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紫苏又名赤苏、红苏,为唇形科紫苏属一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华中、华南、西南和台湾地区。紫苏叶富含粗蛋白、脂肪、粗纤维、钙、磷、氨基酸等物质,叶具特异芳香,有杀菌防腐作用,可作调味佐料和蔬菜食用。其根、梗、叶、花、果实均可入药,有散寒、发汗、利尿作用,是优良的出口创汇功能性蔬菜。  相似文献   

2.
怎样栽培青紫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紫苏是以嫩叶供食 的唇形科蔬菜,其嫩叶营养丰富,除含有较高的维生素和矿物盐类外,还含有紫苏醛、紫苏醇、薄荷酮、薄荷醇、丁香油酚、白苏烯酮等物质。具特异芳香,有杀菌防腐作用,并有散寒理气之功效。紫苏嫩叶及其制品在国外市场销售看好,价高适销,其栽培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唇形目(Lamiales)唇形科(Labiatae)植物中,有许多是重要的香辛蔬菜,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下面,综合国内外有关资料,简要介绍部分常见的唇形科香辛蔬菜的药用价值。§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Britt.茎叶含有0.5%的挥发油,内含紫苏醛、紫苏醇、紫苏酮、薄荷醇、丁香油酚及白苏烯酮等,有  相似文献   

4.
<正>食叶紫苏为唇形科紫苏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嫩枝嫩叶有特异芳香,可作调味佐料和蔬菜食用,作为特种蔬菜栽培近年来有快速发展之势,也是优良的出口创汇蔬菜。现将其棚室反季节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栽培前准备1)选用适宜棚室。棚室栽培食叶紫苏,产品要求鲜嫩,在蔬菜淡季上市。因此,越冬栽培选用高效节能日光温室,早春栽培选用塑料大棚为宜。2)施足有机底肥。食叶紫苏反季节栽培应选用疏松肥沃、含腐殖质高的微酸性壤土,基肥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蔬菜对亚硝胺的阻断效果,在模拟胃液环境下结合液质联用,研究紫苏提取液对内源性亚硝胺的阻断作用。结果表明,在模拟胃液环境下加入紫苏液与亚硝酸钠,亚硝酸钠清除率可达10.4%。加入紫苏液、亚硝酸钠和二乙胺进行液相色谱质谱检测,空白样品和添加紫苏的样品中二乙基亚硝胺生成量分别为0.2、0.1 ng/mL,抑制率达到50%。添加紫苏的膳食中N-亚硝基二甲基(NDMA)、N-亚硝基二乙基(NDEA)、N-亚硝基二丁基(NDBA)、N-亚硝基吡咯烷(NPYR)含量显著降低。NDMA、NDEA在空白膳食中含量均为0.2 ng/g,紫苏试验组均未检出。NDBA空白对照为0.4 ng/g,紫苏试验组为0.2 ng/g,抑制率为50%;NPYR空白对照为8.6 ng/g,紫苏试验组为4.9 ng/g,抑制率为43%。因此,紫苏对内源性亚硝胺有明显的阻断作用。  相似文献   

6.
紫苏又名赤苏、红紫苏、白苏。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国,现主要分布在印度、缅甸、中国、日本、朝鲜、韩国等国家。紫苏主要用于药用、油用、香料、食用等方面,其叶、梗、果均可入药,嫩叶可生食、做汤,腌渍。紫苏因其特有的活性物质和营养成分,备受人们关注。紫苏含有挥发油,具有特意香味,并有防腐作用。每100克鲜嫩紫苏茎叶,含蛋白质3.9克,脂肪1.3克,  相似文献   

7.
紫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苏(Perilla frutesces L.),又称赤苏、白苏、杜荏、回回苏、苏叶等,属于唇形科紫苏属1年生草本植物,其叶毛茸茸、绿莹莹,可作调味佐料和蔬菜食用,在日本高级餐馆里紫苏为人们食用生鱼片的必需品,堪称风行时尚、药食兼用的营养植物,是优良的出口创汇蔬菜.  相似文献   

8.
正紫苏又名红苏(香苏),具有散寒解表、理气宽胸、安肺润肠之功效。是国家卫生部首批颁布的食药兼用的60种物种之一,在欧美、东南亚和我国港澳台地区,现已将紫苏叶作为时尚蔬菜和医药保健品原料。其根、茎、叶、种子均可入药,嫩枝、嫩叶具有特异芳香,可作调味佐料和蔬菜食用。是一种优良的出口创汇蔬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各种特种蔬菜的普遍开发利用,紫苏的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紫苏地上器官水浸液对野草香的化感作用,以风干的紫苏茎、叶、花序为供体,野草香种子为受体,按照A×B=3×5二因素有重复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用实验室生物测定法测定了受体的发芽率、成苗率、发芽指数、胚根长度和胚轴长度5项指标,计算了化感效应指数和化感综合效应.结果表明:浓度相同时,紫苏茎、叶、花序水浸液对受体的化感抑制作用表现出“叶=花序>茎”的强弱顺序;器官相同时,紫苏水浸液对受体的化感抑制作用表现为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试验的各处理对受体5项指标的化感抑制作用强弱顺序为胚根长度>发芽指数>成苗率>胚轴长度>发芽率.  相似文献   

10.
出口紫苏大叶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上海都市型农业的建设和出口创汇农业的发展,紫苏大叶的生产与出口销售已成为松江区出口蔬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松江区出口紫苏大叶种植面积稳定在14.2万m^2,年出口紫苏大叶总量达2.4—2.8亿张,创汇达1700万元以上。我们依据紫苏作物的生长特性和从国外引进紫苏大叶优良品种的生产特征,结合上海地区的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研究探索在保护地栽培条件下生产符合出口标准的紫苏大叶,不断完善紫苏大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正>紫苏是一种特种蔬菜,随着新兴保健食品的开发和人们食物结构的改变,紫苏的经济价值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20世纪80年代开始已在各地栽培,是国家卫生部首批颁发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六十种中药之一。紫苏具有解表散寒、解热止血、益气和胃、解鱼蟹毒等功能,主治风寒表症、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蔬菜作物的化感作用及其作用机理,介绍了蔬菜作物对蔬菜作物或其他非蔬菜作物化感作用的研究现状,总结了蔬菜间化感作用的关系,指出了蔬菜作物化感作用的利用及其前景。  相似文献   

13.
紫苏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苏是唇形科紫苏属中以嫩叶为食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赤苏、回回苏、白苏、香苏等。茎叶中有挥发油,内含紫苏醛、紫苏醇、薄荷酮、薄荷醇、丁香油酚及白苏烯酮等,具特异芳香,有防腐作用。嫩叶生食或作汤,植株可腌渍。根、茎、花萼及果实均可  相似文献   

14.
邹新群 《蔬菜》2002,(1):10-10
紫苏为唇形科,紫苏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叶和种子均可入药,嫩枝嫩叶具特异芳香,可作调味佐料和蔬菜食用,是优良的出口创汇蔬菜。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栽培技术 1.按种育苗 选用日本的食叶紫苏或国内的大叶紫苏品种。选择表土不易板结、通气保水性好、含腐殖质较高的肥沃土壤作苗床。每667m2苗床先于地表均匀施用腐熟的鸡羊粪200kg或浓人粪尿竹400kg。翻入土内,晒垡10天后,再撒施复合肥5kg、尿素2kg做底肥。肥土混匀耙平整细后作床,床高15cm,长宽视地形和操作方便而定。3月中下旬…  相似文献   

15.
大棚紫苏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紫苏属1年生草本植物,其嫩叶青绿芳香,既可生食,也可制茶,具有良好的杀菌、消炎和保健作用,是不可多得的蔬菜珍品,近几年备受日韩等国外市场青睐,需求量极大,而且栽培效益高。我国土地资源丰富,人力成本低廉,发展紫苏产业潜  相似文献   

16.
紫苏为唇形科紫苏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卫生部首批颁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60种物品之一,其嫩枝和嫩叶具有特异芳香,嫩叶可直接炒食、生拌、作汤、炸食或鲜叶蘸酱生食,味道鲜美,具有暖胃和解毒的功效,是优良的出口创汇蔬菜。溧水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从山东引进青紫苏进行试种,获得鲜叶产量2000kg/667m^2,产值达8300元/667m^2。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常见的药食同源蔬菜有板蓝根、马齿苋、鱼腥草、紫苏、蒲公英、藤三七、枸杞芽、小茴香、救心菜、地肤、藿香等,这些蔬菜不仅风味独特,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长期食用有利于身体健康,深受人们喜爱。但这些蔬菜种植规模不大,又受季节限制,平常不易购买到,即使有些蔬菜能够购买到,但价格偏高,不利于推广种植。笔者研究阳台蔬菜多年,现将这些药食同源蔬菜的阳台种植技术总结如下,供市民在自家阳台上种植、食用。  相似文献   

18.
紫苏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苏又名香苏、桂荏、白苏等,其学名为Perillafrutescens L.,为唇形科紫苏属中以嫩叶供食的栽培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国,主要分布在东南亚,我国华北、华中、华南、西南及台湾省有野生或栽培,日本、南韩栽培也较为普遍。其茎叶有特殊的香味,是重要的香辛类蔬菜,用途广泛。由种子生产的芽菜可作为佐料;成株的叶片可腌渍食用及调料用。  相似文献   

19.
《北方园艺》2011,(7):124
1.原料选择:能作泡菜用的蔬菜很多,在选择时,一般应选择质地紧密,腌渍后仍能保持脆嫩状态的原料。可作泡菜用的主要蔬菜有萝卜、胡萝卜、草石蚕、莴笋、甘蓝、大白菜、蒜薹、黄瓜等。2.调味料的确定:姜、花椒、紫苏、辣椒等。3.制作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20.
以50年育龄油茶林的叶和凋落物制得水浸提液为试材,分别配制5、10、20、40mg/L不同浓度浸提液,以蒸馏水为对照,浇淋紫苏幼苗,通过测定分析幼苗叶片中叶绿素、脯氨酸和丙二醛等生理指标含量变化,探讨油茶林模拟环境对紫苏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紫苏幼苗叶绿素含量随浸提液浓度增加显著降低且油茶叶浸提液降低作用更明显;脯氨酸含量随浸提液浓度增加而升高,且油茶凋落物浸提液浓度为40g/L时,脯氨酸含量达到45μg/g,凋落物作用对脯氨酸含量增加作用更显著;丙二醛含量随浸提液浓度增加而逐渐降低,油茶凋落物浸提液降低作用更明显。试验表明,高浓度的油茶叶及凋落物浸提液对紫苏幼苗生长有明显的化感抑制作用,油茶林下土壤环境不利于紫苏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