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刺参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刺参工厂化人工育苗发展迅速,目前,刺参苗95%以上是工厂化人工培育的,但人工育苗逐渐改变了自然水域中野生刺参的自然属性,育苗过程中使用大量药物控制水质及病害,导致刺参种质退化,人工参苗质量下降。室内育苗用水不经处理直接入海,严重污染环境,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刺参产品质量安全和刺参养殖业的健康发展。而利用网箱在刺参养殖池塘中培育刺参苗,进行立体化养殖(中上层养参苗,底层养殖成参),充分利用养殖池塘的水体空间,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刺参人工育苗研究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到了80年代,人工育苗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迄今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育苗工艺。笔者在山东省蓬莱市安源水产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刺参人工育苗实验,实验水体3.2万m3,结果每立方米水体出6kg刺参苗。现将刺参人工育苗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刺参人工育苗技术研究至今,育苗技术已相当成熟,实现了大规模的工厂化生产.虽然目前刺参苗种价格有些下滑,但通过降低育苗成本、提高单产、达到稳产,刺参的人工育苗还是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的.现就刺参人工育苗技术提几点看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日,江苏省赣榆县青口镇榆城集团刺参工厂化人工育苗获得成功,填补了江苏省无刺参工厂化人工育苗的空白。目前,该镇拥有刺参育苗水体30000m^3,年销售额可达17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5.
世界海参养殖以刺参(温带种)和糙刺参(热带种)为主,中国、日本、韩国等国主要养殖刺参.我国60年代刺参育苗成功,70年代利用天然海域投放参苗人工增殖,80年代大水体高密度刺参人工育苗.  相似文献   

6.
刺参的池塘养殖是一种新兴产业,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因而给苗种生产带来巨大商机。许多育苗厂家利用对虾育苗室从事刺参的人工育苗,可因许多条件的影响,产量一直不是很稳定,给刺参的养殖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根据几年来的生产实践,我们将刺参人工育苗的  相似文献   

7.
刺参人工育苗及养殖技术的进步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隋锡林 《水产科学》2004,23(9):29-31
我国仿刺参(常用名刺参)(Apostichopusjaponi cusLiao)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确立了工厂化人工育苗的工艺。随后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刺参人工育苗及养殖技术有了较大的进展,极大地推动了该项产业的快速发展。近年,大连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山东、辽宁沿海刺参养殖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在短短几年间,刺参养殖业已经成为我国北方海水养殖的重要产业.大规模的人工养成促进了刺参人工育苗的发展,笔者根据多年实践经验,总结以下相关技术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日,江苏省赣榆县青口镇榆城集团刺参工厂化人工育苗获得成功,填补了江苏省刺参工厂化人工育苗的空白。目前,青口镇拥有刺参育苗水体3万米3,年销售额可达1700多万元。2009年以来,榆城集团与连云港市海洋与渔业局,赣榆县海洋与渔业局共同承担了刺参工厂化人工育苗项目。为引导好这一产业的发展,科研人员从苗种、水质和管理三大方面加大管理力度,严格加强海参关键技术和新模式研发,健全海参养殖病害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10.
在建成的人工渔礁群增养殖刺参,有利于修复渔业资源,调节海区的生态环境,净化鱼类、虾类的栖息、生长、发育、繁殖的场所,同时,因为刺参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而为人们所青睐,所以开发利用人工渔礁进行增养殖刺参,不仅能增加海区的刺参资源量,提高海区的刺参产量,达到增殖渔业资源的目的, 而且还增加了市场海珍品供应量,可以获得丰厚的利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