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城市的发展和规划进程中,雨洪管理一直是被忽略的一部分,导致如今城市内的水污染和洪涝灾害严重。低影响开发(LID)技术则着重解决雨水径流,雨水净化问题。通过增加地表可渗透铺装的面积,增加雨水的渗透作用,减少雨水径流,并通过生态滞留池植草沟等净化雨水,减少对自然界水循环系统的污染和冲击。通过应用低影响开发理念,并结合我国城市建设和规划的现状,提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海绵城市的思路。建立健全的法制的同时,做好公众参与和公众教育可以更好地帮助海绵城市理论实施。  相似文献   

2.
范东贤 《花卉》2016,(10):30-31
为大力推进建设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活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赣榆新城区在建设中积极探索城市绿地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建设,主要从居住区绿地、市政道路绿地、公园绿地等方面着手,运用"海绵城市"理念,在发挥正常景观、休闲等功能要求的同时,完善雨水调蓄功能。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市开发力度不断加大,由此而发的洪涝灾害、雨水径流对城市环境的污染益发严重。本文从LID技术和棕地概述入手,分析了低影响开发与城市棕地景观更新相结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自然灾害问题日益严重。为从源头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国家提出了建设"海绵城市"的新理念,提倡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海绵城市强调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式"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重要保障。根据湖州市规划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建设的实施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社会需求的不断发展,创新、绿色、环保的新型观念融入其中,对于现阶段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大部分一线城市的土地资源已经趋于饱和状态,对于整个城市的道路绿地景观设计要在不破坏原有地上设施的基础之上,利用现代化技术有机地将绿地景观融入到整个城市的市政建设工程之中,其中最为主要的方式是通过LID,也就是低影响开发来完成,低影响开发(LID)就是通过创新思维模式,将绿地景观融入进整个城市的道路建设之中。目前,我国通过低影响开发(LID)来进行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最好的案例是深圳市所设计规划的景观方案。  相似文献   

6.
低影响开发(LID),是发达国家新兴的城市规划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末发展起的暴雨管理和面源污染处理技术,其基本内涵是通过有效的水文设计,综合采用入渗、过滤、蒸发和蓄流等方式减少径流排水量,这对建设"绿色城市"、"生态城市"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遂宁中环线道路景观为例,简单介绍了低影响开发系统在中环线道路景观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在简要介绍低影响开发(LID)模式概念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阐述了LID在城市园林绿地中主要应用于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生态草沟等生物滞留、绿色屋顶、透水路面及干井、树盒、过滤带、蓄水池等方面的技术措施,以期寻求LID技术与园林绿地融合的途径,让园林绿地也具备减少地表径流和保护城市水生态环境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水环境问题突出。在建设海绵城市的大背景下,通过设计具有减缓地表径流,削减洪峰流量,吸收、净化污染物,有效利用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等功能的雨水花园,来改善在城市开发过程中被忽视的生态环境和水环境。以宁波生态走廊为例,对其水文、植被、地形及设计亮点进行简要分析和概述。  相似文献   

9.
杨远林 《花卉》2017,(8):33-35
海绵城市建设是充分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削弱城市径流污染负荷、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即做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基于海绵城市的理念,结合航空新城外围城市绿廊景观工程规划实践,通过“渗、滞、蓄、净、用、排”六种途径,将雨水通过透水铺装渗透、洼地滞留、湿地雨水塘集蓄、生物净化、多途径利用和溢流排水相结合,实现城市雨涝调蓄、雨污净化、水源保护、涵养补充地下水,水生态修复等多个目标。  相似文献   

10.
在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是比较敏感的问题之一,也是城市设计重要的研究和实践领域。本文分析了城市滨水景观低影响开发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了基于LID理念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目标和开发策略,并重点阐述了低影响开发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基于低影响开发(LID)理论的"海绵城市"理念是解决城镇内涝、水灾害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海绵城市"建设中绿色植物的选择关系到低影响设施能否产生实际的功能效益。以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校园低影响设施的绿色植物选择为例,结合校园现状条件和徐州气候条件,初步设计了8个汇水区域及相应的低影响设施,并为各个低影响设施推荐了相适应的绿色植物。该研究对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推广实践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谭琪  丁芹 《中国园艺文摘》2014,(3):54-56,94
介绍国外先进的雨洪管理技术——低影响开发(LID)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相关的技术措施以及在国内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希望能够从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等层面上对我国城市目前在雨水浪费、城市内涝、洪水频发等问题解决上,提出一系列的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快速的城市化发展,带来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其中城市雨洪管理是城市生态良性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因此,以自然积存、渗透、净化为目标的"海绵城市"理论得以提出,成为中国城市自然式雨洪管理的核心手段。首先对海绵城市的概念和理论发展进行论述,然后,对海绵城市及其相关理论(最佳管理措施、低影响开发和绿色基础设施)进行了辨识,在此基础上对海绵城市的构建途径和应用技术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适于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发展策略,推动生态文明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通过探索海绵城市在城市生态园林设计中的区域层面和城市层面2方面的应用,分析生态雨水廊道、组团雨水花园和道路生物滞留带3个方面的应用,达到保护原有生态系统、对以往被破坏的生态系统恢复以及低影响开发的目标,建设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的生态宜居海绵城市。  相似文献   

15.
陈就  邓樱 《现代园艺》2019,(17):104-105
"海绵城市"是城市管理、建设中的一个全新的、关键的课题,在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动下快速发展起来。其用一种与自然共存、顺应自然的建设理念对城市的土地进行管理、开发、保护,通过建设雨水公园、下沉式绿地、雨水收集系统将自然生态功能发挥到极致,充分结合雨水集蓄、滞留、渗透、净化、循环和排水,对径流污染、内涝灾害、水生态破坏进行有效控制。首先阐述"海绵城市"的建设原则,然后根据"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下园林立体绿化的施工技术对相关的施工策略进行了统筹分析,以期为城市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由于北京城市建设的地面硬化问题,导致城市径流污染及频发的城市内涝。低影响开发是当今国际上城市水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雨洪管理新策略,旨在通过分散的、小规模的源头控制来达到对暴雨所产生的径流和污染的控制,使城市地区尽量接近于自然的水文循环。其本身是一项科学指导下的系统工程,特别是生物滞留技术体系。本研究基于北京城市生态建设的需要,将对北京地区生物滞留中可能需要的植物素材进行科学地筛选和评判。  相似文献   

17.
海绵城市的建设目标较多,它要求通过合理的方式对建设方案进行模拟和计算在城市中设置低影响开发设施,达成海绵城市地表径流、径流污染削减量等目标。软件模拟在一定程度上使海绵城市更易于满足其削减目标,同时避免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解决软件模拟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将会提升软件模拟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方展 《现代园艺》2022,(23):144-147
随着国内现代化海绵城市概念不断外延扩张,构建真正能够适应城市气候要求的生态城市口袋公园逐渐成为国内热点问题,而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设计运用也能够直接在改善城市水资源条件及缓解雨水相关水资源问题等方面发挥一些重大建设性作用。本研究简单解读了口袋公园、海绵智慧城市建设等新概念,参考具体案例,在其发展过程中总结出两者的共性及特性,最后基于"海绵"理念特征而产生的实践原则为城市口袋公园提供新的理论指导方向。  相似文献   

19.
犹渝 《现代园艺》2022,(12):178-180
在社区公园设计中引入海绵城市理念,以小见大,将海绵城市建设设施及雨水径流控制融入公园改造中,通过汇水分区及径流组织设计、海绵设施布局、海绵设施设计方式,最大程度实现雨水自然积存、渗透、净化,雨天时期园路及活动空间铺装表面几乎无雨水浅洼,均流入周边绿地、滞留带,改善居民游玩体验。  相似文献   

20.
由于"城市病"的不断凸显,海绵城市建设已成为我国城市建设、城市修复的一条战略。目前就我国来说,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途径有以下三个方面:①对开发区域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②生态恢复和修复;③低影响开发。本文对LID一些主要技术措施进行了简要介绍,并以西咸新区沣西新城交大创新港海绵城市示范区为案例,介绍了其设想理念,具体分析了雨水花园与旱溪相结合的施工工艺以及该项目的植物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