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1 毫秒
1.
对垦单2号玉米施肥量与密度进行复因子试验,试验采用4个施肥量与3个种植密度,共12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施肥量与密度组合是:密度6.45万株/hm^2,施肥量210kg/hm^2,其中纯氮126kg/hm^2,纯磷84kg/hm^2,纯磷84kg/hm^2,产量可达到9516kg/hm^2。  相似文献   

2.
对不同基肥处理的红辣椒产量进行了是小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设计的6种基肥方案中,以施农家肥45t/hm^2+磷二铵187.5kg/hm^2、农家肥60t/hm^2+磷二铵187.5kg/hm^2、磷二铵375.0kg/hm^2+尿素375.0kg/hm^23个处理的产量和经济效益较高,根据白银市实际,建议推广应用前两个方案,在农家肥不足时可考虑应用后一方案。  相似文献   

3.
引种和栽培试验表明,华杂2号油菜适合安徽省种植,尤其适合一年二熟地区种植,单产3000kg/hm^2的最适农艺措施为:9月中旬播种育苗,MET化控,10月下旬转移,密度15万株/hm^2,施N180kg/hm^2,P2O590kg/hm^2K2O105kg/hm^2硼砂15kg/hm^2,磷,钾,硼肥一次性基施,N肥按底肥,苗肥,苔肥=5:3:2,施用。注意防菌核病,集中连片种植确保优质。  相似文献   

4.
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浙油758产量最大因素是播栽期,其次是氮肥用量,种植密度对产量影响不显著,最佳处理组合为9月22日播种10月27移栽,纯氮用量150kg/hm^2,种植密度7.5万株/hm^2,产量达2595kg/hm^2。  相似文献   

5.
玉米二比空栽培条件下密度与肥料的产量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证明:玉米二比空栽培条件下,产量与密度和施N,P2O5,K2O的量有极显著的二次回归关系,且在密度6000株/hm^2,N,P2O5,K2O施量分别为232.65kg/hm^2,78.17kg/hm^2,179.45kg/hm^2时,可获得最大产量11877kg/hm62。  相似文献   

6.
茬口对农作物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六年试验结果得出,玉米、小麦、大豆产量均轮作高于连作,其中,豆茬玉米六年平均产量5615.90kg/hm^2,连作玉米为4909.42kg/hm^2,二者之间达到1%极显著差异。麦茬麦六年平均产量1876.35kg/hm^2,豆茬麦在1540.78kg/hm^2,连作麦是1419.37kg/hm^2,三者之间达到1%极显著差异水平。麦茬豆六年平均产量1613.63kg/hm^2,油菜茬大豆1574  相似文献   

7.
小麦/玉米带田玉米施氮时期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2年和1993年分别在临泽、张掖两地采用混料试验设计的单形格子设计方法,定量地研究了小麦/玉米带田中等民在玉米基肥、拔节肥和抽雄肥中的最优分配比例。结果表明,小麦/玉米带田玉米施肥还必须考虑到小麦,将两种作物作为一个综合目标考虑,在带田玉米施纯氮量390kg/hm^2的条件下,覆膜玉米(张掖点)氮的分配应力为基肥30kg/hm^2拔节肥315kg/hm^2,抽雄肥45kg/hm^2,不覆膜玉  相似文献   

8.
采用裂区试验方法,探索直播条件下香两优68的最适播种密度和氮肥用量,结果以播种量30.0kg/hm^2和施纯氮135kg/hm^2的处理组合产量较高,达6 765.0kg/hm^2。  相似文献   

9.
玉门地区啤酒大麦氮肥施用方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研究表明,中低产田啤酒大麦田以施纯氮225kg/hm^2、五氧化二磷172.5kg/hm^2,磷肥全作基肥,氮肥施用方式以基肥30% ̄50%,头水追施30% ̄50%,二水追施20%,前重后轻分次施用为宜。  相似文献   

10.
对杂交糯质玉米垦粘1号的施肥与密度问题进行复因子试验研究、试验结果及差异显著性分析表明,垦粘1号高产的施肥量与密度组合:密度5.7165万株/hm^2、施肥量210kg/hm^2,或密度6.4500万株/hm^2、施肥量150kg/hm^2;施肥量是增产的关键,密度其次;适当提高施量可增加穗粒数,适当降低密度可提高百粒重。  相似文献   

11.
淮北地区夏玉米再高产关键技术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淮北地区夏直播玉米蕴藏着较大的增产潜力,再高产的关键技术,单产由2700kg/hm^2提高到4800kg/hm^2主要是更换优良品种,单产由4500kg/hm^2增产到7500kg/hm^2以,主要增施产,目前种植玉米品种最适密度为45000~67500株/hm^2;改单施氮肥为配方施肥;改浇“救命水”为浇增产水;改早收为适应晚秋,辅之麦后力争早播,氮肥分次深施,促进平衡生长。  相似文献   

12.
早熟高梁杂交种晋早94—1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晋东高寒区寿阳县,对新育成的早熟高梁晋早94-1杂交种,从插期、密度、施肥三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该品种适宜的播种期为5月1-5日,密度为15万株/hm^2,最佳施肥量为纯氮243.15kg/hm^2,纯磷(P2O5)133.35kg/hm^2,在此施一下产量为6595.50kg/hm^2。  相似文献   

13.
棉花麦垅移栽优化栽培技术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棉花麦垅移栽优化技术组合的纵向比较及其与不同种植方式效益质量的横向比较和复硝钠缩短缓苗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实现小麦产量6000kg/hm^2,皮棉产量1200kg/hm^2的技术组合为:带型80 ̄70cm,苗龄35 ̄40d,移栽日期5月20 ̄25日,密度75000 ̄80000株/hm^2。  相似文献   

14.
玉米全地面地膜覆盖节水增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全膜覆盖玉米产量高于15000kg/hm^2的综合农艺措施保苗密度81900-84300株/hm^2,施N307.5-396.0kg/hm^2,P2O5216.0-313.5kg/hm^2,N:P2O5为1:0.77-0.79;灌溉定额3747-43086m^3/hm^2,灌水3-4次,头水于拔节前后灌溉二水于大喇叭口期灌溉。  相似文献   

15.
优质小麦品种在不同栽培条件下的产量和品质表现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采用五因素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研究5个不同小麦品种在不同栽培条件下的产量、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等目标性状在鄂西北麦区的表现。结果表明,本地区品质表现最好的为优质小麦品种豫麦28,该品种在密度为120万/hm^2基本苗、基肥为105 ̄135kg/hm^2纯氮、拔节期追肥小于37.5kg/hm^2纯氮、开花期追肥为45 ̄75kg/hm^2纯氮的条件下,产量和品质性状表现较佳。  相似文献   

16.
1994年进行了在矮秆作物大豆垄沟内套种平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大豆产量5000kg/hm^2,比清种大豆产量增加360kg/hm^2;鲜平菇产量2.25kg/m^2。大豆套种平菇二者互惠互利,产量均较高,说明此种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宜君县春玉米不同密度及施肥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密度、氮肥、磷肥三因子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筛选出9~10.5t/hm^2的农艺方案;密度51900~60750株/hm^2,施纯N169.5~214.5kg/hm^2;>10.5t/hm^2的农艺方案;密度60750~65700株/hm^2,纯磷58.5~90kg/hm^2。  相似文献   

18.
在中等肥力土壤施用一定磷钾素的基础上,探讨密度,施氮两因素与花生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二者对产量效应关系密切且互作效应显著。施氮60kg/hm^2以上进,种植密度以33万株/hm^2为适宜。此密度下施纯氮91.8kg/hm^2可获得较高产量。各植太密或施氮过多,则产量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9.
应用D-饱和最优回归设计方法,研究了与小麦套种情况下黄豆密度与麦收扣追肥对黄豆产量及其经济性状的影响,根据边际产量,交互效应分析及单因子产量寻优结果,麦收后追肥对黄豆产量具有显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所具有的较佳值为麦收后追施N60kg/hm^2P2O560kg/hm^2,黄豆密度对黄豆产量具有负效应,最优密度为89040穴/hm^2,产量为1429.76kg/hm^2。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分析了皖南19氮素和密度7500kg/hm^2的产量效应,得出综合效应方程,结果表明:氮素的增产效应大于密度,二者互作是负效应。增施氮肥能明显增加公顷穗数和穗粒数,增加密度也能增加公顷穗数,但两者加都会使千粒重下降,达到最高产量7954kg/hm^2时的施氮量是270kg/hm^2,密度是172万/hm^2苗,这时最理想的产量结构是每公顷540.9万穗,每穗44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