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温室环境监测中应用基于无线技术的智能网络化传感器有着很明显的优势,因为网络中节点的位置能随机分布、随意扩充和组合。为此,主要讨论了在温室环境中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及其体系结构。该技术具有传统温室环境监测系所不具有的优势,非常适用于温室环境监测应用。  相似文献   

2.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温室环境信息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当前温室监测系统存在的布线复杂、节点功耗大、部署不灵活、管理不便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温室环境信息监测系统。以CC2430为核心开发无线传感器节点,完成温室环境因子实时监测;采用ZigBee技术实现无线传感器网络自组网和监测数据自动汇聚;基于ARM9微处理器S3C2410A和WinCE5.0构建网关节点,采用嵌入式数据库管理模式实现了传感器节点管理、环境数据管理和预警等功能。初步试验表明系统具有功耗低、组网灵活、可扩展性强、人机界面友好等优点,能较好地满足温室环境监测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3.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温室环境信息监测系统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为了解决当前温室监测系统存在的布线复杂、节点功耗大、部署不灵活、管理不便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温室环境信息监测系统.以CC2430为核心开发无线传感器节点,完成温室环境因子实时监测;采用ZigBee技术实现无线传感器网络自组网和监测数据自动汇聚;基于ARM9微处理器S3C2410A和WinCE5.0构建网关节点,采用嵌入式数据库管理模式实现了传感器节点管理、环境数据管理和预警等功能.初步试验表明系统具有功耗低、组网灵活、可扩展性强、人机界面友好等优点,能较好地满足温室环境监测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传统温室环境监测的复杂性和局限性,实时准确地对温室环境因子进行采集,提出了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设计方法.节点以超低功耗的MsP430单片机为核心,采用了具有多种工作模式的射频芯片NRF2401和数字化温度传感器DS1820为外围模块,实现对温室环境因子的探测和采集.测试表明,节点能够准确地采集和处理数据,为温室环境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5.
基于ZigBee的温室大棚远程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针对目前温室大棚设施环境可监测程度低等问题,阐述了一种以ZigBee无线传感器为核心,以GPRS移动网为骨干网,采用CC2430芯片为传感器控制核心的温室环境监测方案;构架了一个较大范围的传感器网络,实时监测温室环境,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市场价值。  相似文献   

6.
针对温室内植物生长环境监测的需要,开发了一套基于Zig 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温室植物生长环境监测系统。该系统以TI公司生产的CC2530为主控芯片,整个无线传感器网络由终端节点、路由节点和协调器节点组成。终端节点散布在温室内的各个监测点进行植物生长环境信息(空气温湿度、土壤水分、CO2浓度等)采集,然后通过无线方式传送给协调器。通过VB编写的上位机软件,用户终端可以对数据进行采集、可视化和储存等操作。最后通过试验验证,该系统运行稳定,操作简单,达到了应用目标。  相似文献   

7.
为避免极端环境对作物生长造成损伤,提出一种基于温室小气候模型的环境监测预警技术。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实时获取温室环境数据,建立温室小气候模型,将模型预测结果与预警指标库中作物受灾指标对比,及时预测温室异常环境。该技术以LabVIEW为开发平台,实现温室环境自动监测、数据管理、温室小气候模拟、异常环境预警和远程发布等功能。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有效对温室小气候环境进行实时监测预警,可靠性高,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设计并实现温室农业无线传感器网路,用于监测农作物生长环境.用高性能、超低功耗单片机MSP430F149设计温湿度、光照强度传感器节点和汇聚节点;采用无线射频器件CC2420实现数据的无线收发;针对汇聚节点能量不限的特点,改进传统MAC协议,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令牌的MAC协议.实验证明,该网络具有生命周期长、稳定性好的优点,可以满足温室农业的环境监测要求.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一种结合嵌入式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温室环境信息采集与监测系统设计方案。系统控制终端基于ARM9和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进行设计,用于温室环境数据的接收、实时显示和存储,通过GPRS方式实现与远程管理中心的通信。温室环境数据的采集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完成,可采集温室温度、湿度、CO2含量、光照强度,基质温度和湿度等6通道参数信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成功应用解决了传统温室使用有线方式布线繁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设施农业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无线传感器网络自身特点,针对设施农业的具体需求和特点,提出在温室大棚、节水灌溉等农业领域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方案与思路,设计并实现了基于设施农业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文章介绍了设施农业传感器网络系统的整体设计,设计与实现了传感器节点硬件、网络支撑软件、信息决策技术、终端用户监控平台等功能,并通过在温室大棚中试验,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系统的成功设计与实现,对于发展我国设施农业自动化、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温室控制系统存在的扩展性差、智能化程度不高等问题,设计一种结合无线传感器网络与嵌入式技术的温室环境信息监控系统,介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和基于S3C2410的控制器硬件设计方案。所设计的系统成本低、性能可靠,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温室Web监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线传感网络以自组织、部署方便的优点使其在温室自动监控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MOTE-KIT2400的温室Web监控系统,开发了网关接口程序,给出了数据解析算法,实现了传感数据的获取;同时,利用ASP.NET 2.0技术开发了Web应用程序,实现了对温室环境的远程监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无线传感器网络逐渐被应用在温室控制系统中。现有的温室中传感器节点位置的确定大都是实施人工对节点进行定位,既浪费时间又浪费人力。为了改善这种情况,着重讨论了温室中传感器节点布置后进行自动定位的方法,应用了基于接收信号强度差的定位方法。这种测距的定位方法精度较高,且成本较低,适合应用于温室控制中。  相似文献   

14.
温室青椒中2.4 GHz无线电波传播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温室中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规划和部署问题,探讨作物对无线电波传播特性的影响,研究了种植青椒的温室中2.4 GHz无线信号在不同方向和高度下的传播特性。通过试验实地测量了3个方向和2个高度下接收信号强度和丢包个数,并通过Matlab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方向和高度下,青椒中无线信道传播特性符合对数路径衰减模型,拟合相关系数在0.900 7和0.947 3之间;传感器节点在青椒中的不同高度决定着青椒中2.4 GHz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对无线信道传播特性的影响较为显著,而传播方向对青椒中无线信号的影响较弱。同时得到了青椒中传感器节点最宜部署在青椒冠层及以上位置,为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种植青椒的温室中的节点部署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基于时空双序列分析的温室WSN故障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温室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所采集数据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从温室无线传感器网络基本结构出发,在分析WSN原始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对时空序列样本信息的预处理,分别建立了时间和空间故障诊断数学模型,据此分析传感节点的工作状态,给出了温室WSN故障诊断的综合算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故障诊断方法能够及时、有效地发现温室WSN的异常并诊断出故障节点,提高了WSN工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Advanced wireless irrigation sensor networks that can monitor and control irrigation are only recently available commercially, but on-farm research has found a number of advantages compared with current irrigation practices including reduced water application, disease incidence, production time and labor, together with increased profitability. We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to precisely control irrigation based on substrate moisture in a 0.15-ha greenhouse producing cut-flower snapdragons (Antirrhinum majus). We calculated changes in yield, production time, quality, cost, revenue and profit using grower data on production, expenditures and sales, which included 3 years of data before and after implementation of sensor irrigation networks. Sensor-based irrigation was associated with a 62 % ($65,173 or $434,487 ha?1) increase in revenue and a 65 % ($35,327 or $325,513 ha?1) increase in profit per year. Sensor-based irrigation was also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s in the quality and the number of stems harvested per crop. The time to first harvest and time to last harvest were reduced for all cultivar groups, indicating that the plants grew faster using sensor networks. Production time per crop was decreased, allowing 2.5 additional crops per year. Electricity usage was also reduced, likely due to less frequent irrigation using sensor networks. These results are in line with other benefits we have seen by installing sensor networks in other types of ornamental operations.  相似文献   

17.
魏挺 《农业工程》2018,8(6):51-54
针对当前农业大棚蔬菜种植的信息化和自动化需求,利用物联网技术,提出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的大棚蔬菜温湿度采集系统。为实现蔬菜大棚温湿度采集功能,分别从硬件和软件的角度对系统进行构建。在硬件方面,结合蔬菜大棚中传感器节点较多的问题,采用温湿度传感器节点与无线射频模块结合的方式,完成蔬菜大棚中温湿度的自动采集和数据发送;在软件方面,利用IAR集成开发环境对上机位软件进行开发。通过对部分功能的测试,验证开发方案在农业蔬菜大棚中应用的可行性,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和推广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