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冷静 《江西棉花》1994,(2):24-25
直至目前为止,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上,测量棉花叶面积系数的手段仍然较为烦琐。由于棉花是木本植物,当其进入蕾期以后,棉花叶片接近完全随机分布于棉田上,我们试行以棉田中光斑密度与棉花群体叶面积系数是显著负相关,从理论上建立其数学关系式,即:式中K为叶面积系数,A为光斑密度,P为测定棉田中光斑密度的次数,只要测出光斑密度数值,就可求出叶面积系数。如果,借助光斑密度仪测定棉田活体叶面积系数,不仅方法简便,而且劳动强度大为减轻。  相似文献   

2.
棉花叶面积系数的非破坏性速测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截光法非破坏性快速测定棉花叶面积系数的方法,即测出群体透光率后,用公式LAI=-In(I/I0)/k计算叶面积系数,一般情况下k值取1.0。  相似文献   

3.
棉花叶面积测定方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面积是衡量棉花生长发育和群体缔构是否合理的指标之一,也是光合性能中与产量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个因子。在研究棉花光合作用、群体结构和棉花生长发育的计算机模拟以及棉花的生长分析时,都离不开叶面积的测定。为了准确、快速、廉价地测定棉花叶面积,国内外许多学者作了大量尝试,擦索出了许多测定方法。根据测定过程中,是否进行破坏性取样可分为破坏性取样测定法和非破坏性取样测定法两类。  相似文献   

4.
光合产物是作物产量的基础,棉叶是棉花的主要光合器官,棉花的光合产物大约有95%左右是棉叶制造的。深入研究棉叶的消长动态和棉叶的工作效率,对丰产栽培具有实际的意义。一、叶面积系数和透光系数在低肥水条件下,由于棉花营养体较小,若能增大棉花叶面积,就能增加棉花产量。在丰产条件下,如果叶面积比较小,增加叶面积也会增加干物质产量。过去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棉花叶面积测定有直接和间接两种办法。直接测法有:求积仪法、方格法、长宽系数法、直接描叶(或晒图)法,以及光电测叶面积仪等。其中求积仪、光电测叶面积仪、直接描叶法,需要采摘叶片。方格法和长宽系数法可在田间测量活体。但都需要将棉  相似文献   

6.
目前,测定麻株叶面积大小的描图法,重量法和求积仪法等方法,都存在着测定手续比较复杂,时间较长,一般不能在田间进行等缺点。我们综合了上述方法的优点,并根据麻株叶片大小与排水量的关系,试验了一种测定麻株叶面积的新方法——切片体积法。用这种方法来测定苎麻,红麻、黄麻植株的叶面积,使用仪器简单,操作方便,能在田间进行,且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已经证明叶面积与线性度量诸如长度和宽度有关(Milthorpe,1956),叶片长度已成功地用于估测西红柿、棉花、蓖麻、高粱、马铃薯、牧豆树和珍珠粟(Pennisetum glaucum(L.)R.Br.)的叶面积(Lyon,1948等)。Stickler等(1961)和Ashley等(1963)用叶片长度×宽度的方法估测了棉花和高梁的叶  相似文献   

8.
叶面积系数是衡量作物长势和密度是否合理的一个重要指标。测量棉花叶面积的方法主要有:求积仪和网点板法、称重法、叶面积仪法和长宽系数法等。这些方法都要求逐叶测量,很费时间。前三种方法要将叶采下,长宽系数法虽然可以在田间活体植株上直接量出叶片的长和宽,但测定的数据不够精确,并且要求每个品种求算一个校正系数。  相似文献   

9.
棉花群体光能利用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 棉花群体光强度分布 2.1 光强度分布日变化棉花群体光强度分布的日变化是随太阳高度大小而变动的,仰角增大,则光照强度增强。1977年我们测定了叶面积系数为4.32的早播高产试验田,各时间行间与株间光强度的分  相似文献   

10.
大豆叶面积简易测定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的大豆简易叶面积测定法,供试大豆品种主茎节数为15个左右,通过对第4-13节叶面积的测定结果表明,以主茎第6节和第11节上着生的总叶面积换算株平均叶面积可减少通常叶面积测定1/3左右的作业量,为大豆叶面积测定探索提出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测定棉花叶面积的方法很多,但在实际运用中,还存在些问题。如利用叶面积测定仪、网点板和打眼称重等办法,虽然精确度高,但只适应于室内进行,而且要取回整株的叶片,工序繁琐,且速度慢,只适用于研究单位。利用长宽系数法及去叶尖法,又必须  相似文献   

12.
 用不同浓度的光合细菌发酵液上清液(原液、稀释10倍液、稀释100倍液)浸泡棉花种子,测定其种子电导率、发芽指标、幼苗生长指标及幼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表明:稀释10倍液能够显著提高棉花种子的发芽势、苗高、活力指数、幼苗的高度、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这可能是因为该溶液降低了种子的电导率,提高了幼苗的SOD、POD、CAT活性。  相似文献   

13.
在许多作物生长研究中,已发现叶面积指数及叶面积持续时期与生物产量及经济产量均有关。但在大田试验中,用直接方法测定叶面积既费时间又费人力。采用间接方法测定叶面积时,Francis 等(1969)曾选用有代表性的第七叶来测定玉米叶面积。而 Liang 等(1973)  相似文献   

14.
源库关系改变对棉花品种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不同的剪叶、疏蕾处理棉花以研究其时主要光舍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棉花群体叶面积适宜范围内。库的增大有利于促进叶片光舍功能增加、光舍产物的输出速率加快。叶铃比和叶面积栽铃量与产量呈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较低的叶铃比和较高的叶面积载铃量是高产的保障。高产品种后期群体具有较强的光舍能力且对强光的利用率高。  相似文献   

15.
以短季棉中棉所94A2941(V1)和春棉豫农棉31(V2)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外施生长素对棉花幼苗农艺性状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外施生长素可显著提高棉花幼苗鲜物质质量、叶面积和株高,V1的叶面积、株高、光合速率分别较对照提高了26.0%、11.9%和19.3%;与V2相比,V1的叶绿素含量(SPAD值)较高。相关生理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外施生长素可提高棉花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但不显著;短季棉V1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强和脯氨酸含量增加幅度较春棉V2大,丙二醛含量较V2低。此外,茎尖细胞显微结构表明,外施生长素后棉花幼苗茎尖生长点变大,细胞密度增大,V1叶原基和幼叶发育较V2早。由此推论,外施生长素可以促进短季棉幼苗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6.
利用无人机数字图像监测不同棉花品种叶面积指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面积指数是表征作物光合作用能力大小的重要参数。本文利用无人机数码相机获取9个棉花品种全生育期冠层数字图像,基于归一化绿-红差值指数Normalized green-red difference index,NGRDI、 可见光大气阻抗植被指数(Visible atmospherically  resistant  index,VARI)、过绿指数(Excess green index,ExG)、过绿减过红植被指数(Excess green minus excess red index,ExGR)和绿叶植被指数(Green leaf index,GLI)5种常用的可见光颜色指数,通过多阈值分割,提取小区中心部位植被覆盖指数,研究不同植被覆盖指数反映棉花叶面积指数的差异。通过设置相机不同曝光时间筛选出在自动曝光下表现较稳定的基于颜色指数的植被覆盖指数GLI、NGRDI与ExG。然后研究了棉花叶面积指数以及基于GLI、NGRDI与ExG的植被覆盖指数变化规律,以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叶面积指数随播种后时间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花铃期叶面积指数达到峰值;基于 ExG、GLI、NGRDI 的3种植被覆盖指数在生育期内都呈现开口向下的二次曲线;叶面积指数与基于NGRDI、ExG的植被覆盖指数呈显著线性相关,尤其是在吐絮期前,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13、0.912,基于NGRDI的估测效果显著好于ExG。利用基于NGRDI的植被覆盖指数预测试验田叶面积指数并形成分布图。因此,利用无人机搭载普通数码相机获取棉田叶面积指数是可行的,该方法可为指导生产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不同棉花品种群体冠层构成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吕新  白萍  王克如 《中国棉花》2001,28(4):14-15
棉田群体冠层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棉花的光合作用、棉田温度、湿度、CO2浓度的变化,对创建高产棉田至关重要,本文利用CI-110数字植物冠层结构分析仪,对新疆两个主要棉花品种新陆早8号和新陆早6号群体冠层指标叶面积LAI、平均叶角度MFIA、散射光透过系数TD、直射光透过系数TR、消光系数K和叶分布等进行测定,通过指标测定表明两品种在群体构成上差异较大,新陆早8号株型紧凑,叶面积指数、平均叶角度和透射系数比较协调,利于构建高密度群体,新陆早6号株型较松散,应特别注意加强株型控制,防止徒长,造成郁蔽.  相似文献   

18.
棉花宽膜覆盖的增温效应与叶面积系数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棉花宽膜覆盖的土壤增温效应十分显著,4~6月上旬5cm与10cm土壤温度分别较窄膜覆盖提高2.0℃和1.8℃,对促进南疆地区棉花的早播、早出苗、多结早桃、增加产量有重要意义。宽膜覆盖的温度补偿效应,有利于棉株早发、旺长,有利于叶面积系数增加,但易造成棉田遮光荫蔽,消光系数增大,中下部蕾铃脱落严重。研究认为,南疆棉区高密度的栽培条件下,宽膜覆盖栽培的棉花叶面积系数控制在3.0~3.5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适宜长江流域棉区棉田间作栽培的模式,以增加棉花产量、改善纤维品质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比较了棉花间作大豆、棉花间作玉米和棉花间作甘薯三种模式的经济效益、棉花产量、纤维品质、干物质积累及叶面积指数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三种间作模式较单作棉花可增加纯收入,棉花产量和干物质积累量及单位面积成铃数均增加;马克隆值变优和断裂比强度提高;在棉花盛蕾期棉花叶面积指数三种模式均比对照提高,在棉花盛铃期及以后的棉花叶面积指数因模式不同而有差别。棉花间作甘薯和棉花间作大豆模式的籽棉产量较高、经济效益好,纤维品质较优,其生产优势较为明显,适宜在长江流域棉区推广。  相似文献   

20.
棉花的经济产量主要是通过绿色的叶面积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质积累起来的。为了夺取棉花高产,在苗期应迅速提高叶面积系数,使棉花早发稳长,充分利用光能。开花结铃期又要稳定合理的叶面积,使它们合成更多的光合产物—干物质,为棉铃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叶面积的增加,光合产物也不断增加,产量也不断提高。但是叶面积也不是越大越好,如群体过大,势必造成棉田荫蔽,单位面积上积累的总干物质并不增加,干物质分配也不合理,产量反而会降低。在一般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