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ComparisonofAcidityParametersforSoilsunderPerennialandAnnualPasturesinVictoriaLuoShengguo(SoilScienceSectionNortheastAgricult...  相似文献   

2.
PhaseChangeRelatedtoPhysiologicalGradintinCrabappleSeedlingsTXPhaseChangeRelatedtoPhysiologicalGradientinCrabappleSeedlings①Ba...  相似文献   

3.
Theplantdiversityusuallysuppressesdiseaseepi demicsalthoughtheecologicalmechanismsarenotfullyknown .Thisecologicalprincipleismanifestedinbiodi versity richcroppingpracticesthatreducecropdiseasesinmanysubsistence farmingsystems.Modernapproach estodiseasec…  相似文献   

4.
ImmunologicalChangesofChicksImmunizedwithMarch'sDiseaseVaccinesandChallengedwithVirulentMDVirus¥LiuZhonggui;GaoRong;LiQingzha...  相似文献   

5.
1 Introduction  Althoughthehighproteincontentofsoybeanseedsmakethemattractivecandidatesas-sourcesofdietarynitrogenformonogact...  相似文献   

6.
1IntroductionHistoricalevidenceindicatedthatthecommonpotato(Solanumtuberosumsp.tuberosum)hadanarowgeneticbase.Therefore,itisd...  相似文献   

7.
BiologicalEffectsofDeerSemenonDevelopmentofTestesinMice*LianZhengxing,LiWu(NortheastAgriculturalUniversity,Harbin150030,PRC)A...  相似文献   

8.
AStudyoftheBiologicalCharactorofBovine-RvcultureincellsandtheAntigentglass-piecesofitsinfectedCellsthedetectionstudyofLLc-Mk2...  相似文献   

9.
某猪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某大型养猪场随机抽样人血清120份,猪血清204份,分别进行乙肝病毒“两对半”检测。120份人血清阳性数:HBsAg19份,抗-HBs34人份;HBeAg7人份,抗HBe26人份;抗-HBc17人份。其中HBsAg,HBeAg,抗-HBe的三阳性为5人份。204份猪血清阳性数:HBsAg24份,抗-HBs32份;HBeAg14份,抗-HBe1份;抗-HBc零份。  相似文献   

10.
TheResumptionofOvarianActivityinPostpartumofChinese-HolsteinCowsZhouHongzhe,TianWenru(NortheastAgriculturalUniversity,Harbin...  相似文献   

11.
东北三省番茄叶霉病生理小种分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采用国际通用番茄叶霉病鉴别寄主谱,利用苗期人工喷雾接种方法,参照国外N·Hubbeling氏叶霉病生理小种分化表(1971),仿照P.Day分类方法,对东北三省郊区大棚番茄叶霉病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东北三省郊区大棚番茄叶霉病生理小种为小种1,2,3;小种1,3和小种3;而以小种1,2,3为主.  相似文献   

12.
番茄叶霉病是危害番茄生产的一种严重病害,也是生理小种分化最激烈的病害之一。为了能够有针对性地选择使用抗源,对叶霉病菌生理小种变化进行监测十分重要。2009年从东北三省采集分离得到番茄叶霉病菌,应用国际鉴别寄主进行叶霉病主流生理小种鉴定。在供试的42个菌株中,检测到的生理小种有1.2、1.2.3、1.2.3.4、1.2.4、1.3、1.3.4、1.4和2.3,其中主流小种为1.2.3.4。  相似文献   

13.
2006—2008年中国部分地区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的分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对中国部分地区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生理小种的毒力基因进行测定与评价,为抗晚疫病育种策略制定以及抗病品种的合理布局提供指导。【方法】利用11个含有单显抗病基因的一套鉴别寄主,采用离体叶片法测定马铃薯晚疫病菌的生理小种。【结果】在采自2006—2008年中国6个省份的57个马铃薯晚疫病菌株中,共测定出30个生理小种。所测的30个生理小种均为含多个毒力基因的复合小种,其中含有5个以上的毒力基因的小种有25个,约占83%。还发现3个菌株可以克服所有已知的R1—R11等11个抗病基因的"超级毒力小种"。【结论】中国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数目不断增多,其组成日趋复杂。垂直抗病基因R1—R11在中国部分省份完全丧失抗病性,迫切需要发掘新的抗源和加紧培育水平抗性品种。  相似文献   

14.
根据全国统一的8个寄主鉴定结果,仍以叶1(26),叶2(360)和洛10小种群为主要优势小种(群)。在洛10小种中仍以361,261,363和377出现频率较高。近年来,叶1,叶2出现频率在逐年增长,叶3在下降。用新鉴别寄主鉴定的小种,以V1,9-12,15-16;V1,9-12,15-16;V1,9-16;V1,9-12,14-16;V1,9-13;15-16出现频率较高。用毒力频率分析,IRN66—331,Redman6068,百农3217和丰抗13抗性较好,而东方红3号,丰产3号等品种高度感病,能侵染洛10品种小种在逐年上升,毒力频率均达83.33%。这为抗锈育种寻找抗源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玉米丝黑穗菌生理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妇人指等5个玉米自交系作鉴别寄主。鉴别来自新疆等9个省的玉米丝黑穗菌的致病力及其酸性磷酸酯酸脂酶和脂酶同功酶试验,初步认为玉米丝黑穗菌在我国至少存在5个不同生理小种,其中1号小种分布较普遍,为优势小种,其他则较少。  相似文献   

16.
1986年从全国采集到小麦秆锈病标样175份,繁殖存活125份,成活率为71.4%。在185个菌株中鉴定出21C3、34C2、34、34C1和34C35个生理小种,出现频率各为75.7%、14.6%、4.3%、3.8%和1.6%。21C3仍为当前优势小种,34C2居第二位。小麦秆锈菌的离体叶培养通过3年对比试验,已进入实用阶段。  相似文献   

17.
2006年江西省部分稻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中国7个统一鉴别品种对2006年在江西省部分地区采集的42个稻瘟病菌单孢分离菌株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共鉴定出5群28个生理小种,其中ZA1为优势小种,出现频率为16.70%。生理小种的组成由1989年邓敏军等报道的4群发展到5群28个生理小种,优势小种也由ZB1转变为ZA1。所鉴定出的28个生理小种对3个籼稻鉴别品种有较强的致病力。地域较近的地区稻瘟病茵的生理小种群体组成也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玉米地方品种种族的遗传变异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DNA水平的分子评价,明确中国玉米9个种族的遗传变异,并揭示各种族之间的遗传关系与群体分化特性,为中国玉米种族的形成与演变等相关研究奠定基础,同时也为种族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覆盖玉米全基因组的55个SSR标记,对基于中国库存玉米所划分的9个玉米种族的224份代表性材料进行分子鉴定。获得所有标记的片段长度数据后,利用PowerMarker软件(V3.25)中的Summary模块计算224份材料的平均等位变异、基因多样性与多态性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并通过重取样策略,利用Wilcoxon秩和测验分析了9个种族在相同样本容量水平上3个遗传多样性参数的差异水平。利用PowerMarker软件中的Phylogeny模块计算了9个种族的欧氏距离,并以此进行种族的聚类分析;利用该软件中的Structure模块对9个种族进行分子变异分析(analysis of molecular variance,AMOVA),并计算各种族的群体分化系数(FST),以此进行各种族群体分化检测。【结果】55个SSR所检测到的中国9个玉米种族的等位变异、基因多样性与PIC等3个多样性参数的幅度分别为4.42-7.64个/位点、0.5788-0.6532与0.5334-0.6117,平均值依次为11.53个/位点、0.6315与0.5953。西南黄色硬粒种族与衍生种族的平均等位变异相对较高,但基于重取样的分析结果表明这9个种族在这3个多样性参数上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聚类结果显示,9个种族分成了3个类群,其中爆裂种族形成1个独立类群,3个北方种族形成1个类群,剩下的5个种族(3个西南种族、1个糯质种族、1个衍生种族)形成1个类群。AMOVA分析结果表明,9个种族之间的分子变异程度约为3%,远小于这些种族内部所检测到的分子变异(50%)。9个种族的群体分化系数(FST)为0.29%-7.63%,其中,西南白色硬粒种族与南方糯质种族、西南马齿种族与西南黄色硬粒种族、西南马齿种族与衍生种族之间的FST均相对较小,分别为0.29%、0.70%与0.80%,说明其遗传关系更近。【结论】在长期的人工选择与自然选择过程中,中国玉米9个种族蕴藏丰富的遗传变异。西南白色硬粒种族与糯质种族之间的分化程度远低于其他种族,前者在糯玉米资源的起源进化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西南黄色硬粒种族和西南马齿种族与衍生种族之间的分化程度很低,表明这2个种族对衍生种族的形成可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Williams鉴别系统的4个鉴别寄主(2 个芜菁甘蓝品种Laurentian和Wilhelmsburger,2 个结球甘蓝品种Jersey Queen和Badger Shipper),于2011—2012年连续2年对采自黑龙江、吉林、辽宁的11个大白菜根肿病主要发病区域的病原菌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大白菜根肿病菌主要种群均为4号生理小种。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77年全国稻瘟病菌生理小种联合试验组推荐各省和自治区试用的7个初选鉴别品种,测定结果证明在我省是适用的,缺点是缺少高抗品种。为此,我们筛选出窄叶青8号(籼稻)和城堡1号(粳稻)两个品种作辅助鉴别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