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几种谷物横流干燥数学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通过综述国内外谷物横流干燥数学模型研究及应用情况,为国内开展同类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该文详细介绍了美国学者建立的适用于谷物横流干燥的Bakker-Arkema偏微分方程模型、二维动态偏微分方程模型、分布式参数DP过程模型;并简要介绍了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及其在连续式横流谷物干燥机上的研究与应用。DP过程模型是PDE模型的简化形式,能够较好地描述横流干燥过程,且模拟计算程序简单,非常适用于干燥过程的在线控制。美国研究人员以DP过程模型和MPC控制算法为基础开发出模型预测控制器,在塔式横流干燥机上获得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2.
玻璃化转变理论是高分子科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该文对玻璃化转变理论在谷物干燥及储存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先分析研究了高分子生物物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与物质含水率的相关关系,再根据玻璃化转变理论中关于物质相态变化的分析,初步研究了谷物在干燥过程中物理状态变化的过程,并结合干燥动力学分析了谷物干燥特性;同时,依据谷物干燥及储存过程中物质成分的玻璃化转变特点探讨了品质变化的机理以及控制品质变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谷物干燥节能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作者通过开发谷物干燥模拟研究实践和对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对谷物干燥中的节能技术按以下几方面作出了评述:1.数学模拟和优化技术在改进干燥机结构和工艺参数、降低能耗方面的应用,2.新型节能干燥工艺的开发,3.干燥机排气余热回收再利用,4.基于新机理上的干燥工艺。  相似文献   

4.
对模糊数学方法在谷物干燥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包括谷物干燥机的模糊控制和模糊优化,谷物干燥工艺的模糊综合评判以及谷物干燥品质的模糊预测。应用模糊控制操作行为与推荐的相符控制成功率达86.4%;对水稻爆腰率进行模糊预测,成功率达85.7%;在一种中型种子干燥机设计中,应用模糊综合评判确定的工艺,已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5.
循环式谷物干燥机干燥过程的模拟计算和分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论述了利用薄层干燥方程理论建立的可模拟循环式谷物干燥机的干燥模型。用此模型可以计算出干燥水稻所需的干燥时间、能耗、缓苏程度系数,以及干燥过程中谷物水分变化和排气温、湿度的变化。经实际验证,所建模型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相符,可用于分析此类干燥机的工作情况,为研发和改进此类干燥设备提供了有效技术手段。通过模型计算,选择适当的风温和风量,可较好地兼顾干燥时间和能量消耗的需求;模型计算表明干燥初期使用较低的风温,以后逐步升温的变温干燥可节约能量,提高稻谷品质;适当增大干燥段的容量可较大幅度降低干燥时间和能耗。  相似文献   

6.
从理论上建立了电容传感器用于谷物含水率测量的数学模型,介绍了一种不受谷物堆积密度影响的含水率在线测量系统,并利用该系统对小麦、玉米作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方法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为谷物在烘干过程中含水率的在线测量提供了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7.
谷物横流干燥数学模型及模型预测控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粮食干燥过程数学模型是粮食干燥机具设计、干燥作业自动控制以及干燥工艺优化的重要依据。横流干燥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粮食干燥形式之一,该文详细介绍了美国学者建立的适用于谷物横流干燥的Bakker-Arkema偏微分方程模型、二维动态偏微分方程模型、分布式参数DP过程模型;并简要介绍了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及其在连续式横流谷物干燥机上的研究与应用,以期为中国的同类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谷物干燥实时在线智能水分测量系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电阻法在线测量谷物干燥过程中的实时水分,针对测量信号质量差采用测频电路进行测量信号的阻-频转换,对于谷物水分强温度依赖性和测量本构非线性,应用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数据融合方法和智能非线性处理算法,所构建的水分测量系统克服了传统电阻法水分测量误差大、信号抗干扰能力和传输性差、测量数据的温度影响大以及硬件非线性电路处理能力差等方面缺陷,具有测量精度高、测量适应性强、信号质量好、测量装置结构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谷物含水率中子法在线测量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研究了处于冰冻和流动状态下的谷物含水率的快速测量。探讨了中子式测水仪对谷物含水率测量的一些基本规律,得出:谷物含水率的中子法在线测量是可行的;谷物的流动速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对慢中子计数比Rc的影响不大;谷物含水率的中子法在线测量可实现干燥机的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10.
依据当前粮食干燥的相关理论,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及科学研究,对ISO 11520《农业谷物干燥机 干燥性能的测定》国际标准给出的条件修正系数公式以及用于计算修正系数的“模型数据表”的误差和实用性提出探讨,对该标准的具体应用和未来修订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11.
《Cereal Chemistry》2017,94(2):251-261
The objective for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scaled‐up infrared (IR) heating followed by tempering steps to dry freshly harvested rough rice. An industrial‐type, pilot‐scale, IR heating system designed to dry rough rice was used in this study. The heating zone of the equipment had catalytic IR emitters that provided heat energy to the sample as it was conveyed on a vibrating belt. The sample comprised freshly harvested rough rice of long‐grain pureline (Cheniere), long‐grain hybrid (6XP 756), and medium‐grain (CL 271) cultivars at initial moisture contents of 23, 23.5, and 24% wb, respectively. Samples at a loading rate of 1.61 kg/m2 were heated with IR of radiation intensity 5.55 kW/m2 for 30, 50, 90, and 180 s followed by tempering at 60°C for 4 h, at a product‐to‐emitter‐gap size of 450 mm, in one‐ and two‐pass drying operations. Control samples were gently natural air dried in an equilibrium moisture content chamber set at relative humidity of 65% and temperature of 26°C to moisture content of 12.5% wb. The effects of IR treatments followed by tempering on percentage points of moisture removed, head rice yield, energy use, rice color, and pasting characteristics were evaluated. For all cultivars, percentage point moisture removed increased with increase in IR drying duration. For all rice cultivars, one‐pass IR treatments for 180 s resulted in head rice yield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rice dried with natural air in the controlled‐environment conditions (P < 0.05). Energy required to dry rice increased with increase in drying duration. Viscosity values of all the experimental samples were significantly greater (P value < 0.05)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samples for all the cultivars, except those treated with IR for 180 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in the color index (ΔE ) of treated milled samples and the controls. In conclusion, the study provided information crucial to understanding the effects of scaled‐up radiant heating and tempering of rough rice on drying rates and rice quality for long‐grain pureline, long‐grain hybrid, and medium‐grain rice cultivars.  相似文献   

12.
粮食水分结合能与热风干燥动力解析法   总被引:18,自引:17,他引:1  
为揭示粮食中水分蒸发耗能特征,基于不可逆热力学分析方法,把水分迁移的现象看作是一定数量的能量迁移,建立水分结合能解析模型,给出了水分结合能随温度、含水率变化规律,清晰地呈现了粮食在高水分段水分蒸发受物料的限制作用很小,而在低水分段水分结合能随温度升高显著降低的特征,研究结果为解析粮食二段降速干燥过程、合理匹配干燥温度提供了依据和分析方法,为揭示干燥质驱动机理,制订科学的能效评价标准,合理的干燥装备系统设计补充了技术基础理论。  相似文献   

13.
结实期弱光胁迫对甜玉米籽粒灌浆和叶片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甜玉米生长发育对花后弱光的响应,以京科甜183和京科甜533为材料,结实期(人工授粉至鲜食期)利用遮阳网进行50%遮光处理,研究结实期弱光胁迫对甜玉米籽粒灌浆和叶片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春播和夏播处理下,弱光胁迫均使甜玉米穗粒数减少,鲜籽粒重降低,进而导致产量损失;随灌浆进程推进,鲜籽粒体积、鲜重、干重和叶片丙二醛(MDA)含量逐渐升高,籽粒含水率、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和SPAD值逐渐下降。结实期弱光胁迫显著降低鲜籽粒体积、鲜重和干重,花后27 d时籽粒含水率较低,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SPAD值降低,MDA含量增加,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总体上,弱光胁迫能加快甜玉米叶片衰老,进而限制籽粒灌浆,导致籽粒重量下降。本研究结果为甜玉米结实期叶片衰老和籽粒灌浆在低光照条件下的调控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换向通风横流式干燥机的研究及计算机辅助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横流式谷物干燥机有许多优点,是世界上设计较早、使用时间较长的干燥机型之一,但同时也存在着较大的不足。为了克服其不足,该文介绍了新研究发明的换向通风横流式干燥工艺及其机型的结构原理,并运用CGDSP谷物干燥综合模拟程序进行了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5.
粮食水分分布对高频电感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研究了在利用高周波线圈的电磁感应检测粮食水分时,粮食颗粒内部发生水分移动和水分偏在的情况下,测定所受到的影响。与电阻或电容水分测定法等无损水分检测法一样,干燥后的非安定水分状态下,水分由粮食颗粒内部向外部移动,使测定值与恒温干燥法测得的水分存在较大的差异,需要对测定结果进行补正。而采用喷雾法增加粮食外侧的自由水会使测定值急剧增加。但是,高水分粮食在容器内的偏在对测定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青海湖南侧江西沟土壤水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含水量和粒度测定,对青藏高原东部的青海湖南侧土壤水分含量特征、土壤干层与草原发育的适宜性和土壤水库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海湖南侧土壤含水量随深度增加呈现减小的趋势,在土壤1.0 m左右深度以下有长期性土壤干层发育;从上向下土壤干层发育强度呈现加重趋势,由轻度干层变为中度干层,这主要与气候暖干化和降水量少有关。虽然该区丰水年土壤剖面上部的水分明显升高,但还没有使土壤干层中的水分得到全部恢复。青海湖南侧土壤是与黄土相似的粉沙土,但该区土层较薄,土壤水库的调蓄能力较小。土壤干层的发育和较弱的土壤蓄水能力指示该区不适于植树造林,适宜发展消耗水分较少的草原植被。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一种测量谷物含水率的声学方法,为实现谷物含水率的在线测量提出了新的途径。通过试验研究,分析得到了流动麦粒碰撞噪声声压与含水率在13~20kHz频率区间的数学关系。在此研究基础上设计的测量系统对京411小麦和农大60玉米进行了实测。试验数据表明,该方法测量精度高、测量重复性好,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顺流式谷物烘干机的模糊控制系统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介绍了如何把模糊控制算法应用于谷物烘干机出粮水分的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了一种以89c51单片机为核心的智能模糊控制器,给出了系统的整体结构的硬件实现电路及软件设计思路。通过对小麦的在线烘干试验证明该系统实时性好,控制精度高  相似文献   

19.
谷物烘干机前馈加反馈智能PI控制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论述了智能PI控制算法,以8098单片机为核心组成前馈加反馈智能PI控制器,对烘干机出粮水分进行在线控制。通过对京411小麦的在线烘干实验证明智能PI控制算法用于烘干机出粮水分控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