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废气再循环技术是降低柴油机氮氧排放的重要方法,在柴油机中一般还需要使用EGR冷却器对EGR废气进行冷却来降低混合气温度,因此EGR冷却器的计算分析十分重要。利用STAR-CCM+软件建立了包含EGR冷却器、高温废气和冷却水的模型,得出了不同进口状态下出口废气的温度结果。  相似文献   

2.
吴小江 《农机化研究》2007,(10):200-201
柴油机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但NOx和颗粒排放高.为此,概述了柴油机废气再循环技术(EGR)的特点、控制方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为了降低柴油机的NOx排放,研究了不同工况下EGR率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柴油机小负荷时,宜采用大EGR率;大负荷时,宜采用小EGR率;随着EGR率提高,空燃比降低,排气温度提高,采用EGR可以有效地降低NOx排放.  相似文献   

3.
试验对比分析三种不同冷却容积EGR冷却器的冷却效果及其对四缸增压柴油机排放影响,在不同转速及负荷时测量分析冷却EGR不同开度对柴油机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EGR冷却效果越好,NOX排放越低;随着EGR开度的增大,NOX排放值逐渐减小,负荷越大降低效果越明显,但烟度排放增加。  相似文献   

4.
EGR冷却强度对增压柴油机NOx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3种不同冷却强度的EGR气体对增压柴油机的NOx排放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不同冷却强度的EGR 比热EGR更能降低NOx排放,但不同冷却强度的EGR降低NOx排放的效果在不同的工况下表现不同;发动机在较低转速的中低负荷工况下,降低NOx排放的效果更好;另外,不同冷却强度EGR气体对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废气再循环系统作为解决汽车尾气排放的净化措施,已成为汽车满足排放法规的必要装备。利用AVL-Fire软件分析计算了4种不同型号EGR冷却器的冷却性能,并在某型柴油发动机上搭建试验台,分别对这四种型号冷却器进行试验测试。试验中分别设置EGR阀的不同开度和发动机的不同工况,对EGR冷却器的冷却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当柴油机常以废气流量小的工况工作时,应选择模型1或模型4;当常以废气流量大的工况工作时,应选择模型3。  相似文献   

6.
柴油机EGR冷却器温度场有限元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柴油机废气再循环(EGR)冷却器热力学性能对降低汽车NOx排放至关重要。应用ANSYS软件建立了EGR冷却器流体热力学有限元模型,对流体的温度场进行了仿真研究和试验验证,进而对不同散热器形状和不同管道数EGR冷却器的冷却效率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带有圆锥散热器的冷却器可使冷却效率提高5%;适当增加冷却器内的管数可使冷却器的冷却效率提高13%。  相似文献   

7.
进行生物柴油-柴油发动机EGR系统的标定研究。采用真空度控制EGR阀开度,实现废气再循环量的调节。通过发动机台架试验进行EGR阀真空度的匹配标定,采用点工况法进行试验方案设计,基于发动机的经济特性、动力特性和排放特性综合优化建立评价模型,求得最佳EGR阀真空度MAP。结果表明,在同一油门开度下,随着发动机转速的增加,最佳EGR阀真空度先升高后降低;同一转速下,随着发动机负荷的增加,最佳EGR真空度先增大后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8.
通过GT-Power建模软件建立某发动机的一维模型,使其搭载高压废气再循环(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EGR)系统,通过在全负荷5 000 r/min及EGR率为5%和12%的情况下,对采取不同EGR温度的涡轮增压缸内直喷的汽油机进行仿真分析。结果显示:在高转速外特性工况下,EGR=12%的缸压峰值高于EGR=5%的缸压峰值,因此可以获得更好的动力性;在同一EGR率下,随着EGR温度的降低,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略有变差,但是NOX的排放分别最大下降9.9%和37.9%。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款废气再循环(EGR)冷却器在工程应用过程中出现的冷却强度不足与开裂等问题,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运用热流固耦合的方法,对冷却器内部流场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EGR冷却器冷却强度不足和开裂问题是因内部流场扰流不足和局部热应力过高所致,通过在外壳增加凹凸槽和改进出口处法兰结构、增加折流板等措施对EGR冷却器进行结构优化,改进后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EGR冷却器冷却强度增强,不再出现开裂现象。  相似文献   

10.
内燃机废气再循环(EGR)率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废气再循环(EGR)率的合理控制对NOx的净化效果和整机排放极其重要。为此,分析比较了各种EGR率的评价方法,提出了新的EGR率评价指标比废气再循环率ηEGR,同时阐明了EGR率闭环控制的必要性及其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中比例调节溢流阀的ECU控制系统的设计,控制程序基于PID控制理论,优化比例阀控制方法,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将环境温度作为一个主要控制参数,通过和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比较来控制电磁比例溢流阀,从而达到调节冷却液水泵和风扇转速的目的。此系统改进了冷却方式,提高了冷却强度。  相似文献   

12.
增压直喷式柴油机EGR率测试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国产增压直喷式柴油机为对象,进行了应用废气再循环(EGR)技术降低氮氧化物(NOx)排放的研究.设计了EGR率标定系统,研究了不同EGR率对发动机不同工况下性能和排放影响规律,依据发动机性能和排放要求优选了发动机各工况下的EGR率.利用设计的EGR电控系统,实现了发动机各工况下EGR率的自动控制,并通过试验对EGR系统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3.
门金来  胡文君  徐金渭  杨帅  陈杰 《农机化研究》2012,34(2):215-217,221
针对增压直喷柴油机,开展废气再循环(EGR)技术的电子控制研究与应用,以降低氮氧化物(NOx)排放。依据柴油机EGR控制系统的工作特点和功能要求,以80C196单片机为核心,进行了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和控制软件编写。发动机负荷特性试验表明,柴油机在应用EGR控制系统后,NOx排放大幅降低,HC和CO排放略有增加,柴油机动力性和经济性与原机相当,验证了EGR电控系统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EGR率对柴油机排放特性影响的试验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研究了增压直喷柴油机在不同工况下不同EGR率对性能和排放的影响规律,确定了各个工况下EGR率的优化原则,并获取了柴油机最佳EGR率的M AP图,设计出一套EGR电子控制系统,可以对EGR系统中的进气节流阀和EGR阀进行控制,确保不同工况的最佳EGR率。发动机台架试验证实,设计的EGR电控系统按所获取的最佳EGR率运行,可以使NOx排放量降低19.9%,CO和HC排放量略有增加,动力性和经济性与原机相当,对EGR回路冷却可以抑制柴油机因使用EGR技术而导致的PM排放的增加。  相似文献   

15.
基于GT-COOL的对发动机冷却系散热能力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T-COOL软件建立某柴油机的冷却系模型,模拟分析最大扭矩工况下风扇、水泵的不同体积流量和压力对冷却系统的散热能力的影响。最终通过对风扇、水泵选择合适的参数以保证机体出口冷却液温度在80~98℃之间,并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节温器(thermostat)是根据冷却水温度的高低自动调节进入散热器的水量,改变水的循环范围,以调节冷却系的散热能力,保证发动机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工作。节温器必须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否则会严重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7.
针对农业机械增压直喷柴油机开展废气再循环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以降低氮氧化物(NOx)排放为最终目标,分析了增压柴油机实现废气再循环控制的难点,并制定了一套适用性较强的排气再循环系统.通过发动机试验证实,该排气再循环系统的实际控制效果达到了明显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增压直喷发动机冷却系统中水泵效率过低的问题,应用一维及三维CFD方法进行优化分析.首先根据发动机最大热负荷下冷却系统带走的热量,确定水泵的流量需求;其次采用一维CFD软件Flowmaster对该发动机冷却系统进行分析,确定水泵的扬程需求;然后根据流量及扬程需求,对水泵进行详细设计,其中叶轮设计方式为闭式离心叶轮,且叶片前缘向压力面倾斜,蜗壳设计方式为梯形截面的扩张通道;最后采用三维CFD软件Fluent对设计的叶轮及蜗壳进行计算,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计算结果表明,CFD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误差小于5%;优化后水泵在设计工况下满足设计需求,总效率较原水泵提高了26%;抗气蚀性能增强,必须汽蚀余量NPSHR降低0.4m.流场分析表明,新水泵较原水泵压力分布更均匀;新水泵消除了原蜗壳内的低速旋涡,使能量损失减少,能量转换效率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9.
从混凝土泵车节能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实现泵车节能的理论和控制方法。根据实际工作中不同工作要求,对应不同的柴油机油门位置和转速。为使柴油机转速控制在规定的低油耗区内工作,在油门控制中采用了模糊PID控制方法。根据泵车外部负载改变而引起的柴油机转速的变化情况,由模糊PID控制器实时控制直流伺服电机实现对油门位置的精确控制,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并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表明,模糊PID控制效果优于传统的PID控制,能实现对油门的精确控制。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同时降低车用汽油机NOx,CO,HC三种有害排放物的一套技术方案。其中NOx排放通过排气再循环降低,开发出了具有较优排气再循环率特性的排气压力控制点EGR系统,并阐明了其结构及工作原理,由于采用EGR系统而产生的整机小负荷油耗恶化状况可通过适当提前点火加以弥补;CO排放通过严格控制空燃比加以限制;强制怠速工况HC排放可通过采用强制怠速断油装置消除。给出了相应的整机排放控制和优化试验结果,证实了所提方案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