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富硒灵芝中硒和多糖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外施硒盐获得富硒灵芝,以富硒灵芝子实体为原料提取硒和多糖,比色法测定其硒和多糖含量。结果表明富硒培养的灵芝中硒和多糖的含量均高于普通灵芝。在低浓度硒盐中培养,富硒灵芝子实体中硒、多糖含量显著增加,但当培养料硒浓度达到150μg/g后,多糖含量反而下降,这说明在灵芝的富硒培养过程中,硒参与了多糖的合成。  相似文献   

2.
研究通过对比不同硒源处理中竹荪Dictyophora echinovolvata硒子实体营养成分含量差异,探讨不同硒源对竹荪子实体中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试验设置纳米硒、富硒氨基酸液肥、螯合硒3种硒源,每种硒源选择5、10 mg/L 2种施用浓度。结果表明:施用5 mg/L的富硒氨基酸液肥利于促进竹荪子实体中蛋白质的合成,施用5 mg/L的富硒氨基酸液肥、10 mg/L螯合硒利于竹荪子实体中粗多糖的合成,施用10 mg/L纳米硒利于竹荪子实体中硒元素的吸收存储,施用10 mg/L的螯合硒和纳米硒竹荪子实体中氨基酸总量较大,施用5 mg/L纳米硒可以有效提高竹荪子实体中风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施用10mg/L螯合硒、5 mg/L纳米硒后可以有效提高竹荪的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3.
毛竹竹腔富硒施肥对竹笋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配比液态富硒肥对毛竹进行竹腔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富硒肥中大量元素可明显改善竹笋氨基酸含量,微量元素对改善竹笋品质效果不明显,但增加微量元素可促进竹笋对硒元素的吸收;富硒肥中亚硒酸钠浓度对提高竹笋硒含量影响显著;采用大量元素(A)3、微量元素(B)3、亚硒酸钠(C)3配比的富硒肥对提高竹笋硒含量、改善竹笋品质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微量元素硒在猴头菇栽培中的应用研究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溶液对培养料进行处理,以探讨其对猴头菇的菌丝生长、子实体产量及其多糖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1mg/L和10mg/L的处理对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并可显著提高子实体产量;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溶液处理对猴头菇子实体多糖含量都有增加,以10mg/L和100mg/L的处理表现较好,分别比对照提高12.53%和11.41%;采用亚硒酸钠溶液对猴头菇的培养料进行处理时浓度以10mg/L为佳。  相似文献   

5.
在丛生竹林下对不同基质配方和硒浓度菌棒进行埋棒栽培以及覆土方式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菌棒不同基质配方对竹荪产量及其营养成分有显著影响,而且三列浅沟形和双列龟背形2种覆土方式有利于提高竹荪产量。改良基质配方菌棒竹荪产量比常规配方提高约50%;在添加外源硒质量分数为0~2.0 mg/kg的浓度范围内,竹荪子实体产量先随着硒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后再有所降低,基质中添加1.5 mg/kg硒肥比不添加产量提高了195.30%。基质中添加硒质量分数为1.0~2.0 mg/kg的硒肥可以较显著地提高竹荪花的硒含量,其干物质中硒含量平均值从约2.50 mg/kg提高到8.05~13.30 mg/kg,外源硒肥利用率达到9.70%~15.36%。菌棒不同基质配方对竹荪子实体的粗蛋白及粗多糖含量有明显影响,改良配方竹荪蛋与竹荪花的粗蛋白含量是常规配方的1.21和1.29倍,其粗多糖含量是常规配方的4.81和1.35倍;基质中添加硒肥与不添加硒肥相比,竹荪蛋与竹荪花中粗蛋白含量分别增加了40.90%和14.30%。在硒质量分数为1.0 mg/kg的竹荪菌棒林下覆土栽培试验中,三列浅沟形覆土方式单位面积鲜竹荪蛋产量最高,为10.27 kg/m2;双列龟背形覆土方式单个菌棒的鲜竹荪蛋产量最高,达1.40 kg。三列浅沟形和双列龟背形2种覆土方式基质生物转化率分别为93.00%和94.14%,达到了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6.
叶面喷硒对沾化冬枣富硒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食用富硒农产品是最安全有效的补硒途径。冬枣是天然的含硒植物,增施硒肥可以提高冬枣果实中硒的含量。为了筛选出适于冬枣的高效叶面施硒方案,从而给冬枣安全有效地施用硒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于沾化冬枣果实膨大期,在其叶面一次性地喷施了不同含硒量(0、25、50、100、200mg·L^-1)的亚硒酸钠溶液,就不同浓度的喷硒处理对冬枣果实中的硒含量、硒有机化程度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硒的处理浓度≥50mg·L^-1时,冬枣果实中硒的总含量快速增加;随着喷硒浓度的升高,果实中硒的有机化比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各喷硒处理中,以硒含量≥50mg·L^-1的喷硒处理的有机化程度为最高。不同施硒量对冬枣果实品质的作用效果也不尽相同,硒含量为50mg·L^-1的喷硒处理对果实品质的改善效果最佳,此处理的冬枣果实其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维生素C、总黄酮的含量和糖酸比均达到了最高值,较对照分别显著提高了17.06%、22.66%、12.25%、29.17%和34.34%;然而,叶面施硒对冬枣果实中可滴定酸和总三萜酸的含量却均无显著影响。综合分析认为,在果实膨大期一次性地叶面喷施含硒量为50mg·L^-1的亚硒酸钠溶液是生产富硒冬枣的较佳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硒是生物体内重要有益元素,为了解硒对油茶生长和果实经济性状影响,并获得富硒茶油施肥方法,对油茶开展施用硒肥试验,以期为油茶富硒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8 a油茶为试验材料,采用L_9(3~4)正交试验,选择在油茶3个生长时期,采用根部、叶面及根部+叶面方式施用3种浓度亚硝酸钠,并在试验不同阶段测定油茶生长指标,茶果收获后对茶果、茶籽相关经济性状和茶油硒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亚硒酸钠施用时间对冠幅增长、三级侧梢粗度、茶果单果质量、体积和果形指数影响极显著(P≤0.01),亚硝酸钠施用浓度、喷施方式对果形指数影响显著(P 0.05),试验因素对其他指标都没有显著影响;5月份叶面喷施300 mg/L亚硒酸钠油茶冠幅增加(0.4 m)最明显,4月份根部喷施3 mg/L亚硒酸钠油茶地径增加(1.27 cm)最明显,6月份根部喷施300 mg/L亚硒酸钠油茶春梢顶梢生长长度最长(20.26 cm);6月根部+叶面喷施30 mg/L亚硒酸钠对茶果单果质量(34.31 g)、出籽率(44.56%)和茶油硒积累(0.11 mg/kg)影响效果均最好,5月根部喷施30 mg/L浓度或者6月份叶面喷施300 mg/L,茶籽含油量最高。【结论】亚硝酸钠施用肥时间对油茶生长及果实经济性状相关指标影响最大,其次是亚硒酸钠浓度,喷施方法影响相对最小,不同时间喷施亚硒酸钠浓度对油茶响应不一致,总体呈现喷施低浓度和高浓度亚硒酸钠都会一定程度抑制油茶生长和果实经济性状。  相似文献   

8.
富硒施肥对毛竹笋硒含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丰硒源"富硒肥进行富硒施肥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时间、不同施肥次数、施用不同硒含量富硒肥的施肥效果。结果表明:施肥时间、富硒肥的硒含量对竹笋硒含量的影响显著。施肥时间不仅影响竹笋的含硒量,还对竹笋的单宁含量影响显著。施肥时间对竹笋品质影响不明显;富硒肥中硒含量可显著影响竹笋品质,表现为随富硒肥硒含量的升高,竹笋品质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为给林下栽培平菇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了以超声辅助酶法提取富硒平菇柄多糖的工艺条件,并测定了多糖硒含量。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复合酶液(纤维素酶∶果胶酶=2∶3)用量为2.5倍样品量,酶解温度47℃,超声提取时间46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富硒平菇柄多糖的提取得率为14.53%,其硒含量为10.12μg/g。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此提取工艺简单可行,且按此工艺条件制得的富硒平菇柄多糖中有机硒的含量丰富,具有较高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0.
聚磷酸硒钾富硒复合肥在农、林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硒的作用和重要性,分析说明了富硒复合肥的应用和市场前景。阐述了聚磷酸硒钾富硒复合肥在茶叶、葡萄,水稻、小麦和油菜方面的一些应用情况,并对聚磷酸硒钾富硒复合肥在农林业经济作物上的推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该文首先对硒元素的保健功能及富硒果品生产的重要性和功能性果品富硒葡萄生产技术规范进行了详细阐述,然后就富硒葡萄生产技术的应用效果及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喷施氨基酸硒叶面肥可显著改善叶片质量,提高叶片叶绿素a、b和叶绿素总含量,使叶绿素b/a比值显著升高,增强叶片的耐弱光能力;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延缓叶片衰老;增强抗病能力,提高枝条成熟度,增强植株越冬能力;显著提高葡萄主栽品种果实硒元素含量,高达0.020~0.048mg/kg·FW(对照仅为0.0006~0.0009mg/kg·FW),达到富硒食品国家行业标准;显著改善果实品质,使果实成熟一致性增强;显著增加果品及葡萄酒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提高果品硒含量的方法,以通过人们日常食用富硒果品,补充人本所需要的硒元素,达到提高免疫力和防病、防癌的目的。该方法科学简便易行,操作方便易控,能有效提高果品中硒含量,且对果树无抑制作用和不良反应,适用于多种果树,应用范围广。 提高果品硒含量的具体方法:是在果实幼果期,采用果树四周一条粗10cm~30cm的树根,剪留一段,把根插入到含硒酸钠水溶液的容器中,利用自吸传导法提高果品的硒含量。溶液可使用含用亚硒酯钠0.01%~0.05%的水溶液,用量为每公斤鲜重,包括茎、根、叶果,3毫升~5毫升,一次或…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浙江杨梅产区土壤硒(Se)含量和杨梅硒含量,并研究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全省杨梅产区土壤硒含量为0.016~ 1.100 mg/kg,平均0.298 mg/kg;全省杨梅硒含量为0.000 47~ 0.043 00 mg/kg,平均0.0113 mg/kg,其中富硒杨梅占样品总数的92.3%,并以慈溪等地的富硒杨梅更具开发优势.对186组土壤硒和杨梅硒对应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直线回归方程:y=0.007 98+ 0.014 56x,表明杨梅晒含量(y)与土壤硒含量(x)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r=0.340 9**> r0.01=0.190).  相似文献   

14.
为揭示灵芝(Ganoderma lingzhi)的生长发育规律,探索提高灵芝子实体和孢子粉产量的方法,将灵芝栽植在冷棚内和灯台树(Bothrocaryum controversum)下2种环境中,对其整个生命周期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冷棚中灵芝较灯台树下灵芝出芝早,喷粉早,喷粉率高;而灯台树下灵芝平均单株子实体烘干重、孢子粉烘干重高于冷棚中,分别高出13.7%、104.1%。灯台树下灵芝孢子粉收获量远高于冷棚。灯台树下的生长环境,更适合灵芝子实体的长成和孢子粉的喷发。  相似文献   

15.
罗勇兵  黄河  代松 《绿色科技》2019,(7):217-218
指出了硒是人体和动物必需微量元素之一,随着民众生活质量的提高与对健康的重视,硒在功能农林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铜仁市油茶主产区土壤硒含量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铜仁市油茶主产区土壤硒含量平均值达0.61 mg/kg,属富硒土壤,有发展富硒茶油及其它富硒农林产品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灵芝,又被称为瑞草、灵芝草,是我国医药学宝库中的一味珍贵药物,具有“补中益气、增智慧、坚筋骨、好颜色”,“久食长生,扶本固正”等功效。野生灵芝资源数量有限,因此,栽培灵芝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灵芝的人工栽培方法多种多样,本文主要讲述灵芝的代料栽培技术。1灵芝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1温度:菌丝生长的适温为26~28℃;子实体原基分化温度为22~28℃,子实体发育适温为25~28℃。1.2湿度:培养基质的含水量控制在60%~65%,培养期间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子实体生长期间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为9…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发一种富硒新型发酵饲料,试验采用蛹虫草培养残基及富硒黄粉虫作为原料,加以豆粕、生物饲料发酵剂进行发酵。通过对饲料中各营养成分含量的测定,确定制备的新型饲料配方为:90g蛹虫草培养残基,10g黄豆豆粕和10g富硒黄粉虫(硒含量为0.3mg/kg),生物饲料发酵剂含量100mg/kg。试验数据表明,饲料中硒、粗蛋白、粗纤维、总磷、铜、水分含量均符合猪饲料国家标准含量,且保留了一定量的蛹虫草活性物质(虫草多糖含量为28.47mg/g,虫草酸含量为19.37mg/g),在饲料工业、养殖业领域均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浙江省富阳市主产雷竹的7个乡镇的8个试验点生长正常的雷竹林和春建乡的2年生雷竹林中分别对雷竹主要器官Se的富集累积和同一竹鞭系统内立竹间Se的转移累积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雷竹主要器官中,以叶片的Se含量最高,平均值为0.132 8mg·kg-1(干重),其次是竹笋,平均值为0.067 0 mg·kg-1(干重);其它器官之间差异较小,且硒含量极低;雷竹竹鞭硒含量与其它器官(竹笋、叶片、竹枝、竹秆)硒含量之间又均达到显著和极显著线性相关;在同一竹鞭系统内,一竹株茎秆注射亚硒酸钠后,另一未茎秆注射亚硒酸钠的竹株叶片的硒含量有明显的增加,证明了硒可在同一竹鞭系统内的立竹间传递.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立竹基部竹腔注入亚硒酸钠或锗的溶液后,该竹所生产的竹笋体内硒或锗总量有明显增加,红哺鸡竹、白哺鸡竹、黄杆乌哺鸡竹、雷竹所生产的笋含硒总量平均达到0.64×10-6,相当于陕西省紫阳富硒茶含硒量(平均值为0.65×10-6).其中,竹笋内有机硒的含量为(0.031 ~ 0.234)×10-6;试验表明,不同竹种具有不同的富集硒和锗的能力,应选择适宜的注射溶液浓度和竹子品种,以生产富硒或富锗竹笋,使之符合人体的最佳需要.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不同浓度的CrCl3.6H2O于平菇栽培期间进行拌料处理,研究铬对平菇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0.01~100mg/L的CrCl3.6H2O拌料能够有效地促进平菇菌丝的生长及产量的提高,当浓度达500mg/L时则会抑制平菇的菌丝生长和降低子实体的产量。同时,各处理组随着培养料中CrCl3.6H2O量的增加,平菇子实体内富铬量也随之增大。从CrCl3.6H2O拌料对平菇的菌丝生长、子实体的产量以及富铬量的安全性综合考虑,采用CrCl3.6H2O于平菇栽培期间进行拌料处理的浓度以1~10mg/L为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