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非洲菊(Gerbera hybrida) 舌状花离体培养条件下, 研究了外源NH4+对花瓣着色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10.00 mmol·L-1NH4+明显抑制舌状花花瓣的着色与展开, 宽度、鲜样质量和干样质量也明显下降。对照(3%蔗糖溶液) 舌状花花色素苷含量在36 h后开始缓慢增加, 54~84 h快速积累, 以后增加较慢。在36 h之内进行NH4+处理, 可完全抑制着色与展开, 而36 h之后进行处理则抑制作用减弱。NH4+处理时间长于12 h, 则抑制作用更加明显NH4+处理下, 蔗糖含量的增加能够促进花色素苷的积累, 果糖、乳糖、麦芽糖和葡萄糖等不影响NH4+对着色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5–氨基乙酰丙酸促进桃果皮提前着色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早白花’桃果实着色前,用300、100和50 mg · L-1的5–氨基乙酰丙酸(5-aminolevulinic acid,ALA)溶液涂布果实。结果表明:ALA处理可促进果皮提前着色,促使果实提前成熟,且以300 mg · L-1效果最为明显,比对照早约5 d。ALA处理还显著促进了UFGT、DFR、LDOX和CHS的提前表达,并且基因表达水平与花色素苷的积累趋势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据此推测ALA可能参与了桃果实成熟以及花色素苷合成的调控,对果皮花色素苷提前合成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菊花花青素苷合成关键基因表达与花色表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切花菊(Chrysanthemum × morifolium Ramat.)粉色花品种‘日切桃红’(‘DF-3’)和其白色花突变体(‘MD’)的舌状小花为材料,研究花青素苷生物合成途径6个结构基因和3个调节基因表达对花色表型的影响。HPLC分析结果发现,‘DF-3’舌状花中含有2种矢车菊素苷衍生物cyanidin 3-O- (6"-O-monomalonyl-beta-glucopyranoside)和cyanidin 3-O-(3",6"-O-dimalonyl-beta-glucopyranoside),而‘MD’舌状花中不含花青素苷。半定量RT-PCR分析结果显示,在‘DF-3’中结构基因CHI、F3H、F3′H的表达模式相似,在LⅠ期(花蕾直径 < 0.5 cm)均已有表达,表达量随着花序发育上升,在HⅡ期(外层舌状花直立,未展开)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结构基因CHS、DFR和ANS在蕾期表达弱,在HⅡ期表达量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且DFR和ANS只在舌状花中表达。调节基因WD40和bHLH均先于结构基因在LⅢ时期(外层1 ~ 2轮舌状花展开)即有强烈表达;MYB在蕾期无表达,在HⅠ期才开始表达,在HⅢ期达到表达高峰。突变体中结构基因和调节基因在各发育阶段的表达量均比野生型下调,其中F3H和ANS表达极弱,DFR始终没有检测到表达信号,调节基因MYB和WD40的表达量下调,bHLH的表达量非常微弱。这些结果表明,菊花舌状花中矢车菊素苷的积累是CHS、CHI、F3H、F3′H、DFR和ANS等关键结构基因共同表达的结果,突变体中调节基因MYB和bHLH的表达下调可能与其白花形成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金雀异黄素和环鸟苷酸调控离体葡萄果实花青苷积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离体‘巨峰’葡萄为材料,观察到金雀异黄素(GNT)对果皮花青苷积累的促进效应,而且证明GNT的诱导过程(约10 ~ 12 h)不需要光照,但其后的花青苷积累却依赖于光照。如果在GNT预处理后6 h内用环鸟苷酸(cGMP)处理,可以明显抑制GNT的促进效应,但在GNT预处理后12 h再用cGMP处理,则抑制效应消失。半定量RT-PCR检测表明,光和GNT诱导葡萄果皮花青苷合成相关基因PAL、CHS和UFGT表达量上调,而对LDOX表达量无明显影响;cGMP处理抑制了GNT诱导的PAL和CHS等基因表达的促进作用,说明GNT和cGMP相互拮抗,共同调控葡萄果皮花青苷积累。  相似文献   

5.
汤浩茹  刘翠琼  罗娅  王小蓉 《果树学报》2006,23(2):283-286,F0004
试验以4种基因型梨试管苗为试材,在含有MS、ASH、1/2MS、1/4MS及不同IBA和蔗糖浓度的培养基上,采用前期光、暗培养各10d,然后转入有无活性碳(AC)和IBA的处理中在光照下生根。试验用L16(45)正交设计,通过生根率、平均根数、平均根长、平均株根鲜重和平均株根干重5个指标考查了基本培养基、IBA、AC以及光照对梨试管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IBA和蔗糖对于梨根的诱导是十分必要的,而在根的生长阶段IBA不是必需的;1.0~5.0mg/LIBA+5.0~15.0g/L蔗糖+0.5~1.0g/LAC组合下梨的生根率为75%~100%;前期暗培养能有效促进东方梨品种早酥梨和身不知根的发生,而对西洋梨品种巴梨和考密斯根的诱导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6.
观赏向日葵花青素苷合成途径同源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已发布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引物,从观赏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舌状花中克隆到花青素苷生物合成途径中PAL、CHS、CHI、F3'H、DFR和ANS等6个结构基因的保守序列。序列分析表明6个结构基因与其它植物来源的花青素苷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均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分别为95%~97%、83%~99%、64%~80%、80%~82%、64%~85%和87%~89%。系统进化分析表明6个结构基因的系统进化基本上符合植物分类学分类。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除CHS基因在管状花中未表达外,6个基因在舌状花、管状花、花蕾、叶片、茎皮中均有表达;大部分基因在花开放初期和盛期的表达较高,而花完全开放后,所有基因的表达量降低;观赏向日葵花青素苷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在紫红色花瓣中高于红褐色,深色花瓣高于混杂色花瓣。  相似文献   

7.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对西洋梨试管苗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西洋梨品种丰产(Fertility)和安久(D’Anjou)的试管苗为试材,研究了培养基的组成成分及光暗培养条件对试管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供试的3种基本培养基中,以1/4MS KNO3最佳;生长素IBA优于NAA;培养基中添加2%的蔗糖优于3%的蔗糖。最佳生根诱导培养基为1/4MS KNO3 0.3mg/LIBA 2%蔗糖,光培养或暗培养3天,生根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8.
以‘桂味’荔枝为试材,花后45 d用双层牛皮纸对整个果穗进行完全遮光处理,14 d后(采收前7 d)解除遮光,比较遮光和解除遮光处理果皮着色以及花色素苷生物合成途径中LcUFGT等8个结构基因和调控基因LcMYB表达的变化,探索光照调控荔枝果实花色素苷合成和着色的分子机制。研究发现:遮光处理显著抑制了果皮花色素苷的合成,延缓了果实的正常着色;解除遮光后,花色素苷迅速合成,7 d后呈现荔枝典型的红色;遮光处理抑制了花色素苷生物合成途径中LcUFGT等8个重要结构基因和调控基因LcMYB1的正常表达;解除遮光后LcUFGT和LcMYB1等基因的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LcDFR、LcF3'H、LcUFGT和LcMYB1的表达与花色素苷含量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可见,荔枝果皮花色素苷积累和着色依赖光照,花色素苷生物合成途径中主要的结构基因和转录因子都可以被光诱导,其中LcDFR、LcF3'H、LcUFGT和LcMYB1可能在光照调控荔枝果实色泽形成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采前铺设反光膜对桃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及着色机制,以容易着色的晚熟桃品种‘霞 晖8 号’为试材,采收前12 d 除去外黄内黑双层袋,研究了不套袋不铺反光膜、除袋不铺反光膜和除袋 铺反光膜对果皮色泽、色素含量以及与果实着色相关的酶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除袋不铺反 光膜和除袋铺反光膜均能显著提高果实红绿色差值(a*)、红绿色差/黄蓝色差值(a*/b*)、色饱和度(C) 和果皮花色素苷含量,降低色调角(h),除袋铺反光膜较除袋不铺反光膜处理花色素苷含量更高(P < 0.05); 花色素苷合成相关基因UFGT 和CHS 在试验之初即上调表达,而DFR、LDOX 和F3H 则随试验的进行而 上调表达。此外,不套袋不铺反光膜处理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逐渐降低,而其他两个处理呈先 升高后下降趋势,且采前除袋铺反光膜较除袋不铺反光膜的处理活性更高。据此推测,除袋不铺反光膜 和除袋铺反光膜条件下果皮花色素苷的合成是多个基因协同调控作用的结果,尤以除袋铺反光膜处理促 进花色素苷积累的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采前除袋铺设反光膜对桃果实着色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采前铺设反光膜对桃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及着色机制,以容易着色的晚熟桃品种‘霞晖8号'为试材,采收前12 d除去外黄内黑双层袋,研究了不套袋不铺反光膜、除袋不铺反光膜和除袋铺反光膜对果皮色泽、色素含量以及与果实着色相关的酶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除袋不铺反光膜和除袋铺反光膜均能显著提高果实红绿色差值(a~*)、红绿色差/黄蓝色差值(a~*/b~*)、色饱和度(C)和果皮花色素苷含量,降低色调角(h),除袋铺反光膜较除袋不铺反光膜处理花色素苷含量更高(P0.05);花色素苷合成相关基因UFGT和CHS在试验之初即上调表达,而DFR、LDOX和F3H则随试验的进行而上调表达。此外,不套袋不铺反光膜处理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逐渐降低,而其他两个处理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且采前除袋铺反光膜较除袋不铺反光膜的处理活性更高。据此推测,除袋不铺反光膜和除袋铺反光膜条件下果皮花色素苷的合成是多个基因协同调控作用的结果,尤以除袋铺反光膜处理促进花色素苷积累的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1.
Summary

The effects of abscisic acid (ABA) and 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 (2,4-D) on the expression of seven anthocyanin biosynthetic pathway genes in ‘Kyoho’ grape berries were investigated. In untreated berries, the expression of the UDP-glucose-flavonoid: 3-O-glucosyltransferase (UFGT) gene was detected only at 42 d after full bloom (DAB), whereas the 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 (PAL), chalcone synthase (CHS), chalcone isomerase (CHI), flavanone-3-hydroxylase (F3H), dihydroflavonol 4-reductase (DFR) and leucoanthocyanidin dioxygenase (LDOX) genes were expressed throughout the growing period. ABA increased anthocyanin content in the skin and the expression of PAL, CHS, CHI, DFR and UFGT genes at 7 d after treatment. In contrast, 2,4-D inhibited the accumulation of anthocyanin and the expression of all the genes examined. The results clearly show that the anthocyanin levels resulting from the application of ABA and 2,4-D were correlated with the expression of anthocyanin biosynthetic pathway genes.  相似文献   

12.
 无论是树上的苹果果实还是离体果皮, 5 - 氨基乙酰丙酸(ALA) 处理均能显著促进果皮花青素积累, 而金雀异黄素(GNT) 促进离体果皮花青素积累的效应比ALA还明显。光照、ALA和GNT处理均诱导果皮PAL活性短时上升, 表明花青素积累涉及到合成酶活性的诱导。  相似文献   

13.
余甘子下胚轴离体再生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余甘子( Phyllanthus emblica L. ) 下胚轴为外植体, 通过器官发生途径诱导形成不定芽, 探讨影响下胚轴器官发生和植株再生的因素, 建立了下胚轴高效再生体系。结果表明: 附加AgNO3 1 mg·L-1和蔗糖40 g·L-1的1 /2MS培养基最适合不定芽的分化; 下胚轴不同部位不定芽再生能力由强到弱表现为:形态学上部>中部>下部; 前期暗培养有利于下胚轴不定芽的形成, 暗处理14 d效果最好。通过以上优化措施可以使不定芽再生率达100% , 平均每外植体不定芽数11.7 个。不定芽较适生根培养基为胺鲜酯(DA26) 3 mg·L-1 +复硝酚钠(CSN) 3 mg·L-1 , 生根率达到62.8%。  相似文献   

14.
从欧洲葡萄'粉红亚都蜜'中克隆到1个MYB转录因子基因VvMYB6.VvMYB6蛋白定位在细胞核,其N端包含1个保守的R2R3结构域.在葡萄中,VvMYB6主要在在根、花器官及果实发育早期表达.在烟草中异位表达VvMYB6,显著促进花瓣和雄蕊中花青素的积累;代谢组分析发现,相比野生型,转基因植株花中累积高含量的飞燕草色...  相似文献   

15.
以萝卜(Raphanus sativus L.)芽苗菜为材料,在白光下外源添加与血红素加氧酶–1(HO-1)相关的试剂为处理,以加水为对照,探究HO-1对花青苷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各个处理均不影响芽苗的鲜质量。与对照相比,添加HO-1诱导剂(Hemin)后下胚轴中花青苷含量显著升高,HO-1抑制剂(ZnPP)及血红素降解产物(BR、CO、Fe2+)处理下花青苷含量均有所下降,其中抑制剂ZnPP处理后下降最多;经诱导剂Hemin处理后HO-1及花青苷合成途径中的调控基因PAP1和关键结构基因PAL、CHS、CHI、F3H、DFR的表达量以及PAL酶活性与对照相比都有显著提高。由此表明,血红素加氧酶–1(HO-1)通过上调花青苷合成途径关键基因表达量促进花青苷积累。  相似文献   

16.
果实花色素苷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综述了果实花色素合成研究在近几年取得的进展,介绍了花色素苷合成途径中查尔酮合成酶、查尔酮异构酶、黄烷酮3-羟化酶、类黄烷酮3’-羟化酶、类黄烷酮3’,5’-羟化酶、二氢类黄酮还原酶、花色素苷合成酶、类黄酮3,5-糖苷转移酶在花色素合成过程中的作用,酶蛋白的结构及相对应的结构基因、调节基因和转录因子MYB、MYC、WD40等的作用特点,并介绍了外界因子对果实着色的影响及其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17.
ABA对葡萄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淼  刘海峰  王军 《果树学报》2012,(1):29-35,157
以京优葡萄为试材.研究果实成熟过程中果皮花色苷含量及其生物合成相关酶基因和转录因子转录水平的变化.同时研究不同浓度ABA处理对花色苷含量和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果实发育进入着色期,CHSs、CHIs基因家族中的CHS3、CH12和UFGT、MybAJ、MybAl-2随花色苷合成而大量表达,其转录水平与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