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有机Cr对产蛋鸡生产性能及蛋黄胆固醇质量分数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后做了2个试验。试验Ⅰ选用80只60周龄海兰褐商品蛋鸡,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CK)和4个处理组(T1、T2、T3、T4)。处理组T1、T2分别在日粮中添加质量分数为0.4×10^-6和0.8×10^-6(以Cr计)的无机氯化铬(CrCl3·6H2O);处理组T3、T4分别在日粮中添加质量分数为0.4×10^-6和0.8×10^-6(以Cr计)的铬酵母(Cr yeast,Cr-Y).试验Ⅱ选用90  相似文献   

2.
建立健康鸵鸟(Struthiocamelus)的血清全套生化参数,采用日本岛津CL 72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30只1~6月龄健康鸵鸟38项血清生化参数进行测定.结果如下:(1)血清蛋白参数/g·L-1:TP31.82,ALB15.41,GLO16.18(ALB/GLO0.95),Apo A10.12,Apo B0.14(Apo A1/Apo B0.80);(2)血清酶参数/u·L-1:ALT14.3,AST456.8(ALT/AST0.38),GGT3.4,LDH1603.1,CK3936.8,CK MB1430.8,AMY3415.1,AKP571.7,HBDH373.3;(3)血清糖、蛋白质、脂类及其代谢产物参数/mmol·L-1:GLU9.41,TRI1.97,BUN0.94,LDL2.19,HDL1.54,CHO3.58(HDL/CHO0.41);CRE12.65μmol·L-1(BUN/CRE0.063),UA505.24μmol·L-1,TBA37.1μmol·L-1,TBIL5.32μmol·L-1,DBIL3.21μmol·L-1,IBIL2.08μmol·L-1,TTT4.12u;(?  相似文献   

3.
以有机Ge (β-羧乙基锗倍半氧化物,Ge-132)为Ge 源,经液体培养得到Ge 1.73% ~1.78% 的富Ge 菌体,平均菌体收得率为0.87% ,灵芝菌对Ge元素的吸收利用率为65.41% ~67.30% .分析结果表明:富Ge 菌体的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总醣及灰分等质量分数分别为14.2% ~15.7% , 19.92% ~21.63% , 2.5%~3.3% , 13.9% ~14.3% , 17.3% ~18.7% 和7.99% ~8.32% ;其氨基酸总量为8.76% ,多糖质量分数为0.53%~0.67% ;并含有丰富的Ca(0.71% )、Mg(0.21% )、P(1.04% ~1.19% )和Zn(124×10- 6)、Fe(269×10- 6)、Mn(34×10- 6)、Si(323×10- 6)、Cu(11 ×10- 6)等人体必需的常量和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4.
长裙竹荪对大鼠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60只成年雄性SD大鼠,分5组,设1个基础饲料对照组(CK1);1个基础饲料处理组(T),每天按每公斤基础饲料添加0.40g,长裙竹荪粉;1个高脂饲料对照组(CK2);2个高脂饲料处理组(t1、t2),每天按每公斤高脂饲料分别添加0.30和0.50g,长裙竹荪粉,实验期6周,结果表明:长裙竹荪对正常血脂大鼠无显著影响;添加长裙竹荪粉能使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的TC、HDL-C上升值显著降低,HDL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非水溶性显色剂meso-四(4-氨基苯基)卟啉(简称T(4-AP)P),研究了Cd(Ⅱ)-T(4-AP)P-Tween-80-8-羟基喹啉体系的最佳形成条件,在pH12.5 ̄12.8的强碱性介质中,沸水浴加热20min反应进行完全。Cd(Ⅱ)与T(4-AP)P的摩尔比为1:2,在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446nm处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是3.08×10^5L·mol^-1·cm^-1,镉量在0 ̄6.0  相似文献   

6.
1600羽红宝肉鸡分分为4组,饲喂4种含不同制霉素预混剂饲料,活性分别为(0.70×108,1.4×108,2.1×108μ·t-1).进行了为期54d(1~54d日龄)的饲养试验,对各组鸡群成活率,日增重、料重比进行测定,并观察鸡群发病情况,并对制菌素饲料防霉变效果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28日龄成活率(0.7×l08μ·t-1)差异显著(P<0.05);高剂量组(1.4×108,2.1×108μ·t-1)差异极显著(P<0.01).日增重随日粮中制每菌素的增加呈提高趋势(P>0.05);料重比随制霉菌素的增加呈下降趋势(P>0.05).54日龄成活率对照组与添加制霉菌素组差异极显著(P<0.01);日增重对照与添加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料重比随制霉菌素增加而下降(P<0.05).制霉茵素能提高日粮中Glu,Lys和Vai三种氢基酸的代谢率,饲料中添加1.4×108μ·t-1以上剂量制霉菌素具有良好的抑制细菌和生长作用,并且具有良好的预防雏鸡曲霉病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对水涨龙眼叶片10个营养元素含量的统计分析表明:采样地点及年份间的差异对叶片元素含量有明显的影响;叶片元素含量的变异系数差异较大,且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异系数均高于大量元素.初步提出丰产水涨龙眼叶片元素含量的适宜范围:N1.4×10-2—1.9×10-2,P0.10×10-2—0.18×10-2,K0.5×10-2—0.9×10-2,Ca0.9×10-2—2.0×10-2,Mg0.13×10-2—0.30×10-2,Cu4×10-6—10×10-6,Zn10×10-6—40×10-6,Mn40×10-6—200×10-6,Fe30×10-6—100×10-6,B15×10-6—40×10-6.上列标准可供营养诊断之参考.  相似文献   

8.
亚氨基二乙酸盐酸盐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以氯乙酸为原料氨解合成亚氨基二乙酸盐酸盐的优化反应条件,提出了产物含量分析方法。物料摩尔比r(ClCH2COOH∶NH3∶Ca(OH)2∶HCl)=1.0∶0.9∶1.0∶2.4;加料、反应、酸化、结晶的操作温度分别为20~30℃,(45±2)℃,60~80℃,(0±2)℃;控制时间分别是4h,6h,0.5~1.0h,8h;所加入的氨和氯乙酸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5%和80%。分析测定的变动系数为0.034%,添加回收率为99.72%。  相似文献   

9.
目的: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红细胞免疫功能情况目前未见报道。为了解ITP的红细胞免疫功能,测定了20例ITP患儿及正常儿童的红细胞免疫功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方法:①对象:ITP组20例,年龄7个月~9岁,男11例,女9例。对照组20例,年龄2个月~10岁,男13例,女7例。②方法: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试验(简称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简称RBC-ICR),两种试验均参照郭峰的方法进行。结果:20例ITP患儿的RBC-C3bRR均值为(17.3±8.4)%,与正常对照组(23±5.4)%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1)。RBC-C3bRR降低与血中血小板数呈正相关,r=0.405,(P<0.05)。RBC-ICR均值为(25.9±8.6)%,正常对照组(21±6.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检测患者血小板抗体(简称PAIgG)10例,平均值为(221.6±127.1)ng/L,PAIgG值与RBC-ICR值呈正相关,r=0.908,P<0.01。结论:ITP患儿的RBC-C3bRR明显低于正常(P<0.01),RBC-C3bRR下降与红细胞粘附、IC  相似文献   

10.
用比较研究方法观察不同质量分数的余甘汁对大鼠血液血脂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脂质过氧化物及小鼠耐缺氧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10×10-2的余甘汁可使大鼠血清总胆固醇值下降(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总胆固醇比值升高(P<0.05).质量分数为5×10-2及10×10-2的余甘汁均可显著降低血清脂质过氧化物水平(P<0.001),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01).疗效与阳性对照药γ-月见草一致.质量分数为10×10-2的余甘汁可延长小鼠心脏耐缺氧时间(P<0.05),疗效与阳性对照药吉林参煎剂一致,而质量分数为5×10-2的余甘汁则无效(P>0.05).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生物炭对土壤改良的影响是否具有长期效应,对施用不同量生物炭0 kg/hm(CK),1 000 kg/hm(T1),5 000 kg/hm(T2),10 000 kg/hm(T3) 4 a之后的土娄土进行氮素和碳素质量分数测定和土壤氨氧化菌、反硝化细菌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与未添加生物炭的土壤(CK)相比,在冬前分蘖期和拔节期T2和T3处理下的氨氧化菌丰度显著高于CK;在冬前分蘖期、拔节期和成熟期生物炭处理下的反硝化细菌丰度显著高于CK。土壤铵态氮质量分数在分蘖前期、拔节期和成熟期的T3处理下显著高于CK;土壤硝态氮质量分数在拔节期和成熟期的T2和T3处理下分别显著高于CK;土壤碱解氮质量分数在越冬期和拔节期分别是CK和T3达到最高水平,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土壤全氮质量分数在分蘖前期和开花期的T3和T1处理下达到最高水平,均显著高于CK;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在拔节期、开花期和成熟期的T3处理下达到最高水平,且显著高于CK,但CK和T1、T2之间无显著差异。可见,施用生物炭1 000 kg/hm(T1)和5 000 kg/hm(T2)4 a之后,与CK相比土壤氮素和碳素的提高不明显;生物炭处理与CK相比,添加生物炭提高土壤中反硝化细菌丰度;施用生物炭10 000 kg/hm(T3)显著提高土壤中氨氧化菌丰度。  相似文献   

12.
烟酸铜对仔猪生产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选择体重20 kg左右的仔猪160头,分为5组:对照组饲喂添加150 mg.kg-1Cu(Cu来源于CuSO4)的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和Ⅳ组饲喂分别添加150、135、120和105 mg.kg-1Cu(Cu来源于烟酸铜)的基础日粮,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试验期28 d,研究烟酸铜对仔猪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Ⅰ、Ⅱ、Ⅲ组的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均比对照组有所提高,而Ⅳ组则有降低的趋势;同时,前3组的料肉比(FCR)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Ⅳ组则略有提高.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血清的总蛋白(TP)、白蛋白(ALB)含量有提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血清中的尿素氮(BUN)含量显著下降(P<0.05);Ⅲ组的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酯(TG)含量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而Ⅳ组则极显著下降(P<0.01).试验组的血清铜蓝蛋白(CP)、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Ⅰ组差异显著(P<0.05),而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水平则升高不明显(P>0.05).这表明在猪饲料添加不同含量烟酸铜与添加CuSO4在促生长效果方面基本一致,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差别不大;有机铜的吸收利用率较无机铜高.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探讨酸雨与土壤磷素流失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土柱淋溶试验,研究模拟酸雨对茶园土壤磷素溶出动力学特征和形态变化的影响。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T1,pH值为3.5的模拟酸雨;T2,pH值为4.5的模拟酸雨;T3,pH值为5.5的模拟酸雨;CK,pH值为6.5的蒸馏水。结果表明,T1、T2、T3处理的土壤可溶性总磷(TDP)累积溶出量均显著(P<0.05)大于CK处理,增幅分别为17.3%、38.8%、20.4%。T1和T2处理的可溶性有机磷(DOP)累积溶出量显著(P<0.05)大于CK处理。回归分析表明,淋出液中总磷(TP)、可溶性无机磷(DIP)的累积溶出量与淋洗液体积的关系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R2>0.999)。与CK相比,T1、T2、T3处理的DIP最大溶出量分别增加了16.0%、49.9%、16.0%,T2处理的TP最大溶出量增加了13.35%。模拟酸雨淋洗结束后,土壤中NaHCO3提取的无机磷、NaHCO3提取的有效磷的质量分数较CK显著(P<0.05)增加,NH4  相似文献   

14.
不同有机营养液水培番茄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2种不同电导率有机营养液对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为有机营养液水培可以改善果实品质提供依据,试验以番茄为试材,番茄茎秆有氧堆制腐熟和厌氧堆制腐熟后的有机物料经浸提后所获得的2种浸提液作为有机营养液,即有氧有机浸提液(T1,T2,T3)和厌氧有机浸提液(Y1,Y2,Y3),分别稀释至电导率(EC值)为1mS·cm~(-1)(T1,Y1)、2mS·cm~(-1)(T2,Y2)、4mS·cm~(-1)(T3,Y3)水培番茄,以日本山崎营养液作为对照(CK)。结果表明,有机营养液生物量指标与产量指标显著低于CK;有氧有机营养液叶绿素质量分数随EC值增加而增加,T1(1mS·cm~(-1))、T2(2mS·cm~(-1))、T3(4mS·cm~(-1))叶绿素质量分数显著低于CK;厌氧有机营养液叶绿素质量分数随EC值增加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Y1(1mS·cm~(-1))、Y2(2mS·cm~(-1))、Y3(4mS·cm~(-1))叶绿素质量分数均显著高于CK;有氧有机营养液光合能力随EC值增加而增加,T1、T2、T3光合能力显著低于CK,厌氧有机营养液光合能力随EC值增加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其中Y2显著高于CK;厌氧有机营养液可溶性固形物、糖酸比、维生素C及可溶性蛋白均随EC值增加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Y2可溶性固形物、糖酸比、维生素C及可溶性蛋白均显著高于CK,有机营养液各处理硝酸盐显著低于CK。利用番茄茎秆堆肥得到的厌氧有机营养液能提高番茄叶片叶绿素质量分数和光合能力,改善番茄品质,其中最佳的处理为厌氧有机营养液Y2(2mS·cm~(-1))处理。  相似文献   

15.
将选用的 12 0头杜长大杂交生长肥育猪随机分成 4组 ,3组为实验组 ,1组为对照组 .在实验组的日粮中添加 2 0 0、50 0、10 0 0 μg· kg-1烟酸铬 (以 Cr元素计 )进行为期 2个月的试验 .结果表明 :( 1)试验组日增重比对照组分别提高 11.7%、11.1%和 12 .5% ;料重比分别提高 5.5%、5.6%和 4 .2 % .( 2 )添加 Cr对血清中 K+、Na+、Cl-、总蛋白、白蛋白、脂蛋白及血红蛋白无影响 ( P>0 .0 5) ;血清中 Ca2 +、PO3-4 、尿素氮、尿酸、甘油三酯、胆固醇和血糖含量显著下降 ( P<0 .0 5) ;血清碱性磷酸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含量明显升高 ( P<0 .0 5) ;磷酸肌酸激酶含量显著升高 ( P<0 .0 5) ;而乳酸脱氢酶无明显改变 ( P>0 .0 5) .( 3) Cr含量均未超过国家限量标准 .( 4 )未发现器官的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有何改变 .由此可见 ,在生长肥育猪中添加一定量烟酸铬制剂对猪有积极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16.
中药饲料添加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取胎次相近、日龄相同的杜—长—大哺乳仔猪16窝,随机分为4组,中药Ⅰ、Ⅱ组和抗生素组在相同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中药饲料添加剂Ⅰ(4 kg.t-1)、中药饲料添加剂Ⅱ(4 kg.t-1)和金霉素(70 g.t-1)+杆菌肽锌(30 g.t-1),对照组仔猪只饲喂基础日粮.于仔猪断奶前3 d,断奶后1、4、7、14、28 d采血,对血液部分激素指标进行分析,研究中药饲料添加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内分泌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2个中药组仔猪日增重提高,料重比和腹泻率降低.(2)断奶后1 d,各组仔猪血清皮质醇含量与断奶前相比升高,而三碘甲腺原氨酸(T3)和甲状腺素(T4)含量较断奶前降低;整个试验期间,2个中药组血清皮质醇含量始终较抗生素组和对照组低,T3、T4含量始终高于抗生素和对照组.可见,中药饲料添加剂能有效地防止早期断奶仔猪发生腹泻,降低仔猪血清皮质醇含量,提高T3、T4的含量,缓解仔猪应激,改善仔猪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7.
研究在冷藏条件下纳他霉素复合涂膜处理对葡萄的防腐保鲜效果。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将质量分数1%壳聚糖分别与质量分数0.2%、0.4%、0.6%纳他霉素复合涂膜处理果实(分别记为T1、T2、T3),以用蒸馏水处理和仅用质量分数1%壳聚糖涂膜处理的果实作为对照(分别记做CK1、CK2),比较处理果和对照果的腐烂率、落粒率、质量损失率及呼吸强度和果实相关生理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CK1的呼吸强度、质量损失率、腐烂率和落粒率均高于CK2,但处理组T1、T2、T3果实的上述指标均低于CK1、CK2,且与对照相比果粒硬度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同时处理组T1、T2、T3的果实维生素C、可滴定酸质量分数较CK1、CK2果实下降缓慢,但对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没有显著影响。纳他霉素复合涂膜处理对红地球葡萄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能显著延长果实贮藏时间。综合考虑,质量分数0.4%的纳他霉素壳聚糖复合涂膜处理对葡萄果实的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以重金属Cr(Ⅵ)为目标污染物,在两种实验条件下(实验柱Ⅰ为模拟污染水样,实验柱Ⅱ为实际污染水样)考察了壳聚糖稳定纳米铁对Cr(Ⅵ)的去除能力。实验柱Ⅰ和实验柱Ⅱ分别在第160PV和127PV时发生了击穿效应。与实验柱Ⅰ相比,实验柱Ⅱ中壳聚糖稳定纳米铁对Cr(Ⅵ)的去除能力降低了25%。SEM表征显示,实验柱Ⅱ中壳聚糖稳定纳米铁的表面形成了许多葡萄状晶体,它们的存在导致实验柱Ⅱ中纳米铁的去除能力明显低于实验柱Ⅰ。XPS表征显示,由于Ca和Mg的氢氧化物替代了部分铁氢氧化物,导致实验柱Ⅱ中壳聚糖稳定纳米铁表面Fe原子的相对含量低于实验柱I。Cr元素高分辨率XPS能谱分析显示,在实验柱Ⅰ的条件下Cr(Ⅵ)被还原得更充分,而且在两种实验条件下都有部分Cr(Ⅵ)被吸附在纳米铁表面最终没有被零价铁所还原。  相似文献   

19.
根据胎次、泌乳期和产奶量,按随机单位组方法将44头泌乳120 d,日均产奶量为27.70 kg的奶牛分为4组,每组11头.预饲期15 d,正试期45 d,试验期温湿指数为81.5.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酵母铬(精料中,Cr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40、0.80、1.20 mg.kg-1),研究热应激期日粮添加酵母铬对奶牛产奶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奶牛产奶量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以试验Ⅱ组效果最佳,提高6.26%(P<0.05),试验Ⅰ、Ⅲ组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Ⅲ组血清游离三碘腺原氨酸(FT3)含量和FT3与游离甲状腺素(FT4)的比值(FT3/FT4)较对照组极显著降低(P<0.01);试验Ⅰ组血清胰岛素活性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试验Ⅱ、Ⅲ组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日粮干物质进食量(DM I)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但随着Cr含量的增加,DM I提高的趋势逐渐减弱;各试验组奶样中Cr含量符合NY5045-2001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20.
为了筛选铬(Cr)的低累积小麦品种从而为农产品安全生产提供依据,本文通过生物试验研究了小麦对土壤Cr富集和转运的品种差异性。设置0(CK)、5.6 mg·kg-1(T1)和10.0 mg·kg-1(T2)3个浓度的Cr(Ⅵ)处理,采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山东潮土和江西红壤中12个品种的小麦对土壤Cr的富集和转运规律。结果表明:在Cr(Ⅵ)处理浓度相同的情况下,同一品种小麦秸秆和籽粒Cr含量在两种土壤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山东潮土中的小麦籽粒Cr含量是江西红壤中的1.07~2.50倍。山东潮土中,不同品种小麦秸秆Cr含量在T1和T2处理下均无显著差异,籽粒Cr含量在T2处理下除轮选988和百农AK58外,其他品种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江西红壤中,小麦秸秆Cr含量仅在扬麦20和轮选988中有显著差异(P<0.05),籽粒Cr含量在不同品种间无显著差异。T1和T2处理下,山东潮土和江西红壤中12个品种小麦的生物富集系数(小麦Cr含量与土壤有效态Cr浓度的比值)分别为0.19~1.38和0.18~2.08,Cr从秸秆到籽粒的转运系数(TF)分别为0.14~0.61和0.04~0.49。研究发现,小麦籽粒Cr含量和TF值呈显著正相关(P<0.05),土壤性质对小麦籽粒Cr含量影响的贡献率最大(P<0.001),山东潮土中有效态Cr浓度更高,对小麦的生物有效性更大。研究结果表明,山农17是Cr的低累积小麦品种,百农AK58是Cr的高累积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