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利用2002~2011年30个省市面板数据分析土地出让收入、地方财政支出对我国房价影响的区域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东中西部三个区域的土地出让收入与地方财政支出对房价的影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时滞效应;短期内土地出让收入与地方财政支出对房价的作用效果并无显著的区域差异性,但就长期发展趋势来看,东部与西部地区仍以地方财政支出影响为主,而中部地区的情况却出现了逆转,土地出让收入对房价的刺激作用要显著大于财政支出。  相似文献   

2.
房地产资产是我国居民最重要的资产财富,房价波动通过财富效应影响居民消费支出行为.对全国和特定地区的数据进行稳定性检验、因果关系检验和加入房价变量的消费函数模型实证检验的基础上发现,房价上涨对我国居民消费支出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房价波动的财富效应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不同类型商品房屋的财富效应是不同的,财富效应分析可作为考量房地产市场需求结构和价格合理性的一个测度.  相似文献   

3.
考察了"5.12"汶川地震发生前后影响灾区农户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及其发生的变动,分析了政府给灾区农户发放的灾后补贴对缩小收入差距所起到的作用。该研究对灾区农户收入差距的分析包括2个层面,一是按照农户收入来源对地震发生前后农户收入差距作基尼系数分解,分析导致农户收入差距波动的主要因素,并考察灾后补贴对于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二是针对不同受灾区域分解农户收入差距,考察地震发生前后各受灾地区内部和地区之间农户收入差距的变动情况,并对灾后补贴对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影响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4.
作物品种区域试验产量结果的综合分析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联合方差分析、品种稳定性分析、聚类分析法对 1 998年四川省杂交玉米区域试验山区组产量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 :地区间、品种间差异极显著 (P <0 0 1 ) ,各品种在不同地区表现不相同 (P <0 0 1 ) ;除七三单交外 ,其余 7个品种稳定性较差 ;8个品种分为三类 :第一类雅 970、SAU97- 3、雅 96 2 ,第二类绵 8788、绵 41× 2、MG - 1 5、宜 95 0 7,第三类七三单交 ,第一类与第二、三类间差异极显著 (P <0 0 1 ) ,第二与第三类间在α =0 2 5水平上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农资使用和畜禽粪便排放现状以及对土壤产生的危害进行了论述,选取化肥、农药、农膜投入密度和畜禽粪尿排泄密度4项指标进行测算,运用聚类分析法对31个地区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农业土壤污染存在显著的地域分异特征,聚合成3类:第一类含11个地区,第二类含9个地区,第三类含11个地区,针对不同地区的地域分异特征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结果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联合方差分析、品种稳定性分析、聚类分析对2001年国家玉米品种区域试验西南组的产量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区组、品种、试点、品种与试点互作间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各品种在不同地区表现不同:参试的10个品种的稳定性均较差;通过聚类分析将10个品种分为四类:第一类:②YA970;第二类:⑧SAU97-3,⑥渝9501,③DH3303,⑤濮9794,①2738,④辽206;第三类:⑨贵吉1号,⑦浚97-1;第四类:⑩农大108。第一、二类与第三、四类间差异极显著,第一类与第二类在α=0 10水平上差异显著,第三类与第四类在α=0 25水平上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甘肃86个县(区)1988-2012年间农民人均纯收入数据,综合运用基尼系数和极化指数,对全省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区域差异和极化程度进行了测评。结果表明:以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指标测度时,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且趋同性与差异性共存。基尼系数变化趋势并不平稳,出现了反复波动,这一现象与发达地区形成反差。五大区域内收入差距逐渐收敛,超变密度的贡献率减小,区域间收入差距有所上升,表明县际农民人均纯收人在地区间交错程度有所下降,地区间差距是造成总体地区差距的主要来源。极化指数(ER、EGR和LU指数)呈现上升趋势,与发达地区相比,甘肃省的极化程度仍然未表现出下降的态势,区域间均衡发展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  相似文献   

8.
基于各省区农村居民住户收入分组资料,使用不等分组的基尼系数公式重新估算中国1995-2009年31个省区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状况;使用统计方法对中国农村基尼系数的地区分布状况和时序演化态势进行分析;用动态差分的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各种因素对地区农村收入差距的影响。全面剖析中国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的演化及其决定因素,试图为从宏观角度理解中国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规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王育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2,(18):9914-9916
以江苏省为例,采用差值法对基尼系数进行探究,分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轨迹,运用集中率和贡献率将城乡收入差距基尼系数在各分项收入中进行具体分解,分析不同收入来源在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分配的均衡程度和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从而揭示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借助2003~2012年江苏省统计年鉴数据,分析了江苏省农村居民收入的变动趋势、来源构成并采用对基尼系数进行结构分解的方法,通过对江苏省每年不同收入组农民家庭收入情况的相关数据进行计量运算,将农民收入差距分解到各个分项收入,以此比较各个分项收入对农民收入差距的贡献程度。实证结果显示,在全国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江苏省农民收入有较大幅度提升,收入差距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其中,工资性收入对农村居民纯收入差距的贡献最大,其余依次为家庭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在各个分项收入中,财产性收入的基尼系数最大,表明省内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有较大的差距,不平等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11.
房租是由房屋租赁市场的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决定的,而房屋租赁市场的需求和供给都受到房屋交易市场所形成的房价的影响。房价对房屋租赁市场需求的影响主要是由于房屋租赁市场和房屋交易市场的替代效应所导致,房价对房屋租赁市场供给的影响主要由房屋租售比和房价的上涨幅度决定。我国一线城市房价近十年的平均年上涨率为10%左右,这导致了我国一线城市的房屋租售比维持在极低的水平。随着房价的平稳,房租必然大幅上涨,故必须采取措施增加一线城市房屋租赁市场的供给,以供给量的大幅增加稳定房租。  相似文献   

12.
基于微观视角,梳理房地产财富效应的作用机理,构建了房价影响居民收入的理论基础,并利用湖南省1998~2014年数据实证检验了房价波动对居民收入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表明,房价与居民收入之间具有长期协整关系,若房地产市场繁荣致使房价增长1%,则居民收入相应增长0.519%.通过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检验发现,当短期房价波动偏离长期均衡值时,以负0.33的力度反向作用机制将波动拉回到长期均衡值.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获得了迅猛发展,房地产成为消费热点和投资热点.部分大中城市出现了房价快速上涨的局面.快速上涨的房价导致部分城镇家庭购房困难,这种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忧虑.居住是人类的基本生活需要.住房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弄清房价与地价的关系,有效控制房价,成为政府和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本文采用灰色关联性分析房价与地价的关系,并计算灰色关联系数.  相似文献   

14.
通过建立面板数据住房需求模型对安徽17个地市的城镇住房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住房需求函数存在地区差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化率对住房需求有显著影响,而房价和居民人均储蓄对住房需求的影响并不显著;从影响程度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住房需求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5.
我国肉类价格的动态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究我国肉类价格之间的动态关联性,本研究选取肉类月度价格指标,在明确识别序列时序特征的基础上,建立时序动态模型对不同肉类价格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肉类价格关联性强,不同产品市场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整个肉类市场中,猪肉与其他肉类价格的关联最为紧密。在制定相关政策时,需充分考虑肉类价格之间的关联效应,发挥市场的自我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环渤海地区五省市番茄市场横向整合和纵向整合,反映区域之间番茄价格传导的效率,为番茄跨区域市场整合提供参考。【方法】 以环渤海地区五省市番茄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为研究对象,利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研究环渤海地区五省市番茄市场横向整合和纵向整合。【结果】 除了天津市-辽宁省、河北省-山东省、辽宁省-山东省番茄批发价格组合不存在协整关系外,其他省区之间番茄批发价的两两组合都存在协整关系;在存在协整关系的组合中,当番茄批发价格受到冲击偏离长期均衡状态时,横向市场间的误差修正机制可以消除主销区这种价格偏离,北京市消除这种偏离水平需要10.5~16.7 d,天津市消除这种偏离水平需要13.0~13.5 d;除辽宁省外,其他主产区这种修正机制不显著。北京市番茄零售价格分别与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番茄批发价格存在协整关系,当北京市番茄零售价格受到冲击偏离长期均衡状态时,纵向市场间的误差修正机制可以消除番茄零售价格的偏离,北京市消除番茄零售价格偏离水平需要26.3~40 d,除了天津市外,其他2个省区这种修正机制不显著。【结论】 五省市批发价格传导总体顺畅,能够实现番茄价格的整体均衡与联动,番茄市场横向整合程度较高;在跨区域的番茄批发价格与零售价格传导过程中,批发价格在价格传导中处于主导地位,五省市番茄市场纵向整合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7.
运用Panel Data模型和方法,依据西部地区11个省区2000~2014年数据,考量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城乡收入差距与居民消费需求差异的相互关系。结果发现,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对居民消费需求有正向促进作用,城乡收入差距是导致居民消费需求的关键性原因所在。鉴此,应通过优化城镇布局和加大城镇基础设施投入,吸引人口进入城镇,提升城镇化率,同时,缩小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提高居民消费需求,提升西部地区城镇化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为分析我国城乡居民肉类消费水平及其结构特征,判断居民肉类消费的未来趋势,基于FAO和统计年鉴等相关统计数据,运用双对数线性支出模型和LA/AIDS模型(Linear approximated/Almost ideal deal demand system模型),测算我国及城乡居民肉类消费需求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结果显示我国居民肉类消费量不断增加,且城乡居民肉类消费差距逐步缩小。居民对牛羊肉需求的收入弹性最大,禽肉次之,猪肉最小。其中,农村居民对各项肉类消费需求的收入弹性均显著高于城镇。我国居民的牛羊肉需求对自身价格及其他肉类价格变动较敏感,猪肉需求对自身价格与其他肉类价格变动敏感度较低。由此推断,未来我国居民对牛羊肉消费将呈波动增长态势,而对猪肉的消费呈缓慢增长,但消费量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逐步回归模型来拟合房价预测模型,对全国的综合房价、以北京市为代表的 发达省份、以海南省为代表的半发达省份和以江西省为代表的发展中省份均进行拟合和预测, 再进行比较,得出结论:长期来看房价普遍会上涨,而从短期来看全国的综合房价和以江西省为 代表的发展中省份的房价将会下跌,以北京市为代表的发达省份和以海南省为代表的半发达省 份的房价将会继续上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我国6个小麦主产区省份小麦种植面积的影响机理,为保障其种植面积及维护粮食安全提供政策参考.[方法]以小麦种植面积作为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标准,采用固定效应系数模型定量分析小麦最低收购价、家庭负担系数、城乡收入差距、农业机械总动力和外出务工人员比例对小麦种植面积的影响.[结果]影响小麦种植面积的因素各省份存在差异,四川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小麦最低收购价,其次是城乡收入差距;湖北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城乡收入差距;农业机械总动力对安徽、山东和江苏3省的影响程度最大;外出务工人员比例对安徽、山东、河南和四川4省份的小麦种植面积呈正向影响,且对河南省的影响程度最高,但对湖北和江苏的小麦种植面积呈负向影响.[建议]制定差异化的地方配套政策,提高政策针对性与适用性;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足粮食生产制度短板;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粮食机械化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