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利用重要值等指数研究物种替代特征表明:柞蚕场以花木蓝(Indigofera kirilowii)灌草丛为主,麻栎(Quercus acutissima)和胡枝子(Lespedeza floribunda)的重要值相同,说明天然栎林树种在强烈地人为干扰经营下其优势度在受到严重胁迫,生态敏感性增加。对实施不同经营措施的三大块样地的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类型栎类林的植被丰富度无显著差异,植被均匀度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3.
4.
本文概述了辉山风景区的基本情况,指出了目前森林经营存在的问题,确定了1998~2008年低质风景林及低产用材林改造目标,着重阐述两林种改造的具体措施。分期分批改造低质林和低产林,逐步调整林分结构,使油松林面积由75%下降到50%以下,使森林覆盖率由837%提高到902%,完成低质低产林改造1034hm2,营造速生丰产林9307hm2,增加经济林100hm2,创造优美舒适环境,提高景区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试论林农复合经营模式与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林农复合的经营原则,从技术手段上,提出林粮、林菜、林药间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油茶林立体经营技术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分设在不同土壤、不同密度、不同海拔的赤山乡天堂林场,萍乡市黄土开水库林场,福田长青林场,张佳坊廖吉生林业户。成立国营、集体、个人共同攻关组织。4个试验点共计面积80.72亩,其中试验设计面积67.26亩,对照区面积为13.46亩;试验地总株数4893株,对照株数为1090株;共有林冠面积42668.2m~2;共计47个标准地,对照13块;设立长期观察油茶植株300株,长期观察标准油茶枝1200枝;辐射推广中试面积350亩。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低产林的形成原因和划分条件 ,提出低产林的经营措施。  相似文献   

8.
9.
栎林是河北山地重要的森林植被类型,针对其多代萌芽、生长不良和生态功能低下等问题,提出依据林分发育状况、立地条件等将一级公益林以外部分严格保护的公益林调整为多功能经营的兼用林,改变封育保护和弱度疏伐的经营模式,通过强度疏伐、种子更新、林冠下造林、目标树经营、人工造林等多种措施促进更新层的发育,将矮林逐步培育成实生乔林,以提高生产力和培育优质大径材,实现提高森林质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该文按照建立生态经济型林业的原则论述了在水土保持林区进行林药复合经营的必要性 ,发展林药复合经营的优点以及应注意的事项。为水土保持林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经营思路。  相似文献   

11.
沙棘饲料林营造利用技术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鉴  胡建忠 《沙棘》1998,11(2):16-20
营造沙棘饲料林(含放牧林),生物量大、营养成分全面、耐刈割利用,又能适应恶劣立地条件。介绍了沙棘饲料林、放牧林的造林方法及经营开发技术。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大兴安岭复层林进行了论证 ,对复层林的形成、特点进行了分析 ,并对复层林的经营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3.
根据森林永续经营利用的要求和最新的林业调查资料重新确定杨树的成熟龄,对现实林龄组进行了切合实际的调整,对可实现的调整目标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4.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试验林经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岷江上游地区处于四川盆地西缘向川西北高原过渡的山岳地带,流域面积22644km~2,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147.7亿m~3,水资源十分丰富,是天府之国的水利命脉,经济地位十分重要。流域内地形复杂,山高坡陡,河谷幽深,相对高差3000多米,平均坡度30度以上。区内山岳重叠,分布着涵养水源的骨架森林,又是成都平原的天然屏障。历史上,由于乱砍滥伐森林,无休止的樵采、放牧和烧垦,加之受地形、地貌、大气环流的综合影响,使植被产生逆向演替,生态条件不断恶化,形成面积约13.3万ha的干旱河谷,部分地区出现荒漠、半荒漠景观。干旱河谷分布在汶川绵箎以上至松潘县的镇江关以下及支流黑水河西尔以下,杂谷脑河理县城关以下谷坡中,下部地段。由于山势高耸、山脉与河流呈南北走向,小山脉又犬牙交错地排列,河谷  相似文献   

15.
林业的特点是由森林的特点决定的。森林是一种复合型的再生资源,也是一种可以再生产的资产。它具有商品的一般属性,具有价值.具有明显的所属权和经营权,具有可进入市场的大量产品和价格体系。但是,它又不同于一般商品,它有它的特点。作为森林的第一个基本特点是:生产周期长。培育一代森林,少则十几年,多则几十年,上百年。生产周期长不仅导致资金周转慢,经济效益低,而且需要长期承担火灾,病、虫害以及人为破坏、滥砍盗伐等各种风险。作为森林的第二个基本特点是:多效益性。森林既是劳动对象,又是劳动产品和劳动设备。作为劳动…  相似文献   

16.
通过问卷调查和在研究区选择典型的低产林分建立标准地进行调查,分析了低产林形成的原因、经营现状及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经营条件下低产林经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陕西省长江流域能源林现状与造林经营技术唐德瑞,李根前,何景峰,王迪海(陕西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森林植物能源是无污染的传统优质再生能源。它分布广,产量高,能更新再生,生产容易,价格低廉,储藏容易,使用方便,不污染环境,有着其它能源无法比拟的优点。它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刺槐自引种以来已逐步确立了在太行山造林绿化中的主导地位,迄今成林面积已达9.7万ha,此外尚有1.6万ha疏林及大面积幼林。极度贫瘠干旱的立地条件仅有极少部分生长于沟谷的刺槐林可培育出中小径材,绝大部分不宜作用材林培育,为此刺槐林的培育和开发应着眼于资源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9.
标林是以林类为优势种和建群种形成的混交林和纯林,在其树种组成中陈类可占到8成以上,主要为栓皮标、麻标、锐齿标、倾栋等。标林是陕西省的地带性植被类型,分布广,面积大,在陕南2300m以下的山区,标林的面积与蓄积占所有林分总和的40%~SO%[1,3],而在中、低山区则高达70%~80%[2]。因此,陈林在当地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林产品生产及群众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多年来的过度开发利用,致使标类资源数量锐减,林分质量下降,地力衰退,株林系统生态、经济功能萎缩。目前,急需制订合理的经营对策,恢复和保护标类资…  相似文献   

20.
本课题围绕如何有效地提高乌桕营林的经济效益,从不同套种组合、不同造林方式、不同造林密度等方面开展对乌桕林地综合经营技术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乌桕林密度以4×5m或5×6m较为合适;合理套种,实行桕、农混作,是当前大幅度提高乌桕林地经济效益的简捷而有效的措施;采用直播定砧、良种嫁接造林、套种绿肥、对土壤浅薄的现有桕林实施爆破法补充整地等均有显著促进乌桕结实,提高桕林经济效益的作用。本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还使良种采穗圃穗条产量提高9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