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温州水产研究所利用清江实验场对虾育苗设备,于4月23日对29只怀卵蟹,进行了室内水池人工育苗,产出溞状幼体300万只。历20多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文登市小观镇育苗厂,利用东方对虾亲体进行夏季人工育苗试验获得成功,1500尾亲虾共育幼苗2000万尾,这一成果填补了东方对虾育苗史上的一项空白,并为对虾人工养殖开辟了新途径。东方对虾育苗一般在冬季进行,夏季人工育苗在育苗领域尚属新课题,夏季育苗亲虾发病率高,并且水温如控制不得当,产卵时间难以达到预定要求。对此,为攻克夏季育苗技术难关,为虾农提供二荐养殖苗源,这个厂与科研部门协作,在二荐育苗上下功夫,早在冬季,他们就备下了1500尾对虾做夏季育苗亲体,将亲虾放人室内暂养池内,严格控制水温,使水温始终保持…  相似文献   

3.
9月16—17日,福建省水产厅在漳浦县主持召开了长毛对虾全人工育苗技术鉴定会,应邀参加鉴定会的有高等院校、科研和生产单位的教授、专家、工程技术人员46人。鉴定认为,2年来用人工越冬的长毛对虾培育出性腺成熟的亲虾1,588尾,育出虾苗5,376万尾,取得生产性突破,获得长毛对虾全人工育苗的成功,为长毛对虾苗种生产上提供了全人工育苗的新途径,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  相似文献   

4.
《海洋渔业》1981,(3):F002-F002
我国人工养殖对虾;去年间发展很快,放养面积达10万亩,人工育苗3800万尾,解决了养殖苗种的半数。每立方米水体的出苗量达到几万至十几万尾。目前全国沿海各养殖单位正抓紧时机积极准备好1981年的对虾人工育苗工作,争取丰收,力争在3-5年内达到人工繁殖全部对虾养殖苗种。  相似文献   

5.
提高中国对虾亲虾利用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克行  杜宣 《水产学报》1989,13(2):160-163,169
随着中国对虾(Penaeus orientalis Kishinouye)人工育苗技木的突破,我国对虾苗种生产量逐年递增,保证了养殖和增殖放流的需要。但是各育苗场的育苗效果差异较大:好者,平均每尾亲虾可培育十几万尾虾苗;差者,用数万尾亲虾,育苗量甚少。其中原因之一是亲虾产卵率低、孵化率低及亲虾死亡严  相似文献   

6.
9月16-17日,福建省水产厅在漳浦县主持召开了长毛对虾全人工育苗技术鉴定会,应邀参加鉴定会的有高等院校,科研和生产单位的教授,专家,工程技术人员46人。鉴定认为,2年来用人工越冬的长毛对虾培育出性腺成熟的亲虾1,588尾,育出虾苗5,376万尾,取得生产性突破,获得长毛对虾全人工育苗的成功,为长毛列虾苗种生产上提供了全人工育苗的新途径,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7.
南美白对虾幼体真菌病的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emei)又称白脚对虾,原产于南美太平洋沿岸水域,以厄瓜多尔沿岸的分布最为集中,是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优良虾种之一。1987年由张伟权教授引进我国,并于1994年人工育苗批量生产获得成功。1995年江苏省首次在大丰县贝类苗种场试养成功,1996年在该场进行人工育苗,从5月21日至6月13日共培育无节幼体1800万尾,仔虾40万尾。由于无节幼体期真  相似文献   

8.
了望塔     
●南美白对虾人工育苗在青岛喜获成功 为了增强养殖对虾的抗病抗灾能力,大幅度提高对虾养殖的总体经济效益,近几年来,青岛市引进和培育对虾养殖新品种,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993年底,城阳区上马镇对虾养殖场引进了3厘米的南美白对虾苗3300尾,经过两年越冬培育,养成亲虾1500尾,成活率达45.4%。从今年5月初开始,他们利用800尾亲虾生产出仔虾30多万尾,长势良好,大的已达3厘米,小的也达1厘米,其余700尾新虾也正在育苗生产中。南美白对虾是国外优良品种,繁殖期长,全年皆可进行育苗生产:对  相似文献   

9.
1982年以来,省水产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就开始了对虾工厂化人工育苗的技术推广工作。82年我所派出技术人员在滦南县柳赞和海兴县等两个对虾育苗场进行技术服务。从此,我省开始了工厂化对虾人工育苗生产,为我省的工厂化人工育苗开了个好头,当年就育出虾苗800多万尾,产值2.4万元,1983年继续在这两个点上进行技术服务,育苗水  相似文献   

10.
渔业动态     
<正> 全国对虾人工育苗数超过放养需要量今年为养好对虾,抓好苗种关,全国72个单位进行对虾人工育苗,至6月20日止,已育出仔虾14亿尾,是去年育苗量的4倍,大大超过了放养需要量。山东育  相似文献   

11.
1989年我县对虾育苗生产从4月11日开始,5月22日结束。历时42天。参加本次育苗共7人。共育苗2批,用去亲虾500尾。育苗总水体达210立方米,最终出苗270万尾,达到历史最好水平。这与全体育苗人员的日夜奋战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首次引进的斑节对虾(又名台湾草虾)在江苏省赣榆县人工试育苗成功。 赣榆县是对虾养殖大县,自80年代以来,曾两次获得全国对虾总产、单产、效益第一名。1993年,沿海赤潮给该县对虾带来了灭顶之灾。如何寻找适应本地海况的对虾养殖品种,成为该县发展水产养殖亟待解决的课题。通过对国内外市场调研,他们认为斑节对虾适应本地海况,经多方联系,去年初,该县与台湾日商有限公司联合投资500多万元,开发80公顷虾塘作为试验场,试养了1000万尾斑节对虾,一举获得成功。今年为了扩大试养面积,台湾客商与该县再次合作,共同投资35万美元兴建了一座斑节对虾育苗场,5月1日从印度尼西亚购进斑节对虾母种100尾进  相似文献   

13.
<正> 为发展我省对虾养殖事业,对虾人工育苗是重点科研项目之一,今年,省所海水养殖室对虾组在室主任的带领下,深入海兴养殖场,结合对虾养殖生产,协助养殖场培育对虾苗种,成功地育出虾苗168万尾,满足了养殖场的苗种需求量。育苗工作是在边建育苗设施边进行孵化培育的情况下进行的。育苗过程中遇到了水质  相似文献   

14.
杜涛  罗杰  林向阳 《水产科学》2004,23(7):24-26
为建立一套海水鱼类人工育苗技术,分别采用室内水泥池、室外对虾高位池以及室内水泥池与室外对虾高位池相结合的育苗方法进行美国红鱼、花尾胡椒鲷等鱼类人工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室内水泥池育苗成活率为11%~98 8%,室外对虾高位池育苗成活率最高为6%,室内外相结合育苗的成活率为37 5%~73%。采用前期室内人工培育,幼苗体长约10mm移到室外对虾高位池培育,既可提高育苗成活率,又可降低育苗成本,是目前值得推广的育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工厂化对虾人工育苗中,亲虾是成功之本。如何管理好亲虾,特别是产卵后的亲虾,近年来各育苗单位都十分重视。在育苗期间当育苗室内的各水池布满卵后,往往都将亲虾处理掉。其原因一是室内暂养亲虾要占去部分水体;二是因室内(这时已是育苗后期)水温、室温都在不断升高而不便管理。所以产过卵的亲虾只好处理掉。如果幼体发育中出了问题,就会因无亲虾弥补而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16.
河蟹土池人工育苗试验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为了研究北方河蟹士池人工育苗技术,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水产研究室于1990年5月5日~6月11日在盘锦市大洼县于树农场对虾养殖场新开挖的土池中进行了河蟹人工育苗试验。试验面积450m~2,培育出大眼幼体20万只计1.25kg,折亩产1.865kg。  相似文献   

17.
2009年4月在380m2的土池投放大弹涂鱼2龄亲鱼35kg,5月23日-29日和6月6日-11日先后产出两批仔鱼,共260万尾,于5月29日和6月11日晚采用管道通过自然落差移到室内育苗池,经45d-47d培育,育出幼鱼79.1万尾,平均全长为22.71mm,总成活率30.42%。试验表明把土池产出的仔鱼引到室内进行培育,是突破大弹涂鱼生产性育苗难关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8.
1986年以来,唐海县认真总结1985年对虾养殖中的经验教训,切实加强了对沿海经济开发工作的领导,使全县对虾养殖取得了较大进展。全县对虾精养面积2万亩,比1985年增加了4600亩;人工育苗4.1亿尾,比1985年增加4倍;亩放苗1.9万尾,比1985年增加6000尾;对虾产量超过2500吨,比1985年增加5倍。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2018年5月21日,辽宁省中国对虾增殖放流在辽东湾和黄海北部全面展开,全省共设置兴城徐大堡、绥中狗河口、凌海大有农场、盘山三道沟、大洼二界沟、老边区外海以及金普新区杏树屯、普兰店皮口、庄河黑岛、东港丹东黄土坎等10个放流点,当天共放流中国对虾26400万尾,其中辽东湾放流中国对虾17500万尾、黄海北部放流中国对虾8900万尾。根据2018年全省渔业增殖放  相似文献   

20.
岱衢族大黄鱼室内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美芬 《河北渔业》2006,(10):40-42
介绍了大黄鱼亲鱼室内常温越冬、提温培育促熟、人工催产与自然产卵成功,获得受精卵320万粒。优质受精卵在控温、增氧、控光照等条件下,孵出仔鱼288万尾,孵化率90%。仔鱼在室内水泥池培育,通过投喂强化的轮虫、卤虫幼体等活生物饵料;控制水温、水质等人工育苗条件,培育出体长2.1~2.6cm大黄鱼苗77.7万尾,育苗成活率达27.5%。并对大黄鱼人工育苗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