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十年来,浙江省水产品总产量增加了近50%。其中,淡水鱼产量增长了3.1倍;海水养殖产量增长了2.5倍;在近海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墨鱼四大经济鱼类资源严重衰退的情况下,海洋捕捞产量仍增长了17.8%。最近,一个是蔬菜,价格大体稳定;再一个就是鱼,主要是淡水鱼价格比较稳定,有的稳中有降。这对稳  相似文献   

2.
《海鲜世界》2003,(1):3-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品种不断增加,总产量年均递增13%以上,2002年人工养殖水产品产量继续稳定在世界第一的水平,年出口创汇额达30亿美元,水产贸易顺差稳定在20亿美元。水产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手  相似文献   

3.
封琦 《水产养殖》2014,(6):25-27
<正>河蟹养殖历史悠久,但近年来由于片面追求过高经济效益,导致的养殖水体生态的恶化等一系列问题随之而来,再加上市场行情波动很大,很多养殖户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打击。为了增加经济效益,常州溧阳地区逐步探索出一套河蟹生态养殖模式,即在河蟹养殖过程中将青虾作为一个套养品种,增加了池塘二次收入,同时利用虾的净水作用稳定水质。俗话说"三分养,七分管",下面笔者对该模式的养殖管理方法的理解进行简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李英 《淡水渔业》2005,(Z1):165-167
改革开放以来,广西渔业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2003年与1978年相比,水产品总产量由11.17万t增加到264.61万t,增长21.69倍;水产品人均占有量从3.19kg增加到54.7 kg,增长16.1倍,水产品总产值由0.49亿元增长到121.9亿元;水产养殖总面积、捕捞渔船数等大幅度地提高;渔业在大农业中的比重从1.15%增加到11.2%;渔业从过去的副业地位变成了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5.
通过仿刺参与日本对虾混养的试验,探索了参池中仿刺参和日本对虾混养的可能性。试验结果:混养池中日本对虾生长迅速,终末平均体长比初始体长增加了205.4%,终末平均体质量比初始体质量增加了29.8倍。混养池中仿刺参的体长增长率为155.6%,体质量增加了9.06倍;对照池中仿刺参的体长增长率为119.4%,体质量增加了6.54倍;混养池中的仿刺参比对照池中的生长更好。试验结果表明,混养池中日本对虾的粪便和残剩的配合饲料等供仿刺参直接摄食,增加了仿刺参的食物来源,有利于其生长;仿刺参能清除池塘中日本对虾的粪便和残饵,净化池塘的水质和底质,促进日本对虾的生长,且参池的水体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得到充分利用,从而显著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正>河蟹是特种水产养殖中的一个珍品,稻田养蟹能充分利用和发挥稻田的特点,节水节地进行水产养殖,不仅提高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而且还稳定了水稻产量,增加了养殖河蟹收入。2008年宝坻区与辽宁盘锦市合作在宝坻区八门城镇进行了稻田养蟹试验,试验面积1000亩,并获得了成功。现将其技术管理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随着刺参在北方沿海池塘人工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病害随之增加,时有死亡现象发生,归根结底是对刺参养殖池塘的理化因子认识不够。刺参对外界环境有其特定要求,如稳定的温度、盐度、水质及合适的天气等条件。实验表明,刺参在理想生长条件下,10天可以增加1倍的体重;而在环境因素不适宜时,会有几年几乎不生长现象。  相似文献   

8.
一九五九年,全年水产品总产量达到95,092吨,超过计划15.96%,比1958年提高30.61%;上调38,000吨,比1958年提高74.31%,市内区消费水平由1959年的每人平均15.72斤,提高到18.77斤,增长19.4%,出口、外调都大大超额完成任务.一年来,水产生产的发展,除了改革工具、改进作业方法,捕捞产量有了很大提高以外,养殖生产的发展与提高尤为迅速.养殖面积扩大到134,000亩.其中淡水养殖95,000亩,比1958年增加一万亩;港养39,400亩,比1958年增加三倍.养殖产量达5,968吨,比1958年增加3.92倍.其中淡水养殖5,000吨,比1958年增加2.54倍;港养996吨,比1958年增加3.72倍,并且出现了不少丰产事例:如国营西部养殖场的184亩水面,平均亩产1,000斤;南开区金光渔  相似文献   

9.
陈辉 《重庆水产》2003,(2):15-16,19
通过对银鲷人工繁殖的探索和成鱼养殖试验,了解了银鲷在重庆的适宜状况和经济价值.银鲷人工繁殖的成功,为增加和调整养殖品种结构、提高养殖效益提供了种源优势。  相似文献   

10.
信息集萃     
中国水产养殖业发展迅猛2 0 0 1年养殖产量达到 2 72 6万吨 ,比 1 978年增长了 1 6倍。到 2 0 0 1年中国水产养殖面积已达到 665万公顷 ,比 1 978年增长了 1倍多 ;淡水养殖单产水平达 2 82 9公斤 /公顷 ,是 1 978年的 1 0倍 ;海水养殖单产水平也有了较大幅度提高 ,达到8796公斤 /公顷 ;养殖产量占水产品总产量的比重从 2 9%升至 62 %。渔业产值占大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 1 978年的 1 .6%提高到 2 0 0 1年 1 2 % ,2 0 0 1年中国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4987元 ,较1 978年的 93元增加了近 5 3倍。从事渔业的劳动力由 1 979年的 30 7万人增加到 2 0 0…  相似文献   

11.
该研究选择具有经济价值的水芹、空心菜、莲藕、水稻构建循环水系统对黄河鲤养殖尾水进行处理。研究表明,经植物循环水净化的水体,氨氮、磷含量均保持在黄河鲤健康生长的范围内。相对于传统养殖模式,循环水养殖系统换水量减少8倍,经济效益提高11.2%,饵料系数降低15.24%、黄河鲤鱼生长速度提高14.9%。  相似文献   

12.
据澳大利亚农业和资源经济部最新报告,澳大利亚水产养殖迅速发展,养殖产量大幅度上升,牡蛎年产量稳定在6000t,在过去的2年中,其他贝类增加4倍,产量达4000t,养殖鱼的产量翻一番达3100t,1991—1992年水产养殖预计刨历史记录达7800万澳元,珍珠创收入10000万澳元。  相似文献   

13.
<正>杜仲,属落叶乔木,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近年来,杜仲作为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畜禽水产养殖中已有应用,据日本大学药学博士高桥周七报道: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杜仲叶粉饲喂鳗鱼,可使鳗鱼的胶原蛋白增加1.6倍,中性脂肪减少20%,肉质变得富有弹  相似文献   

14.
39如何用网箱养殖食用乌鳢? 网箱养殖乌鳢能充分利用水面,不占用耕地,借水还水,一水多用,单位产量比池塘养殖至少可增加5倍以上,且有投资少、产量高、见效快,能够最经济地、最大程度地利用现有的水资源,设施比较简易,捕捞灵活方便等优、特点。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由于河蟹养殖出现面积扩张、产量增加、价格低迷的新情况,单一养蟹模式农户获利越来越低,亏损风险加大。为了稳定河蟹养殖业,提高蟹池水体空间利用率和养殖效益,笔者在当地规模养殖大户推广了蟹池混养青虾模式,采取“选购良种虾蟹苗种、种草投螺营造环境、优选饵料精准投喂、生态防病强化管理”等综合技术措施,实现了环境、品质、产量、效益的有机统一,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现总结如下,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6.
河蟹、青虾、沙塘鳢生态高效混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几年来,随着河蟹养殖业快速发展,养殖规模逐年扩大,养殖产量逐年增加,再加上上市时间较为集中,河蟹价格持续下降,单一河蟹养殖效益逐年降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逐步减弱,直接影响了河蟹养殖户的积极性和河蟹产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为此,江苏省金坛市根据不同养殖品种生态位差异和食物链原则,从调整养殖结构、创新养殖技术、创优养殖模式、提高养殖效益等方面着手,探索出了河蟹、青虾、塘鳢生态高效混养技术,  相似文献   

17.
陆基家庭水产养殖正逐步成为广西水产养殖产业的重要部分。本文通过对广西南流江、钦江和防城江的水质特性、无脊椎动物群落、硝酸盐吸收和群落呼吸(CR)和总初级生产(GPP)状况的调查,探讨陆基家庭水产养殖污水对该地区3条河流环境的影响。初步研究显示,与参考站点的河水相比,南流江、钦江水产养殖污水中颗粒有机物(POM)、可溶性活性磷(SRP)分别达8.7和10倍、6.9和9.08倍,影响站点分别为1.6和2.7倍、1.4和1.5倍,而防城江污水SRP未见异常,污水点和受影响站点的POM分别为3.2和1.4倍;3条河流中,污水仅对一条河流的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影响不太明显,而对硝酸盐吸收影响效果不一致,CR和GPP代谢受影响均明显。结果表明,陆基家庭水产养殖污水造成北部湾广西地区3条河流群落呼吸和初级生产力明显增加,说明了对陆基家庭水产养殖实行最佳生态管理方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破坏、滥捕等原因,野生黄颡鱼资源不断减少,而人们对黄颡鱼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因此带动了人工养殖市场的走俏。一、浙江省黄颡鱼概况作为淡水养殖的主推品种,黄颡鱼在浙江的养殖发展迅速,养殖产量从2015年的5.6万吨平均每年以约20%的速度增长,至2019年养殖产量增加约1.2倍。2019年养殖面积约8.7万亩,养殖产量达到12.2万吨,占全国的22.7%,全国排名第二,仅次于湖北省。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21,(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凉山木里藏族自治县本地养殖户开始逐步探索小型猪场开展规模化养殖,着重针对当地养殖户在猪场养殖和管理中可能存在的盲区进行探讨,以促进当地生猪养殖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中华鳖俗称甲鱼,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甲鱼人工养殖得到快速发展,主要养殖品系包括台湾鳖、泰国鳖、日本鳖、黄河鳖和黄沙鳖等。根据不完全统计,10余年间甲鱼产量增长了将近10倍。然而,在产量激增的背后,是产业发展的严重失序。养殖业严重过剩,大量甲鱼滞销,其中温室甲鱼有40%左右,外塘甲鱼有20%~30%,未来可能将有20%甲鱼养殖户遭淘汰,不利于甲鱼养殖产业的稳定。此外,病害和养殖过程中的污染也成为制约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