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2020年7月7—20日,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组织5个督查组,并派员配合黄委水保局2个督查组,对黄土高原7省区淤地坝安全度汛工作开展了第二轮暗访督查。督查人员对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河南等5个省区的78座淤地坝安全度汛情况进行了现场督查。外业督查间隙还电话抽查了7省区58座淤地坝170个行政、巡查、技术责任人的履职情况。  相似文献   

2.
<正>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防汛救灾专题会议精神,确保淤地坝工程度汛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水利部对黄土高原地区山西、内蒙古、河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七省(区)的淤地坝防汛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落实防汛责任,强化防汛措施,扎实做好淤地坝安全度汛工作。  相似文献   

3.
正为加快推进黄土高原地区中型以上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和工程安全度汛工作,确保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工程安全运用和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2016年4月1日,水利部在北京召开座谈会,部署黄土高原地区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和工程安全度汛工作。水利部副部长刘宁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局长  相似文献   

4.
<正>5月5日至8日,由黄委会水土保持局和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共同组成的检查组,会同山西省水土保持局,采取抽查的方式,对晋中市、吕梁市和太原市的淤地坝防汛责任落实、在建淤地坝度汛安全与动态信息报送、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及度汛应急预案落实、淤地坝运行管理及经费落实、淤地坝前期工  相似文献   

5.
常兴  刘刚  刘亚 《水土保持通报》2022,42(2):129-135
[目的]设计淤地坝巡查管理系统,借助现代便利的智能手机和信息化手段,进一步落实“3个责任人”管护制度,提升黄土高原淤地坝安全运用管理水平。[方法]以智能手机为移动终端,开发“淤地坝安全运用巡查管理系统”微信小程序,辅助各级淤地坝工程管理人员进行安全巡查工作管理。[结果]构建了淤地坝工程信息数据库和管理人员数据库,实现了安全巡查打卡、淤地坝工程安全隐患识别、问题描述、拍照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可及时提出解决方案,消除隐患,降低风险。同时为智慧水务应用平台构建了一个应用模块。[结论]该系统可以提升黄土高原淤地坝工程安全管理信息化水平,缩短巡查责任人安全问题上报和主管部门处置的反应时间,帮助各级管理部门随时掌握辖区内工程风险点。  相似文献   

6.
黄土高原地区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淤地坝是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各级沟道内修建的控制沟道侵蚀的一项重要工程措施,具有悠久的建设历史。但受投资规模的限制,加之过去普遍存在少花钱、多建坝、快拦泥、多淤地的思想,建成的淤地坝多为大坝和放水建筑物"两大件",没有泄洪设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防灾抗灾减灾和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保障淤地坝安全运用变得越来越有必要。为搞好淤地坝安全运用,就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初步设计中的设计标准、溢洪道布设、坝系洪水组合、坝高和库容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正为确保2020年淤地坝安全度汛,落实汛前防汛备汛工作,5月中旬,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处督导组一行4人,在市、县水保站工作人员陪同下,对万荣县和芮城县的淤地坝安全运行进行了督导检查。在万荣县,督导组深入西张骨干坝,实地查看了坝体、放水建筑物、泄洪管洞等部位。在芮城县,以随机抽查的形式,实地检查了多座淤地坝的安全运行情况。在实地查看的同时,详细了解了淤地坝"三个责任人"落实、管护经费保障、防汛预案制定及防汛物资储备等情况。  相似文献   

8.
黄土高原淤地坝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目的]对黄土高原淤地坝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旨在揭示今后淤地坝研究的重点方向和主要任务。[方法]利用学术论文数据库和文献计量分析法分析总结黄土高原淤地坝近16a来的主要研究成果,从淤地坝研究区域、研究方法、淤积机理等方面论述了淤地坝研究的重要进展。[结果]16a来,黄土高原淤地坝研究方向的论文数量呈现不断减少的趋势,同时存在着在拦沙功能效益客观评判方法、坝体加高修复等方面的难点或争议性问题。[结论]淤地坝是中国黄土高原小流域治理的主要举措,多年实践证明其已经取得明显的水土保持成果。今后国内学者还需继续拓展淤地坝的研究深度,注重多学科交叉和区域对比研究,不断提高淤地坝的科学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9.
淤地坝放水涵洞进水口高程的确定直接影响到工程安全度汛、全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对于保证放水建筑物长期安全运行、提高坝地作物保收率和应对施工期超常洪水十分重要。近年来,宁夏在小流域坝系建设过程中,就淤地坝放水涵洞进水口高程的确定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在固原市原州区张易河小流域坝系建设中采用了降低放水涵洞进水口高程的方法,工程建成初期就在水资源利用、工程安全度汛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证明了放水涵洞低进水口高程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正为确保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工程度汛安全,国家防总4月12日向山西、内蒙古、河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7省(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和黄河流域防总发出通知进行专门部署。通知要求,各地要严格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和部门岗位责任制,逐级落实淤地坝防汛目标任务和责任措施,骨干坝和重要位置中型坝要逐坝落实责任,明确到人;要及时了解掌握雨情汛情,严格执行汛期24 h值班和逐级报告制度,加强对淤地坝防汛值班情况的督察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导整改;要加强度汛安全管理,全面排查工程隐患,对下游  相似文献   

11.
淤地坝系安全运行保障技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淤地坝作为黄土高原最主要的沟道治理措施之一,其安全运行对于流域保持水土、淤地造田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淤地坝系安全运行保障技术作为一套相对完整的技术理论体系,对于指导区域坝系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着重从淤地坝发展存在的问题、技术体系解析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三个方面对该技术体系进行了介绍,分析了3大子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状况。同时通过文献查阅发现,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预防问题为理念构建的淤地坝系安全运行保障技术,目前主要集中于理论体系的构建阶段,在实践中应用较少,许多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水土保持》2009,(4):58-58
根据国务院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按照2009年深入开展水利“安全生产年”活动的要求,为切实加强淤地坝安全管理,水利部决定于2009年上半年在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淤地坝安全大检查专项行动。2009年3月12日上午,水利部在北京召开黄土高原淤地坝安全大检查专项行动启动视频会,正式启动黄土高原淤地坝安全大检查专项行动。会上,水利部副部长刘宁作重要讲话,水保司司长刘震主持会议,黄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苏茂林对专项行动工作方案作说明,山西省水利厅和甘肃省水利厅分管领导分别在分会场作了发言,  相似文献   

13.
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一种行之有效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在拦泥保土、减少入黄泥沙、防洪减灾、淤地造田、巩固退耕还林(草)、保障生态安全、促进粮食生产和水资源合理利用及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关键措施之一。近年来,黄土高原局部地区强降雨时有发生,极端天气有所增加,淤地坝安全运用问题,尤其是特殊条件下的个别工程损毁案例,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结合实例,从管理、实践角度客观总结分析了淤地坝工程的积极作用和存在的风险隐患及量级,提出了加强淤地坝建设及运行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因地震诱发的次生灾害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为了解淤地坝因震受损情况,做好淤地坝工程安全度汛,避免震灾次生灾害发生,笔者作为水利部调查组成员赴甘肃现场调查。通过淤地坝震损程度调查和震损风险评估,将地震损坏的淤地坝分为“高危”“危险”“一般危险”和“轻微危险”4类,分析了造成淤地坝损坏的主要原因和间接因素。针对淤地坝不同的损坏类型,提出了裂缝、渗漏和岸坡坍塌处理等相应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水资源是影响生态环境安全的关键因素,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子.为缓解黄土高原地区水资源短缺现状,提高淤地坝工程水资源利用效率,结合黄土高原地区降水稀少、蒸发量大、分布不均等特点,分析了淤地坝工程存在的水资源需求量大、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等问题,初步探讨了黄土高原淤地坝工程水资源利用模式,提出拦蓄灌溉、雨水蓄集及地...  相似文献   

16.
淤地坝拦沙减蚀作用与泥沙沉积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黄土高原淤地坝在拦沙减蚀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淤地坝拦沙量与减蚀量计算方法、淤地坝拦沙减蚀作用与效益、淤地坝减蚀作用机理、淤地坝泥沙沉积特征与流域侵蚀产沙关系四个方面,归纳总结了其研究历史及现状,分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以其能为更加科学地评价黄土高原淤地坝减蚀作用,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其今后的理论研究及生产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梯田、坝地在黄土高原生态恢复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土高原梯田、淤地坝建设规模、效益分析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梯田、淤地坝在黄土高原粮食安全、生态恢复重建的地位与作用。提出梯田和坝地建设是黄土高原生态恢复的突破口和根本保障。通过基本农田建设,实现粮食增产的同时,带动和促进退耕还林草工程,进而保障国家西部“退耕还林草工程”的生态建设恢复成果,使得黄土高原走上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黄土高原淤地坝安全运用管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作为一项有效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不仅在减轻山洪灾害、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解决人畜饮水、方便群众出行、促进农业生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调研发现,黄土高原淤地坝安全运用管理的各项相关制度与机制趋于完善,积累了不少新的经验,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与探索。主要问题有:行政、技术和巡查责任人不落实;应急避险方案普遍无法落实;巡查、技术责任人不清楚放水设施操作流程;淤地坝工程安全隐患较为突出;部分淤地坝存在违规蓄水情况等。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并就加强淤地坝安全运用管理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1 我省率先着手淤地坝安全隐患排查并现场制定除险加固方案的做法,得到水利部的充分肯定与推广 3月12日,水利部在京召开“黄土高原淤地坝安全大检查专项行动启动视频会议”,省水利厅副厅长张健在视频会上介绍了我省水土保持大中型淤地坝安全隐患排查的做法。水利部向黄河流域各省区推行了我省在病险淤地坝安全排查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20.
基于ArcGIS Hydrology工具的沟道分级特征值选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淤地坝系在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采用的沟道分级方法对淤地坝系的布设有重要影响。以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的典型流域岔巴沟流域为例,借助ArcGIS Hydrology工具进行沟道分级尝试,进而探讨了沟道分级特征值的选取。根据岔巴沟流域的特征值曲线,在布设小型淤地坝时选取特征值应在300 m3左右,中型淤地坝在500 m3左右,大型淤地坝在1000 m3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