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园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历史极为悠久,而且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水平在世界上独树一帜。中国园林是一个精深、完善的园林体系,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留下了极为丰富的经验。"浮庄"是合肥包公园中的"园中园",其造园手法上汲取了中国园林造园构景艺术。在园林布置中结合了自身地理环境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造园风格。本文以浮庄为例,通过实地考察,探析浮庄园林中叠山、理水、种植、建筑四大造景艺术手法,希望为城市园林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马玛骞  林海 《现代园艺》2023,(16):135-137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对自然的感悟和生命的追求。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以师法自然、崇尚自然为出发点,注重自然景观与人文艺术景观的和谐统一,追求情境交融的意境表达。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包括叠山理水、植物搭配、建筑升华和空间营造等,其构成了中国古典园林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并对世界园林建造产生了深刻影响。探讨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有助于更好地传承造园手法的文化内涵及特色,使古典园林造园要素更好地融入现代园林设计中,为现代园林建造提供有益的理论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3.
江南园林以其高超的造园手法、经典的理论著作、大量的园林建设成为中国三大园林地方风格中造诣最高的园林类别。江南园林的造园思想内涵丰富,也最能代表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新中式园林是当代园林中最能继承发扬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通过对江南园林造园思想和手法的总结,赋予其新的时代背景。以乌镇互联网会展中心、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例,探究江南园林造园手法中的叠山、理水、植物配置与园林空间等手法,以期对新中式园林的发展和设计更好地体现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发挥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江南古典园林为世界园林史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从情感倾注、造园基础、园林各要素以及具体对比手法4个方面对江南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手法进行探析,以便于全面、深入地了解江南古典园林,进而读懂园林、品味园林。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造景手法和园林艺术,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私家花园逐渐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从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在私家花园设计中的应用角度出发,采用文献分析法,对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在私家花园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相关研究。首先,分析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的地方特色,其次概述中国古典园林造景艺术表现要素及主要造景手法;最后,阐述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在私家花园中的应用,深入探讨中国传统园林与现代私家花园的融合之美。通过借鉴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景观要素、现代工艺和地域文化的地方特色,赋予私家花园更多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不仅可以提升私家花园的价值和观赏性,还将有助于传承和推广中国园林文化。  相似文献   

6.
江南古典园林,历史悠久,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其亲自然的设计理念对中国现代城市化进程有着积极意义。本文从江南古典园林亲自然理念的角度出发,简要分析江南古典园林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亲自然理念在造园要素和造景手法中的体现,以期对当代的景观设计实践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7.
水作为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一种重要景观要素,在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在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设计一直受到园林设计师的广泛关注。从技术手段、水景形式以及植物造景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水体设计,以期为现代园林的水体设计提供借鉴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周曙  吴淑平 《现代园艺》2012,(15):42-44
通过对法式古典园林的研究,了解法式古典园林的风格特征和审美倾向,以及其最具代表性的诺特尔式园林艺术风格,分析其造园手法、关学价值和造园思想,找出诺特尔式园林语言中的欧洲古典主义园林精髓以及部分符合现代审美主张的处理手法,为研究中法古典园林对比做铺垫。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杭州汾阳别墅造园手法的研究,探讨古典园林流派之一江南私家园林几种典型的造园手法、植物配置特点和深厚的园林文化,揭示传承古典园林造园艺术对发展现代园林绿化多样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静仪 《现代园艺》2023,(4):107-109
在景观设计中通过营造空间可以打破尺度的壁垒,不同空间形态特征的产生有着不同的文化与历史背景。作为中西方园林的集大成者,中西方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对现代景观设计有着借鉴意义。立足中西古典园林空间的特质及其文化历史背景进行比较,分析其造园思想与空间组织手法,结合视觉空间艺术与空间的关系以更好地了解中西方古典园林。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典园林其造园思想精髓、空间设计的巧妙手法,景观配置的多样性、层次性,建筑生在园中的画龙点睛作用。不仅是造园手法,更重要的是提高园林的文化底蕴,保留其"人与自然的和谐"、"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指导思想。将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结合进设计里,让景观不仅是风景,还要能体现人和人背后的意念,把园林做活,对中国现代景观园林的发展作出更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空间造型艺术,特别是私家园林,其精湛的空间营造手法对于现代园林设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在分析园林空间的基础上,从空间渗透、空间对比及意境营造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空间的营造手法,旨在反映造园手法的规律特征,增加对中国古典园林的理解,探讨其在现代园林中的局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园林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它是在传统"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师法自然"自然观等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不同于世界其它园林体系的园林,吸引了后代的持续学习与模仿。但在现代社会,将现代造园手法融入古典园林设计中,也不失为一种对古典园林的延续与发展。现以实例来探索现代造园手法在古典园林设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典园林是世界园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掇山与置石是我国古典园林重要的造园手法之一,在整个园林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掇山出自《园冶》一书中,也称为叠山,掇山这一词顾名思义为掇石成山。掇山置石从古至今在造园理法中,不仅仅停留于理性设计分析的层面,更注重于工匠内心的感性色彩,二者缺一不可。通过对我国古典园林掇山置石的调研与总结,结合其鲜明与独树一帜的特点进行剖析,尝试寻找掇山置石艺术手法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传承创新与发展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园林中诗情画意写入园林,是中国传统写意园林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植物的文化性格融合在现代造园形式之中,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园林意境,以适应现代人的生活需要,是港澳花园小区的追求目标。文章以港澳花园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为例,探讨古典园林意境与现代造园手法的融合。  相似文献   

16.
古今园林的设计手法是相通的,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可以从古典园林设计中汲取养分,可以将其看作是设计灵感的源泉。通过对古典园林设计手法的分析与运用,可以深入探讨和体会古人造园的匠意,并将其运用到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多浮于空洞的平面构图形式,缺乏对空间、视线、场地等各方面的细致考虑,若要在设计方面有本质的提升,不妨借鉴和学习古典园林设计手法。本文主要对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具体手法进行分析,并将其解剖运用在现代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中。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阐述了昆明寺庙园林的形成及发展,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以昆明圆通寺为例,根据实地调查,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从院落布局、空间处理、意境表达3方面对昆明圆通寺的园林环境进行了分析,论述了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在昆明寺庙园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中英两国的古典园林,相对于法国的规则式造园形式,在造园风格上同属自然式园林。中国古典园林分为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具体风格上以自然式山水园林为主,从魏晋南北朝到明清之际逐渐形成其明确的风格,18世纪属于明末清初,是中国自然山水园林的成熟期。而英国的自然风景园林在18世纪初才突破法国规则式园林的束缚,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因此,文章运用了平行比较的方法,对18世纪中英两国的造园风格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两国造园风格形成的原因及特点分析,深入比较中英两国造园艺术的具体风格与造景手法,对现当代风景园林设计有较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园林众多,作为一项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在建筑审美和设计手法上给中国的很多设计师以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来源,随着现代室内设计事业的蓬勃发展,如何将传统手法与现代手法相结合,如何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巧妙融合古典园林的设计元素,是当前很多设计师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古典园林设计和现代设计的理念出发,对比二者设计理念中不同的地方,分析了现代室内设计存在的问题,针对如何将古典园林造园手法运用在室内设计里提出了几点可实施的有效措施,指出现代设计应该在设计手法上加以探索和创新,明确了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日本园林初始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和中国古典园林相仿的。由于中日两国的地理、文化、经济、民俗等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园林观。采用不同的造园要素,主要从中日园林的建筑,水体和石3个造园要素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