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一、口蹄疫流行近况 1.口蹄疲仍然是全世界最广泛的流行性疾病。据OIE对178个成员国家和地区2009~2010年FMD疫情状况的调查统计,确认发生过FMD的有132个,从未发生过FMD的仅有30个,其中大部分是岛国,其余16个国家状况不明。  相似文献   

2.
一、口蹄疫流行近况 1.口蹄疫仍然是全世界最广泛的流行性疾病.据OIE对178个成员国家和地区2009 ~ 2010年FMD疫情状况的调查统计,确认发生过FMD的有132个,从未发生过FMD的仅有30个,其中大部分是岛国,其余16个国家状况不明.消灭FMD是昂贵的,长期的和困难的,因为毒株众多且不断变化,以及在一些国家缺乏优质疫苗及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3.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引起的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传染病.我国将此病列为动物一类传染病.为有郊地控制牟牛O型口蹄疫病,1999年11月开始我市应用O型口蹄疫流行株灭活疫苗.  相似文献   

4.
正一、口蹄疫流行形式2017年农业部通报的FMD疫情情况显示,我国口蹄疫主要发生在新疆、西藏、广东和贵州等地,以O型口蹄疫为主,主要侵害猪、牛。到2018年,宁夏、河南、甘肃、湖北、安徽、山西。云南、广西等地也发现了口蹄疫,不仅感染猪和牛,羊也偶有发生。我国口蹄疫流行毒株和境外有威胁毒株:现流行毒  相似文献   

5.
一、口蹄疫简介人类对口蹄疫(FMD)第一次较为确切的记载出现于1514年。17~18世纪欧洲曾多次流行FMD,1839年传入英国,但直至1880年FMD泛滥成灾才引起科学家和官方的注意。此后欧洲经历了漫长的口蹄疫控制与消灭过程,直到1991年才基本上消灭了FMD。期间共有过1901-1912年、1919-1921年、1937-1939年、1950-1952年四次严重流行,而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最  相似文献   

6.
口蹄疫(FMD)被O正列为A类传染病之首,从九十年代开始,随着人们防疫意识的增强。天津市武清区采用每年春、秋两次集中防疫。并随时补针的措施。使口蹄疫的预防工作卓有成效。但是,由于周边国家和地区常有口蹄疫发生的报道.为了掌握天津市武清区口蹄疫的免疫状况,天津市武清区动物疫病监测中心于2006年10月开始应用血凝、ELISA试验方法在全区29个乡镇进行了FMD免疫抗体、非结构蛋白抗体(自然强毒感染抗体)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近几十年来,全球口蹄疫(FMD)的防控取得巨大成效,截至2015年5月已有49%的OIE成员被认可为无FMD国家/地区;但是口蹄疫仍在亚洲、非洲部分国家呈地方性流行。2012年,FAO/OIE正式发布“全球FMD控制策略”,提出了15年内FMD的控制目标,即FMD在大多数国家得到控制、在某些国家甚至被消灭,无FMD国家继续保持无疫。本文介绍了全球FMD流行状况、区域防控经验及其成效,简述了“全球FMD控制策略”的目标、组成部分和主要活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对我国FMD防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该病的流行与发生,严重威胁着畜牧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  相似文献   

9.
<正>口蹄疫是人畜共患病,本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口蹄疫病毒发病急,传播速度快,常在短时间内造成较大规模流行,给养殖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口腔、蹄部、乳房周围发生水泡和溃疡为其特征。口蹄疫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最易发生的季节是冬季,口蹄疫传播速度非常快,而且是远距离传播的动物疫病。本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该病一经发生,往往会导致大范  相似文献   

10.
几种基因表达的真核载体系统与新型口蹄疫疫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口蹄疫及其防治现状: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感染引起的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爆发流行时,由于动物生产力下降及贸易限制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FMD在世界上流行广且持久.在所有易感动物中使用灭活病毒作为免疫原构成了控制及消除本病的基础,然而,在流行地区用完整病毒粒子灭活苗控制FMD所引起的免疫保护具有血清型局限性,保护期短,因此需要多次重复免疫[1].……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南美洲国家通过实施口蹄疫(FMD)消灭计划,基本实现了控制和消灭口蹄疫的目的。本文介绍了巴西、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玻利维亚等国口蹄疫的流行情况,阐明了在泛美卫生组织、泛美FMD中心等组织和机构协调下,南美洲各国通过建立口蹄疫消灭计划,实施科学有效的免疫,建立严格的移动控制与追溯体系,开展基于风险的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并适时申请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无疫认证,取得了良好成效。南美国家的FMD防控经验提示,科学防控策略、多方合作、及时评估与调整在FMD消灭过程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2001年英国口蹄疫流行回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 0 1年 2月 ,英国结束了自 196 8年以来 33年无大规模口蹄疫 (FMD)流行的历史 ,发生了全国性的口蹄疫大流行 ,使 1/8的家畜被杀 ,给农业、旅游和乡村度假业以及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英国的大选也不得不因此而延期。同时 ,疫情还波及到法国、荷兰和爱尔兰 ,造成  相似文献   

13.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偶蹄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疫病,其特征是在口、舌、唇、鼻、蹄、乳房等发生水泡,并溃痒形成烂斑。该病传播途径多、速度快,流行区域广,能造成巨大的政治、经济损失。FMD病毒归类为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dae)口疮病毒属(Aphthovirus)。  相似文献   

14.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主要感染偶蹄动物的一种人畜共患病。FMD的持续感染对流行区域的畜牧业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因此,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呼吁进行全球范围内控制和清除FMDV。安全有效的疫苗是成功预防、控制乃至最终消灭FMD的先决条件,本文主要介绍口蹄疫重组亚单位疫苗、多肽疫苗、核酸疫苗、活病毒载体重组疫苗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该病的流行与发生,严重威胁着畜牧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国际兽疫局(OIE)于2008年1月21日将该病列入多种动物共患病,我国将该病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之首。许多国家相继建立了口蹄疫或口蹄疫疫苗研究机构,在控制、消灭和防止口蹄疫传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FMD)是当今最为严重的家畜传染病之一。FMD的病原为口蹄疫病毒(FMDV),该病毒属小RNA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有A、O、C、SATⅠ、SATⅡ、SATⅢ及AsiaⅠ共7个血清型及65个以上的亚型,其中O型流行最广,国际上仍时有发生。口蹄疫一旦发生,不但会造成大批小猪死亡,还要采取扑杀封锁等措施,影响国内国际猪肉及其产品的贸易和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给农牧业生产造成极大  相似文献   

17.
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 and mouth disease virus,FMDV)引起的一种动物传染病,传播速度快、发病急、死亡率高,给全球畜牧业和经贸往来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结合近年来口蹄疫最新研究进展及流行情况,从口蹄疫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防控措施,以期为口蹄疫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该病的流行与发生,严重威胁着畜牧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国际兽疫局(OIE)于2008年1月21日将该病列入多种动物共患病,我国将该病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之首.许多国家相继建立了口蹄疫或口蹄疫疫苗研究机构,在控制、消灭和防止口蹄疫传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骆驼口蹄疫     
<正>口蹄疫(FMD),俗称"口疮"、"蹄癀",是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直接接触性传染病。动物以口腔黏膜、蹄部发生水疱和溃烂形成烂斑为主要特征。骆驼科动物主要栖息地在非州、中东、东亚以及南美国家,这些地域同时也是FMD流行区域。目前有报道称,在西非、尼日利亚等地均发现单峰驼感染口蹄疫病毒(FMDV)~([1-2])。因此我们非常关注  相似文献   

20.
口蹄疫传统疫苗和新型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有7个血清型,不同血清之间无免疫交叉保护性.口蹄疫的发生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至今尚未消灭.疫苗接种是特异性预防FMD的可靠和有效手段,安全有效的疫苗是成功的预防、控制以致最终消灭FMD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