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化螟性诱剂在测报及防治上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性诱剂诱蛾高峰期与灯诱基本一致,并且5 d与2 d调查一致,在测报应用中可5 d调查1次;性诱剂诱蛾可降低株枯梢率57.83%,保苗效果53.63%,活虫防效63.25%;性诱剂加5%氟虫腈悬浮剂40 mL 1次,保苗效果87.20%,活虫防效90.46%;优于单用5%氟虫腈悬浮剂40 mL防治的78.61%、82.64%。性诱剂可替代灯诱用于二化螟测报工作,但不能单独用于防治。  相似文献   

2.
几种性信息素对小菜蛾的诱集效果及田间防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4种小菜蛾性信息素的田间诱蛾效果和对小菜蛾防效试验表明,性信息素2号的田间诱蛾效果极显著高于其它3种性信息素,平均日诱蛾量达30.75±1.86 头,最高日诱蛾量194.00±8.95头;性信息素应用能使田间小菜蛾种群数量明显下降,与同类型同生育期正常用药的露地蔬菜相比,性信息素2号对小菜蛾幼虫的田间防效为84.74%,对蛹为79.34%.  相似文献   

3.
高压汞灯诱杀棉铃虫效果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我所近两年推出了利用特制高压汞灯、诱杀棉铃虫成虫的新技术。此灯为特种光谱的450瓦自镇高压汞灯,电源电压220伏。将灯固定在一稳定的三角架上,灯下设1.2米左右的水盆(或水池)一个,水面距灯20~30厘米,灯高1.5~2米,水中加0.15洗衣粉。蛾期,每天傍晚开灯,清晨关灯捞蛾。高压汞灯诱杀棉铃虫的特点是:诱蛾多、控制面积大、不伤害天敌,全年可以方便使用,非常适合社会化服务。与其他防冶措施结合,可以有效地压低虫源基数,使全年防治处于主动地位。它的防治效果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比较了加拿大杨(Populuscanadensis)枝把、棉铃虫性诱剂、高压汞灯在田间对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的引诱效果。结果表明,加拿大杨枝把在田间以诱集棉铃虫雌蛾为主,所诱棉铃虫雌、雄性比为1.61。加拿大杨枝把日诱雄蛾量与日诱雌蛾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性诱剂日诱雄蛾量、高压汞灯日诱雄蛾量相关性不显著。每日棉铃虫百株落卵量与加拿大杨枝把、高压汞灯日诱蛾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性诱剂日诱蛾量无显著相关性。讨论了加拿大杨枝把在田间引诱棉铃虫的机理。  相似文献   

5.
2019年大理州草地贪夜蛾发生面积广、危害程度重,已成为玉米生产上第一大虫害。笔者根据草地贪夜蛾成虫趋光性、趋化性等生物学特征,设置性信息素和虫情测报灯监测点,监测草地贪夜蛾成虫在大理州发生情况。结果发现,成虫诱蛾量性信息素明显大于虫情测报灯;全年有2个明显的诱蛾高峰;1500 m以下低海拔热区诱蛾量大;低温霜冻致诱蛾量骤降;诱蛾量性信息素诱捕器距地面2.5m的明显高于诱捕器距地面1 m的。  相似文献   

6.
性诱芯在甜菜夜蛾发生测报及防治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 0 0 1~ 2 0 0 2年采取性诱剂诱集甜菜夜蛾成虫 ,其动态规律与黑光灯诱蛾结果较吻合 ,且灵敏度高 ,诱蛾量大 ,有蛾期长 ,有利于准确进行甜菜夜蛾的中短期预报 ,可直接诱杀成虫 ,降低田间幼虫量及为害率 ,防效可达 5 0 %~ 6 3 .6 %,具有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7.
性信息素诱捕防治棉斜纹夜蛾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斜纹夜蛾性信息素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其诱蛾性能强、防效佳、持效期长、环保安全、且操作简便,试验、示范区单只诱捕器日均诱蛾量分别为665.2和30.4头、前者是频振杀虫灯的19.31倍;防治示范区幼虫的相对防效达87.93%,比常规化学防治区高7.41个百分点;在诱捕器内放置敌敌畏可以提高诱蛾效果84.6%,以2d清理1次诱捕器为宜,建议生产上扩大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李宽  郑能文  蒋敏华  王星 《浙江农业科学》2022,63(10):2364-2367
为验证不同监测方法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的监测效果,测试了智能性诱、智能灯诱、田间赶蛾的稻纵卷叶螟虫情动态。结果表明,性诱监测诱集蛾量明显低于灯诱监测,且在主害代未能形成明显的峰期和峰次,监测效果不如灯诱监测。灯诱监测诱集蛾量虽然少于田间赶蛾,但其诱蛾动态与赶蛾监测基本吻合,且灯诱峰次多、始见期早。田间赶蛾与灯诱比较,高峰日早,峰型更为明显。智能灯诱监测可较好地反映稻纵卷叶螟的田间发生动态,性诱、灯诱、田间赶蛾、田间调查等多种监测方法相结合,可准确测报稻纵卷叶螟各世代的峰期及蛾量发生趋势。  相似文献   

9.
性信息素在棉铃虫预测预报与诱杀防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 ,系统研究了性信息素在棉铃虫预测预报与诱杀防治中的作用。小面积测报的多点试验结果表明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产的性信息素诱芯与英国进口诱芯的诱蛾效果相当 ,明显优于江苏省金坛激素所的诱芯 ;性信息素对1、2代棉铃虫的诱蛾效果优于树枝把 ,对主要危害世代 3、4代的诱蛾效果低于树枝把 ;田间系统查虫查卵的趋势和发生量拟合度验证了上述结果。但当大面积棉田连片使用性信息素时 ,诱蛾效果与小面积测报效果有较大的差别。在 3、4代棉铃虫的蛾峰期 ,每 0 .13 4hm2 棉田放置 1个诱芯盆 ,当性信息素区田间蛾量急增进入盛发期时 ,田间卵量同时进入盛发期 ;当性信息素诱盆蛾量累计为全代蛾量 40 %和 80 %时 ,当天或第 2天田间累计卵量也达到全代卵量的 40 %和 80 %。不同用量试验结果表明 :在 3、4代棉铃虫的蛾峰期 ,每 0 .13 4hm2 棉田放置 1个诱芯盆 ,诱蛾效果较好且经济 ;与相同面积棉田内插放 40个树枝把的诱蛾效果比较 ,前者所诱棉田的雄蛾量降低 1.3 6~ 1.45倍 ,雌蛾交配率下降 3 5 .68%~ 44 .75 % ,落卵量减少 9.90 %~ 17.80 % ,幼虫量减少12 .3 6% ,蕾铃被害量下降 4.49%~ 10 %。  相似文献   

10.
对性诱剂诱芯在谷田玉米螟监测及危害防控中的应用效果和使用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玉米螟专用性诱剂诱芯灵敏度高于测报灯,可以较早监测到谷田玉米螟始发期,对确定防治适期并及时防控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在诱捕器选择上,干式诱捕器与水盆诱捕器诱蛾效果相当,且明显高于三角形诱捕器,干式诱捕器替代传统水盆诱捕器用于谷田玉米螟防控更为简便、可行,每667m2放置6个能达最佳防控效果,防效88.7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