨似乎更大;(3)黑杨派和青杨派的UPGMA分类图显示,青杨派和黑杨派分属于2个分支,其中,青杨派内部分化相对简单,分为2支,均为典型的苦杨;黑杨派内部的分化较为复杂,可分为4类,包括典型的欧洲黑杨、额河杨和回交子代。[结论]杂种额河杨具有更多的欧洲黑杨的遗传成分,因此,将额河杨放到黑杨派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6.
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杨属植物种间关系的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探讨额河杨和银灰杨天然杂种的起源机制,[方法]应用18对SSR标记,从分子水平上对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杨属植物的种间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SSR系统发育树将整个流域天然杨属植物分为两大类群,即黑杨派和青杨派为一类,白杨派为一类;(2)白杨派派内系统聚类图显示,银白杨、欧洲山杨、银灰杨三个树种均有较大的遗传分化,特别是杂种银灰杨似乎更大;(3)黑杨派和青杨派的UPGMA分类图显示,青杨派和黑杨派分属于2个分支,其中,青杨派内部分化相对简单,分为2支,均为典型的苦杨;黑杨派内部的分化较为复杂,可分为4类,包括典型的欧洲黑杨、额河杨和回交子代。[结论]杂种额河杨具有更多的欧洲黑杨的遗传成分,因此,将额河杨放到黑杨派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7.
文摘选     
宵杨叶锈病在转主落叶松上发病规律及化学防治(郝俊贞,《内蒙古林业科技》1984.4:44—47) 青杨叶锈病菌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在转主寄主华北落叶松D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上的发病规律表明担孢子侵染落叶松的温度范围要比担孢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白杨派银白杨为母本,以黑杨派N001或青杨派马氏杨单一花粉或其与白杨派树种的混合花粉(混合比例4∶1)为父本,采用人工切枝水培技术进行杂交,并对杂交子代的生根能力进行测定,为更好地提高杂交技术及选育优良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窄冠型杨树新品种的选育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经杂交和无性系选择 ,育成了窄冠白杨、窄冠黑青杨、窄冠黑白杨、窄冠黑杨等 4大类 13个窄冠型杨树新无性系 ,并用窄冠白杨 5个无性系进行了杨粮间作的研究。 11a研究结果表明 ,窄冠型杨树用于农林间作“胁地很轻”是适用于农田林网和农林间作的优良品种 ,可在华北和中原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0.
对晋南盆地杨树苗期基因库115个无性系进行观察和统计分析,分类结果为美洲黑杨是目前最适于晋南盆地栽植的群体,其次为欧美杨、银白杨、欧洲黑杨、北京杨等类,以青杨为母本的杂交种及青杨派树种表现最差。  相似文献   

11.
美洲黑杨杂种无性系的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冬季休眼期苗杆水分蒸腾速率和水分饱和亏缺、春季起苗后自然曝晒条件下苗木失水状况及对展叶时间和造林成活率的影响、生长季节土壤干旱对苗木生长的影响。从这三方面综合评价美洲黑杨杂种无性系的抗旱性。结果是:69杨×美洲黑杨的杂种无性系抗旱性均优于69杨;69杨×青杨的杂种无性系的抗旱性也优于69杨,但不及青杨。其中69杨×美洲黑杨-52的抗旱性最强,69杨×青杨-1062、69杨×美洲黑杨-66和-65的抗旱性与Ⅰ—214杨相近,而69杨×青杨-1145不及Ⅰ—214杨。新引进的露易莎杨和西玛杨的抗旱性优于69杨,但不及Ⅰ—214杨。陕林1号杨是所有无性系中最抗旱的。被测验的杨树无性系的抗旱性可以大致排列如下顺序:陕林1号杨>青杨>69杨×美洲黑杨-52>69杨×青杨-1062、69杨×美洲黑杨-66和-65、Ⅰ-214杨>露易莎杨、西玛杨>69杨×青杨-1145>69杨。  相似文献   

12.
窄冠型杨树品种的选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经杂交和无性系选择,育成了窄冠白杨、窄冠黑青杨、窄冠黑白杨、窄冠黑杨等4大类13个窄冠型杨树新无性系,并用窄冠白杨5个无性系进行杨粮间作的研究。11a研究结果表明,窄冠型杨树用于农林间作“胁地很轻”是适用于农田林网和农林间作的优良品种,可在华北和中原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3.
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es Marsh.)是北美的一个重要杨树种,69杨(P.deltoid-es CV.‘I-69/55’或者 P.deltoides CV.‘L-ux’是意大利从美洲黑杨中选育出的一个优良无性系。各国杨树育种工作者用美洲黑杨与欧洲黑杨杂交培育出许多欧美杨品种,也用美洲黑杨与青杨派树种杂交培育出不少品种。近年来,一些国家对美洲黑杨与青杨派树种的杂交尤为重视,如比利时、新西兰等国用美洲黑杨与毛果杨(P.tricoca-pa)、滇杨(P.yunnanensis)等杂交,选出了一些较好的无性系。我国青杨派树种的种类多,分布广。育种工作者曾用小叶杨(P.simonii)、青杨(P.cathayana)等与欧洲黑杨(P.nigra)  相似文献   

14.
千百年来,杨树一直是华北平原农村绿化的主要树种,在杨、柳、榆、槐四大用材树种当中,杨树毋庸置疑居于首位。新中国成立前,中原地区主要栽植的杨树品种是以毛白杨(白杨派),小叶杨(青杨派)为主的乡土树种;50年代初,以钻天杨(美洲黑杨)取代中原地区的小叶杨,很快由于光肩星天牛的猖獗危害而被欧美杨(美洲黑杨×欧洲黑杨)所代替;20世纪50年代末,由于同样的原因,欧美杨被中原地区本地选育的大官杨(小叶杨×美杨)所代替,大官杨广泛推广的结果,使中原地区的  相似文献   

15.
美洲黑杨杂种无性系抗病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美洲黑杨与青杨派树种杂交及美洲黑杨种内杂交所选出的几个生长快、适应性强的无性系,作了锈病、黑斑病、溃疡病的抗性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无性系绝大部分为抗病或高抗,少数为感病。其中对这3种病害均表现抗病或高抗的有69杨×美洲黑杨的5个无性系;06号、52号、57号、66号、80号及69杨。对锈病感病的有69杨×青杨的两个无性系:142号、1062号及69杨×小青杨的592号无性系;高感的有69杨×小叶杨的216号无性系。对黑斑病高感的有Ⅰ—214杨×北京杨的01号无性系及214杨、沙兰杨。  相似文献   

16.
六、遗传防治 (一) 树种选择的原理和方法 1、寄主变异目前,供栽培的只是少数的无性系。在种间、种源间、科间都保留有大量的变异性,即使在家系内的野生种群之间,也存在着大量的变异供抗病选种之用。 M.brunnea对青杨派树种影响较小,黑杨派严重感病。但黑杨(P.nigra)被认为是抗病的,三角叶杨(P.deltoides)及其  相似文献   

17.
以青杨为母本,分别以辽宁杨、33号杨和美洲黑杨为父本,采用4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得到青杨最佳的杂交组合处理方法:青杨×辽宁杨(父本与青杨高温失活花粉的混合花粉)、青杨×33号杨关(键母词本:青花杨粉;提杂取交液制蒙种导)、青杨×美洲黑杨(父本与小青杨3:1混合花粉)。  相似文献   

18.
杨木单板干燥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金林  李春生 《木材工业》1998,12(5):3-7,14
利用喷气式单板干燥实验装置,采用生产中常用的干燥条件对美洲黑杨I-69,欧美杨I-72,青杨组的青杨、小叶杨及甘肃杨、白杨组的新疆杨和河北杨等7种杨木,旋切厚度为1.01mm和2.02mm的单板进行了干燥试验,测试了单板的干燥时间和干缩率,利用辊筒式单板干燥机按相似条件对上述7种杨木单板进行干燥,观察并测试其干燥变形。结果表明:7种杨木单板的整个干燥过程为减速干燥,干燥速度曲线为近似抛物线;杨木板  相似文献   

19.
中金系列杨树新品种特性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中金系列杨树概述中金系列杨树是中国林科院黄东升教授等用速生性的美洲黑杨与抗性、干形优良的欧洲黑杨、青杨进行杂交后 ,在省杨树林局铺设试验林 ,从 30 0 0多个杂交单株中选育出来的。中金 2号杨由美洲黑杨× (美×黑 )杂交 ,中金 3号、中金 8号由 I- 69×青杨杂交 ,中金 7号由美洲黑杨×箭黑杂交 ,中金 10号由美黑×青杨杂交。这些杨树品种已于 1999年 12月 1日通过山西省科学技术委员会鉴定 ,并颁发了“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晋科鉴定〔1999〕第 2 31号 )。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 :“该项研究在杨树多样性选育和选育方法上具有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不同杨树品种对杨树水泡型溃疡病菌的抗病性测定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杨树为我国主要速生造林树种。随着杨树栽植面积的迅速扩大,由于忽视了适地适树以及病虫害防治工作,致使杨树的一些主要病虫害有所扩大蔓延。杨树水泡型溃疡病就是一例。该病在1955年以前,仅在北京个别苗圃发生,现已扩延到河北、天津、河南、陕西、辽宁、山东、安徽、江苏等省市。该病对青杨派和青杨派×黑杨派杂交无性系的杨树侵染危害较重,严重威胁杨树人工林的发展。为今后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