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形态分类学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喀喇昆仑山离瓣花类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地理成分进行分析,该区共有离瓣花类植物24科114属310种11变种.在科的组成中,中等属科、多属科及寡属科构成科结构的主体,所含属数占90.35%;而就种水平而言,以大科和中等科为主体,所含种数占88.39%.在属的组成中,单种属和寡种属构成属结构的主体,所含属数占90.35%;但就种水平而言,多种属和寡种属构成主体,占总种数的79.03%.该区系特有现象不是很明显.生活型以地面芽植物与一年生植物占较大优势,占总种数的86.13%,与其区系的温带干旱性质相吻合.属的分布区类型表明,该区系地理成分多,有8个分布类型和14个变型,温带性质明显,约占66.34%,且以北温带为主;与地中海、西亚、中亚交流相对较多,而与东亚交流很少,缺乏热带分布型及中国特有分布型.  相似文献   

2.
云南富宁县木洪大山苔藓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自云南省富宁县木洪大山的550份苔藓植物标本进行整理,鉴定出该地区苔藓植物36科94属245种(包括亚种、变种)。其区系基本特征是地理成分多样,区系联系广泛,兼有多种区系成分。该地区共有15种区系分布类型,集中表现为3个类群,其中温带类群占较大比例,反映出该地区苔藓植物区系成分具有以暖温带类型为主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采自贵州安龙仙鹤坪自然保护区411份苔藓植物标本鉴定及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共有苔藓植物41科73属140种(包括亚种、变种);该区苔藓植物地理成分复杂,区系联系广泛,共有12种区系类型;该区以东亚分布为主,占总种数的25.71%,热带亚洲成分次之,占15.71%,反映出该植物区系具有南北过渡的特点;该区苔藓植物区系中,各类温带性质的区系成分共计82种,占总种数的58.57%,表明该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  相似文献   

4.
一个地区的昆虫区系研究对当地昆虫种类的多样性和起源进化研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还对当地农林害虫的可持续控制及资源昆虫的保护利用产生重要价值.查阅文献发现,卢氏地区的半翅目昆虫区系研究比较薄弱,为此,采用实地野外考察和查阅文献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南西部卢氏地区的半翅目(狭义)昆虫区系进行了研究.调查后,卢氏地区的半翅目昆虫种类数量提升至12科33种.从世界动物区系属性上看,古北区和东洋区共有种为25种,占调查总数的75.8%,完全东洋区种类有5种,占调查总数的15.2%,其他类型极少发现,表明卢氏地区半翅目昆虫带有强烈的东洋区与古北区过渡属性.从中国动物区系属性看,华北、华中、华南和西南四区共有种为7种,占调查总数的21.2%;有3个分布类型都包含4种,分别是西南和华中区共同分布型,西南区、东北区、华南区、华中区、华北区共同分布型,西南区、蒙新区、东北区、华南区、华中区、华北区共同分布型,各占调查总数的12.1%.国内昆虫七大区系亚区对卢氏地区半翅目昆虫区系结构的影响作用大小依次是华中区、西南区、华北区、华南区、东北区、蒙新区、青藏区.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经过实地调查,在甘肃濒危野生动物繁育中心及其周围地区(武威东沙窝)共录得14目、27科、59种鸟兽,综合生态地理环境进行综合分析,这些鸟兽的分布类型以干旱地区特有种和代表种为主,计26种,占当地鸟兽区系组成的44.07%。其余主要有热带至寒温带、热带至温带、温带至寒温带、热带至温带、温带至寒温带和温带等几个分布类型。鸟类区系包括8目,16科,37种。其中,食草种和无脊椎动物的雀形目鸟类20种。隼形目猛禽中9种,它们分别占鸟类区系组成的数的54.1%和24.3%。兽类包括6目,11科,22种。其中,以啮齿目动物占优势,计12种,占兽类区系组成总数的54.5%。  相似文献   

6.
广东古兜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初步调查统计,古兜山植物区系有野生维管植物162科、500属、949种。在该区系中发现广东大陆分布新记录植物10种;在保护区内发现有国家重点保护的频危植物9种。 古兜山植物区系的优势科为金缕梅科、山茶科、壳斗科、樟科、山矾科等。地理成分的分析表明,该区系具有明显的热带性质,热带至亚热带分布成分占81.3%,温带成分占18.7%。它与同处于华南南亚热带的相邻地区植物区系有密切的联系,是华南南亚热带植物区系的一部分,隶属于古热带植物界的大陆东南亚植物区。区系还表现有由古热带植物区系向泛北极植物区系过渡的性质。  相似文献   

7.
在已有标本采集记录和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已记载的18属370种7亚种虎天牛族昆虫进行初步区系分析,基本明确了中国虎天牛族生物多样性及地理分布状况。在属的组成中,若按区系成分比较,北方区系成分4属,南方区系成分10属和南北区系成分不明的4属,属的比例各为22.22%,55.55%和22.22%。不论是从属的数量上还是从属的容量上来考虑,南方区系成分占优势;在种的组成中,北方区系成分81种3亚种,占总数的22.28%;南方区系成分258种3亚种,占总数的69.23%;南北区系特征不明的27种1亚种,占总数的7.43%;全国分布的4种,占总数的1.06%,南方区系成分几乎占了我国区系成分的2/3。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中国始叶螨属的区系特点,本文整理了中国始叶螨属40种的分布信息区系的地理成分,采用区系型单式及复计分析方法分析了其区系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始叶螨属在世界动物地理六界区划中有8种区系型,以东洋界区系为主,比重45.00%;其次为古北界-东洋界跨区区系型,比重22.50%。在世界动物地理十一界区划中有14种区系型,仍以东洋界区系为主,比重30.00%;其次为中日界区系,比重22.50%,跨区区系中以中日界-东洋界跨区区系为主,比重15.00%。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有16种分布型,以华南区区系为主,比重25.00%;其次是华中区区系,比重20.00%。因此认为,中国始叶螨属在世界六界区划中以东洋界区系为主导,与古北界区系间联系紧密,和新北界区系的联系明显;在世界十一界区划中,亦以东洋界区系为主导,与中日界区系和古北界区系间联系紧密,和新北界区系的联系明显。中国始叶螨属在世界十一界区划中国部分中以东洋界区系和中日界区系为主;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华南区区系和华中区区系的重要性相近,华南区区系、华中区区系和华北区区系间的联系密切;中国始叶螨属中国特有种以华南区分布最多,其次是华中区。使用世界十一界动物地理区划能更为全面、详细、明确地解析中国始叶螨属的区系构成和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采自贵州省岩下大鲵自然保护区279份苔藓植物标本整理鉴定,统计出该区共有苔藓植物35科,74属,131种(包括亚种、变种)。其中苔类植物9科,10属,18种;藓类植物26科,64属,113种。其区系基本特征是地理成分多样,区系联系广泛,兼有多种区系成分。该区以东亚分布为主,占总种数的32.8%;温带成分和热带成分所占比例也较高,反映该保护区具有南北过渡的特点;中国特有种比例仅次于东亚成分,占总数的19.3%。优势科分析表明该区苔藓植物以温带性质为主。  相似文献   

10.
对黑龙江省帽儿山自然保护区次生林植被区系成分分析表明,帽儿山次生林植被主要有种子植物87科328属751种,其中包括裸子植物1科4属7种,被子植物86科324属744种;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69科249属572种,单子叶植物17科75属172种.对种子植物的分布区类型的分析表明,帽儿山自然保护区天然次生林植物区系科、属的分布区类型较为丰富,在科级水平上有6个分布类型5个变型,在属级水平上有13个分布类型9个变型.天然次生林植物区系呈温带性质,各类温带分布类型194属,占整个帽儿山天然次生林总属数328属的59.15%,帽儿山次生林区系特有现象明显,与东亚及日本植物区系联系比较密切.  相似文献   

11.
秦岭火地塘伞菌区系组成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秦岭火地塘伞菌进行了调查,鉴定出192种,隶属于55属、17科。并对其区系进行了初步分析表明,含10种以上的科为口蘑科、丝膜菌科、鬼伞科、红菇科、蘑菇科、球盖菇科;含10种以上的属为杯伞属、小皮伞属、丝膜菌属。从种的区系地理成分上可分为8个分布型:世界广布成分(17.4%)、北温带成分(64.8%)、东亚—北美成分(3.5%)、旧世界温带成分(3.1%)、中国—喜马拉雅成分(3.6%)、中国—日本成分(2.6%)、泛热带成分(3.1%)、热带亚洲—热带非洲成分(1.6%),表现出典型的温带区系特征,与内蒙古大青山比较相似。同时表明该地区与北美、日本、非洲在伞菌区系上有着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安徽大别山北坡植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大别山北坡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和华东、华中、华北三大植物区系的交汇区,植物种类比较丰富。据初步统计,该区有维管植物173科648属1477种,其中种子植物有146科595属1380种。该区植物区系具有下列基本特点:1)区系成分比较丰富;2)古老和孑遗成分繁多;3)特有成分较少;4)区系成分过渡性明显。该区种子植物可区分为15种地理成分(分布区类型),其中热带分布的属占33.2%,温带和亚热带分布的属占66.8%。  相似文献   

13.
秦岭火地塘林区多孔菌区系地理成分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秦岭火地塘林区内的多孔菌区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秦岭火地塘多孔菌有93种或变种,隶属于45属。秦岭火地塘多孔菌的优势属是栓菌属,有12种(占12.90%),其次是附毛菌属,有6种(占6.45%),第三是革孔菌属、褐褶菌属、多孔菌属和干酪菌属(各占5.38%)。从种的区系地理成分上可划分为:广布成分(29.03%)、北温带成分(38.71%)、温带 亚热带、热带成分(13.98%)、热带亚洲 热带美洲成分(6.45%)、东亚 北美间断成分(8.60%)、东亚成分(2.15%)、中国特有成分(1.08%),表现出典型的温带区系特征。  相似文献   

14.
通过野外踏查和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松嫩草地的非粮柴油能源植物组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松嫩草地非粮柴油能源植物包括20科54属75种,温带性质明显,世界分布科占绝大多数(70%)。北温带分布型的属所占比例最高(25.93%),中国-日本分布型和旧世界温带分布型的种所占比例最大(18.57%)。主要分5个区和亚区,非粮柴油能源植物中东北植物区成分(NE)占19.93%,华北植物区成分(NC)占18.92%,东北平原亚区成分(NEP)占22.64%,东蒙古草原亚区成分(EMS)占19.59%,大兴安岭植物区成分(DA)占18.92%。本区植物温带性质十分明显,保存了相当数量的相邻区系的非粮柴油能源植物资源,资源植物储备量大,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5.
骊山森林公园拥有种子植物357种(含种下等级),隶属74科235属.通过对其属分布区类型的分析,认为有15种分布类型.其中北温带分布68属,占总属数的34.2,其次为泛热带分布28属、旧世界温带分布23属、东亚和北美间断分布17属、东亚分布16属,分别占总属数的14.1、11.6、8.5和8.0.同时,还分析了主要的分布类型,阐明了骊山种子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中国马钱科植物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中国马钱科植物地理分布的研究,把中国马钱科8属划分为5个分布区类型:1.泛热带分布:马钱属、度量草属、醉鱼草属;2.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间断分布:钩吻属:3.旧世界热带(热带亚洲、非洲和大洋洲间断)分布:髯管花属;4.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灰莉属、尖帽草属;5.东亚(东喜马拉雅-日本)分布:蓬莱葛属。云南是我国马钱科植物的分布中心,拥有的属、种数分别是全国属、种数的87.5%和77.8%。  相似文献   

17.
岩下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邓坦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0):5671-5673,5676
依据植物的现代地理分布,岩下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种的分布可以划归11个分布区类型和7个亚型,其中东亚成分和热带亚洲成分构成了该区区系的主体。区系分析表明,该地区蕨类植物处于东亚植物区系中,但热带亚洲成分对该区也有一定影响,表现为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点。其区系地理成分复杂,从属来看,以热带、亚热带分布的属占优势,有33个,占总属数的78.6%,说明有较高的热带亲缘。从种来看,以东亚地理成分占优势(42种),加上中国特有成分(5种)占总种数的42.3%。表明岩下蕨类植物区系属东亚区系。  相似文献   

18.
黄楮林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黄楮林自然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174科622属1113种,分别占福建省科、属、种数的75 32%、49 40%、29 83% 该区系的表征科是蔷薇科、壳斗科、樟科、木兰科、冬青科、山矾科、茶科 属的地理成分主要是泛热带分布型(28 32%),热带亚洲分布型(12 37%),北温带分布型(12 37%)和东亚分布型(11 83%) 属的地理成分组成为热带分布型的共349属,占总属数的62 54%,温带分布型的共209属,占总属数的37 46% 本区系与永春牛姆林区系十分相近,与南平瞳洋区系的联系密切,与鼎湖山区系也有较密切联系,而与华东、华中区系的联系不密切 本区系属华南区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9.
福建鸳鸯猕猴自然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152科434属745种,分别占福建省科、属、种数的65.80%、34.53%、19.97%。该区系的表征科是蔷薇科、壳斗科、樟科、冬青科、茶科、木兰科、山矾科。属的地理成分主要是泛热带分布型(24.42%)、热带亚洲分布型(10.83%)、北温带分布型(14.52%)和东亚分布型(11.52%)。属的地理成分组成为:热带分布型的共226属,占总属数的57.51%;温带分布型的共167属,占总属数的42.49%。本区系与福建永春牛姆林区系十分相近,与福建南平矇瞳洋区系的联系密切,本区系属华南区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0.
不同地区乌冈栎群落木本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吴征镒等的种子植物科属分布类型区系分析方法,对分布于我国不同地区(福建省绍武市将石地区、浙江省开化县、广东省仁化县、湖南省沅陵县、贵州省荔波县)的5个乌冈栎群落植物区系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乌冈栎群落植物区系异同并存,与其他地区的区系存在着广泛的联系.从科属分布类型来看,各地乌冈栎群落植物区系的热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