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4 毫秒
1.
以6年生的杂交相思(Acacia mangium×A.auriculiformis)成熟叶片为材料,将其叶长、叶宽、叶宽/叶长、叶长×叶宽、叶长×叶长、叶宽×叶宽与实测叶面积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叶形指标与叶面积均显著相关。从中选择3个相关指数较高的叶形指标(叶长×叶宽、叶宽×叶宽、叶宽)进行多形式回归方程的建立,最佳拟合方程均为二次曲线方程。经检验和比较,叶宽×叶宽与叶面积的二次曲线方程(Y2=0.002X^2+1.506X+18.695)的理论值与实测值误差率最小,<±7.00%,能较准确地估算杂交相思的叶面积。  相似文献   

2.
对5个板栗品种叶长、叶宽、叶面积、叶形指数等性状的分析,表明叶形指数稳定性强,能较准确地反映不同品种的叶形特征。叶长、叶宽、叶长×叶定与叶面积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但以叶长×叶宽与叶面积的相关性最强,其相应的回归方程用于叶面积的测定更为精确。魁栗、紫油光、上光栗、本地土板栗4个品种可共用1个方程(x为叶长×叶宽)进行叶面积测定。  相似文献   

3.
为寻求便捷地测定Lotos亚属睡莲叶面积的方法,以柔毛齿叶睡莲不同发育时期的叶片为材料,采用直尺测量和数码相机拍照采集原始数据,运用Photoshop软件测定叶面积,建立其叶长、叶宽及叶长×叶宽与叶面积的回归方程,并进行检验及筛选。结果表明:Lotos亚属睡莲叶片形状和尺寸随叶序有较大变化,但叶长、叶宽、叶长×叶宽与叶面积之间均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叶长×叶宽对叶面积的线性方程拟合效果最好,叶宽的二次、三次方程次之,叶长的二次、三次、四次方程再稍次。这6个方程均可较好准确地测算Lotos亚属睡莲,且相互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桉树无性系GL-UG9叶面积回归分析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年生桉树无性系GL-UG9的叶片为试验材料,利用叶面积仪测定其叶长、叶宽指标,计算出叶面积与相关指标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回归方程与上述指标均呈直线相关,经F检验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尤其是多元回归方程y=11.753x1+4.037x2-90.805和y=-12.122x2+16.346x3-0.028x4-94.361,相关系数高达0.992 3。通过分析发现,利用回归方程测出的叶面积值与仪器实测值极为接近,该方程式为桉树无性系GL-UG9叶面积的活体测定提供了一个简单实用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楸树叶面积与叶形指数的回归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实验采用数码相机拍照,利用CAD.图像处理方法得到楸树叶片的面积,并同时测量叶长、叶宽计算出长宽比、长乘宽,通过逐步回归的方法对与叶面积有关的指标进行筛选。用最后得到的最能反映叶面积的指标长乘宽,建立不同叶形的叶片长乘宽与叶面积的一元线形回归预测模型方程,分别是倒心形Y=0.652x+16.041,决定系数R2=0.7221,水滴形Y=0.5058x+112.47,决定系数R2=0.4994,三裂Y=0.3211x+155.98,决定系数R2=0.6006,分析认为可将叶长乘宽作为重要的叶形指数,进行楸树生长等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6.
果桑叶面积指数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种植于蒙自草坝农场果桑园的果桑大10品种为对象,对果桑的叶面积与叶长、叶宽的相关性、叶面积生长动态、叶面积指数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果桑叶面积与叶长、叶宽的相关回归方程分别为Y(叶长)=-100.799 2 16.7483X(R = 0.978 0)和Y(叶宽)=-75.983 1 18.118 6X(R = 0.971 5);果桑叶面积的生长动态在夏伐前后其叶面积指数由0逐渐增长8.30和5.28,至落叶又为0,叶面积生长呈上升趋势,最快的时期是2~4月.果桑采果时的最佳叶面积指数为6~9.  相似文献   

7.
对从国外引种的朱顶红品种的生物学指标进行了回归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朱顶红的花期(y)和叶长(x)呈显著相关(R=0.512*)(P〈0.05),其回归方程为y=10.907-0.057x;花期与株高、叶宽、茎粗、花朵直径均没有显著性相关(P〉0.05);花朵直径与株高、叶宽、茎粗也均没有显著性相关(P〉0.05);根据生物学指标把20个朱顶红品种聚成3大类,并根据各类特点提出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8.
回归相关分析在葡萄植株叶面积测定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云南主栽的七个葡萄品种叶面积的抽样实测数据,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叶的长度、宽度、叶长×叶宽与叶面积间的相关关系,并确立了回归方程,可应用于测算各品种葡萄的叶面积。方法简便、可靠。  相似文献   

9.
对风吹楠6个家系2年生苗木叶片的10个性状进行测定,分析了家系间和家系内叶片性状变异规律。结果表明:风吹楠家系间各叶片性状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各性状变异大小依次为叶面积叶柄长/叶长比叶面积叶长/叶宽宽基距/叶长叶长叶脉数叶厚叶宽脉左宽/叶宽;各叶片性状在家系间和家系内(除脉左宽/叶宽外)均达到α=0.01极显著水平,家系内的表型分化系数(61.21%)高于家系间,为其叶片性状的主要变异来源;风吹楠10个叶片表型性状间两两相关性较大,为种质资源鉴定指标优化提供了一个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叶长、叶宽、长×宽、面积等作为指标,求出叶面积和长×宽的回归方程,各回归方程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系,为绿化树木叶面积的测定提供一个简单、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不同处理方式对油茶出苗率和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沙床催芽方式育苗的油茶种子出苗率高于直接播种,不同育苗方式的出苗率均在第30天时达到高峰;油茶1年生苗木的苗高生长过程方程为y=97.704/(1+18.161e-0.041x);地径生长过程方程为y=1.244/(1+6.186e-0.024x);移苗后不同种植密度对油茶苗木的生长和苗木质量有重要的影响,随着密度的降低,各处理苗木的苗高、地径及单株生物量等均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密度为36株/m2的油茶苗木生长较差,密度为16株/m2的油茶苗木生长较好,其干物质积累量也较高。研究结果对油茶优质壮苗培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以13个月生的尾巨桉林分为研究对象,对比了HemiView和TRAC两种冠层分析仪在测定叶面积指数时相对于实际测定的叶面积指数的差异,结果显示HemiView测定值<TRAC测定值<实测值,并分别对两种冠层分析仪的测定结果与实际测定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和模型验证,得出二次曲线为最好的回归模型,二者的回归模型分别为y=7.988-14.547 x+8.338 x2和y=4.613-5.101 x+2.192 x2,拟合度分别为0.952和0.973。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红榉在不同光合有效辐射(PAR)强度及不同CO2浓度(CCO2)范围内叶片光合及水分生理生态参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当大气CO2浓度为400μmol/mol时,红榉叶片净光合速率(Pn)与光合有效辐射(PAR)之间回归方程为Pn=-9×10-6PAR2+0.021 2PAR+0.592,光饱和点、补偿点及表观量子效率分别为1 177.8μmol/(m2.s)、20.0μmol/(m2.s)、0.034 5 mol/mol;叶片蒸腾速率(Tr)与PAR间回归方程:Tr=0.002 5PAR+4.535(R2=0.816 9,n=48);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和PAR之间的回归方程:WUE=-2×10-6PAR2+0.003 3PAR+0.193 9(R2=0.822 2,n=48);②1 200μmol/(m2.s)PAR条件下,Pn与CCO2之间回归方程为Pn=-2×10-5C2CO2+0.062 1CCO2-5.501 8(R2=0.936,n=48),CO2饱和点、补偿点、羧化速率分别为1 552.5μmol/mol、84.8μmol/mol、0.040 3 mol/(m2.s);Tr随CCO2增强基本保持稳定不变;WUE与CCO2之间回归方程为:WUE=-3×10-6C2CO2+0.010 5 CCO2-0.944 2(R2=0.894 1,n=48)。  相似文献   

14.
利用内蒙古大青山32株华北落叶松解析木数据,分析研究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树高、胸径、年龄、材积之间的关系,并选取对数模型、理查德模型、考尔夫方程和逻辑斯蒂方程等4个常用的生长模型对树高、胸径、材积生长量进行拟合.结果表明:效果好的生长模型分别为胸径对数模型y=-24.03+ 11.28×Log(x+1.99),树高理查德模型Y=27.27×[1-Exp(-0.041 ×x)]△1 5735,材积理查德模型y=7495.55×[1-Exp(-0.001×x)]△3.13.经F检验(F <0.05) =6.94,呈显著.3个预测模型的标准误差、平均百分误差、平均绝对百分误差都非常小,平均相对误差均在±2.5%以内,预测值与实测值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5.
采用模型分析法研究了雁北地区樟子松的地径(D0)、胸径(D)、树高(H)、枝下高(h)、冠幅(cr)因子与各器官生物量、总生物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樟子松各器官及总生物量最优模型为:总生物量ln Wat=-1.65+0.78 ln(D2H);树干生物量ln Wt=-1.15+0.91ln(D2H);树冠生物量ln Wcr=1.24+0.16D;树枝生物量ln Wb=-1.93+1.83 ln D;树叶生物量ln Wl=-1.36+1.28 ln D.  相似文献   

16.
以花桥板栗嫁接苗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嫁接苗的新梢径、新梢长等,建立秋季腹接嫁接苗的新梢径与新梢长、春季切接嫁接苗的新梢径与新梢长的关系方程,并对秋季腹接和春季切接嫁接苗的新梢径、新梢长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秋季腹接嫁接苗的新梢径(x)与新梢长(y)的关系方程为y=43.838 ln(x)+75.439。春季切接嫁接苗的新梢径(x)与新梢长(y)的关系方程为y=45.869 ln(x)+83.612。秋季腹接和春季切接嫁接苗的新梢长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四倍体油茶的鉴定及变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茶(Camellia oleifera)是我国南方主要的经济林木,与油棕(Elaeis gunieen)、油橄榄(Olea europaea)和椰子(Cocos nucifera)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树种.茶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0%以上,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还含有少量的亚麻酸等高价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起到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作用(雷治国等,20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