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一、症状及流行情况 1.中华鳋病 病鱼呼吸困难.焦躁不安.鳃上粘液增多.鳃丝末端发白。中华鱼蚤雌虫用大钩钩在鱼的鳃上.大量寄生时.鳃上缘长了许多白色小蛆.故又名鳃蛆病。大中华鱼蚤仅寄生于草鱼、督鱼和赤眼鳟。病鱼在水面打转或狂游,尾鳍露出水面.故又称尾巴病.病鱼身体消瘦,生长受阻乃至死亡。  相似文献   

2.
程晨 《农家致富》2009,(16):45-45
一、症状 1.中华鳋病 病鱼呼吸困难。焦躁不安,鳃上粘液增多,鳃丝末端发白.常在水面打转或狂游.尾鳍露出水面.故又称尾巴病。病鱼身体消瘦.生长受阻乃至死亡。  相似文献   

3.
赵军 《农家致富》2005,(5):41-41
症状 该病是一种海水鱼病,病鱼鱼体消瘦,飘游水面不摄食,将鱼取出水面时.口、鳃盖常张开.虫体寄生鱼鳃,鳃片外观鲜红.虫体在鳃上爬动.使鳃组织受损、出血,鳃丝粘液分泌增多,影响呼吸。  相似文献   

4.
健壮的鱼一般是成群集游,行动灵活,反应敏捷,受惊即刻潜入水中,病鱼则通常离群独游,行动呆慢,反应迟钝,受惊后略向水下潜游,尔后缓缓游出水面。当鱼患有鱼鲺病等寄生虫病时,会在水面打转不停地跳跃。  相似文献   

5.
1.鱼鳖混养。充分利用水面与饲料.减少残料沉积。鳖除吃掉病鱼死鱼外,粪便可肥水、繁殖浮游生物,提供鲢、鳙鱼类饵料。[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一、发病症状 病鱼游动迟缓.体色发黑,不摄食,离群独游,鳃丝红肿,末端腐烂,露出软骨.鳃盖内表皮充血发炎:剖开鱼体可见肠道出血、肠壁发炎.严重者呈紫红色.肠内基本无食物,有带血丝黄色粘稠物。死亡时一半鱼体露出水面.头部浅斜在池坡上。  相似文献   

7.
鱼发生疾病,往往因诊断不准确而造成经济损失,从多种因素出发去判别、诊断,可给鱼病防治提供依据,带来方便 现介绍诊断鱼病的十种方法。1根据鱼的活动情况诊断健壮的鱼一般是成群集游,行动灵活、反应敏捷、受惊即潜 病鱼则通常离群独游、行动呆滞,反应迟钝,或受惊后略向水底下潜,后缓慢游出水面。当鱼患有粘孢子虫病或鱼鲺病等寄生虫病,会在水面发狂打转或在水面作断续的跳跃  相似文献   

8.
锚头鳋病是对鱼类危害十分严重的一种寄生虫性疾病,感染率高,感染强度大,流行季节长。在单养鱼的池塘中可用晶体敌百虫或敌杀死等杀虫类药物全池泼洒治疗,但鱼虾蟹混养水面鱼患锚头鳋病后,治疗较为困难,因虾、蟹、锚头鳋同属甲壳类动物,用药杀虫必定殃及虾蟹。笔者根据多年积累的经验,介绍几种混养水面鱼类锚头鳋病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锚头鳋病是对鱼类危害十分严重的一种寄生虫性疾病,感染率高,感染强度大,流行季节长。在单养鱼的池塘中可用晶体敌百虫或敌杀死等杀虫类药物全池泼洒治疗,但鱼虾蟹混养水面鱼患锚头鳋病后,治疗较为困难,因虾、蟹、锚头鳋同属甲壳类动物,用药杀虫必定殃及虾蟹。笔者根据多年积累的经验,介绍几种混养水面鱼类锚头鳋病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
1.鱼鳖混养。充分利用水面,减少残料沉积。鳖除吃掉病鱼、死鱼外,粪便可肥水、繁殖浮游生物,提供鲢、鳙鱼类饵料。这样,循环利用,肥水、肥鱼、肥鳖,一举三得。  相似文献   

11.
一、发病症状 病鱼游动迟缓,体色发黑,不摄食,离群独游;鳃丝红肿,粘有污物.末端腐烂。露出软骨,鳃盖内表皮充血发炎。剖开鱼体可见肠系膜出血、肠壁发炎,严重者呈紫红色,肠内基本无食物.有带血丝黄色粘稠物。死亡时一半鱼体露出水面.呈45度角斜冲在池坡上。  相似文献   

12.
1、每亩水面用生姜0.2公斤,蒜1.2公斤,土茯苓0.15公斤,紫苏0.6公斤,混合煎汁,拌细糠喂鱼,可治疗鱼肠炎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鸭-鱼-蚌-树立体种养模式主要是依托水面.以育珠蚌为主,养鱼、鸭为辅.配种杨树.实行种养结合。作者在湖南省常德市某食品有限公司养鸭场及其邻近的1公顷水面开展生态养殖.实行水边建舍养鸭。水中养鱼.水面育珠,水底(网箱)养蚌、周边栽树的立体种养模式.获得每公顷水体鸭、鱼、珠、树年产值70000元以上的较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刘天 《农家致富》2004,(13):44-44
1.细菌性肠炎 病鱼腹部膨大.肛门红肿.轻压腹部,肛门有黄色黏液流出。肠道发炎,呈浅红色,充满血脓。病鱼离群靠岸独游,活动迟缓,食欲减退。  相似文献   

15.
灯光诱虫用灯.可用黑光灯或普通灯泡,以黑光灯效果为佳。在距岸边2~3米处.高出水面1米左右,以1800~3600平方米水面安1盏灯为宜。晚间各种虫子便趋聚灯光碰灯落水,成为鱼的可口饵料。在使用期间应注意:  相似文献   

16.
<正>每100平方米水面鱼池用鲜苦楝树叶5千克,放入大锅中熬煮,待汁液冷却后在1米深的鱼塘中均匀泼洒,可防治鱼鳃鞭虫病和车轮虫病:每亩水面用30千克苦楝树叶煎汁后全塘均匀泼洒,可防治鱼细菌性白头白嘴病。  相似文献   

17.
山塘由于水质清贫,养鱼产量一般偏低。近年来,笔者采用“水中养鱼、水面养鸭、池旁养猪、山上种果”的立体开发方式,充分利用养鸭、养猪产生的肥料来养鱼,效益大增,每亩水面养鱼产量达250-300公斤,养鱼纯收入达1000元以上。山塘立体开发模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鱼——鸭结合和鱼——猪结合等。一、鱼——鸭结合立体养殖据专家测定:一只成年蛋鸭一年可排干粪10公斤,鱼增重1公斤一般需干鸭粪4~5公斤。一亩水面配养100只蛋鸭,一年可产鲜鱼250公斤以上。1.养鸭设施建设。鸭棚建在山塘旁边,坐北朝南并留出适当…  相似文献   

18.
1.烟草主治草鱼"老三病"和鲢鱼的锚头鳋病、打印病并发病。每亩水面深1米用烟杆2千克左右(或0.5~1千克烟叶),加水5~10千克浸泡后煎熬1~2小时,待冷却后全池泼洒。 2.蚂蚁窝主治草鱼烂鳃病。每亩水面深1米用茶树上的蚂蚁窝1~2只,烧成灰拌入精饲料投喂1~2次即见效。 3.菜油、生姜主治草鱼烂鳃病。每亩水面水深2米用菜油0.75千克、生姜片0.25千克,放入锅中,加适量的水煎熬20分钟,冷却后全池泼洒。 4.樟树叶主治鱼虱病。每亩水面深1.5米用樟树叶15千克捣烂,连渣带汁全池泼洒。 5.蓖麻主治鱼赤皮病、烂鳃病。每亩水面深1.5米取蓖麻茎15千克扎成小把,压在池水中即可。 6.酒糟主治草鱼锚头鳋病。每亩水深1米的水面用酒槽100~150千克全池泼洒,3~7天便见效。  相似文献   

19.
一、车轮虫病:俗称“烂尾病”,主要症状为患病蝌蚪常浮于水面,尾鳍基部发白并深入组织.严重时尾部被腐蚀,游动缓慢.滞呆水面而最终死亡。防治方法有:①用2%盐水浸泡患病蝌蚪10分钟左右.连续几次:②每立方米水用硫酸铜0.7克全池泼洒。  相似文献   

20.
一、发病症状 病鱼游动迟缓,体色发黑,不摄食,离群独游;鳃丝红肿,粘有污物.末端腐烂。露出软骨,鳃盖内表皮充血发炎。剖开鱼体可见肠系膜出血、肠壁发炎,严重者呈紫红色,肠内基本无食物.有带血丝黄色粘稠物。死亡时一半鱼体露出水面.呈45度角斜冲在池坡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