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文 《花卉》2011,(12):14-15
松科植物人都可长20~50米高。最高者还可达到60米.松树之树龄亦可相当的长久,且枝干常坚韧挺拔、经年常绿,傲风雪而存立。国人自古即视松树为“百木之长”.秦始皇还曾于登临泰山祭天时,敕封让其皇辇车驾躲避风雨的山间“株松树为“大大夫松”,另传乾隆皇帝亦曾封松树为“遮荫侯”,故松树乃我国历史上曾经拥有官衔、且爵位颇高的植物。  相似文献   

2.
<正>松树适应性强,树姿雄伟苍劲,树体粗大,刚直不屈,挺拔秀丽,松叶四季常绿,较耐阴,喜阳,能耐干燥,寿命长,适应各类恶劣环境,观赏性很强,是风景区和各式庭院、盆景界的上乘树种。本人喜松,创建聚松园,收藏各类松树盆景及松树庭院树素材数千株,常年如一日地养护、创作,对松树的习性有了客观的了解,对松树的年度养护、管理有着十分务实的经验,故按照长三角及周边地区松树月度管理目标写成此文,与诸多松树爱好者共同交流。  相似文献   

3.
正一、松树的人文渊源及其在盆景中的地位。在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史上,松树被古人誉为"百木之长",有王者之尊,有"神树"之称。在我国历代养生医书中,有松子、松叶、松脂等应用于医疗疾病、养生延年之记述。松树长寿、生命力旺盛,品格高贵、顽强挺拔。相传秦始皇游泰山,遇暴风骤雨,幸被一松树庇护,平安无恙,于是封其为"五大夫"。此后文人士大夫赞咏松树之作连篇累牍,蔚为大观。他们不但写松、画松,还颂松,如《史记》有称"松柏为百木之长也",更有人赋以人格化,赞其有"贫贱不移、  相似文献   

4.
苍松洒秀     
正沧海桑田,岁月变迁。累世累劫中,强风吹拂,种子被吹进崖隙,孕育了这一棵松。它以超然的身姿,怡然耸立于黄山绝顶,沐日月之光,展浩荡之气,迎接风雨的洗礼。如果说松树挺拔的躯干是它傲岸的脊梁,那么苍郁伸展的枝条就是它迷人的风骨。此松破石而生,倚峭壁,临深渊,雄秀兼备:干身挺立,凌霄直上;翠枝轻舒,若行云似流水,又如张开了无数手臂的巨人,欲迎旭日、揽云霞,令人见之顿生豪情。  相似文献   

5.
"高干垂枝"是胡乐国大师在盆景创作研究中总结出来的松树盆景造型理念,所谓"高干"是指干上出枝位置高,"垂枝"则是指枝条下垂。它从干与枝两个主要方面阐明了各种松树盆景的姿态特征,最能表现松的自然风貌。"高干垂枝"源于自然,也同于画理,适宜于各种形式的松树盆景造型,如直干式、斜干式、曲干式等等,高耸的树干挺拔而雄健,自然下垂的枝条飘逸潇洒尽展老树姿态,极具画意。  相似文献   

6.
正松树雄浑劲健、高古清奇、飘逸秀隽、挺拔伟岸的品格,受到历代人的推崇;历代文人品松、诗人吟松、画家写松,松在国人的精神文化领域有着强大的影响力。松树有如同龙爪抓地般的盘根,有苍劲古朴、雄伟大气的主干,有凌霜傲雪的刚枝,有异于其它树叶的韧针,是制作盆景的极佳家材,深受盆景人的垂青,玩家也越来越多,因而成为制作盆景的当  相似文献   

7.
松树雄壮、挺拔、常青的风姿和它坚毅、刚强的生命气质,一直为历代文人墨客所崇尚,也是盆景界常用的传统树种。江、浙、沪的松树盆景历两三代人培育,已相当成熟。在岭南盆景未成为系统流派时,香(九里香)、榆、松、柏一直为常用树种,山松(岭南地区习惯称马尾松)近十多年来更是受到热捧,有可能发展成为近代岭南盆景主要树种。  相似文献   

8.
张涛  黄若之 《中国园艺文摘》2011,27(11):93-94,74
黑皮油松植物景观是东北地区极具特色的植物景观。黑皮油松姿态俊美强劲,尤其是冬态能充分体现出东北的植物景观特色。松树的栽植在秦朝就已有史料记载,时至今日更是广泛应用于园林景观中。在我国北方地区松树作为长绿树种更是应用广泛。中国人爱松,不仅是爱其苍劲挺拔的姿态,更是对其高尚气节的崇拜和倾慕,松的精神更是人们陶冶情操和品德修养的精神动力。松的景观营造在构成形式法则上,应遵循节奏与韵律、对比与和谐、变化与统一。  相似文献   

9.
制作盆景的高山松,一般都生长在海拔1000米以上,安徽黄山称黄山松,浙江天目山称天目松,高山松的特点是苍老、挺拔、奇形怪状、松毛粗短、耐寒、耐早,是制作盆景的名贵树种。  相似文献   

10.
<正>松树是植物王国的寿星,有“百木之长”之誉,而松文化,是人们在育松、赏松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源远流长。《周礼》中有云:“天子树松,诸侯柏,大夫栾,士杨。”松树象征着傲骨峥嵘、历寒不衰的精神,松更是一种人格品性的象征,歌以赞松,诗以咏松,文以记松,画以绘松,鸿篇妙文不胜枚举,丹青杰作传世甚多,赞松之庄重肃穆,咏松之历寒不衰、四季常青,  相似文献   

11.
<正>松树有“百木之长”之誉,傲骨峥嵘,历寒不衰,历代文人歌以赞松,诗以咏松,鸿篇妙文不胜枚举,丹青杰作传世甚多。“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将松柏与君子并列,宋代文人将松与竹、梅并称为“岁寒三友”,松成为历久不衰的文化符号。在传统中国画中,松树占了重要的位置,古人画松多以松石点缀山水,出现了很多的松石山水画家。松或有雄浑遒劲的气度,或有仙风道骨的灵气,画家手中的寥寥数笔可再现松树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2.
正松树乃百木之长,在林中有王者风范。山无松不奇,石无松不灵,松树浑宏洒脱、苍健伟岸的大器,耸峭挺拔、奇姿超然的豪气,坚贞高洁、不攀不附的骨气是我们民族之魂,历来都受到人们的尊崇。以盆景造型艺术来表现松的高风亮节,发挥松树盆景的主导和引领作用,是当今盆景人的追求。我们在理论上探讨和制作盆景的实践中,有两个老师,一是师法自然,二是师法古今中国画论。  相似文献   

13.
<正>“林中百丈松,岁久苍鳞蹙。”在众多盆景树种中,松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黑松盆景气势雄伟,或刚直挺拔,或虬曲苍劲,颇具阳刚之气,被人称作“男人松”。黑松盆景《乘风破浪》是笔者近几年创作的作品,在此分享制作过程中的体会。2014年,这件素材辗转落入笔者手中。因前一任主人制作或养护失误,导致失枝严重,仅余两枝,且长势不良,因而并不被笔者看好,所以当时未拍照留档,仅对其生长情况进行常规检查,然后脱盆换土,进行病虫害防治处理。  相似文献   

14.
黄山印象     
黄山风景壮丽,著名景点中的奇松、怪石更是闻名海内外,古人称黄山“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相信黄山的魅力对于每一个爱好盆景艺术的朋友都有着不同的吸引力。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眼中都有不一样的黄山。今天,我们来看看外国盆景友人对于黄山乃至我们传统文化的印象。  相似文献   

15.
松与柏齐名,松性强健、刚毅,其气质精神高雅不俗,具有大家风范,所以自古以来人们把松作为最贴近生活,最能抒发情感的对象,盆景人更不例外。从古说起,唐宋时期最为常见的盆景就是松树,明清以来更是兴盛,传统代代相传,延续至今玩家仍是穷追不舍,可见松树的魅力。传统的松树盆景品种如何,栽培技术,整型技法又是如何?这些问题我们尚无力完全澄清。就当今来说常用的优良品种有黑松、赤松、五针松、黄山松、油松、罗汉松(非松科针叶植物)等。前三种为松科、松属针叶松树的三大代表树种,日本盆景称之为松树“三雄”,名列榜首。罗汉松是一个多品种的常绿乔木树种,有大叶、中叶、小叶之分,树型特征具有较高的可观性,它是极富魅力的树种。所以黑松、赤松、五针松,加上罗汉松这四个品种人称松中“四杰”。今以黑松为例,谈黑松制作。黑松是松科、松属的针叶常绿植物,乔木,高可  相似文献   

16.
徐昊 《花木盆景》2022,(10):68-73
<正>在自然界众多的植物中,松被尊为百木之长,它扎根于最贫瘠的峰头崖尖,俯察万类沧桑,仰观宇宙浩渺,岁历千载而不凋,饱经风霜而不折,其精神深得世人称颂。孔子曾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荀子曰:“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先哲对松树的寄意和歌咏,确立了松树人格化的地位,因此,历代文人雅士往往以诗词歌咏松树的品性,或以松入画,借松言志,栽松寄情。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古树分布之广,树种之多,树龄之长,数量之大,均为世界罕见。我国古树保护法规定:凡达100年树龄者即可称为古树。名木是指具有历史意义、文化科学意义、或其他社会影响而闻名的树木。其中,有的以姿态奇特,观赏价值极高而闻名,如黄山的“迎客松”、泰山的“卧龙松”等。古树、名木是活着的古董,是有生命的国宝,应精心加以爱护、深入研究。任何树木都要经过生长、发育、衰老、死亡等过程,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措施使其衰老以至死亡的阶段延迟,这就是对古树名木的复壮。  相似文献   

18.
黑松     
正"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这是一件搭配匀称,枝歧分配自然,极能展现松树风格的完美之作。作品经精心漫长剪扎、摆布并提根外露,充分利用松树树皮纹裂鱗皱之龙钟老态,营造出主干斜倚根系突兀而不倒伏,似饱经风霜傲雪,虽历尽雪霜重压却身斜不倒仍傲立挺拔、枝叶飞腾、昂首坚毅,整体树相潇洒脱俗而清高,把松之高洁描绘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9.
温州盆景     
温州盆景风格特点的形成,有其深厚的传统基础、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从历史上看,浙东鄞县屠隆在论及盆景素材时,认为“盆景自古以天目松为最古雅”;论松树盆景造型时倡导以马远、郭熙、刘松年、盛之昭的四种画风作为写照;在松树的种植结构上又多有“双本结对”、“或栽三、五窠”等合栽式造型论述。  相似文献   

20.
唐祖其 《现代园艺》2023,(23):106-108
松材线虫病是为害石板镇松树资源的主要病害,而松褐天牛虫是松材线虫病传播的主要载体。通过对松褐天牛的技术调查和为害研究,系统全面规律性认识松材线虫病,采取措施防治松褐天牛,为切断松材线虫病传播途径、保护好石板镇松树资源提供有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