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济南市四大泉群最低景观流量和常年性喷涌喷涌约束条件下的生态需水量是泉域岩溶生态地质环境良性循环发展的前提。根据济南泉域岩溶地下水系统特征,建立了泉域岩溶介质的三维可视化地下水流模拟数学模型,采用MODFLOW模拟裂隙岩溶介质地下水运动规律,趵突泉枯水期水位控制在27.6m以上,四大泉群能够保证长年喷涌,同时在西郊增大开采量,并进行了回灌补源条件下的地下水、地表水联合调蓄模拟,提出济南泉域允许开采量不超过39万m3/d是泉域生态地质环境功能修复的前提,计算四大泉群最小景观流量为10万m3/d。  相似文献   

2.
基于济南市四大泉群最低景观流量和常年性喷涌喷涌约束奈件下的生态需水量是泉域岩溶生态地质环境良性循环发展的前提.根据济南泉域岩溶地下水系统特征,建立了泉域岩溶介质的三维可视化地下水流模拟数学模型,采用MODFLOW模拟裂隙岩溶介质地下水运动规律,趵突泉枯水期水位控制在27.6 m以上,四大泉群能够保证长年喷涌,同时在西郊增大开采量,并进行了回灌补源条件下的地下水、地表水联合调蓄模拟,提出济南泉域允许开采量不超过39万m3/d是泉域生态地质环境功能修复的前提,计算四大泉群最小景观流量为10万m3/d.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国内外关于水环境容量的概念,认为地下水环境容量可采用临界水位、容许开采量、纳污能力或支撑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指标来表征,给出了地下水环境容量的涵义。以济南泉域为例,采用开采量—地下水位变动关系分析与Visual MODFLOW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容许开采量26.53×104m3/d作为济南泉域岩溶地下水环境容量的阀值,为保泉提供依据,最后指出了地下水环境容量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清泥沟地区产生岩溶塌陷,人为污染造成清泥沟水源地供水紧张,在分析清泥沟地下水系统水动力场、水化学场的演化规律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法评价水源地允许开采量4.1万m3/d。为防止岩溶塌陷等水环境问题,提出减采、治污和分散开采等措施。  相似文献   

5.
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清泥沟地区产生岩溶塌陷,人为污染造成清泥沟水源地供水祭张.在分析清泥沟地下水系统水动力场、水化学场的演化规律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法评价水源地允许开采量为4.1万m3/d.为防止岩溶塌陷等水环境问题,提出减采、治污和分散开采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了摸清新乡市傍河水源地浅层地下水资源状况,对浅层地下水资源总量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均衡法计算得出现状年浅层地下水总补给量为13 289.85万m3/a,排泄量为13 260.05万m3/a,均衡差为29.8万m3/a。各均衡区计算水位与实测水位亦比较接近,表明计算所选参数比较合理,计算的补给量和排泄量可靠;采用均衡法、解析法和数值法对设计新增的地下水允许开采量35万m3/d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本次评价的水源地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补给量是有保证的;水源地内浅层地下水水质较好,经适当处理后适宜饮用;通过建立水源地保护区和水源地开采监测来保证饮用水的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7.
杨家杖子是葫芦岛新建经济开发区,其因前期矿产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开发区内经济、环境、卫生等亟待发展,水资源短缺成为了制约经济等发展的主要因素.开发区内赋存有孔隙水、风化裂隙水及岩溶裂隙水,采用补给量法及排泄量法计算地下水资源量,并进行水均衡分析及可开采量计算.区内地下水资源总补给量为210.87万m3/a,总排泄量294.98万m3/a,地下水处于负均衡的状态,可开采资源量为155.76万m3/a.对于岩溶区,在20%、50%、75%不同保证率下,可开采量分别为103.46、86.6、75.38万m3/a.结合现状开采量,提出水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浑河冲洪积扇浅层地下水资源评价与可开采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浑河冲洪积扇是沈阳城市供水的主要赋水水文地质单元,而浅层地下水在沈阳市地下水资源开采中的利用程度最高。因此,为了对目前赖以生存的浑河扇地浅层地下水资源量有清醒的认识,明确水资源目前所面临的形势,督促社会及民众珍惜水资源,充分运用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中的水均衡法和解析法,建立浑河冲洪积扇地浅层地下水水均衡方程,利用解析法求各类水文地质参数,通过水均衡方程计算出区域地下水资源量;同时利用开采系数法,计算区域的可开采资源量,与实际开采量对比分析目前的可开采潜力。分析结果是:扇地浅层地下水动态类型属于复合型;计算区地下水总补给量为60 338.20万m3,总排泄量为66 286.95万m3,扇地目前的水均衡形式属于负均衡,潜水水位年变幅为-0.27m,承压水水位年变幅为-0.33m;利用开采系数法计算各条件下浅层地下水的可开采量情况,多年平均降水条件下的可开采量为57 321.29万m3,2010年扇地地下水实际开采量为59 049万m3,两者进行对比,实际开采系数为1.030,略大于1,故计算区目前处于轻微超采状态。  相似文献   

9.
济南泉域地下水动态受大气降水、地下水开采等因素影响。衡量泉水喷涌指标与地下水开采量指标的特征并不一致,前者是水位特征,后者是水量特征,两者没有建立有机联系。利用多年实测资料,建立泉水位与流量关系;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构建开采量与泉流量总量预测模型,根据不同需要可以实行即日保泉供水调度和远期控制保泉供水调度,较好地兼顾泉水喷涌与城区供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三江平原灌区的水稻种植面积的扩大,迫切需要计算出平原的地下水开发潜力,为灌区管理及地下水管理提供依据。通过分析三江平原灌区典型区域"853"农场的水文地质条件,采用Galerkin法推导出该地区的承压水的有限元方程组,采用了改进平方根法求解该方程组。经计算初步分析,发现现状条件下"853"农场地下水没有超采,且还有很大开发潜力。水位降深为10 m时计算的开发潜力为8 328.09万m3/a。水位降深为15 m,可得其开发潜力为9 456.09万m3/a,从挠力河激发的补给量为256.09万m3/a。  相似文献   

11.
由于自然条件的改变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岩溶泉域出现断流或衰减、区域水位趋势性下降以及水质持续恶化等诸多环境和地质问题,研究隧洞工程施工排水对泉域地下水的影响对于泉域生态环境保护十分必要。依托山西某工程深部隧洞穿越柳林泉域,构建了隧洞工程所在泉域的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采用MODFLOW软件开发盆地地下水模型),根据地下水长期观测井数据,对模型及相关参数进行验证和率定,通过模型模拟刻画出地下水系统补给、径流和排泄特征,分析工程前期施工以及后期排水对岩溶水水位动态、泉流量的影响以及可恢复性。研究成果表明,由于枝柯-车鸣裕泉域含水层地下水库的调蓄作用,前期和后续施工排水对柳林泉水补给量的影响较小;对枝柯泉域和车鸣裕泉域的区域地下水水位影响明显,预估到2025年底,枝柯镇北部形成降落漏斗。研究方法及成果对其他泉域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济南趵突泉泉域分布着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和五龙潭四大泉群,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四大泉群泉流量总体呈衰减趋势,泉流量由50年代的36.6万m3/d衰减到近年的8~12万m3/d。泉水基流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径流流量,是下游河道的重要补水来源,是维持河道与湖泊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保障。利用基流分割法,对趵突泉泉群泉流量数据不同频率年进行分析计算,确定稳定的基流指数,计算不同水平年的泉水基流量;利用拐点法计算了济南泉群下游河道的生态需水量;分析了泉水生态基流量和河道需水量之间的关系,揭示了济南市的岩溶泉水对河流、湖泊等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影响,为济南市泉水保护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回顾和探讨了可持续开采量、允许开采量和地下水安全开采量的概念、评价方法和演变历程,在此基础上,从技术保障、资源量和社会经济效益约束条件下明确强开放边界灌区地下水安全开采量的内涵,结合灌区的特点,提出控制性关键水位的划定方法,并提出一种基于"总量+水位"双控的安全保障模式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灌区地下水安全保障模式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通过40年以来滨州地区深层地下水水动力场、水化学场和深层淡水开发利用状况分析,认为深层地下水过量开采形成降落漏斗并引起咸水入侵;采用水化学特征值和同位素资料讨论了深层咸水的成因,在分析了深层地下水开采资源构成的基础上,揭示深层地下水的补给与释水机制,计算了控制水位降速、防止咸水入侵两个约束条件下的深层地下水可开采量2001.9万m3/a,提出了减少深层地下水开采量、回灌补源等水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济南岩溶泉域地下水位与降水的趋势性与持续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1959—2011年济南岩溶泉域地下水位动态及降水监测资料,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突变检验、Hurst指数分析方法对地下水位及降水序列的趋势性、突变年份及持续性进行了分析,并对比分析了相关文献研究结果,讨论了Hurst指数应用中存在问题。结果表明:1人为影响下,济南泉域年值地下水位具有-0.694m/10a的显著下降趋势;降水具有23.941mm/10a的不显著上升趋势,而春季降水有9.430mm/10a的显著上升趋势。2地下水位突变年份为1967年,2004年以前水位持续下降,之后快速上升;降水在1961、1999年发生突变。3水位与降水均具有强的正持续性,但考虑人为因素,认为水位未来趋势应与降水保持一致,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6.
针对以往地下水研究中仅追求最大开采量的单纯因素,综合考虑最大开采量与可开采能力的互馈效应,对洛阳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进行计算区划分,将均衡区划分为6个计算小区。利用开采条件下地下水位稳定均衡方程进行地下水资源开发潜力计算,并依据地下水开采潜力指数和地下水可增开采资源模数作为判定标准且按照标准化计算程序求解。计算表明各区的开发潜力指数符合实际、结果合理。依据此开发潜力计算结果进行可增强开采区、控制开采区以及调减开采区的界定划分,从而指导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为洛阳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持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查明平阴岩溶地下水位对降水量、黄河水位响应的时滞差异。【方法】选取2007—2018年2个沿黄岩溶水位监测数据、同期降水量和黄河水位资料,采用互相关分析、连续小波变换和交叉小波变换对岩溶水位与降水量、黄河水位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①降水量、岩溶水位的互相关系数具有明显的12个月的周期,黄河水位周期性不强。岩溶水位与降水量、黄河水位之间存在1~8个月和0~10个月的时间滞后。②降水量和岩溶水位存在0.86~1.20 a和0.86~1.36 a的连续主震荡周期,黄河水位存在1 a和3 a的周期变化特征。③岩溶水位对降水量、黄河水位的滞后时间为110.46~164.39 d和105.77~161.88 d,黄河水与岩溶地下水之间径流速度为21.62~25.53 m/d。【结论】平阴岩溶水位对黄河水位的时滞略小于对降水量的时滞。  相似文献   

18.
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法对滦河内蒙古蓝旗段中游地下水流模型进行了研究,并用满足模型识别及检验准则的参数利用有限元法对研究区地下水资源允许开采量进行了评价。经研究分析得出在给定开采方案(20万m3/a)下研究区地下水位并没有持续下降,因此按此方案取水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有效管理肇州县地下水开采。【方法】以双发乡为例,将地下水位划分为上蓝线水位、下蓝线水位、上红线水位和下红线水位,采用地下水位动态模拟分析法、含水层厚度比例等方法确定了双发乡各关键水位。【结果】双发乡下红线水位值为11.09 m,上红线水位值2 m;上蓝线水位为2.8 m,下蓝线水位值为10.66 m。【结论】针对不同的水埋深,基于水位和开采量的地下水"双控"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探讨河套灌区当前地下水适宜埋深、节水阈值和水盐平衡状况。【方法】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河套灌区1998—2018年的引黄用水量、地下水埋深、水盐平衡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6—2018年,灌区由黄河水带来的盐分每年平均约254万t;排入乌梁素海的盐份年均约106万t,每年约有148万t盐分滞留在灌区内,灌区土壤仍然处于连续积盐状态。由于引入和排出大量的生态水,乌梁素海排入黄河的盐分年均188万t,属于脱盐状态,乌梁素海水质持续改善。河套灌区地下水适宜开采量约为3.2亿~3.6亿m3/a,灌区近年地下水实际开采量2016年为2.1亿m3,2017年为2.4亿m3,2018年为2.15亿m3,目前灌区还有约1.5亿m3的地下水开采潜力。【结论】河套灌区目前地下水年均适宜埋深为1.8~2.5 m,认为灌区农业引黄水量下限(节水阈值)约为40亿m3,每年还应该引入3亿~4亿m3的生态用水,用于维持乌梁素海和灌区湖泊湿地的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