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谷叶上发生的二种细菌病害经症状及病原细菌的形态,培养性状和生理生化性状以及寄主范围的测定,确认该两种细菌病害为粟细菌性褐条纹病和粟细菌性条斑病,病原细菌分别为PseudomonasavenueManns.和Xanthomonascampestrispv.translucens,谷子是Xanthomonascampestrispv.translucens的一个新寄主。  相似文献   

2.
黄瓜细菌性圆斑病病原细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吉林省大棚和温室里发现一种新的黄瓜叶部细菌病害。通过对病原细菌的系统鉴定,确认为是黄单胞杆菌属[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ucurbitae(Bryan)Dye]所致黄瓜细菌性圆斑病,此病为吉林省内新病害。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对唐菖蒲叶部发生的细菌病害通过症状观察、病原细菌的分离、致病性测定和细菌学性状的系统鉴定,并坚定出三种:Pseudomonas fluorescens BlovarⅡ所致的唐菖蒲疮痂病,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gumnusudans所致的唐菖蒲疫病和Eruinia chrysanthemi所致的唐菖蒲细菌性叶斑病。这三种病害国内均无记载,而唐菖蒲细菌性叶斑病在国外也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4.
桑细菌性枝枯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病害的发生时期、症状和病原菌的生理生化的特性、血清学反应、致病性等方面的比较研究的结果,证明桑细菌性枝枯病的病原细菌也是一种丁香假单孢杆菌(Pseudomonas syringae Van Hall),但它不同于桑细菌性疫病的病原细菌[另一个丁香假单孢杆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mori)]。所以我们认为桑细菌性枝枯病是桑树的一种新病害。  相似文献   

5.
对来自广东省广州市花卉苗圃场红掌上发生的1种细菌性病害进行了病原鉴定。通过对红掌上分离的病原细菌进行形态观察、染色试验、致病性测定、寄主范围、生理生化性状等常规细菌鉴定技术,结合细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该红掌细菌性叶枯病的病原菌为地毯草黄单胞菌万年青致病变种(Xanthomonas axo-nopodispv.dieffenbachiae)。  相似文献   

6.
烟草野火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世界普遍发生的烟草野火病,从病害分布和为害、病原细菌、烟草抗源及抗病性遗传、病害流行规律及其综合防治策略等几方面进行了论述,并介绍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展望。  相似文献   

7.
辽宁烟区野火病病原鉴定及药剂防治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烟草野火病是烟草上一个重要细菌性病害,在辽宁省主产烟区已分布较广。引起此病的病原经鉴定为烟野火病细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tabaci)。菌体杆状,端生鞭毛1~3根,革兰氏染色阴性,人工接种可侵染普通烟(G28、NC89等),还可侵染曼陀罗、辣椒等茄科植物,不侵染蚕豆、小麦等。品种抗病性测定表明,供试品种中未发现免疫品种,红花大金元、8021、Coker 176、K326、NC89、G140属中抗,G28、云烟2号属感病品种。田间小区试验表明,DT 杀茵剂和细菌灵防效较好,抗斑杀菌剂、链霉素和酪氨铜亦表现一定防效。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山东济南商河保护地红掌上发生的1种细菌性病害进行了病原鉴定。通过对红掌上分离的病原细菌进行形态观察、染色试验、致病性测定、生理生化性状等常规细菌鉴定技术,结合细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该红掌细菌性叶斑病的病原菌为黄单胞菌属地毯草黄单胞菌柑橘致病变种(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cit-ri)。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黄瓜各种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和病毒性病害高发的现状,对天津地区黄瓜病害的发生情况进行田间观察,并运用试纸条法、PCR法及RT-PCR法对黄瓜种子和叶片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田间观察发现,天津地区黄瓜病害主要有细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及病毒性病害,其中真菌性病害最为普遍,褐斑病、白粉病、霜霉病多发;试纸条法在30份黄瓜品种种子样品中检出种传病害瓜类细菌性果斑病病原(Aac)1份,在11份叶片样品中检测出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GMMV)和烟草花叶病毒(TMV)各1份;PCR法在30份种子样品和2份疑似病害叶片样品中有3份种子样品检出细菌性角斑病;RT-PCR法在30份种子样品和6份疑似病害叶片样品中有1份叶片同时检出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GMMV)和烟草花叶病毒(TMV)。  相似文献   

10.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Bacterial Leaf Streak,BLS)是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国家水稻产区重要的细菌病害之一,每年在局部稻区流行致灾。该文对该病害在中国的发生和危害情况、病原细菌的分类、侵染特性、致病因子、致病性和抗性育种等相关研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该病害发生与防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该病害未来的研究方向及思路。  相似文献   

11.
首次报道了万年青细菌性叶斑病和叶枯病在我国的发生。对分离到的4个菌株经致病性测定,电镜形态观察,培养性状和生理生化性状的测定,初步确定引起万年青细菌性叶斑病的病原为Erwinia herbicola(Lohnis)Dye,叶枯病的病原为Pseudomonas pseud oalcalig enes subsp.rohdea。  相似文献   

12.
人参9种病害的症状和病原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人参的 5种新病害 :人参褐斑病 (AcremoniellacucurbitaeSchulz etSacc )、人参黑腐病 (Do ratomycesstemonitis (Pers etFr )Morton&Smith)、人参白粉病 (ErysiphepanacisBaietWang)、人参褐腐病(MoniliacinereaBon)、人参线虫病 (MeloidogynehaplaChitwood)和国内新记录的 3种人参病害 :人参灰霉病(BotrytiscinereaPers )、人参黑干腐病 (Phoma panacicolaNakataetTakimoto)、人参粘菌病 (StemonitisherbaticaPeck )。订正了吉林省人参细菌性软腐病的病原物 ,即为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胡萝卜软腐亚种 (Er winiacarotovorasubsp carotovoraDye)、胡萝卜欧文氏菌黑胫亚种 (E carotovorasubsp atrosepticaDye)、石竹假单胞菌 (Pseudomonascaryophyll (Burkholder)Starr&Burkholder)。  相似文献   

13.
在广东省乳源县白肋烟植株叶片中发现一种国内外尚未报道的新病害-黑腐病,病原细菌的主要细菌性状和寄主范围试验结果表明,此病病原细菌是甘兰黑腐病黄单胞菌萝卜致病变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福建省政和县云烟87上新发生的一种细菌性病害的病原菌,为进一步探讨其发病规律并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平板划线分离法对采自福建省政和县的罹病云烟87烟叶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对分离获得的细菌菌株通过柯赫氏法则验证其致病性,并采用生物学特征、生理生化反应及特异性引物检测、16S rDNA序列分析等明确其分类地位。【结果】从病叶上分离纯化获得15株细菌,经柯赫氏法则证明15株细菌菌株均为该病害的致病菌,且致病力无明显差异。分离菌株在NA培养基上培养1~2 d后,菌落为白色隆起,边缘不规则且黏稠,菌体短杆状,极生4根鞭毛,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经8项关键性生理生化特性测定、Biolog 94种表型测试、烟草野火病菌特异性引物检测及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将15株细菌菌株鉴定为扁桃假单胞菌烟草致病变种(Pseudomonas amygdali pv.tabaci)。【结论】引发福建省政和县烤烟叶部细菌性病害的致病菌为扁桃假单胞菌烟草致病变种。  相似文献   

15.
陕西烟田主要病害种类调查与病毒分子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陕西烟田病害种类,于2013-2015年对陕西烟田病害开展系统调查,鉴定出9种病害,分别是赤星病、白粉病、黑胫病、灰霉病、青枯病、角斑病、野火病、根结线虫病和病毒病,其中,赤星病、白粉病、灰霉病、黑胫病和病毒病发病普遍,危害严重;野火病、青枯病、角斑病和线虫病仅在个别烟田发生。烟草感染病毒的种类包括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马铃薯Y病毒(PVY)、烟草蚀纹病毒(TEV)和烟草脉带花叶病毒(TVBMV),其中,CMV、TMV、TEV和PVY检出率分别为23.6%、34.7%、21.3%和18.4%,TMV+CMV、CMV+TEV和CMV+PVY检出率分别为27.4%、24.9%和20.9%,烟田病毒复合感染普遍,造成损失较大。  相似文献   

16.
“通过1989~1991年3年的调查,发现豫西地区烤烟侵染性病害21种.其中病毒病害8种,真菌病害9种,细菌病害3种,线虫病害1种.根据这些病害的发生频率和病株率,将烟草赤星病、黑胫病、根结线虫病及由CMV、TMV、PVY、TEV共同引起的坏死型病毒病列为目前危害烤烟的主要侵染性病害.  相似文献   

17.
天竺葵病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天竺葵主要病害的病原物、症状及其防治措施,并列出77种天竺葵病害种类名录。  相似文献   

18.
烟草青枯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细菌性土传病害,其病原菌是青枯雷尔氏杆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生物防治是行之有效的绿色防控技术措施。选用新农药105亿cfu/g多粘菌·枯草菌WP,开展了对烟草青枯病的室内药剂抑菌和田间药效试验。105亿cfu/g多粘菌·枯草菌WP防治烟草青枯病效果显著,防效达76.10%,减轻了病害发生程度,同时还能提高烟草的株高、茎围、产量等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  相似文献   

19.
连作烤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16S rDNA-PCR-DGGE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连作年限烤烟根际土壤为材料,应用PCR-DGGE技术对土壤样品进行细菌菌落分析,以期为烟草连作障碍调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烤烟生育中后期土壤细菌群落比较丰富。不同连作年限植烟土壤大田期细菌种群结构有差别,表现为大多数细菌类型是共有的,存在少数特有的细菌类型,轮作土壤的细菌丰度变化较稳定,而连作增加了土壤细菌的丰度,并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轮作细菌优势种群在大田期很稳定,而连作土壤的细菌菌群有较大变化,绿弯菌门的暖绳菌科、酸杆菌门和棒状杆菌科的菌群活动对连作土壤的营养代谢有强烈的影响,致病菌增多,不利于烤烟生长发育。不同连作年限对烤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有较大影响,烤烟连作后细菌种群结构的变化可能是引发烤烟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万寿菊秸秆堆肥对烟草连作根际土壤理化性状、微生物群落及烟草青枯病发生的影响,为利用万寿菊秸秆堆肥缓解烟草连作障碍提供依据。【方法】试验于2018—2020年进行,设2个处理:即施用1500 kg/ha万寿菊秸秆堆肥处理(FMC)和不施用万寿菊秸秆堆肥对照(CK)。施用万寿菊秸秆堆肥第3年(2020年),于烟叶移栽后50和100 d时采集烟株根际土壤,测定分析土壤理化指标和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并调查烟草青枯病发生情况。【结果】与CK相比,FMC处理的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P<0.05,下同),而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 FMC处理也可显著提高土壤细菌群落Sobs和Chao1指数,而对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较小。施用万寿菊秸秆堆肥可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提升被孢霉属(Mortierella)、毛壳菌属(Chaetomium)等拮抗菌的相对丰度,而降低劳尔氏菌属(Ralstonia)和镰刀菌属(Fusarium)等病原菌的相对丰度。施用万寿菊秸秆堆肥3年可显著降低烟草青枯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对烟草青枯病的相对防效为47.72%。【结论】万寿菊秸秆堆肥可改善烟株根际土壤理化性状和微生物群落结构,降低烟草青枯病发病情况,在缓解烟草连作障碍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