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位于长白山北坡。从植被的分布,可把长白山北坡的林型划分为:杜鹃岳桦林、红松云冷杉暗针叶林、杜香落叶松林、灌木阔叶红松林和胡枝子长白赤松林五个主要林型。长白山北坡土壤也有明显的垂直带分布。从山顶到山麓,土壤的垂直分布可划分为:山地苔原土、山地生草森林土、山地棕色针叶林土和山地暗棕色森林土四个主要土壤类型。我们在1982年,对山地棕色针叶林土上生长的杜香落叶松林、山地暗棕色森林土上生长的胡枝子长白赤松林和灌木阔叶红松林。三个主要林型下土壤微生物生态分布的季节性动态变化?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采用样地调查法,分析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始森林空间结构与落叶松毛虫虫口密度的关系.研究表明:不同类型森林的落叶松毛虫发生程度有明显区别,云冷杉针叶林发生程度最重,其次为长白落叶松林,红松针阔叶混交林发生程度最轻;树种混交度与虫口密度呈负相关关系,混交程度越低,树种组成结构越简单,越易发生虫害;大小比数与虫口密度呈正...  相似文献   

3.
长白山北坡亚高山云冷杉林植物种类的重要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典型抽样方法,对长白山北坡不同海拔高度带云冷杉林的植物种类的重要值进行了初步研究。根据主要伴生树种在各云冷杉林群落的重要值,长白山北坡的云冷杉林可分为三类,即红松云冷杉林,典型云冷杉林及岳桦云冷杉林。  相似文献   

4.
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雪凝灾情分析及重建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贵州省凝冻灾害森林资源损失调查评估实施细则,就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实际情况,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受灾地块设置样方进行林木受损情况调查.调查显示: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内普底花区的成灾面积比远远低于金坡花区;杜鹃林中马缨杜鹃受灾最严重,映山红(落叶)受灾最轻;大径级的杜鹃花受损较严重,林内出现大量的林窗,面积最大的达2 100 m2.从树种、林分结构、自然条件等情况,分析灾害产生的主客观原因;提出灾后重建应以杜鹃花区为重点,加强大径级杜鹃花的保护力度,林窗的生态恢复需采取自然恢复与人工干预相结合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土壤温度的定位观测(土壤深度5cm处)及分析,长白山北坡3种不同林型土壤氮矿化速率表现为季节动态变化,与土壤温度季节动态变化比较相似。在不同月份氮矿化速率存在较大差异。在7、8月份时,氮矿化速率最大且红松云冷杉林土壤氮矿化速率明显高于阔叶红松林和岳桦云冷杉林。而在11、12、1~3月份之间氮矿化速率比较低且变化比较平稳。主要是因为温度对氮矿化速率起限制作用。就不同林型而言,阔叶红松林土壤年氮矿化量是44.13kg/hm2.a为最高,其次是红松云冷杉林31.3kg/hm2.a和岳桦云冷杉林25.73kg/hm2.a。因此阔叶红松林土壤供氮潜力更大。  相似文献   

6.
基于28个20mx90m样地的调查数据,利用Lotka-Volterra模型,本文分析了长白山北坡阔叶红松(Pinuskoraiensis)林和云冷杉林(也叫暗针叶林)群落交错区优势树种之间的竞争及动态。结果显示:在自然条件下,群落将向两个方向分化,一是以云杉(PiceajezoensisandP.koraiensis)和冷杉(Abiesnephrolepis)为优势的群落,并在达到平衡时冷杉占绝对优势(相对优势度的77.1%):另一种是以红松或云冷杉和阔叶树占绝对优势的针阔混交林,并在达到平衡时,阔叶树在阔叶红松林中占相对优势度的50%,在云冷杉一阔叶林类型中占66%。同时,本研究说明:(1)阔叶红松林和云冷杉林都是长白山气候顶极群落:(2)交错区具有过渡性质:(3)森林群落的分化结果说明演替的方向受局部生境的影响。图1表3参24。  相似文献   

7.
长白落叶松、红松是辽东山区的乡土树种。根据对新宾县关家林场的长白落叶松与红松混交林的林分生长调查,红松与长白落叶松混交形成的林分较稳定且长势较好,在生长过程中,林分内侵入一部分阔叶树种。林龄24a生时,树种组成为5长白落叶松4红松1杂,进行第1次抚育间伐,抚育后,林分蓄积年均增长6 63 hm2·a。林龄38a生时,树种组成为6红松3落叶松1杂,与同龄、立地条件相似的长白落叶松、红松纯林相比,林分蓄积量增加20 6805 hm2和38 3730 hm2。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林型天然红松混交林林隙大小、凋落物放置位置和采样时间对土壤微生物碳(SMBC)的影响,揭示影响本地区SMBC变化的因素,为天然红松混交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在天然红松混交林3种林型的大、中、小林隙内不同位置的土壤表层放置装有红松、椴树、枫桦枯叶的分解袋,并以各自的郁闭林分为对照,在2012年植物生长季的6—9月,每月采集枯叶分解袋下0 10 cm土层土样,采用氯仿熏蒸-K2SO4浸提法测定SMBC。[结果]在椴树红松混交林(TP)内,林隙大小对SMBC的影响依次为小林隙大林隙中林隙;在云冷杉红松混交林(PAP)内,依次为中林隙大林隙小林隙;在枫桦红松混交林(BP)内,依次为大林隙中林隙小林隙。3种林型下,采样时间(月份)对SMBC均有显著的影响(P0.05);林隙大小对其影响均不显著(P0.05);枯叶分解袋放置位置对大、中、小林隙内SMBC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结论]不同林型下林隙大小对SMBC的影响排列顺序不同;枯叶分解袋放置位置对天然红松混交林3种林型大、中和小林隙内SMBC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林学会于1988年10月22—24日,在松江河林业局召开《长自山自然保护区风灾区山林清理与恢复学术论证会》,参加会议的有辽宁、黑龙江及吉林省的专家、教授29人。这次风灾于1986年8月28日晚由于遭到十五号强台风袭击,造成长白山西坡和南坡两个管理站的天池、池西、横山的原始森林连片刮倒,风倒区森林主要为红松阔叶林、云冷杉林、岳桦等,受灾区面积达9900多公顷,风倒面积121.5万m~3,这是我国森林史上一次罕见的特大风灾,损失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10.
东北红松     
走进长白山,大片森林中一眼可见树形优美、高大挺拔、树干各异的常绿松树。长白山森林里分布的针叶树有红皮云杉、鱼鳞云杉、冷杉、杉松、长白松、长白落叶松、东北红豆杉等10余种。松树中,红松和长白松的叶子细长,红松叶子为5针1束,长自松叶子为2针1束,其他松树叶子短小.叶单片或多针一束。  相似文献   

11.
王龙  王志杰 《中国林业》2012,(12):51-51
落叶松毛虫属鳞翅目枯叶蛾科,国内分布于北京、东北、内蒙古、新疆北部,是我国东北林区的重要害虫,除危害落叶松外,也危害红松、油松、樟子松、云杉、冷杉等针叶树种。暴发时吃光针叶,使枝干毕露,形同火烧,严重时使松树成片枯死。对华北落叶松毛虫的防治本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从生物与环境的整体观念出发,以安全、有效、经济、简易为  相似文献   

12.
树种多样性与森林经营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阔叶红松林区典型样地林木树种多样性指数调查和计算得出,适度择伐的林分树种多样性指数高,次生阔叶林、未受干扰的成熟阔叶红松母树林、阔叶红松林强度择伐迹地、人工落叶松林,树种多样性指数顺次降低;以择伐为主的黑龙江省穆梭林区,20多年来,森林越采越多,森林动物蕴藏量是其林区面积所占比例的3倍多。大兴安岭区1987年特大森林火灾后得出,原在樟子松林内严重受压的山杨,在火灾后森林恢复中有重要作用,森林经营中应适当保留针叶纯林内混生的少量阔叶树。树种多样性指数高,有利于森林受到重大外力破坏后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 Butler)是我国东北林区针叶树种的重要害虫。通过在吉林省长白山地区对落叶松毛虫的生态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落叶松毛虫幼虫种群在林间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且在一切密度下部是聚集分布,聚集程度不因种群密度的变化而变化;该地区落叶松毛虫主要危害15~30年生、郁闭度0.65以上的人工落叶松纯林,天然林危害轻,纯林重于混交林,林缘重于林内,阳坡重于阴坡,坡中重于坡上和坡下,且林相整齐、生长旺盛的林分发生较轻,反之则较重。该地区落叶松毛虫天敌有30多种。  相似文献   

14.
甘肃插岗梁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与针叶林更新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寒温性针叶林是甘肃插岗梁自然保护区内的主要森林植被,苔藓资源十分丰富,形成了苔藓云杉冷杉林以及草类、箭竹云杉冷杉林等丰富多样的林型。以苔藓林分和非苔藓林分为对比,研究了苔藓植物对保护区内寒温性针叶林林木更新的影响。通过对林木萌发质量及数量、土壤含水量、土壤类型、腐殖质、枯枝落叶层有机质含量的调查分析发现,藓类林分相比非藓类林分而言,更有利于树木的生长和更新。  相似文献   

15.
一、云冷杉林的林型与分布状况黑龙江林区云冷杉多分布在海拔300米以下的缓坡及河谷两侧,呈不连续蒂状分布在红松与落叶松之间。就其林型组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坡地云冷杉林,常以鱼麟松为优势,分布面积较大,多在缓坡的中下部,土壤为暗棕色森林土,呈中性,混生树种有红松、青楷子,花楷子等,这种类型处于空气湿度大,排水良好,土层较深厚、生产力较高,病腐率也低、经济材的出材率可达  相似文献   

16.
文章较为系统地分析了落叶松林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对策。制定不同培育目标的培育技术体系,规范经营标准;中龄林改成培育大径材林的可按目标树作业法作业,近熟林本着伐劣留优的标准,保留300~350株·hm-2进行择伐,伐后进行林冠下人工更新红松、云杉、冷杉等针叶树种,见缝插针造林,以迅速恢复森林环境。  相似文献   

17.
<正> 长白松(Pinus sylvestriformis)系吉林省特有树种,为常绿乔木,树高可达30米;生长比红松和长白落叶松迅速;寿命较长,350年生树仍正常生长。因其树干上部皮色鲜艳,呈金黄或棕黄色,加之树姿挺拔秀丽,又有“美人松”之誉称。长白松天然林仅见于安图县二道自河,地处长白山北坡,海拔500—1,600米,林下土壤为火山灰上发育的轻砂壤和暗棕色森林土。  相似文献   

18.
因过量采伐、更新滞后等原因,导致长白山林区森林资源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今后应以"近自然林业"理论为指导,合理划分森林经营类型,用乡土珍贵建群树种适地适树进行全面人工更新,按照立地条件、林分结构和培育目标将现有林诱导形成红松、珍贵阔叶异龄复层混交林,将对恢复红松、阔叶混交林顶级群落和提高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乌兰察布市兴和县苏木山林场地处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处,位于兴和县南部山区,森林经营面积32.6万亩,以华北落叶松人工纯林为主,林分集中连片,多为中龄林、成熟林,森林覆盖率为86%,林区山地坡度在20°~40°之间.单一树种组成的林分极易造成林业有害生物暴发成灾,且防治难度大,扩散蔓延速度快.该林场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包括落叶松毛虫、舞毒蛾、落叶松尺蠖、落叶松鞘蛾等,近几年来,为了实现林业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乌兰察布市森防站积极推广应用了生物、营林、物理等多种措施开展无公害防控工作,通过组装配套、集成创新,探索和总结出一系列无公害防治技术和经验.  相似文献   

20.
以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等为组长的救灾减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组,受贾治邦局长委派,分赴受灾省、区、市,深入到林场、自然保护区、集体林区,调查受灾情况.慰问职工群众,指导救灾减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