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孔雀石绿,拉响食鱼安全警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雀石绿是一种合成的三芳基甲烷,长期以来许多国家的水产养殖业曾将其作为杀菌剂,用来控制鱼类高发的水霉病、原虫病,获得了极佳的效果。但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已发现孔雀石绿进入人类或动物机体后,通过生物转化可产生致癌、致畸、致突变等副作用。鉴于孔雀石绿的危害性,上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都将孔雀石绿列为水产养殖的禁用药物,但实际上目前孔雀石绿在一些地方的使用仍很普遍。因此,为保证食鱼安全和人类健康,严格禁止孔雀石绿的使用已是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
孔雀石绿对日本鳗鲡的背景污染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检测孔雀石绿和隐性孔雀石绿,研究了水体使用孔雀石绿后,池塘底泥孔雀石绿残留和泥土背景污染导致的鳗鲡肌肉中孔雀石绿的残留和消除.连续使用三次孔雀石绿24 h后,水体中无孔雀石绿残留.池塘使用孔雀石绿溶液浸泡后,导致池底泥沙中孔雀石绿残留,部分采样点检测到隐性孔雀石绿于泥沙中残留.池底孔雀石绿的残留,将导致鳗鲡孔雀石绿在肌肉中的残留,隐性孔雀石绿将长期于肌肉中滞留.孔雀石绿背景污染的池塘,应改造至无背景污染后使用,才能保障鳗鲡无孔雀石绿残留.  相似文献   

3.
降解水体中孔雀石绿的药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孔雀石绿和隐色孔雀石绿,研究了按O.4 mg/L孔雀石绿浓度下药后,在自然条件下和药物作用下水体与底泥中孔雀石绿的降解情况.在自然条件下,水中孔雀石绿经5 d的降解后未检出,而底泥中要经120 d的降解后未检出,说明阳光照射有助于水中孔雀石绿的降解.药物Ⅰ(腐植酸、VitC 晶体和654-2的混合物)在下药后0.5~2 h内有加快水中孔雀石绿降解的显著效果,药物Ⅱ(腐植酸)有助于延长药物Ⅰ作用的有效时间.在泥中孔雀石绿降解不受试验药物的影响,经过60 d的降解后,孔雀石绿的浓度为(0.009±0.005)mg/L,经过120 d的降解后才未检出;泥中到20 d后才检测到隐色孔雀石绿,在20~120 d其质量分数基本稳定在1.0×10-9.  相似文献   

4.
以0.5 ppm的孔雀石绿浸泡3天再清水养殖的鲫鱼为研究对象,研究孔雀石绿(MG)及其代谢物隐性孔雀石绿(LMG)在鲫鱼肌肉及各组织中的分布及消除情况.在浸泡结束后的第0、7、14、21天,分别取鲫鱼肌肉、肾脏、肝胰脏、脾脏、血液、性器官,采用高效液相质谱法检测孔雀石绿及隐性孔雀石绿的浓度水平,并分析其在各组织中的分布情况及消除规律.结果表明,在浸泡结束后的第0天,孔雀石绿及隐性孔雀石绿主要蓄积在肌肉和肾脏,其孔雀石绿浓度分别为1043.86μg/kg、1618.05μg/kg;隐性孔雀石绿浓度分别为1650.62μg/kg、1228.32μg/kg.随着清水养殖实验的进行,孔雀石绿及隐性孔雀石绿在鲫鱼各组织中逐渐消除,到21天,肾脏、脾脏、肝胰脏、血液中均没有检测到药物残留,而肌肉和性器官中仍然检测到残留,孔雀石绿浓度分别为6.16μg/kg、3.3μg/kg;隐性孔雀石绿浓度分别为11.13μg/kg、5.49μg/kg.清水养殖21天,孔雀石绿及隐性孔雀石绿在肌肉中的消除率分别是99.4%、99.3%;在性器官中的消除率分别是90.8%、98.7%.  相似文献   

5.
《水产科技》2006,(4):44-44
加拿大卫生部颁布过渡性指令以解决在国内及进口养殖水产品中禁用药物孔雀石绿和隐色孔雀石绿残留引起的问题。在加拿大,养殖全程禁止使用孔雀石绿。卫生部颁布的过渡性指令和加拿大食品检验局的产品可接受度标准规定了鱼产品中孔雀石绿和隐色孔雀石绿含量须在1ppb即10亿分之一以下。如果超过0.5ppb,还需由加拿大食品检验局决定是否需进入“信息采集”阶段,提供证据以证明非故意使用该药物。  相似文献   

6.
孔雀石绿,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和治疗水产动物水霉病的有效药物,近年来随着国际社会对食品安全卫生的重视以及其高残留、高毒性、致癌、致畸、致突变等毒副作用的披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详细介绍孔雀石绿的性质、毒性、代谢和检测等方面的研究情况,旨在为孔雀石绿的监控工作提供相关信息,为监控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渔药是指专门用于渔业方面为确保水生动、植物机体健康成长的药物。渔药残留是指在水生动、植物养殖过程中,为防病、治病而使用的药物在生物体内产生积累或代谢不完全而残留的药物〔1〕。孔雀石绿(C23H25CN2)又名碱性绿,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蓝绿色,由于具有杀菌作用,曾被作为消毒剂普遍用于水产养殖业〔2〕。近年来研究表明,孔雀石绿具有潜在的致癌性、致突变、高毒素等副作用,残留在水产品中的孔雀石绿进入人体,可引起各系统部分功能的损害。我国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  相似文献   

8.
水产品中的孔雀石绿残留及其研究概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孔雀石绿,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和治疗水产动物水霉病的有效药物,近年来随着国际社会对食品安全卫生的重视以及其高残留、高毒性、致癌、致畸、致突变等毒副作用的披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详细介绍了孔雀石绿的性质、毒性、代谢和检测等方面的研究情况,旨在为孔雀石绿的监控工作提供相关信息,为监控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研究概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孔雀石绿(C23H25ClN2,Malachite Green,MG)是一种合成的三苯甲烷类工业染料,市面上出售的多是草酸盐形式,极易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醇、戊醇,其代谢产物无色孔雀石绿易溶于油脂.曾被用于制陶业、纺织业、皮革业、食品染色剂、细胞化学染色剂等[1],孔雀石绿曾作为一种杀真菌剂广泛运用于小鱼和成鱼,杀灭水产动物体外的霉菌等,直接进入水环境给水体带来污染,并随着食物链进入人体.0.1%的孔雀绿在临床方面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可用于治疗丘疹性荨麻疹、蚊虫叮咬、血管性水肿等;痉痒性皮肤病、脓疥疮、毛囊炎等化脓性皮肤病;带状疽疹、单纯疤疹等皮肤病;湿疹、足癣等继发感染引起的脓疽及小片糜烂等皮肤损害,以及冷冻、激光后所致的皮肤损害[2].非洲一些国家还用来控制由细菌、绦虫和线虫等引起的人体疾病[3].  相似文献   

10.
严进 《现代渔业信息》2005,20(10):30-30
本刊讯:孔雀石绿(Malachite green)已列入农业部禁用药物,为什么目前一些生产单位偷偷地还在使用孔雀石绿,孔雀石绿禁而不止的症结何在?许多鱼病专家归纳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渔药孔雀石绿及其关联化合物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主要对孔雀石绿、结晶紫及其代谢物之间的关系、毒性和检测方法现状作一概述。对各种检测方法的差异进行了比较,以便研究者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改进现有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2010年绿潮藻营养成分分析及其食用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中国南黄海海域连续暴发的绿潮灾害引起了广泛关注,为综合利用绿潮藻,实验采用国标规定方法,对2010年采自江苏和山东的绿藻类海藻的基本营养成分、叶绿素、氨基酸、矿质元素及其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碳水化合物占绿潮藻组成成分的35.82%~52.43%;粗蛋白含量随采集时间的不同变化较大,为31.04%~12.11%;粗脂肪含量很低,不足藻体的1%;叶绿素含量差异较大,随采集时间的延后其含量显著下降;氨基酸含量较高,其中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含量可达37.45%,呈味氨基酸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含量较高;矿质元素含量丰富,其中Ca、Fe、Zn等含量都较高,重金属元素Pb、Hg、Cd等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中的限量要求.固着绿藻的成分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某些抗生素药物、生物活性物质在水生动物机体中的残留,往往直接影响着人类的健康.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树立环境保护观念,大力研制、开发和推广使用功能强、价格低、性能优、无毒副作用、利于环保的绿色水产饲料添加剂.本丈综述了绿色水产饲料添加剂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基于绿色经济视角的中国对虾产业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对虾产业在全球对虾的生产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随着绿色经济新形势的不断发展,对虾产业发展也面临不少突出的问题.在绿色经济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中国对虾产业链的问题及其相应的对策建议,并指出中国对虾产业要突破多维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组织化、科学化、集约化和效益化的绿色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由美国的野生美洲鲥亲本人工繁育而来的子一代亲本进行苗种绿色生产试验,孵化育苗用水经过严格的消毒、过滤等处理,尾水通过水循环系统净化后排放,开口饵料以自行扩培的方式生产,并在种鱼养殖和苗种培育过程中使用经绿色生产资料认证的饲料.试验结果显示:养殖和育苗用水符合NY/T 391—2013《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排放水...  相似文献   

16.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孔雀石绿残留量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孔雀石绿的残留量,优化了检测过程中的提取方式、硼氢化钾用量、蒸馏温度、固相萃取柱选择和流动相选择等对加标回收率的影响因素。样品经匀浆与超声相结合提取,用质量分数为6%的硼氢化钾还原,40℃真空蒸干,PRS固相萃取柱净化,所得样液以V(乙腈):V(乙酸铵)=75?25的缓冲液为流动相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样品回收率高,且前处理简便,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孔雀石绿及其有毒代谢产物无色孔雀石绿在鱼体中的蓄积与消除规律,达到对孔雀石绿的禁用监控,本试验对初始体重为(12.42±2.18)g的欧洲鳗鲡进行0.1mg·L^-1和0.2mg·L^-1浓度(P1和P2组)孔雀石绿药浴24h,再转移到清水中养殖120d,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肌肉组织中孔雀石绿及无色孔雀石绿的残留。在药浴过程中,鳗鲡肌肉组织中孔雀石绿平均含量不断升高,P1和P2组分别于药浴12h和24h达到最高值(720.5±192.6)μg·kg^-1和(1404.8±421.9)μg·kg^-1;在清水养殖过程中,孔雀石绿在鳗鲡肌肉中含量波动式下降,并于水浴2160h(90d)时两个处理组都低于检测限度。肌肉中所含无色孔雀石绿,在药浴过程以及清水养殖的开始一段时间内不断升高,P1和P2组分别于水浴的72h和120h达到最高值(960.1±251.0)μg·kg^-1和(1625.8±183.2)μg·kg^-1,然后呈波动式下降,至实验结束(水浴120d)时两个实验组肌肉中还有一定残留。结果表明,无色孔雀石绿的代谢消除时间较长,可以作为检测的标志物。另外,不同浓度的孔雀石绿在鳗鲡肌肉中的代谢规律相似,只是随药浴浓度升高,肌肉中孔雀石绿和无色孔雀石绿含量最高值出现时间有所滞后,以及消除时间相对延长。  相似文献   

18.
开发绿色水产品是发展渔业经济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在发展渔业经济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指出开发绿色水产品是发展渔业经济的必由之路,HACCP认证体系是开发绿色水产品的重要手段和基本保证,中国加入WTO后,面临严峻的国际市场竞争也要求我国水产业积极开发绿色水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加强水产品出口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Routine metabolic rates of green sturgeon (Acipenser medirostris) from hatching to 31 days post hatch (dph) were determined under normoxic conditions. During the endogenous feeding stage that comprised period from hatching to 15 dph, the oxygen consumption rate (MO2, μg O2 larva−1 h−1) increased 5-fold before yolk reserves became exhausted and MO2 rates steady. The allometr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MO2 and body mass had mass exponents greater than 1.0 (b=1.64±0.21) and equal to 1.0 (b=1.04±0.07) during the endogenous and exogenous feeding phases, respectively. The magnitude and changes of MO2 rates in green sturgeon larvae reflected their early ontogeny, especially during the endogenous feeding phase when the increase in metabolic rates was associated with organogenesis, acquisition of organ functions, and the conversion of yolk sac into new tissues.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August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