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种子世界》2009,(1):56-56
据发改委公布的首份有关粮食安全的中长期规划,中国粮食自给率未来将长期稳定在95%以上。针对目前国际粮价普遍上涨,国内粮价处于低位的现状,发改委表示,由于中国的粮食供应长期处于一个紧平衡的状态,因此中国没有在今后一个时期较大规模出口粮食的规划。  相似文献   

2.
<正>新型肥料的发展趋势与农业发展趋势密切相关,随着人口的增长,人类对粮食和农产品需求量增多,新型肥料迎来发展机遇期。菌肥:独辟蹊径新路途随着国家对土壤修复的重视和提出肥药双减行动,中国菌肥产业将迎来"黄金10年"。农作物往往因为土壤含镁量较低、施肥不平衡、肥料营养元素间的拮抗,酸性土壤、降雨量大,种植强度高等原因,造成镁的严重缺乏。通过科学施肥才可提高植物营养均衡,为作物的优质  相似文献   

3.
在转基因这样的战略高技术领域,不发展就会落后,落后就要“挨打”。首先,这是国家重大需求:用占世界耕地面积7%的耕地养活13亿人。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届时,全国年需粮食存在着巨大的缺口。另外南咸、北碱、东西部寒冷、半壁江山干旱的实情,迫切需要转基因技术培育新品种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联合发布《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20》,报告认为到"十四五"期末,有可能出现1.3亿吨左右的粮食产需缺口。一些媒体在引用时用此数据渲染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实际上是一种误读或者片面理解。进入新世纪后,经济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外开放步伐加快,中国粮食生产与消费(产需)缺口已经成为常态。近年来,中国粮食连年丰收和口粮生产连年有余的同时,每年净进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粮食安全发展报告(2013-2014)》近日正式发布。这是我国首部粮食安全评估报告。报告认为,2013年我国粮食生产整体比较安全,大豆生产存在风险。报告从评估角度对我国粮食安全进行分析,初步建立起了粮食安全评估体系,将粮食安全等级划分为"粮食安全"、"粮食比较安全"、"粮食不安全"和"粮食危机"。经评估,2013年我国粮食生产整体状况为"比较安全",粮食流通、消费、宏观调控的等级也为"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6.
粮食的供给与需求平衡,对国家乃至世界的稳定是有极其重要意义的.随着新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领域的技术将由工业化提升到信息化,农产品的生产与贸易将由区域化走向国际化.尤其加入WTO后,国际竞争更加激烈,根据粮食的供求关系制定农业发展战略,对每一个国家的发展,尤其是不发达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中国粮食生产核心区现代农业发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粮食生产核心区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重点区域,通过归纳国内外有关粮食生产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研究的相关文献,总结出粮食生产核心区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发现粮食生产核心区现代农业发展还存在着许多研究角度,在分析了粮食生产核心区和现代农业发展内涵、模式和评价的基础上,认为粮食生产核心区现代农业采用何种发展模式、如何进行评价等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为实现不同区域粮食生产核心区现代农业均衡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中国作为粮食进口大国和种子进口大国,必须积极利用高度发展的现代化网络和科学技术的优势,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稳住农业生产。首先研究了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粮食问题的发展现状,然后着力研究了我国粮食发展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包括生产种植结构不平衡、农业机械利用率不高、农产品销售体系不完善、粮食资源损耗现象日益突出等。基于上述因素,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数字     
《种子科技》2013,(2):14
中国粮食自给率跌破90%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日前说,中国粮食自给率已经跌破90%。如果按一个人一年吃400kg粮食计算,2012年相当于进口粮食养活了1.9亿中国人。韩俊认为,虽然我国粮食产量九连增,但是粮食供求总量趋紧,而且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由于国内农业资源有限,必须要通过进口来平衡供和求,但是中国是13亿人的大国,如果口粮长期都不能自给的话,国外生产的小麦、稻谷的价格,中国可能难以承受。  相似文献   

10.
试对中国粮食自给率实现95%的目标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晴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0):421-421
中国是世界粮食生产和消费的大国,粮食自给率水平的高低不仅仅关系到国内粮食的生产、消费乃至农业的发展方向,而且对于世界粮食市场的稳定和繁荣也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在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中国粮食自给率现状进行了分析;进一步从粮食的需求量、供给量出发,分析了中国粮食自给率存在的隐患,最后提出了稳定粮食自给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粮食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影响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具有13亿人口的大国,维护粮食安全,保证粮食供给基本平衡和粮食价格基本稳定,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其中,粮食价格主要在物价水平和农民收入两个方面对经济社会系统造成影响[1].2001年,中国加入WTO,中国粮食市场的开放程度日益加深,粮食进口量大幅度增加,正常情况下粮食供给平衡已经可以实现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2.
关于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动现代种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强国柱 《种子科技》2011,29(10):3-5
我国是人口大国,又是农业大国,粮食供需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处于紧平衡状态。随着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我国粮食刚性需求不断扩大。保障粮食安全仍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必须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这也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农业科技创新,在农业科技创新中推动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对提高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凯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9):53-59
为了深入研究农业科技进步对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揭示中国农业科技进步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机理,探讨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区域差异及其产生原因。作者基于C-D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建立固定效应变参数面板数据分析模型,并依此对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详细地测算和分析。研究表明: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反映出中国农业科技发展水平呈现区域不均衡状态;1978—2012 年间全国13 个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在17.28%~33.82%之间,全国粮食主产区平均水平为26.22%;在生产要素的投入中,资本存量的科技含量水平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影响较大;农业科技进步在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经济增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仍然较小,中国农业经济增长所依赖的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低产出的粗放式增长方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4.
我国粮食仓储业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是有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粮食生产得到了极大发展,到1998年粮食总产量已达到5100亿千克,比七十年代初翻了一翻。虽然此时城乡粮食需求也达到了4700亿千克,但我国粮食却首次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可喜变化,随之连续几年出现产销平衡略有结余的现象。一些乐观主义者也由此产生错觉,以为中国粮食问题已经解决。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消费及经济增长影响,将气候变化影响粮食产量的研究结果作为一般均衡模型的政策模拟方案,通过构建的基期模拟预测研究了到2050年中国粮食生产、消费及其经济增长两个方面的内容。模拟结果显示:(1)到2050年,中国粮食生产总量在A2情景(高排放)下为629185×103 t,在B2(中低排放)情景下为601859×103 t。总需求在B2情景下为626609×103 t,在B2情景下为561093×103 t,不考虑损耗及库存,粮食供需基本平衡,供给略大于需求。(2)考虑CO2的肥效作用,到2050年,气候变化对中国宏观经济和部门经济产生有利影响,实际工资、实际GDP、投资、家庭消费、出口等宏观指标相比于基期都有所上升,对主要农业部门及工业和服务业部门的产出、消费、进出口也是有利影响。而不考虑CO2的肥效作用则会得到相反的结论。(3)在A2情景下气候变化对中国宏观经济和部门经济的有利影响要大于B2情景下的影响。(4)从气候变化对产出和需求影响的变化结果来看,从总体上来说,考虑CO2的肥效作用,无论是A2还是B2情景下,都导致供给增加,进口减少,增加的供给量大于需求。因此,考虑CO2肥效的作用,会增强供给的保障,有利于维护中国的粮食安全。而不考虑CO2的肥效作用,无论是A2还是B2情景下,都导致供给减少,进口增加,减少的供给量大于需求的变化量,不利于维护中国的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6.
中国杂交水稻在印度尼西亚品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亚洲的主要作物,亚洲水稻面积占世界稻作面积的 88.87%,而亚洲稻谷产量则占世界稻谷总产的 90.75%( FAO,2003).因此,水稻生产在亚洲粮食生产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特别是近年中国的杂交水稻迅速走向亚洲,对亚洲近年的粮食增产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为了解中国的杂交水稻在印尼的适应性,为中国杂交水稻进入印尼,实现袁隆平院士的"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的心愿,我们在印尼开展了杂交水稻品种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三大蔬菜批发市场行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蔬菜基地建设为主的蔬菜产销体制改革、80年代末期以批发市场建设为主的菜篮子工程建设以及1992年的蔬菜市场全面放开,北京市的蔬菜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原来的供不应求、严重短缺,转变为供求总量上大体平衡,而同时存在结构上不平衡现象的新局面.政府蔬菜经济工作的重点也逐渐由着力解决"没菜吃"问题转到"卖什么菜"问题,随着批发市场的建设和发展,京郊和全国各地蔬菜不断涌入北京,为保证北京市民的蔬菜供应、繁荣北京蔬菜市场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现状与未来十年发展建议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当前,全球范围内小麦和稻米的供求矛盾趋缓,国内供求也基本平衡。但在国内,玉米和大豆的供求还存在问题。当今存在大豆供求矛盾的根源不在种业,而在于粮食生产能力和经济利益的平衡。目前的解决方案是以最小的代价满足国计民生需求,同时整体上对农民有利;而玉米的供求矛盾就复杂得多。……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受纺织工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中国棉花消费持续增加,产需缺口不断扩大,进口量也迅速增加.预计2007-2008年度,纺织工业继续增长,但增长速度将有所回落,对棉花的需求增速也将放缓;国内棉花产量与上年基本持平,产需缺口进一步扩大,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将更高.  相似文献   

20.
2005年,国内纺织需求持续增长,棉花缺口巨大,棉花价格逐渐走高。2006年度,国内棉花缺口继续扩大,大量进口的局面仍将持续,国内棉花价格有望保持高位。12004/05年度中国棉花产需缺口巨大,价格回升1.1我国棉花产需缺口巨大2004年,我国棉花产量为632万t,同比增幅为30%,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高产年份。在产量大幅增长的同时,棉花消费也快速增长。伴随着2005年1月全球纺织品配额的取消,我国纺织品出口放量增长,进而带动了棉花消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虽然我国部分纺织品出口受到欧盟、美国等特保、设限等不利因素影响,但我国棉纱月度产量仍连续创造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