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福建县级区域耕地土壤养分时空变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福建沿海县级区域耕地土壤主要养分指标——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空间变异规律,并按照肥力指标法对耕层土壤进行养分分级。结果表明,空间上,从县级区域耕层土壤分析,不同地块土壤养分含量变化差异大;空间变异结构也存在较大差异,晋江速效养分表现为结构性因素影响,而闽侯表现为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共同作用;建立了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图,分析其空间分布规律;按照肥力等级划分,该区域耕地氮素表现为部分区域缺乏,钾素大部分区域严重亏缺,磷素大部分区域盈余;时间上,以土壤速效磷为例,与20世纪80年代第2次土壤普查资料对照,其含量有所增长,从农田养分平衡角度也证实了该区域大部分耕地土壤累积磷素。  相似文献   

2.
松阳县农田茶园土壤养分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松阳县农田茶园(前茬作物为水稻)土壤养分的含量状况。结果表明,松阳农田茶园土壤养分中,有机质、全氮含量达到优质高产高效茶园土壤养分指标要求;有效磷富集,超过指标近7倍;速效钾平均水平虽达到指标要求,但分布不平衡,低于指标要求的占62.8%;土壤酸化严重,pH值低于指标要求的占59.3%;镁含量达不到指标要求的占50.5%;锌、铜、铁有效含量较高。在施肥管理上,总体应采取减氮、控磷、适钾、补镁、调酸、重有机肥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水稻旱直播3414田间肥效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建云 《北方水稻》2013,43(1):30-32
通过水稻旱直播3414肥料效应的田间试验,以掌握各个施肥单元对作物优化施肥量,摸清土壤养分供肥能力、不同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建立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的推荐施肥指标体系,构建作物优化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研制各作物配方肥,推广运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长期定位施肥对作物产量及土壤有效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棕壤土有机肥和化肥长期定位施肥的研究表明,长期施肥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耕层中的有效养分有显著性影响(P〈0.05)。与试验前土壤相比,施用有机肥能显著增加作物产量和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当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施用时,其促进作用明显大于单施化肥。单施化肥能够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土壤的有效养分,但增加幅度不大。经过27年施肥,不同处理的作物产量和土壤中的有效养分有一定程度的变化,随着年份的延伸,作物产量和土壤中的有效养分的含量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各处理之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根据1980年复兴圩农场全场域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和2000年、2010年GPS定位测土试验数据,研究了复兴圩农场耕作层与剖面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和pH值等的时间维变异特征,以探究农场尺度土壤养分的时间维演变规律,为农场稻麦精确施肥策略的拟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系统探讨了不同种植年限胡椒园土壤化学肥力指标的变化状况,结果表明:随种植年限的推移,上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土壤有效锰含量明显下降,有效硼与下层土壤有效铜含量明显上升,部分养分含量有下降趋势,须通过强化土壤养分管理、改进施肥方式等措施,阻止老龄胡椒园部分养分继续下降。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侨植农场砖厂附近橡胶树的受害原因,对受害橡胶树的表现症状、土壤、叶片养分及氟化物含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受害胶树的症状与植物生理学上氟化物伤害症状相符,排除了病虫害等致害因素;受害胶树周围土壤的主要养分指标处于正常水平,土壤养分不存在亏缺状态;受害胶树叶片的主要养分指标同样处于正常水平,叶片不存在缺素症状;受害胶树周围土壤和叶片中的氟化物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值水平。鉴于该砖厂为受害胶树附近唯一的氟化物污染源,因此认为该砖厂排放的氟化物是导致胶树受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水平氮、钾对次生盐渍化温室土壤(简称温室土壤)的作物产量、土壤养分、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季试验后,温室土壤不同含氮量处理的植株干重无显著差异.说明土壤氮含量已很高,施氮不再增产.露地土壤的作物产量显著高于温室土壤,温室土壤有效氮、磷和钾及电导率(EC)、各主要盐离子的含量均显著地高于露地土壤,说明高含量的陪伴离子是限制作物产量和温室土壤养分利用率提高的重要因素.处理K2(含钾为350mg/kg)作物产量显著高于K1(300mg/kg),说明施钾可明显提高作物产量;K2的土壤有效钾的含量显著低于K1,但土壤磷与氮无显著差异;K2水溶性K+的含量显著低于K1,其它水溶性盐分离子的含量无显著差异;K2的EC有下降的趋势,说明施钾能使作物充分利用温室土壤养分,是减缓温室土壤次生盐渍化危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在面积约24km^2的低丘红壤蔗区中,测定了土壤表层175个土样的土壤有效态氮、磷、钾的含量,结果表明其平均含量都较高,变异系数都为中等变异强度.地统计学分析表明,各养分项目都存在中等到极强程度的空间相关性.Kriging方法生成的养分含量分布图显示,各养分项目在研究区域的空间分布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反映了局部空间的养分分布状况,可为甘蔗的精准施肥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借助GIS和地统计学方法对研究区土壤全氮、有效磷、速效钾3种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符合指数模型;有效磷、速效钾的块金效应25%相似文献   

11.
孟英 《北方水稻》2004,(2):16-18
在30℃、20℃、15℃条件下,进行穞生稻、上育427、松97-98、牡丹江19、东农416的发芽试验,结果在15℃穞生稻的芽率仍高达91%,表现出很强的发芽能力;另外模仿秋翻整地,将穞生稻、上育427和松97-98分别放入地下10、20、30cm越冬,第二年春季正常播种、插秧,结果安全越冬后的穞生稻芽率和长势明显好于上育427和松97-98,两个试验均证明穞生稻具有较强的耐寒性,为黑龙江省培育高抗寒品种提供新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碧护”在香蕉生产上的应用效果,通过碧护0.136%赤·吲乙·芸可湿性粉剂在福建省漳州市香蕉主栽品种天宝高蕉的喷施试验,表明“碧护”能显著提高香蕉的抗叶斑病力和抗寒力,消除或减轻田间肥害或药害,促进香蕉平衡生长发育,还可明显提高香蕉果实的外观质量和商品性能,而对蕉株及其生长发育均无任何不良影响。“碧护”在香蕉生产上的使用是安全的,可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WU Xue-ting(School of Aircraft Engineering,Nanchang Hangkong University,Nanchang,Jiangxi 330000)  相似文献   

14.
张玉军 《北方水稻》2010,40(4):44-46
通过几年来生产实践,阐述建三江分局水稻旱育秧田的工程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规范化建设、智能化监控、标准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和模式化栽培体系,总结和探索黑龙江寒地水稻旱育秧田生产的成功经验,以便在寒地水稻育秧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大豆经磁化处理后,可使大豆出苗势增强,出苗期提前,降低株高,早熟1-2d。还有提高结荚率、提高产量的效果。其中磁化时间20min,增产可达15.2%。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阿里亚娜、阿高斯、汉姆斯、范妮4个品种丰产性、抗逆性、高产稳产性试验,选出阿里亚娜为大面积推广品种,阿高斯为搭配品种,汉姆斯和范妮为继续试验品种。  相似文献   

17.
水稻优化施肥技术主要依据土壤供肥能力和水稻的目标产量来确定N、P、K肥的总用量,利用叶龄来确定水稻生育期,在主要生育期,根据叶色卡的数值确定N肥追施量,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水稻高产群体各个时期对养分的需求,达到目标产量。超高产试验(SSNM_2)达到716.7 kg/667 m~2,比农民习惯施肥增产173.8 kg/667 m~2,增加效益234.3元/667 m~2。  相似文献   

18.
EGCG是茶叶中主要的儿茶素类物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近年来,EGCG促氧化作用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对国内外细胞实验中EGCG的促氧化作用进行综述。EGCG在细胞培养基中发生自动氧化可以形成细胞外氧化应激环境,这种自动氧化受到培养基种类、EGCG浓度与处理时间、血清含量及p H值等因素影响。在细胞内,EGCG直接提高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idative Species,ROS)和线粒体ROS,或者通过Fenton反应间接产生OH-。EGCG可以影响细胞内转录因子、信号通路与表面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与传递,从而影响细胞的一系列生命活动。  相似文献   

19.
种业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核心基础性产业,是影响农民增收乃至农村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立足于我国种子交易实际情况,分析目前我国种子营销渠道存在的种子企业规模小、诚信差,传统交易手段落后、效率低,交易和售后服务脱节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种子网上交易功能模块。  相似文献   

20.
药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产生的纯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药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获得的Pa2代59个株系进行了分析,调查了的株高、穗位、果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等性状,其中有11个株系(约占18.64%)表现整齐一致。讨论了纯系的纯合性、遗传稳定性以及配合力等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