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下垂白千层芳香水的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和气-质联用仪分析和对比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下垂白千层挥发油及其芳香水中的化学组分。下垂白千层油的主要成分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其他成分,含量达94%以上。下垂白千层芳香水和和下垂白千层油的色谱分析结果基本相同,主要化学成分和含量基本一致。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下垂白千层挥发油的下垂白千层芳香水可以采用复馏工艺回收溶于水的组分以提高得率,也可开发一系列新产品。  相似文献   

2.
研究闪式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陈皮挥发油的工艺,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采用气相-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陈皮挥发油成分,并与传统水蒸气蒸馏法进行比较。闪式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闪式预处理120s,液固比15mL/g,闪式预处理2次,水蒸气蒸馏40min。与传统的水蒸气蒸馏相比,闪式辅助水蒸气蒸馏提取陈皮挥发油得率提高了16.31%,主要成分D-柠檬烯的含量比通过水蒸气蒸馏提取所得的多7.36%。是一种简单、高效的提取陈皮挥发油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确定樟树叶挥发油最佳的提取方法,采用传统水蒸气蒸馏法、微波辅助蒸馏法、超声波辅助蒸馏法和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樟树叶挥发油,并用GC-MS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比较。实验结果,MAHD挥发油得率为3.1%,略高于SDE的2.8%。4种提取方法所得挥发油共鉴定出79种化学成分,共有成分达到37种,其主要组成成分相近,主要为芳樟醇(64.156%~69.464%)、石竹烯(3.188%~3.814%)、桉叶油醇(2.559%~3.511%)、樟脑(2.015%~4.215%)等。综合分析,SDE成本投入少,简便,耗时短,是一种高效快速提取植物性挥发油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微波无溶剂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川产天竺桂叶挥发油成分进行鉴别分析,峰面积归一法确定两种提取方法所得挥发油中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提取方法得到的挥发油中主要组分相似,各成分含量稍有不同;微波无溶剂提取法提取挥发油在时间(40 min)、精油得率(6.50 m L·kg-1)方面均优于水蒸气蒸馏法(200 min;5.46 m L·kg-1)。微波无溶剂提取法具有提取速度快、价格便宜、得率高、无污染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萃取技术。  相似文献   

5.
竹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黄金间碧竹、孝顺竹、毛竹和麻竹4种竹叶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4种竹叶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共获得168个色谱峰,鉴定其中132种化学成分,并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以TBHQ为对照品,采用DPPH法研究4种竹叶挥发油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采用水蒸气蒸馏法黄金间碧竹竹叶挥发油的得率最高(0.827%),而毛竹竹叶挥发油的得率仅为0.391%.4种竹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在含量和组成上不同,竹叶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是3-甲基-2-丁醇,麻竹竹叶挥发油含量最高达到46.25%;其他主要化学成分有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己-2-烯醛、橙花叔醇、植物醇、苯乙醛、天竺葵醛、植酮、二氢猕猴桃内酯和异植物醇.4种竹叶挥发油均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竹叶挥发油的抗氧化活性与挥发油的浓度呈正相关(r=0.91),其中黄金间碧竹竹叶挥发油的抗氧化活性最强(IC50=2.705mg·mL-1),孝顺竹竹叶挥发油抗氧化活性较低(IC50=3.442mg·mL-1).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竹叶挥发油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作为食品和药品的功能性组分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6.
萃取法提取薄荷油的化学成分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水蒸气蒸馏(SD)法和超临界CO2萃取(SCDE)法从薄荷中提取挥发油,并用GC-MS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SD法提取薄荷油的出油率为1.15%,SCDE法提取薄荷油的出油率为2.43%.GC-MS分析表明,SD法提取的薄荷油中含44种化学成分,占总挥发油的97%以上,其中薄荷醇相对含量为69.4%;SCDE法提取的挥发油中含38种化学成分,占总挥发油的92%以上,其中薄荷醇相对含量为61.8%.  相似文献   

7.
乙烯利诱导形成降香黄檀心材挥发油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加快降香黄檀心材形成的速度,采用乙烯利诱导降香黄檀形成心材,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心材的挥发油,利用GC-MS对提取的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从挥发油中,鉴别出8种化学成分,含量最高的是橙花叔醇(39.06%)。说明乙烯利诱导能够促进降香黄檀心材形成,是一种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使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GC-MS法测定余杭栝楼根块的挥发油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95%乙醇提取栝楼根块,然后用石油醚萃取得石油醚部分,采用常规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挥发油,采用毛细管GC-MS法分离出128个峰,确认了其中45种成分,所鉴定的组分占总峰面积的82.75%.  相似文献   

9.
研究紫玉兰和二乔玉兰花瓣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分析两者挥发油成分的差异。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用GC-MS获得其挥发油各成分的总离子流图谱。通过面积归一化法,获得花瓣中各成分的化合物并计算出相对质量分数。紫玉兰总共分离鉴定出35个化合物,占挥发油类成分总量的91.64%;二乔玉兰共分离鉴定了39个化合物,占挥发油类成分总量的92.73%。  相似文献   

10.
快速提取分离八角茴香油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回流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快速提取法对八角枝叶或干果中八角茴香油提取进行了比较,并确定八角枝叶或干果中八角茴香油的最佳提取方法和条件。结果表明,快速提取法比回流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效率高,快速简便。快速提取法提取八角茴香油的最佳条件为:干果原料与水比为1∶6,提取回流时间为2 h,产品收率达12.78%,且含八角茴香脑90.83%。  相似文献   

11.
运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基质、不同炼苗时间以及不同遮阳网遮光率对千层金组培瓶苗的移栽效果,结果表明:基质为木屑:泥炭土(1:1),炼苗时间为15 d,遮阳网遮光率为50%对于千层金组培瓶苗移栽效果最好,成活率达到97.9%.  相似文献   

12.
黄金宝树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末从澳洲等地引进的优良彩叶芳香树种。为给黄金宝树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将黄金宝树与4种福州市常见行道树种的生态效益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各树种的降温增湿能力排序为黄金宝树白兰花香樟杧果小叶榕,树下空气负离子平均浓度排序为黄金宝树小叶榕杧果香樟白兰花,叶片滞尘能力则表现为小叶榕杧果黄金宝树香樟白兰花。在园林或城乡绿化应用中,黄金宝树能显著增加空气负离子浓度,可与小叶榕、杧果等树种搭配,进行形式多样的景观配置,实现景观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13.
以千层金实生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模拟试验,研究不同浓度酸、碱、盐胁迫连续15天和30天对千层金幼苗的形态、叶片含水量、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以及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植株与对照( CK)相比,除了pH值为4和11条件下植株出现叶片枯萎脱落现象,叶片含水量呈下降趋势以外,其余的在形态上没有太大的变化,表明千层金幼苗对酸、碱胁迫有一定的抗性,在pH值为5~10浓度处理下的植株均能正常生长;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绿素含量以pH值为8的居高,随着pH值的降低和升高,均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而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以及SOD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 CK);用不同浓度混合盐碱对千层金幼苗进行胁迫处理,随着浓度的增大,脯氨酸含量和SOD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丙二醛含量不断增加,当pH值大于9, NaCl浓度在0.3%以上的盐碱混合胁迫处理15天以后,千层金幼苗植株受伤害程度不断加大。  相似文献   

14.
互叶白千层芳香油的提取和利用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文章叙述了互叶白千层芳香油的提取方法、化学组分及产品质量控制标准。从互叶白千层芳香油的主要组分所分离的松油烯醇4,达到香料工业质量要求,可应用于医药,日用化工产品。  相似文献   

15.
蒸馏的持续时间是影响互叶白千层精油质量及出油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不同蒸馏时间段收集的互叶白千层精油的化学成分及出油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蒸馏时间段的延长,互叶千层芳香油的主要化学万分的含量及其出油量均下降,在0-120min内,出油率已超过98%,120-150min阶段其出油率不到2%。而高沸点的环烯烃及其醇类却随着蒸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因而可能通过控制蒸馏时间,提高互叶白千层精油的质量,同时可以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16.
对临沂市引种的北美红枫、千层金、金叶连翘3种彩叶树种的物候期及生长发育特性进行观测研究,总结分析其在本地区的生长节律,为引种、栽培及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千层金栽培及其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千层金是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彩叶和经济树种之一,在我国华南地区有着较大的开发和应用前景。文章综述了千层金的生物学特性、繁殖技术、栽培技术、抗逆性研究、利用价值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以黄金宝树基部半木质化萌芽条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探讨6-BA、KT、NAA对黄金宝树组培育苗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黄金宝树组培育苗最佳培养基配方分别为:初代培养基MS+6-BA 0.3 mg.L-1+KT 0.5 mg.L-1+NAA 0.3mg.L-1+蔗糖30 g.L-1+卡拉胶8 g.L-1、增殖培养基MS+6-BA 0.5 mg.L-1+KT 0.3 mg.L-1+NAA 0.3mg.L-1+蔗糖30 g.L-1+卡拉胶8 g.L-1、生根培养基1/2 MS+NAA 0.5 mg.L-1+蔗糖20 g.L-1+卡拉胶8 g.L-1。初代培养诱导率达80%以上,有效芽条增殖率达3倍以上,生根率达95%以上,移栽成活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文章报道黄金香柳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试验。结果表明:以黄金香柳嫩茎作外植体进行培养,不定芽诱导率高,经连续3次培养不定芽增殖倍数可达7.9~10.7。适宜黄金香柳丛芽快速增殖的培养基配方为MS+6-BA 0.5 mg/L+NAA 0.01 mg/L+蔗糖30 g/L,一次继代培养时,平均每瓶无菌材料可提供45.5个枝芽(≥1 cm)用于转接生根。诱导植株生根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IBA 1.0~1.5 mg/L+蔗糖15 g/L,适宜的培养时间为21~25 d,生根率可高达96%以上。移植的试管植株90%以上存活。  相似文献   

20.
为寻找新型、有效的抗霉菌天然产物,以滇产冬青、蓝桉、互叶白千层、迷迭香和香叶天竺葵的叶片为材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5种植物精油,用滤纸片法和琼脂扩散法测试其对绿木霉、黑曲霉和桔青霉的抑菌活性和最小抑菌浓度,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5种植物精油的主要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冬青油和香叶天竺葵油能有效抑制绿木霉、黑曲霉和桔青霉的生长,最小抑菌浓度试验也表明它们具有更强的抑菌活性;冬青油对绿木霉、黑曲霉、桔青霉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25,0.13,0.25μL/mL;香叶天竺葵油对绿木霉、黑曲霉、桔青霉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13,0.50,0.50μL/mL。5种植物精油化学成分分析表明:冬青油仅有水杨酸甲酯1种成分,且最小抑菌浓度与分析纯水杨酸甲酯试剂相同;蓝桉油有12种成分,最主要成分为1,8?桉叶素,占总成分的82.38%;互叶白千层油、迷迭香油和香叶天竺葵油的成分相对复杂,分别为36,38,41种。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5种植物精油的抑菌性能,可为植物精油和天然抗菌剂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