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水牛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参与卵泡发生的时期及其在卵巢组织不同时期卵泡中的表达定位;【方法】采用石蜡切片结合免疫组化的方法对PCNA在卵巢组织中进行定位,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PCNA在腔前卵泡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原始卵泡中的卵母细胞能检测到PCNA的表达,但颗粒细胞并未观察到PCNA的免疫染色;初级卵泡到次级卵泡,卵母细胞和颗粒细胞中均可检测到PCNA的表达,且在颗粒细胞中的表达有增强的趋势;有腔卵泡中,颗粒细胞、卵泡膜细胞及包围卵母细胞的卵丘细胞中都能观察到很强的免疫染色。定量表达检测结果显示:PCNA在原始卵泡、初级卵泡及次级卵泡中的表达呈上升趋势,并且有显著差异(43.50333±0.138338 vs 1.633804±0.093796 vs 1±0.012219 , P<0.01);【结论】从初级卵泡开始在颗粒细胞中能检测到PCNA的表达,并且其表达随着卵泡的发育有明显的增强趋势,腔前卵泡中PCNA表达的QRT-PCR测定结果与免疫组化结果相一致,研究结果为阐明PCNA参与卵泡发生的分子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生长分化因子9(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er9,GDF9)的潜在靶蛋白Claudin-11在成年羊驼卵巢中的表达与定位,探索Claudin-11对促进卵泡发育、调节排卵的作用机理。【方法】以成年雌性羊驼为研究对象,用RT-PCR技术分析潜在靶蛋白Claudin-11在成年羊驼卵巢中的表达,并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其相对表达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对Claudin-11在成年羊驼卵巢中的表达进行定位分析。【结果】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Claudin-11在羊驼卵巢的初级卵泡中弱表达于次级卵泡;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多克隆兔抗Claudin-11抗体与成年羊驼卵巢组织粗提取物可以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反应;免疫组织化学试验结果显示,Claudin-11在羊驼卵巢的原始卵泡和次级卵泡中弱表达于卵泡细胞周围的扁平或立方形卵泡细胞的胞质,而在次级卵泡中 Claudin-11在最内层颗粒细胞的胞质中进行表达。【结论】Claudin-11在成年羊驼卵巢组织中表达且存在特异性的细胞定位。  相似文献   

3.
生长分化因子9在兔卵巢中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霖  季金强  尹萍  丁家桐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684-16685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9(GDF9)在兔卵巢卵泡发生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GDF9蛋白在兔卵巢中的表达定位情况。[结果]GDF9在原始卵泡中没有表达;在初级卵泡、次级卵泡和有腔卵泡卵母细胞及有腔卵泡颗粒细胞、透明带及卵泡液中均检测到GDF9蛋白;在黄体中也有GDF9的表达。[结论]GDF9不仅是卵母细胞分泌因子,而且是颗粒细胞的分泌因子,其表达随兔卵巢中卵泡发生呈时空动态变化,在兔卵巢卵泡发生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参与了黄体活动的调节。  相似文献   

4.
利用RT-PCR方法,检测不同直径绵羊卵泡卵丘细胞中FSHR、EGFR、GHR、b FGF、CYP19A、AMH基因的mRNA表达规律及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后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大、中、小卵泡卵丘细胞中都有FSHR、EGFR、GHR、b FGF、CYP19A、AMH的mRNA表达,不同直径卵泡卵丘细胞呈现递增趋势,大卵泡卵丘细胞与中小卵泡的卵丘细胞相对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AMH在直径5.0 mm的卵泡卵丘细胞中有所下降。不同大小卵泡卵母细胞经体外培养,结果表明,各卵泡卵母细胞直径组间成熟率不显著,随卵泡直径的增大卵裂率增加,1.0~2.0 mm组与2.1~5.0 mm组卵裂率都显著低于5 mm组(P0.05),相互间无差异(P0.05);囊胚率也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卵泡大于5.0 mm卵母细胞组极显著高于1.0~2.0 mm组(P0.01),2.1~5.0 mm组(P0.05)。证实卵丘细胞在绵羊卵母细胞成熟和受精及随后的胚胎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卵泡直径对卵母细胞发育能力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Wnt1和Frizzled(Fzd)2参与卵巢和卵泡发育的作用机制,选择12只3周龄小鼠,应用免疫组化研究Wnt1和Fzd2在卵巢组织内的定位,免疫共沉淀鉴定其蛋白间的配受体关系.结果表明:在健康初级、次级卵泡卵母细胞以及腔前和腔后卵泡近基膜颗粒细胞的胞质和胞膜中,Wnt1均表现较强的免疫染色,Fzd2在胞质内免疫染色;在卵泡腔周围颗粒细胞和透明带周围卵丘细胞中Wnt1免疫染色弱;从卵巢中心扩展或环绕生长卵泡的条形基质细胞中Wnt1和Fzd2免疫染色阳性,间质腺存在免疫染色细胞;在闭锁卵泡卵母细胞中Wnt1和Fzd2呈非均匀强染色;在卵母细胞裂解液的Wnt1或Fzd2免疫沉淀物的电泳图谱中,分别同时存在Fzd2和Wnt1蛋白条带.表明Wnt1定位于卵母细胞和近基膜颗粒细胞的胞质和胞膜中,Fzd2定位于胞质内:在卵巢基质细胞、卵泡膜细胞和间质腺细胞中存在Wnt1和Fzd2分布;Wnt1和Fzd2之间可能为配体-受体关系.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瘦素长型受体(OB-Rb)与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在大熊猫生殖调控中的作用,运用HE法、免疫组化SABC法观察了5例大熊猫卵巢组织学结构及OB-Rb、NPY在卵巢的表达与分布。结果显示:大熊猫卵巢各级卵泡数量较少,尤以中晚期生长卵泡更甚,原始卵泡和闭锁卵泡相对多见。OB-Rb和NPY在卵巢上均有表达,其中OB-Rb主要分布在颗粒细胞、卵泡膜细胞及黄体的粒黄体细胞;NPY阳性纤维和产物不均匀分布于卵巢各个部位,呈串珠状或点状。NPY阳性神经纤维主要位于血管周围、卵泡、黄体以及颗粒细胞中。大熊猫卵巢卵泡数量少的特征可能与其生殖能力低下有关;OB-Rb和NPY参与了卵巢卵泡发育的调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浪羊和卡拉库尔羊卵巢组织中FSHR基因表达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对两种绵羊卵巢组织上FSHR进行定位研究.[结果]FSHR阳性细胞主要表达在颗粒细胞上,在卵母细胞和膜细胞上也有少量表达,两地方品种绵羊卵巢上原始卵泡和闭锁卵泡时期表达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初级卵泡、次级卵泡时期和成熟卵泡上表达差异显著(P<0.05);对同种绵羊分析时又发现原始卵泡与其他卵泡之间FSHR阳性细胞表达差异显著(P<0.05),成熟卵泡时期阳性细胞表达显著(P<0.05)高于初级和次级卵泡.闭锁卵泡是阳性细胞率与其他各级卵泡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推测出多浪羊对FSH的敏感性高于卡拉库尔羊,表明FSHR含量越高繁殖率越高.FSHR可能也参与其他因子的调控.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大蒜素对猪卵巢卵泡颗粒细胞类固醇激素合成功能以及H_2O_2引起的颗粒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免疫组化法鉴定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在成年母猪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体外培养猪卵巢原代颗粒细胞,采用放射免疫(RIA)方法检测培养液中孕酮(P4)和雌二醇(E2)水平,采用MTT法检测大蒜素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进一步检测卵巢颗粒细胞的凋亡情况。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leaved Caspase3在猪卵巢不同发育阶段卵泡的颗粒细胞、膜细胞中有广泛表达,在卵母细胞的胞质中也有分布,在闭锁卵泡中也见明显表达。猪卵巢原代颗粒细胞经大蒜素处理后,细胞培养液中的孕酮含量显著低于H_2O_2处理组,而雌激素水平显著高于H_2O_2处理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此外,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H_2O_2处理组相比,大蒜素处理组减少了颗粒细胞的凋亡,进一步证实了大蒜素对H_2O_2引起的颗粒细胞凋亡具有缓解作用;进一步应用MTT细胞毒性和增殖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与H_2O_2处理组相比,大蒜素处理显著提高了细胞增殖活性。结果表明,大蒜素能够作用于卵巢颗粒细胞,缓解H_2O_2造成的氧化应激,本结果为畜牧生产中进一步应用大蒜素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采用 RT- PCR技术对关中奶山羊不同大小的有腔卵泡的卵泡膜细胞、颗粒细胞和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中转化生长因子 β2 (TGFβ2 )的基因表达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在有腔卵泡的各个时期都有 TGFβ2 基因表达 ;在卵泡膜、颗粒细胞和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中也检测到了该生长因子的 m RNA。推测 TGFβ2 对关中奶山羊卵泡发育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超敏SP法,对大鼠胚泡植入期卵巢组织内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LIF在不同发育阶段卵泡的颗粒细胞中均有表达,在原始卵泡、初级卵泡和次级卵泡的卵母细胞中高表达,成熟卵泡的卵母细胞中等表达;在初级卵泡和次级卵泡的内膜细胞中LIF高表达,在成熟卵泡的内膜细胞低表达;在卵巢组织基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粒性黄体细胞、生殖上皮中高表达,在卵泡液中中等表达。说明LIF在大鼠胚泡植入期卵巢中的多种细胞内均呈高水平表达。  相似文献   

11.
收集成年绵羊卵巢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EGFR蛋白在绵羊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绵羊卵巢中EGFR蛋白的表达具有时空特异性,它集中分布在发育各阶段的卵泡颗粒细胞中,并随卵泡的发育程度表现出表这量的差异。本研究说明EGFR与其配体EGF结合具有刺激颗粒细胞增殖分化、促进卵丘扩展和刺激卵母细胞成熟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为从组织学、生化指标及分子水平研究双黄蛋高、低产高邮鸭卵巢结构、生殖激素和繁殖关键基因的差异性,选择双黄蛋高、低产高邮鸭各6只,测定静脉血中相关激素含量,采用q RT-PCR技术检测下丘脑、垂体、肝脏以及卵巢组织中相关基因的表达,并对卵巢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和FSHR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卵巢形态结构。结果表明,高邮鸭双黄蛋高、低产组卵巢形态结构有显著差异,高产组卵巢卵泡发育良好,内外膜分界明显,颗粒细胞排列紧密;低产组卵巢卵泡发育不良,颗粒细胞松散。高产组血清中促卵泡素(FSH)、雌二醇(E2)和孕酮(P)水平显著高于低产组(P0.01)。q RT-PCR结果显示,高、低产高邮鸭下丘脑、垂体及肝脏中生殖激素受体基因FSHR、ERβ和Gn RHR的m RNA表达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而在卵巢中差异不显著。可见,双黄蛋高、低产高邮鸭的卵巢结构存在显著差异,下丘脑、垂体以及肝脏是调控高邮鸭双黄蛋产蛋性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机械方法处理胎牛、犊牛和成年牛卵巢可以获得大量的腔前卵泡。胎牛卵巢用眼科手术剪刀剪碎(M1)或用组织切碎机切碎(M2),犊牛和成年牛卵巢用组织切碎机切碎,经悬浮吹打和过滤,平均每只卵巢可获得腔前卵泡胎牛为3282(M1)和5688(M2),犊牛为2100,成年牛为352.在所分离的胎牛和犊牛卵巢卵泡中原始卵泡和初级卵泡占绝大部分,而成年牛卵巢卵泡主要是初级卵泡和次级卵泡。不论是胎牛、犊牛或成年牛,从其所分离的绝大部分腔前卵泡外观质量完好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在卵泡期绵羊生殖器官中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本试验以小尾寒羊和萨福克羊为研究对象,采用DAPI(4′,6′-联脒-2-苯基吲哚)原位荧光标记技术,对高繁殖力品种小尾寒羊和低繁殖力品种萨福克羊成年母羊卵泡期主要生殖器官(卵巢、输卵管、子宫)进行细胞凋亡的确认与定位。结果显示:小尾寒羊和萨福克羊卵巢中卵泡上皮细胞、颗粒细胞、膜细胞均有凋亡现象。在三级卵泡和成熟卵泡的颗粒细胞和膜细胞中,萨福克羊比小尾寒羊表达出较多数量的凋亡细胞,两品种羊在卵泡期输卵管各部,子宫内膜腺体中几乎均未检测到凋亡细胞,子宫内膜基质中检测到少量细胞发生凋亡。因此,研究表明细胞凋亡是母羊生殖器官变化的重要调节机制,可能与造成两者繁殖力高低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5.
C型尿钠肽(C-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Cnp)为尿钠肽家族成员之一,广泛分布于动物大脑、肾脏、心脏及血管等组织,具有维持心血管系统功能稳态、调控细胞增殖及促进骨骼生长等功能。普遍认为哺乳动物有3种钠尿肽受体(Natriuretic peptide receptor, NPR) :NPR1,NPR2和NPR3。Cnp主要通过结合NPR2受体激活下游信号通路,发挥生物学作用。Cnp信号传导通路的组成成分主要包括:配体(Cnp)、跨膜受体(NPR2)及cGMP等。当Cnp分子与跨膜受体NPR2结合后,使受体的激酶同型区域(kinase homology domain, KHD)构象发生变化,进而激活鸟苷酸环化酶,将GTP转化为cGMP后激活下游信号通路。目前,许多研究表明Cnp及受体在雌性动物卵巢上表达模式相似,Cnp主要在卵泡壁层颗粒细胞上表达,NPR2受体主要在卵丘颗粒细胞上表达。另外,动物体内卵泡生长期间,Cnp和受体Npr2表达受激素调控,FSH通过雌激素介导促进卵泡颗粒细胞Cnp和受体Npr2表达;同时卵母细胞通过分泌卵母细胞分泌因子促进了颗粒细胞Npr2表达。LH可能通过表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降低卵泡颗粒细胞Cnp和受体Npr2表达。值得注意的是,研究表明Cnp与FSH功能类似能够促进动物卵泡发育,有利于卵丘颗粒细胞的形成,并能诱导一些与卵泡成熟和类固醇合成相关的颗粒细胞基因表达,揭示卵泡颗粒细胞分泌的Cnp与FSH具有类似的功能,作用于颗粒细胞上的受体分别经由cGMP和cAMP的信号通路影响颗粒细胞基因表达,刺激卵泡生长,促进卵母细胞成熟。另外,近年研究揭示Cnp是动物体内维持卵母细胞减数分裂阻滞的关键物质,卵泡壁层颗粒细胞分泌的Cnp,作用于卵丘颗粒细胞上的受体NPR2,激活鸟甘酸环化酶后将cGTP转化为cGMP,cGMP进入卵母细胞后抑制磷酸二酯酶phosphodiesterase, PDE)的活性,维持卵母细胞内高水平的cAMP,卵母细胞内高水平的cAMP通过激活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 A, PKA)使成熟促进因子(maturation promoting factor, MPF)的催化亚基磷酸化,进而抑制MPF的活性、维持减数分裂阻滞,但对裸卵没有影响,说明Cnp通过作用卵丘颗粒细胞间接影响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成熟。此外,研究表明Cnp体外前处理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有利于卵母细胞胞质成熟,提高了成熟受精后的发育能力。综上,动物体内卵泡生长期间,卵巢内产生的Cnp可能通过影响颗粒细胞的正常功能,在维持卵母细胞减数分裂阻滞的同时促进胞质成熟,保证成熟受精后具有较高的发育能力。基于此,Cnp在用作生理性的减数分裂阻滞剂增强家畜卵母细胞体外发育方面将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因此,论文综述了Cnp结构、信号转导通路、在动物卵巢上表达及对卵巢生殖机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雌二醇(E_2)和孕酮(P_4)在猪卵巢卵泡形成和早期发育过程中可能的作用,本试验以胎70日龄、90日龄和新生1日龄3个阶段的母猪为试验动物,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胎猪和新生仔猪卵巢组织中的雌二醇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进行定位分析。通过放射免疫测定法对胎猪和新生仔猪的卵巢组织和血清中E_2及P_4含量进行测定,并分析E_2和P_4水平与猪的卵泡形成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在猪早期阶段卵巢中ER主要在卵巢表皮细胞,卵母细胞巢中的卵原细胞和卵母细胞,以及原始卵泡、初级卵泡和次级卵泡的卵母细胞和颗粒细胞的核中表达,PR主要在卵巢表皮细胞,卵母细胞胞核,原始卵泡和初级卵泡的颗粒细胞的核中表达;随着胎龄的增加,卵巢中的E_2和P_4水平下降,并且与卵泡的形成和发育呈负相关。说明出生前猪卵巢组织中的E_2和P_4含量变化可能影响猪卵巢卵泡的形成和早期发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绵羊有腔卵泡发育过程中,多层卵丘细胞紧密包绕着卵母细胞形成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umulus-oocyte complex,COCs)特殊结构,存在于卵泡腔内。卵泡成熟后,绵羊COC从卵泡内排出,进入输卵管,等待受精。现有的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蛋白鉴定技术,或者将包含各级卵泡的卵巢组织直接进行切片处理,或者将COCs从卵泡内分离,在完整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水平上进行免疫染色。但这两种方法在检测绵羊有腔卵泡COCs中目的蛋白表达时,存在显著缺陷。研究旨在对常规石蜡组织切片技术进行改进,以期满足绵羊COCs蛋白鉴定需求。【方法】首先采用抽吸法从绵羊有腔卵泡内获得COCs,以石蜡包埋方式人为构建了一种可以进行切片处理的"包含多枚绵羊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的仿组织结构"。然后以该特殊结构与健康绵羊卵巢组织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改良与传统的石蜡组织免疫化学技术流程,检测了目的蛋白,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与其受体(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er,uPAR),在绵羊COCs中的表达情况,比较了两种技术的免疫染色效果与染色流程差异。【结果】将所构建的绵羊COCs仿组织结构与正常绵羊卵泡组织,进行石蜡组织切片处理,经切片、贴片与脱蜡等步骤,分别形成了散在分布于载玻片上的COCs薄片与包含卵泡的卵巢组织薄层(厚度5μm)。经间接免疫染色处理后,结果显示:①目的蛋白在两种结构COCs中的表达是一致的,即uPAR在绵羊卵丘与卵母细胞上都有表达,而uPA只存在于绵羊卵丘细胞中;②在绵羊COCs薄片结构中,COCs整体形态完好,卵母细胞与外围卵丘细胞层次清晰,蛋白定位清楚,染色效果良好;在卵巢薄层结构中,绵羊卵泡内壁颗粒细胞与COCs等形态结构相对完整,卵母细胞蛋白定位清楚,但是卵丘细胞层次与蛋白表达较不清晰;③与绵羊卵巢组织石蜡切片技术相比较,绵羊COCs仿组织结构石蜡切片技术,在固定、脱水、透明、浸蜡以及脱蜡等步骤的处理时间都大大缩短,例如固定处理由24h缩短为2h;由逐级脱水的10h缩短为两级脱水的1h;透明由30min缩短为10min;软蜡与硬腊浸入由原来的6h缩短为1h;由逐级脱蜡的25min缩短为两级脱蜡的10min等。【结论】改进后的COCs仿组织石蜡切片染色技术,显示更优质的免疫定位与染色效果,不仅具有COCs获得率高、卵母与卵丘细胞形态层次清晰等优点,而且显著缩短了操作时间,简化了操作流程。该技术在保留COCs结构完整的基础上,有效检测了目的蛋白在绵羊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中的表达模式,对于探明绵羊卵泡发育与卵母细胞成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根据Gen Bank中绵羊促卵泡激素受体基因(FSHR)的mRNA序列(登录号:NM_001009289.1)设计引物,反转录PCR(RT-PCR)扩增蛋白编码区(CDs)区,以获取绵羊FSHR基因可变剪接体,并通过Western blot验证其在组织中的表达,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在卵泡中的表达位置。结果表明,在绵羊卵巢中除了全长的、编码695个氨基酸的FSHR表达产物外,还鉴定到分别编码694个、633个、595个、582个和533个氨基酸的FSHR可变剪接形式的转录产物。在卵泡中主要以695(694)、633和595 3种转录本形式存在。但在颗粒细胞中绵羊促卵泡激素受体主要以经典分子即695个氨基酸的形式存在。在卵泡发育过程中,FSHR蛋白质含量发生变化:在初级卵泡中,FSHR主要在卵母细胞中表达,而不是在单层的颗粒细胞中表达,在次级卵泡中,FSHR在颗粒细胞和卵母细胞中均不表达,到三级卵泡(有腔卵泡)时,FSHR蛋白质在颗粒细胞中表达丰富。可见,绵羊FSHR基因虽然存在可变剪接体的结构,但其功能主要取决于经典型的695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并且对初级卵泡的发育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李霖  尹萍  季金强  丁家桐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7999-18001
[目的]探讨BMP15蛋白在兔卵巢卵泡发生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了BMP15在兔卵巢中的表达定位情况。[结果]BMP15蛋白在原始卵泡中没有表达,在初级卵泡、次级卵泡和有腔卵泡卵母细胞及有腔卵泡颗粒细胞和卵泡液中均有表达,在黄体溶解早期也有表达,但是在闭锁卵泡中的表达则受到抑制。[结论]BMP15参与了兔卵泡发育全过程,并且与黄体溶解机制有关;而在闭锁卵泡中,其低水平的表达可能是由其他因子所抑制,进而共同调节了卵泡的闭锁。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应用组织切片法探讨了体内正常生理条件下昆明白小鼠卵巢内卵丘扩展与卵母细胞成熟的关系。初情期前小鼠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48 h后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于注射HCG后不同时间取出卵巢进行组织切片。注射HCG后1 h,卵丘细胞开始扩展,此时卵母细胞核膜完整,即未发生生发泡破裂(GVBD);注射HCG后3 h,大部分(>70%)大有腔卵泡中卵母细胞发生GVBD,此时卵丘处于2级扩展状态。卵丘完全扩展发生在注射HCG后9 h,而PB1的排出是从12 h开始的。结果表明在小鼠体内,卵丘开始扩展先于卵母细胞成熟,但卵母细胞成熟并不需要卵丘完全扩展;促性腺激素能促进卵泡发育及卵母细胞成熟,同时也具有促使卵泡退化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