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自80年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传入至今已达十五六年之久。在这十多年对鸡法氏囊病的防控中发现,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流行出现诸多新的特点,现总结如下:1发病日龄逐渐拓宽  相似文献   

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囊病,是雏鸡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可增加多种疫病的易感性,可使养鸡户的经济遭受重大损失,是严重危害养鸡业的疫病之一。本病以2~6周龄的鸡最易感,全年都可发病,无季节性,发病突然,传染速度很快,在短时间内可传染整个鸡舍的鸡群。1发病情况2006年5月7日,温州市藤桥镇一养鸡户报告,有600羽三黄鸡,42日龄,5月5日开始发病,自称未用过法氏囊苗,用过药物氧氟沙星,未见好转,发病100多羽,死亡40多羽。2006年5月23日,藤桥镇另一养鸡户报告,有500羽三黄鸡,20日龄,5月19日开始发病,自称已用过法氏囊苗,用过强力霉素、多…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IBD)又称传染性腔上囊炎、甘博罗病。该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发病率、死亡率高,危害性大。1 流行情况 广州市白云区某鸡场育成雏苗8000羽,分别于18、28日龄以法氏囊病中等毒力疫苗饮水免疫一次。20日龄后,鸡只陆续开始发病,具体发病情况见表。2 临床症状 病鸡精神沉郁,离群独处,厌食或废食,羽毛松乱,极度衰弱,伏地闭目昏睡,排白色水样稀粪,肛门周围的羽毛被粪便污染。病鸡脱水严重,表现为脚爪与皮肤干燥。发病后鸡只开始陆续死亡。…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鸡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症状为腹泻、寒战、极度虚弱。法氏囊和肾脏的病变具有特征性的变化。1流行病学调查2006年2月22日,河口区某养鸡户从外地孵化厂购入雏鸡2 800只。7日龄接种鸡新城疫Ⅰ系弱毒疫苗,14日龄接种法氏囊弱毒苗,育雏舍用百毒杀消毒,饲料使用全价颗粒料。16日龄发病,呈峰线式,并有死亡,至17日龄鸡死亡56只。根据流行病学和病理变化的特征,诊断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为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由于该病传播地区广泛,且发病时间连续不断,给养鸡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013年4月市某养鸡场20日龄鸡发生疑似传染性法氏囊病病症的传染病,造成1 000多只鸡发病,已经死亡鸡200多只。对剩余800只感染发病鸡进行治疗,获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传染性疾病。以突然发病、病程短、发病率高、法氏囊受损和鸡体免疫机能受抑制为特征。1临床症状病鸡精神不振,食欲下降或不食,羽毛松乱,无光泽,怕冷扎堆儿,伴有颤抖;腹泻,排出白色粘稠或水样稀便,泄殖腔周围的羽毛被粪便污染。2剖检变化头部、下额部的皮下组织水肿,似胶冻样,并有黄色液体浸润,眼结膜充血,眼睑水肿;胸部肌肉和腿部肌肉呈条纹状出血或斑点状出血,腺胃和肌胃交界处有出血带;心包炎,心包膜增厚,心包液增多,心冠脂肪有点状出血;肠粘膜充血、水肿…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甘布罗病,是由法氏囊病毒感染而发生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它除导致易感鸡死亡外,还可引起鸡体免疫抑制,现将一起典型病例的诊断与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经过及主要症状2002年3月14日,茶陵县下东乡桥边村陈某对自己饲养的540只48日龄肉仔鸡接种鸡新城疫Ⅰ系苗。3月16日鸡群开始发病,主要症状表现为拉稀,粪便呈白、绿、红色,少食或不食,嗉囊内充满粘液或气体,羽毛松乱,全身发抖,呈现高度脱水衰竭状态。2诊断2.1解剖诊断解剖濒死鸡5只,可见胸部、腿部皮下肌肉点状或条纹状出血,出血点还…  相似文献   

8.
用典型发病鸡的法氏囊制备抗原,以免疫鸡卵黄抗体代替阳性对照血清,研制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琼脂扩散试验(AGP)诊断试剂,用于检测免疫鸡群的IBD抗体,指导疫苗免疫;检测发病鸡群的法氏囊组织IBD抗原,达到确诊  相似文献   

9.
兰新财 《中国家禽》2003,25(6):22-2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腔上囊病、甘保罗病。它是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的疾病,发病后引起鸡体免疫抑制,即鸡因免疫系统障碍而对其它疾病的易感性提高。本病主要特征是突然发病,病程短,死亡率迅速上升,拉黄白色水样稀粪,法氏囊出现炎症、肿大或萎缩。1临诊特点①病死率升高;②发病日龄提前(最早的3日龄),但也有推迟到15周龄以后发病的;③症状不典型且混合感染增多;④多在本病弱毒苗接种后4~7天发病;⑤本病的流行不仅抑制或降低了雏鸡对多种疫苗(如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免疫应答,同时对很多疾病的抵抗力都下降,易感性增高(如大肠杆…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南丰县石油村吴某 ,1 999年 9月 2 7日购进崇仁麻鸡苗 430 0只。因弱鸡苗患鸡白痢剩下约 2 0 0 0只 ,不久又出现病鸡和死鸡 ,且死亡增多。报道如下。1 发病经过  1 1月 9日调查知 ,9月 2 7日吴某进鸡苗时 ,自己在孵化厂注射鸡马立克氏病疫苗 ,430 0只全部在出壳 2 4 h内完成。鸡苗到家后 ,在 3~ 4天内就死亡弱鸡苗 70 0多只 ,2 0天内弱鸡苗及白痢病死亡 2 0 0 0多只。因为用药 ,2 0天后基本停止死亡。到 1 1月 4日鸡又发病和死亡 ,5日死亡 2只 ;6日死亡 8只 ;7日死亡 5 0余只 ;8日死亡 1 0 0多只 ;9日死亡 1 48只。当天解剖病死鸡 …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腔上囊炎、传染性囊病,是鸡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除成年鸡以外,其他日龄段的鸡都可感染发病,主要发生于3~6周龄的鸡群,是目前危害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下面就将今年的一个病例  相似文献   

12.
鸡传染性腔上囊炎(又称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双链RNA呼肠弧病毒亚群的传染性法氏囊病毒侵害鸡的中枢免疫器官--腔上囊(法氏囊)为特征的一种急性亚急性传染病.1990年以来博州广泛流行.1992年6月饲养100只星杂599商品二代鸡,50日龄80%发病.当时选择其拉乳白稀粪、泄殖腔周围羽毛污染、腔上囊红肿的病鸡,参照当时报道的一些疗法,分组治疗,均无效果或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鸡法氏囊病(IBD)是一种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幼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杀淋巴细胞性疾病。淋巴组织,特别是法氏囊是受到攻击的主要靶器官,可造成免疫机能低下,导致免疫抑制,并易与其他疾病的混合感染。本病首先暴发于美国特拉华州的甘布罗(Gumboro),因此也被称为甘布罗病。本病常发生于3-6周龄幼鸡,随着该病的广泛流行发病日龄有上升的趋势。去年作者在临床疾病诊断过程中发现,本病造成了110-180 日龄成年鸡群的发病,在滨州、无棣、济南、聊城均发 生了不同程度流行,给养鸡场和养鸡户…  相似文献   

1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的危害性随着养鸡业的大力发展、养鸡密度增加而越来越严重,常常给养鸡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1997年5月下旬,华容县有8个乡镇的土杂鸡暴发了此病.现将诊断结果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华容县东山乡某养鸡场分别有32日龄土杂鸡3400羽,72日龄土杂鸡155羽,成年土杂鸡850羽.5月对日开始发病,当天晚上有ZO多羽雏鸡突然死亡.到自日止有32日龄的530羽发病,死亡380羽,发病率匕石叽,死亡率nZ现对O日龄的对0羽发病,死亡98羽,发病率为14.l%,死亡率46.7%;全群死亡…  相似文献   

15.
IBD数值诊断法的研究报告如下 :1材料1 1病料病料来源于山东日照、莒南、胶南、五莲、莒县、江苏赣榆等地的种鸡场、蛋鸡场和肉鸡场及各处送检的发病鸡。1 2雏鸡购自日照市种鸡场。1 3种毒病毒由本站化验室分离并保存。2方法2 1IBD各项临床症状、病变的统计通过观察统计IBD自然发病鸡和典型IBD人工感染发病鸡各种临床症状出现次数、病死鸡和发病鸡各种病理变化次数 ,算出每种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所占比例。2 2确定资格分根据每种IBD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所占的比例及其对IBD诊断作用的大小(即本病症状和病理变…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B87对SPF鸡289的免疫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0日龄SPF鸡经点鼻途径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1BDV)的中等毒力疫苗B87株免疫后14d,再以200个ELD50超强毒IBDV株GX8/99点鼻人工攻毒,所有鸡都没有发病死亡。而对照鸡有10/10发病和6/10死亡,并有典型的病理变化。这表明,对SPF鸡用中等毒力的IBDV疫苗免疫可诱发有效的免疫保护作用。并能完全抵抗超强毒IBDV的攻击。  相似文献   

1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性疾病,易感动物主要为鸡。最小发病日龄为5日龄,最大发病日龄在210日龄.发病日龄主要集中在10~40日龄。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发生多集中在4~10月份,特别是夏、秋季。该病主要侵害鸡的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功能障碍,机体抵抗力下降,诱发多种疫病(新城疫、大肠杆菌病等)或使多种疫苗免疫失败.给养鸡业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张绮琼 《中国家禽》2002,24(19):23-24
1流行情况 广州市白云区某鸡场育成雏苗8000只,于18、28日龄分别以法氏囊病中等毒力疫苗饮水免疫一次.于20日龄后,鸡只陆续开始发病,33日龄,发病率达45%,发病期间,日死亡率0%~1.72%,由于及时发现病情,准确诊断,及时采取措施,很快将该病控制,使损失降低到最低水平.现将该病的诊断与防制情况报告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目前威胁养鸡业发展的最大疫病之一。据统计,该病以3~7周龄发病率最高,最小14日龄,最大126日龄,呈暴发性流行和突然发病。病鸡第2天即开始出现死亡,到3~5天为死亡高峰,第6天后则明显减少,7~10天恢复正常。另一个情况是,该病常并发鸡瘟、霍乱、白痢、鸡虫病等,导致死亡率增加。  相似文献   

20.
<正>1发病情况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主要危害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2011年3月,武威市凉州区某鸡场饲养的8 000只21日龄鸡群突然大批发病,6 d内死亡260只。发病后3~4 d死亡达到高峰,平均每天死亡60多只。发病1周后,病死鸡数明显减少,迅速康复。根据临床经验和症状,怀疑是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