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实地踏查的方法,对潍坊市主城区18条主要干道绿化植物应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道路纵断面的植物组成和配置模式。结果表明:潍坊市城区主要道路应用的绿化植物共计112种,隶属于37科71属,其中乔木70种,灌木38种,藤本4种;行道树绿带、分车绿带和路侧绿带的植物组成结构和配置模式,基本符合生态性原则,能体现道路绿化的功能性。并对潍坊市道路绿化存在的不足,提出今后道路绿化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了完善潍坊市道路绿化系统,提高道路绿带的植物配置科学性,对潍坊市道路绿带进行了调研。利用样方法与延长米法相结合对潍坊市区内全部快速路、全部主干路、绝大部分次干路以及部分支路的道路绿带植物种类构成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潍坊市道路绿带共应用植物147种,其中乔木78种,灌木61种,藤本8种。重要值在前10位的乔木和灌木中,乡土树种应用的种类占40%,树种构成不够合理。国槐的胸径多样性指数最高,说明国槐的应用时间较长,树龄结构丰富。不同类型道路绿带的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均为路侧绿带行道树绿带侧分绿带中分绿带。其中路侧绿带与行道树绿带的植物种类构成最为相似,造成景观单一,缺乏特色。  相似文献   

3.
晋城市道路绿化现状分析与植物配置模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西省晋城市主要道路绿带为研究对象,调查不同等级道路(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绿化断面形式、分车带和行道树带绿化植物种类与生长状况,分析道路绿化植物配置模式并评估其合理性。结果表明,晋城市道路绿化断面形式以一板二带和三板四带的形式为主,植物应用共计26科35属45种,占晋城市园林绿化树种的31.3%,尚有较大的选择空间,乔木与灌木种植比例不均衡,配置模式简单。藉此,提出合理规划道路,适当增加绿化带宽度,丰富植物种类,增加乡土树种的选择与运用,注重乔灌草的合理配置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2018年,以福建农银大学福建分校公共建筑绿地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植物种类及配置等进行实地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福建农银大学福建分校附属绿地共有植物21科27属29种;植物配置方式主要以“乔木—地被”与“灌木—地被”方式为主,部分绿地具有“乔—灌—草”3层结构;主要以常绿乔木、落叶乔木和常绿灌木为主,乔灌比为1∶0.31,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的数量比近2∶1,群落的季相变化不明显;以观叶植物为主(23种),观花植物为辅(6种)。并提出植物种类及配置建议,研究结果可为公共建筑绿地植物景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调查广州12条主要道路中央及两侧分车绿化带的树种选择、植物群落配置、景观营造、色彩搭配、绿化功能的合理性等,得出:1)每条道路平均配置5.5种植物,其中乔木2.17种,灌木2.5种,草本0.92种,平均乔灌比0.87;2)配置模式主要是乔木+灌木+地被、乔木+灌木绿篱、乔木+地被和灌木+地被4种形式。  相似文献   

6.
对浙江省丽水市20条主要道路中央及两侧分车绿化带的树种选择、植物配置模式、景观营造、色彩搭配、绿化功能的合理性等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每条道路分车带平均配置9.1种植物,其中乔木2.5种,灌木4.3种,草本2.3种,平均乔灌比1∶1.7;配置模式主要是乔木+灌木+地被,乔木+灌木绿篱,灌木+地被3种形式。通过分析其应用特色,提出了改进建议,以期为城市道路绿化水平提升提供积极参考。  相似文献   

7.
对长沙市23条主次干道行道树绿带的植物组成及其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长沙市行道树绿带常用植物种类约有96种,其中约占总数29%的为高大乔木,且常绿树种的应用比例约为4/5;出现频率超过45%的树种有7种,即香樟、广玉兰、桂花、金叶女贞、红檵木、四季桂等,但香樟、广玉兰、桂花、悬铃木等树种的均匀度相对较低;(2)长沙市行道树绿带中应用的灌木有40余种,山茶、栀子、杜鹃、月季、紫薇等观花灌木较多,特别是山茶所占的比例最大,占所调查全部灌木植物总数的22.5%;(3)长沙市行道树的胸径径级结构分布比较合理,但树高等级上的分布相对不合理,且长沙市行道树绿带中的植物的健康水平总体上属于中等偏上;(4)在长沙市行道树绿带中观花植物种类有20种,观果植物8种,观叶植物11种,观形植物11种,且长沙市城市道路绿化的主色调为绿色,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之比为4∶1。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形象定位和市民审美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城市道路植物景观形式日趋丰富多样。对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城市道路植物及应用进行调研,并首次从道路绿地类型角度,将研究地道路植物景观划分为分车绿带植物景观、行道树绿带植物景观、交通岛绿地植物景观、路侧绿带植物景观及边坡绿带植物景观5个类型进行研究。分析发现,现代城市道路景观的建设尚可以从:合理投入管理养护力量,合理配植与苗木优选,适当引进推广优秀道路景观植物以及规划理念的不断完善与创新4个方面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9.
三明城市绿道植物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三明城市绿道的植物多样性,于2016年4—8月采用生物群落典型取样法对三明城市绿道进行样方调查,统计分析绿道植物种类、生活型、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三明城市绿道共种植约338种植物,隶属85科213属;常绿与落叶植物的种类比约为2.5∶1,其中乔木层的常绿与落叶的种类比为4∶3,季相景观较为明显;城市绿道植物物种丰富度指数值分别是乔木层地被层灌木层,应用的乔木树种最为丰富,呈现出自然森林风貌。建议在现有植被基础上,增加灌木层、地被层的植物种类,以丰富三明城市绿道的中层植被景观。  相似文献   

10.
浅析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道路绿化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道路绿化植物选择与配置应坚持的原则,介绍了城市道路绿化中乔木、灌木、地被植物、草本花卉的植物选择方法,并以景观游憩型干道、防护型干道、高速公路、园林绿地内道路为代表对其植物配置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1.
以珠三角6个居住区的12个景观单元为研究单位,分别采用层次分析(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法和灰色关联度(Grey Correlation)法分析评价其植物景观。结果表明,2种方法的评价排序有良好的一致性,论证了两种评价分析方法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适应性;总结出7种珠三角城镇居住区植物配置优化模式,得出城镇居住区乔木(株)、灌木(株)、地被(草坪)(m2)、绿地面积(m2)的比例约为1:7:22:30,为生态园林景观植物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生态餐厅植物应用选择依据和造景配置模式,于2016年1月对衢州地区4个生态餐厅的植物景观进行初步调查。结果表明:(1)衢州地区生态餐厅植物应用种类比较丰富,共有73科115属148种;其中乔木51种,占34.5%,灌木35种,占23.6%,草本60种,占40.5%,竹类1科2属2种,占1.4%。(2)4个生态餐厅植物的选择均以常绿植物为主,乡土树种与热带树种结合,植物配置以乔木+灌木+草本的多层次复合结构为主;其中,植物景观主题最鲜明的是橘颂农庄生态餐厅,植物的选择应用以芸香科植物为主;应用植物种类最丰富的是沃华生态餐厅。(3)植物种类丰富度大小排序为:姜家沃华生态餐厅>禾昌生态园>五十都生态餐厅>橘颂农庄生态餐厅。  相似文献   

13.
浅析城市道路绿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道路绿化搞好了,不仅美化街景,而且还有净化空气、减弱噪音、减尘、改善小气候、防风、防火、保护路面、组织城市交通、维护交通等作用,同时也会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道路绿地布局与景观规划道路绿地的布局应符合以下规定:(一)种植乔木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得小于1.5米,主干线上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宜小于2.5米,行道树绿带宽和交通岛绿地不得小于1.5米。(二)主次干路中间分车绿带和交通岛绿地不得布置成开放式绿地。(三)路侧绿地宜与相邻的道路红线外侧其他绿地相结合,人行道毗邻商业建筑的路段,路侧绿地可与行道树绿带合并。道路景观规划应符合以下规定:(一)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应确定园林景观路与主干线的绿化景观特色。园林景观路应配置观赏价值高、有地方特色的植物,并与街景相结合;主干路应体现城市道路绿化景观风貌。(二)同一条道路的绿化应有统一的景观风格,不同路段的绿化形式可以有所变化。(三)同一路段上的各类绿带,在植物配置上应相互配合,并应协调空间层次,树形组合,色彩搭配和季相变化的关系。二、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选择城市道路绿化植物,主要考虑景观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4.
邵阳市资江滨水绿地植物多样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邵阳市资江上、中、下游区域10块城市滨水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调查方法,调查分析滨水绿地植物种类、植物丰富度、植物均匀度和植物多样性。结果表明: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植物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乔木层>地被层>灌木层,3个区域滨水绿地均匀度差异并不明显,但乔木的均匀度、丰富度均高于灌木层和地被层,丰富度指数上游区域>下游区域>中游区域,多样性指数上游区域最大,下游区域最小。  相似文献   

15.
为了适应低碳生态环境要求,将深度学习下的人工神经网络运用于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中,为风景园林设计的科学性提供依据。根据生态城市下风景园林设计理论,着重分析生态城市和低碳园林的具体内涵和重要性,进而分析人工神经网络与风景园林设计的相关性,以此为基础提出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风景园林设计植物配置模型。通过网络爬虫技术进行模型训练数据集的收集,运用AutoCAD形成植物配置图层。随机选取陕西西安地区的10个公园进行植被种类与使用频率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植物的使用频率越低,植物的种类越多。对于规定种植面积的乔木种植,系统生成的乔木坐标点会控制在种植范围内,最终输出的植物图层都不相同,有乔木、地被以及灌木。获得的植物配置三维效果图可以清晰看到乔灌木和地被的配置情况,说明人工神经网络植物配置模型具有较高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呼和浩特青城公园植物种类及群落景观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呼和浩特青城公园绿地中植物种类进行了调查,从乔、灌、草比例、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自然度、群落层片等指标对青城公园的草坪、植物种类及群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青城公园内树木种类共计43种,其中乔木29种,灌木13种,藤本1种;乔、灌、草比例为1∶1.1∶30.8,草坪质量等级为良;公园内本土植物占全部植物种类的68%,青城公园绿化植物种类的选择非常注重本土植物的开发,而草坪是引进类,草坪草种本土化还是一项非常艰巨的研究任务,有待于开发。  相似文献   

17.
采用美景度评价法(SBE法)评价福州主城区公园自然环境园林景观植物颜色配置质量,揭示其景观植物颜色配置机理,计算获得美景度高的秋季植物单株植物颜色特征数据。研究结果显示,秋季植物景观中,落叶乔木类植物颜色配置最受大众欢迎,藤本植物类颜色配置最不受大众喜爱,其SBE值排序为落叶乔木类>常绿灌木类>常绿乔木类>落叶灌木类>多年生草本及地被类>藤本植物类。  相似文献   

18.
何谓自然生态型道路绿化?从广义上说,就是设计中遵循景观生态学的原理,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科学的地形设计,适当的水体营造,人工模拟自然植物群落,从而营造出的绿化配置模式。从狭义而言,就是以植物造景为主,木本植物为骨干,由乔木、灌木、草本、地被等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所在地区的气候、土  相似文献   

19.
对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的道路绿化植物景观配置模式进行实地调研,统计分析主要道路的绿化断面形式、道路绿化现状及植被种类选择。运用综合评价指数法,以植物物种多样性、植物生活型结构、植物景观变化性、植物观赏时序、植物景观空间、植物季相丰富度、植物景观韵律感以及植物与整体环境的协调性作为评价指标,建立景观综合评价体系,对运城市盐湖区道路绿地景观进行分级,进而对道路绿地植物景观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禹西路和铺安路为Ⅰ级景观道路;槐东路、涑水东街、学苑路、人民北路、人民南路、禹都东街为Ⅱ级景观道路;魏风街、涑水西街、潞村街、河东东街、河东西街、解放北路、条山路、圣惠北路、韩信路、工农西街、红旗西街、红旗东街为Ⅲ级景观道路;凤凰路、中银南路、周西路、圣惠路为Ⅳ级景观道路。提出丰富道路绿化植物景观配置模式,适当引进新品种,增加草坪及地被覆盖率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杭州环城西路现场调查,研究其路侧绿地植物应用种类、数量特征,结果表明,应用于环城西路路侧绿地的观赏类植物共计116种,物种丰富程度较高。在此基础上,结合植物不同的组合、搭配,总结归纳了路侧景观7种典型性植物配置模式,并且分析各种配置模式具体的设计手法及特征。最后讨论了新时期道路景观绿化的趋势,旨在为今后我国城市道路绿地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