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家致富》2004,(15):27-27
该品种2000-2002年在湖北省农业厅组织的两年多点试验中.平均亩产量分别为171.56公斤和185.7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9.2%和15.9%;2002年湖北省区试平均亩产179.98公斤,比对照增产17.62%.产量居首位。2001年安徽省区试.平均亩产189.0公斤,较对照秦油2号增产10.74名,2002年安徽省区试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10.98%。  相似文献   

2.
绵新油68系四川省绵阳市新字生物科学研究所选育,2010年冬引进我乡试种,栽培方式为整畦穴播,种植面积4.5亩,平均亩产157.8公斤.比油研9号亩增11.4公斤.增幅7.8%。2011年冬,种植面积103亩,栽培方式仍为整畦穴播,平均亩产155,7公斤.比油研9号亩增10.6公斤,增幅7.3%,增产效果显著。现将双低油莱新品种绵新油68的生育特性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 “蓉油3号”系成都市第二农科所选育成功的甘蓝型早熟杂交油菜。本所1993年引进鉴定、示范.结果表明“蓉油3号”在不同年份间的不同试验中,均表现出明显的增产效应,在1994~1995年的引种试验中,亩产达149.8公斤.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27.38%.在省区试中,8个点平均亩产152.93公斤,比对照“蜀杂1号”增产8.78%,最高达196.3公斤,比对照增产28.3%。同时该品种在高海拔低气温的安顺地区生产试验中,亩产达164.64公斤.比对照增产21.65%.是近几年来出现的高产杂交油菜组合之一。  相似文献   

4.
油研9号是贵州省油料科学院研究所培育的优质杂交油菜,其苗期长势旺盛,整齐度好,叶片宽大;花期耐低温能力强,结实性好,具有"三高两低"的特点. 1.经济性状 (1)产量高 从我县近2年试种情况看,一般亩产150千克以上,在2002年我县大英镇区试中平均亩产152千克,比油研7号增产10%左右,高产田块可达190千克.  相似文献   

5.
<正> 杂交油菜“绵油 11号”系四川省绵阳农科所选育而成的甘蓝型杂交油菜新组合,2001 年由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8年由本所引进,在当年品种展示中,为亩产200公斤,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56.63%,居第一位。1999年鉴定试验中亩产  相似文献   

6.
《农村科学实验》2005,(6):33-33
中国农科院油料所用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育种方法结合,育成三个高产、优质、抗(耐)病杂交油菜新品种“华油2790”、“中油杂9号”和“中双6号”,这些品种最近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其中“华油2790”2002—2003年平均亩产180.13公斤,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3.97%。该品种苗期生长快,含油量41—42%。  相似文献   

7.
田白糯1号由广州市田园农业科技研究中心育成。2006年5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该品种2004、2005两年春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鲜苞分别为898.1公斤和809.7公斤,分别比对照种香白糯增产17.6%和16.2%.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春季生育期80—83天,比香白糯早熟1天。2005年省生产试验结果为:该品种平均亩产鲜苞819.8公斤,  相似文献   

8.
邯豆四号(原邯195)由邯郸市农业科学院用邯73×邯81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高产、脂肪含量高的特点。2003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冀审豆2003002号”。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编号“国审豆2003022号”。1产量表现2000~2001年国家黄淮海大豆区(中片)区试,2年平均亩产175.7公斤,比对照鲁豆11增产6.34%;2002年国家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56.74公斤,比对照鲁豆11增产3.8%。2000~2001年河北省大豆区试,2年平均亩产159.3公斤,比对照冀豆七号增产8.44%;2002年河北省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66.6公斤,比对照冀豆七号增产…  相似文献   

9.
<正> 白菜型油菜“雅油一号”系四川省雅安地区农科所选育而成,1996年由安顺地区农科所引进,当年进行品种展示,亩产134.12公斤,1997年在白菜型油菜品种生产示范中亩产104公斤,比对照“贵白一号”增产8.1%。1998年在白菜型油菜规范化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中亩产113.8公斤,比“贵  相似文献   

10.
<正> 新黄单85—1(京7×U8)是一个特紧凑型中早熟玉米杂交种,原新乡地区农科所1984年育成,经1985年及1986年两年试验、示范结果,均表现丰产性好、抗逆性强、且品质优良,很受群众欢迎。 (一)产量结果:1985年在本所两项试验中平均亩产617.5公斤,分别较鲁玉6号和烟单14增产19.6%和27.8%;1986年参加本所承担的北方玉米杂交种区域试验(早熟组),在每亩4000株的情况下,亩产647.5公斤,名列第一,比对照种鲁原单8号亩产521公斤,增产24.3%,分别比参试种郑单8号,商单3号(豫玉1号)增产6.8%,8.3%。同年在焦作市郊区种子公司主持的两项  相似文献   

11.
利用隐性核不育系201A与优质油菜贵油七号选系贵7-5进行测配.得到强优势组合贵杂98-3。在1998~2000年贵州省杂交油菜区试中.平均产量分别为129.7kg/667m^2和166.6kg/667m^2.比对照油研七号增产15.2%和6.11‰.最高产量分别为193.3kg/667m^2和212.33kg/667m^2。在2000~2001年贵州省杂交油菜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128.97kg/667m^2.比对照油研七号增产8.15%,最高产量达l64kg/667m^2.比对照增产13.49%。抽样品质分析结果,芥酸含量1.42%,硫甙含量10.3μmol/g.含油量39.2%。2002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贵杂4号。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熟期适中、抗性较好等特点,适于贵州油菜产区及类似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
花生品种     
粤油7号:珍珠豆型。春植全生育期126天。超高产,国家花生新品种区试荚果平均亩产286.83公斤。仁产量亩产201.35公斤,增产达显著水平,荚果产量和仁产量均居区试第一位。单株果数14.1-15.7个,饱果率79.6%,双仁果率82.2%-85.2%.荚果大。百果重194.8~205克,  相似文献   

13.
科技动态     
《农家致富》2009,(13):19-19
西瓜新品种——黑帝 新品种“黑帝”属中晚熟三倍体无籽西瓜品种.选育单位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所.审定编号为豫审西瓜2009008。全生育期105天.果实发育期33天。植株生长势强.分枝性中等偏强.主蔓长360厘米.茎粗1.0~1.1厘米。叶色绿,叶片掌状裂叶,缺刻中:第一雌花着生节位第7节,雌花间隔7节:果实圆型,果型指数1.02,果皮黑色。果皮厚1.2厘米,单瓜重7~8公斤:果肉大红,质脆多汁;种子卵圆形,褐色.千粒重58克。无籽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383.9公斤.比对照黑蜜5号增产12.3%:2007年续试,平均亩产2283.8公斤.比对照黑蜜5号增产4.8%。2008年省无籽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559.8公斤。  相似文献   

14.
科技动态     
《当代农业》2009,(13):19-19
西瓜新品种——黑帝 新品种“黑帝”属中晚熟三倍体无籽西瓜品种.选育单位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所.审定编号为豫审西瓜2009008。全生育期105天.果实发育期33天。植株生长势强.分枝性中等偏强.主蔓长360厘米.茎粗1.0~1.1厘米。叶色绿,叶片掌状裂叶,缺刻中:第一雌花着生节位第7节,雌花间隔7节:果实圆型,果型指数1.02,果皮黑色。果皮厚1.2厘米,单瓜重7~8公斤:果肉大红,质脆多汁;种子卵圆形,褐色.千粒重58克。无籽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383.9公斤.比对照黑蜜5号增产12.3%:2007年续试,平均亩产2283.8公斤.比对照黑蜜5号增产4.8%。2008年省无籽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559.8公斤。  相似文献   

15.
《农家致富》2007,(4):24-24
●品种来源 徐稻4号系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科所育成的优质早熟高产多抗中粳稻新品种。2001~2002年参加山东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579.2公斤,比对照1豫粳6号增产12.98%,比对照2圣稻301增产16.95%,均达极显著水平,名列参试品种首位。2004年3月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同年申请国家品种权保护。2005年参加江苏省引种生产试验,2006年元月通过江苏省品种认定。  相似文献   

16.
川油23为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CMS)杂交新品种,不育系为JA3,保持系为JB3.恢复系为JR6。川油23杂交优势强,综合性状好,丰产性突出,产量高,含油量高,熟期适中,适应性广.抗(耐)病性强。在四川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中.2000年8个试验点平均产量2439kg/hm^2,比对照蓉油4号增产9.57%(极显著);2001年8个试验点平均产量2569.5kg/hm^2。比对照蓉油4号增产9.81%(极显著)。在2000-2001年度组织5点(成都、绵竹、大竹、峨嵋和宜宾)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376kg/hm^2,比对照蓉油4号增产10.4%(极显著)。种子含油率(干基)39.45%,比对照蓉油4号高2.79个百分点。中抗病毒病和菌核病。平均全生育日数218d,与CK蓉油4号相同。2002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7.
丰花5号是山东农业大学花生研究所万勇善教授及其课题组培育的。于2005年3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编号为鲁农审字[2005]035号。在2002-2003年山东省区试中全省平均亩产荚果346.22公斤、籽仁254公斤,比对照品种鲁花11增产9.43%,居大花生组第一位。在2004年山东省生产试验中全省平均亩产荚果324.6公斤、籽仁235.5公斤,增产8.9%。在品比试验中1997年比鲁花11号果增产12.6%,仁增产15.5%。1998年比鲁花11号果增产13.3%。仁增产20.2%。2001年经高代二次选单株获得的株系,品比试验比鲁花11号果增产11.6%,仁增产19.9%。该品种连续开花型,疏枝,分枝数9条,主茎高44era,侧枝长46em,株型直立紧凑,茎粗为中粗,幼茎绿色,成熟茎褐色。叶片倒卵形,大小为中大,叶色深灰绿色。荚果普通型,网纹清晰,果长,果腰中细,果壳较薄、较软。单株结果数26个,百果重230克,百仁重101克,出仁率75.6%。  相似文献   

18.
扬两优6号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以广占63—4S/扬稻6号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组合。2004年引进,在我镇黄村、黎前、巨口等村进行试种,经测产,平均亩产600公斤,比对照两优培九增产11.2%。在高产栽培条件下,农户邹德洪于2005年种植2亩,平均亩产700公斤。通过两年的试种,该组合表现产量高、米质优、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等特性,深受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19.
“夏青2号”黄瓜系广东省经济作物所育成,为目前国内最早熟的杂交一代产品,曾获农牧渔业部二等奖。从播种到初收只需33天,平均亩产比津研2号增产13%,大田最高亩产可达4500公斤。该品种植株生势强.分枝少.  相似文献   

20.
甘蓝型"三高两低"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4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低芥酸不育系S45A(四川)与双低品种油研2号测交改良育成的双低细胞核隐性雄性不育两用系黔油4A与双低恢复系品系油研8907测配,通过单株成对杂交筛选测定出强优组合黔杂96007,于2002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黔油14号。该组合在贵州省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245.5kg/hm^2,较对照油研7号平均增产10.95%,其最高产量达3120kg/hm^2。该品种菜籽芥酸含量0.8%,含油量39.63%,硫苷含量34.6μmol/g,饼粕蛋白质含量42.1%;具有丰产、稳产,早熟(较对照油研7号早熟1.92d)和适应性较强等优点。适宜于贵州省及长江流域中下游双季稻作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