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气象现代化的发展,新型自动气象站遍及全国各台站。能见度仪也在多数台站开始业务化运行,开启了能见度观测自动化模式。但是由于台站人员刚刚接触能见度仪,对能见度自动观测原理,数据定义、计算方法、视程障碍天气现象自动判别标准及人工质控数据等方面不太熟悉,现就实际观测中需要理解记忆的技术规定进行归纳总结,与大家共同学习。  相似文献   

2.
新型自动站功能设置与常见问题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地面观测自动化的发展,观测场自动化设备的增加,新型自动气象站在运行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根据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的使用和多年的工作经验,将新型自动站的功能设置与注意事项,以及结合本站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以促进今后新型自动站的正常运行,从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气象观测的自动化水平和气象数据的观测精度及连续性,青海省各国家级气象台站均布设了2套自动气象站,一套现用一套热备份。自动气象站的保障技术不仅是对单个自动站的维护保障,还应涵盖2套站相互切换以及地面气象专线出现故障后数据上传方面的保障维护。从新型自动站、备份自动站以及民用北斗传输系统的系统结构等方面,探讨了互为备份的自动站其数据传输方式以及现用和备用自动站之间切换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以期提高气象数据的观测质量和传输质量,从而适应天气预报、预警等业务对地面观测数据资料在准确性和及时性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基于安卓平台搭建了一套针对我国2 000多个气象观测站的自动土壤水分观测运行监控APP,软件采用伸缩性部署架构,内部通过数据交换总线进行数据交互,数据中间件通过HTTP API接口为APP提供数据服务。该软件能够实现自动土壤水分仪设备故障诊断、湿度数据产品统计、观测数据产品分析及站点管理等功能,可自动生成数据异常、设备故障的类型及其原因分析,并推送至农业气象员手中;软件建立了一套土壤水分数据质量控制算法、观测设备故障维修分析库等,实现了观测数据的统计分析,为农业气象干旱实时监测和站点设备高效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论如何提高改革调整后的地面气象测报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燕 《吉林农业》2013,(3):169-169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是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和气象信息发报的基础性业务,在2012年我国进行了改革调整,简化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传输流程,提高观测数据传输时效和数据质量,减少人工观测工作量,调整和改革的范围覆盖了观测、信息网络、预报、预警和服务等多个环节。调整和改革的目的是:在各地实现湿度气象要素等的自动观测,建立健全相应的观测规范制度、相关业务流程和规章制度,科学设置观测岗位,并且制定了相应岗位的职责和任职条件,为全面推进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提供支撑和示范。文章针对改革调整后的地面气象测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且提出了如何提高测报质量的基本方案。  相似文献   

6.
针对农业气象观测中无法实时监测数据完整性及人工观测资料存在误差的问题,分析了业务应用的功能需求及应用特点,建立了一套农业气象自动化观测系统国家级平台移动应用APP软件,通过React Native框架实现了开发协同,提高了开发效率,实现了农业气象自动化观测人工资料及时上传、作物长势自动获取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农业气象观测面临的问题,基于虚拟仪器技术对农业气象自动观测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包括:研制了集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存储等一体化,以及可拓展性强的农业气象自动观测原理样机;实现了高清晰嵌入式数码相机的农作物图像的自动采集、编码与实时传输;从原理上实现了应用图像、音频信息进行农作物生长发育状况及自然物候的自动观测;与常规观测方法相比,不仅可以有效增加观测内容,提高观测与服务时效,而且可以大大降低野外工作量和劳动强度,相对减少人力投入,减少人为主观观测误差。该观测技术为农业气象自动化观测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并有望改进和提升我国的农业气象自动化观测水平,从而有效增强现代农业气象的业务与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8.
土壤水分观测仪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土壤水分自动化测量仪器,其产生的土壤水分自动化观测资料可为农业、水利、气象等部门和公众提供土壤墒情等决策服务材料,指导农业生产和灾害评估。本文针对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周边观测环境变化以及站址迁移等问题导致自动土壤水分数据错误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以期提升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给观测工作带来质的变化,气象观测可以避免气象要素观测数据以往人工观测主观性带来的误差,提高其精准度和连续性,增强其客观性,对提高天气预报准确性、为重大事件提供气象保障等方面提供更可靠的依据。对于全国的地面观测员来说,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是一次挑战和机遇,应该努力学习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技能以适应我国的地面气象改革发展,对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阐述了个人意见。  相似文献   

10.
在气象情报文本自动化生成中,主要以拓扑原理作为基础,通过气象专用语的关联来进行统计数据的自动生成。这种技术可以将GIS平台所观测的农业气象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自动生成图表及文字,并对农业气象情报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11.
桑秋璐 《北京农业》2013,(27):129-130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革新,我国偏远地区较为广泛地使用了气象自动站来采集、观测气象资料。气象自动站的投入使用更新了大气观测的技术方式,但是气象自动站的气象观测与人工气象观测仪器原理不同、观测时间不同、采样方式和算法不同、观测时次不同,使得气象自动站采集的气象数据与人工观测数据存在一定差别。随着时间的推移,气象自动站采集、观测的气象数据与人工采集数据的产生的差异是气象观测工作值得重视的问题。气象自动站所采集的气象数据是否准确,对气象自动站的周期运转、修复气象数据检测程序、提高历史气象数据的连续性以及气象灾害预测的可靠性有重要作用。作者通过对西藏那曲地区气象自动站所观测的温度资料与即时记录的人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气象自动站与人工数据的差异和变化规律,对气象自动站替换人工观测对温度历史资料的连续性影响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对于气象的观测已有过去的人工观测发展到现在自动观测,观测的数据准确,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自动气象站在运行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自动传感器的失灵,观测到的数据有误差,自动观测到的数据与人工观测的数据相差比较大等等。本文将对自动气象站运行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排除故障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地面观测自动化的发展,2013年12月31日商都县气象局启用了新型自动气象站DZZ5,随着新型自动站的正常运行,其在运行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根据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的使用和多年的工作经验结合本站ISOS软件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得出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以促进今后新型自动站软件的正常运行,从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  相似文献   

14.
在气象业务中,地面观测是气象业务的基础,在现代气象观测的职工,地面气象自动化是其重要的内容,能够很好的促进气象现代化的发展,同时能够提升气象业务能力。该观测形式能够改变和观测自动化不相适应的观测任务、方法、流程等,建立起和现代气象业务相适应的观测模式,不断实现观测效益的提升。本文主要阐述的内容是对气象改革以来存在的问题进行一定程度的阐述,同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5.
土壤水分观测仪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土壤水分自动化测量仪器。它产生的土壤水分自动化观测资料可用于向农业、水利、气象等部门和公众提供土壤墒情等决策服务材料,指导农业生产和灾害评估。本文针对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周边观测环境变化以及站址迁移等问题导致自动土壤水分数据错误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新型自动站的投入应用,提高了数据的自动传输速率,减少了故障次数,实现了行业发展及人类生活对气象业务的需求。基于此,分析了新型自动站运行中出现的几种常见问题,并提出加强自动站日常维护,提高自动站整体观测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随着气象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观测业务改革步伐的加快,国家级台站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人工观测项目不断减少。自动观测仪器可以实现自动观测、自动存储、自动上传等功能,这些功能能有效减轻观测员的工作。但由于软件的不完善以及网络不稳定等因素,自动观测也会出现数据异常或上传中断等特殊情况。近年来,国家级台站相继实现了自动气象站双套运行,无论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新型站还是采用双套新型站,2套系统之间产生的不同数据如何相互检验,相互比对成为实际工作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通过设计实时监控软件解决了上述两点困扰。通过上传监控程序,读取软件工作日志,实现上传中断的报警功能,此类软件适用于上传主机远离值班室的台站;设计双套站对比软件,通过对比两套自动站形成的文件中的数据,及时发现可疑数据并报告给台站工作人员,从而帮助观测人员及时发现故障并排除,确保观测设备正常工作,保障观测数据的完整性和精确度,也减轻了台站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8.
按照《自动土壤水分观测规范》的检验标准对抚顺市3个土壤水分观测站点的观测数据差异性进行检验,通过检验发现抚顺市3个站均通过一、二次检验后,正式投入业务运行。自动观测的土壤体积含水量受时段较差、空间距离、气象自然因素和仪器稳定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
地面观测是气象业务的基础,地面气象自动化是观测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关系到气象现代化的推进和气象业务服务能力的提升,调整和改革与观测自动化不适应的观测任务、观测方法、业务规范和流程,构建与现代化气象业务相适应的观测系统工作模式,实现观测现代化综合效益的提升。本文根据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以来,工作运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地面气象观测是综合气象观测工作的核心内容,包含气象要素有常见的气温、湿度、气压、降水、日照、地温等。近年来,地面观测自动化程度逐渐提高,但是人工观测项目和对比观测项目仍然存在。本文主要分析了自动观测设备和人工观测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提高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可用性以及气象工作人工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