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研究日粮中性洗涤纤维(NDF)水平对断奶獭兔生产性能、肠道形态、盲肠pH值、腹泻率、死亡率和血液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的影响。【方法】将56只体质量相近((432.11±11.17) g)的35 d断奶獭兔,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含质量分数29%,33%,37%和41%NDF的日粮,进行28 d的饲喂试验,于14和28 d测定各组采食量和体质量,计算各组生产性能。饲喂结束后,屠宰并及时采集血液和肠道样品,测定肠道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及血液AKP活性、盲肠pH值、腹泻率、死亡率。【结果】各NDF处理组间的生产性能差异显著(P<0.05),其中33% NDF组的平均日增质量显著高于37% NDF组和41% NDF组(P<0.05),料质量比显著低于29% NDF组和41% NDF组(P<0.05)。日粮NDF水平对十二指肠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空肠肠绒毛高度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日粮NDF水平对空肠隐窝深度有显著影响 (P<0.05),表现为低水平NDF使空肠隐窝加深;日粮NDF水平对回肠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和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都有显著影响(P<0.05),表现为41% NDF组的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均较其他组高,而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显著低于29% NDF组(P<0.05)。腹泻率和死亡率随着日粮NDF水平的升高呈降低趋势,AKP活性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盲肠pH值随日粮NDF水平的提高而总体升高,且37% NDF组和41% NDF组盲肠pH显著高于29% NDF组和33% NDF组(P<0.05)。【结论】高NDF水平日粮可降低断奶獭兔腹泻率,影响其肠道形态,当日粮NDF质量分数为33%时1~2月龄獭兔生产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对育雏育成期高邮鸭肠道发育以及肠道组织形态、杯状细胞密度等的影响,选择1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高邮鸭90只,随机分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全价日粮,丁酸梭菌组添加丁酸梭菌活菌3×105 CFU·g-1,枯草芽孢杆菌组添加枯草芽孢杆菌活菌5×108 CFU·g-1,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高邮鸭日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显著提高60日龄高邮鸭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重量(P <0.05),显著增加空肠长度(P <0.05)。丁酸梭菌添加组显著降低空肠和回肠的隐窝深度(P <0.05),显著增加回肠的黏膜厚度、肌层厚度和绒毛高度(P <0.05)。丁酸梭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添加后提高高邮鸭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杯状细胞密度(P <0.05);与对照组相比,丁酸梭菌添加组中十二指肠,空肠组织黏糖蛋白2编码基因MUC2m RNA表达量显著提高(P <0.05)。综上所述,高邮鸭自1日龄起日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后,改善其肠道显微结构,在全价日粮...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Tu-1菌剂与抗生素对獭兔肠道消化酶活力、盲肠菌群及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60只40日龄健康断奶獭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全价日粮)、抗生素组(全价日粮含20 mg/kg硫酸黏杆菌素)和菌剂组(全价日粮添加1.0‰Tu-1菌剂)。预试期5 d,正试期30 d。每天观察和记录獭兔腹泻和健康状况。于正试期开始前和结束后对獭兔空腹称体质量,并结算各组剩余饲料。试验期结束后屠宰獭兔,测定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内容物中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纤维素酶活力及内容物pH值;检测盲肠中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及细菌总数。结果表明,菌剂组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蛋白酶活力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3.05%、17.95%、21.27%和31.58%(P0.05),淀粉酶活力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3.93%、14.23%、45.51%和49.58%(P0.05),脂肪酶活力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1.71%、18.17%、19.22%和26.84%(P0.05),纤维素酶活力比对照组分别提高69.84%、83.43%、111.06%和54.59%(P0.01);抗生素组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纤维素酶活力比对照组降低了16.67%、28.57%、12.90%和23.41%(P0.05),其他3种酶活力与对照组基本一致。菌剂组獭兔盲肠中大肠杆菌的数量比对照组极显著降低(P0.01),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比对照组均显著提高(P0.05),细菌总数基本一致;抗生素组盲肠中大肠杆菌和细菌总数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略低。菌剂组盲肠的pH值比对照组降低0.72(P0.05),其他各肠段的pH值稍低于对照组(P0.05);抗生素组各肠段pH值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变化。菌剂组和抗生素组的日增体质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6.61%和13.74%(P0.05);菌剂组的料重比、腹泻率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了9.51%、68.11%(P0.05);抗生素组的料重比、腹泻率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8.29%、64.03%(P0.05)。因此,Tu-1菌剂在提高獭兔生产性能和肠道消化酶活力,维护肠道微生态平衡和降低腹泻率方面优于硫酸黏杆菌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日粮不同能量水平对獭兔免疫性能及IFN-γ表达量的影响,为獭兔饲养能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160只1.5月龄獭兔随机分为Ⅰ、Ⅱ、Ⅲ、Ⅳ4组,每组40只,分别饲喂消化能为9.7,10.5,11.3和12.1MJ/kg的4种日粮(各日粮其他营养成分一致);预试期7d,正试期2个月;每个月采样1次,进行相关免疫指标的测定。【结果】在日粮能量水平为9.7~11.3 MJ/kg时,獭兔的免疫器官指数、免疫球蛋白含量以及肝脏IFN-γ表达量均随日粮能量水平的升高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2.5月龄时,Ⅰ组与Ⅳ组肝脏指数、脾脏指数、IgG含量以及肝脏IFN-γ表达量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3.5月龄时,Ⅰ组与Ⅲ组的脾脏指数、IgG和SIgA含量及Ⅰ组与Ⅳ组的肝脏IFN-γ表达量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日粮能量水平为9.7~11.3MJ/kg时,日粮能量水平的升高能够增大獭兔的免疫器官指数,促进獭兔免疫球蛋白的分泌以及肝脏IFN-γ的表达,獭兔日粮较适宜的消化能水平为11.3MJ/kg。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干酪乳杆菌对发育期腹泻模型大鼠回肠黏膜结构及黏蛋白2(MUC2)含量的影响,利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过碘酸雪夫(PAS)染色法、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及RT-PCR方法,以36只4周龄SD雄性大鼠为试验对象,随机分成6组,每组6只。采用5%硫酸镁溶液灌胃构建腹泻模型,10~8 CFU/mL干酪乳杆菌(LcZhang)液灌胃进行预防治疗,生理盐水灌胃作为空白对照。结果表明:干酪乳杆菌预防(6 h)组回肠V/C值、杯状细胞数量、MUC2蛋白含量及MUC2 mRNA的表达量比腹泻(6 h)组分别增加了10.89%、9.28%、26.44%和66.67%(P=0.00,P0.01,P0.01,P0.05);干酪乳杆菌预防(48 h)组回肠V/C值比腹泻(48 h)组显著增加了12.20%(P=0.00)。以上结果显示,饲用干酪乳杆菌进行预防能够显著提高腹泻大鼠回肠V/C值及杯状细胞数量,促进MUC2的合成,表明干酪乳杆菌可以有效维护4周龄大鼠肠道健康,减轻腹泻对大鼠肠道黏液屏障的损害,加强肠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肉仔鸡肠道PepT1和b~(o,+)AT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240只21d‘科宝’肉公鸡,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6%(16%CP组),18%(18%CP组)和20%(20%CP组)的3种饲粮,每组设8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42d测定肠道PepT1和b~(o,+)AT mRNA含量.【结果】16%CP组平均日增质量、氮利用率和代谢能值均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而料肉比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PepT1mRNA表达以空肠最高,十二指肠次之,回肠最低,且空肠显著高于十二指肠和回肠(P0.05);b~(o,+)AT mRNA表达以回肠最高,十二指肠次之,空肠最低,而回肠显著高于十二指肠和空肠(P0.05),十二指肠显著高于空肠(P0.05).随着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增加,饲粮干物质消化率、粗蛋白质消化率和消化能值均有提高,但未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肉仔鸡小肠各肠段PepT1mRNA和b~(o,+)AT mRNA的表达均随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提高而有不同程度的改善,16%CP组PepT1mRNA在十二指肠和空肠的表达显著低于20%CP组(P0.05),其在空肠的表达显著低于18%CP组(P0.05).20%CP组b~(o,+)AT mRNA在十二指肠和空肠的表达显著高于16%CP组(P0.05).【结论】适宜的饲料粗蛋白质水平有利于PepT1和b~(o,+)AT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采用3种不同纤维源日粮饲喂扬州鹅仔鹅,利用外源指示剂法测算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洗涤可溶物(ADS)在消化道不同部位的累积消化率。结果表明:①空肠对NDF、ADF、ADS的累积消化率分别为43.69%、18.90%和65.15%;回肠对NDF、ADF、ADS的累积消化率分别为49.43%、21.52%和66.55%;盲肠对NDF、ADF、ADS的累积消化率分别为93.16%、87.13%和96.03%;直肠对NDF、ADF、ADS的累积消化率分别为55.06%、24.49%和72.24%。②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中检测到半纤维素酶、纤维素酶和总脱氢酶活性,其中半纤维素酶活性在十二指肠中最高,总脱氢酶活性在盲肠中最高。③不同纤维源不影响各肠道对NDF、ADF和ADS的累积消化率。④可将半纤维素酶活性作为评判鹅消化NDF和ADS能力的一个新指标。鹅消化道不同部位对日粮纤维组分均有一定的消化能力,对NDF、ADF和ADS的消化主要发生在前部。同时,盲肠对3种纤维组分的消化能力均很强,但由于大量食糜并非经过盲肠而直接排出体外,故鹅消化道整体对日粮纤维的消化率不及盲肠累积消化率高。  相似文献   

8.
NSP酶制剂对雏鹅消化酶活性和盲肠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150只1日龄雏鹅进行28 d的饲养试验,研究了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2%和0.4%的NSP酶制剂对雏鹅消化酶活性和盲肠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对消化酶活性的研究结果显示,0.2%与0.4%的NSP酶制剂使十二指肠食糜胰蛋白酶活性分别提高了26.95%和31.71%(P<0.05),十二指肠食糜淀粉酶活性分别提高了23.49%和19.94%(P<0.05),空肠食糜胰蛋白酶活性分别提高了24.15%和29.50%(P<0.05);空肠食糜淀粉酶活性分别提高了20.49%和19.94%(P<0.05);而对胰腺胰蛋白酶、胰腺淀粉酶、胰腺脂肪酶、十二指肠脂肪酶、空肠脂肪酶、回肠淀粉酶和回肠脂肪酶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对小肠盲肠微生物数量的研究结果显示,0.2%和0.4%的NSP酶制剂对雏鹅盲肠大肠杆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植物乳杆菌制剂对苏淮断奶仔猪肠道黏膜营养素转运体、紧密连接蛋白相关基因表达量、微生物菌群数量、短链脂肪酸及乳酸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胎次和体质量(9.34 kg)相近的28日龄健康苏淮断奶仔猪144头,按饲喂日粮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日粮)、抗生素组(基础日粮+抗生素)、植物乳杆菌制剂组(基础日粮+植物乳杆菌制剂),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仔猪。预饲期3 d,仔猪32日龄开始试验,59日龄试验结束时屠宰采样。采集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组织及黏膜样品分别用于黏膜营养素转运体和紧密连接蛋白相关基因表达量分析;分别收集盲肠和结肠食糜,测定短链脂肪酸和乳酸含量,RT-qPCR分析微生物菌群数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植物乳杆菌制剂组可显著上调十二指肠PepT1、空肠SGLT-1和PepT1以及回肠SGLT-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P0.05),与抗生素组相比,植物乳杆菌对各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相比,植物乳杆菌制剂组可显著上调十二指肠Occludin、空肠和回肠Occludin和ZO-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P0.05),而对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其他基因无明显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植物乳杆菌制剂组可显著增加盲肠丁酸、结肠丁酸和乳酸的含量(P0.05),而对乙酸和丙酸无显著影响(P0.05);显著减少大肠杆菌数量(P0.05),显著增加结肠乳酸杆菌和梭菌ⅩⅣa群的数量(P0.05);相较于抗生素组,植物乳杆菌制剂可显著提高盲肠乳酸、结肠乳酸和丁酸含量以及盲肠和结肠中乳酸杆菌的数量(P0.05)。[结论]仔猪断奶时饲喂植物乳杆菌制剂可调节肠道黏膜营养素转运体及紧密连接蛋白相关基因表达量,提高短链脂肪酸和乳酸含量,促进肠道有益菌如乳酸杆菌、梭菌ⅩⅣa群的增殖,减少病原菌如大肠杆菌数量,从而促进肠道健康,缓解断奶应激。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日粮中添加苯甲酸对断奶仔猪肠道健康影响的潜在机制,选取24日龄、平均体重为6.03±0.78 kg的断奶仔猪72头[(约克夏×长白)×杜洛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个重复,试验期为42 d。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苯甲酸5 000 mg·kg-1,结果表明,试验组结肠食糜的p H在第14天显著降低(P0.05),回肠、盲肠食糜的p H在第42天显著降低(P0.05);第14天,试验组回肠的双歧杆菌数和盲肠的芽孢杆菌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42天,试验组回肠、盲肠的大肠杆菌数均显著减少(P0.05);第14、42天,试验组回肠球菌数均显著减少(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盲肠内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在第14天显著增加(P0.05),盲肠中NH3-N浓度在第14天及第42天显著降低(P0.05);第14天,十二指肠的绒毛高度显著增加(P0.05),而隐窝深度却显著减小(P0.05);回肠的绒毛高度在第14、42天均显著增加(P0.05);试验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在第14、42天均显著增加(P0.05)。因此,日粮添加苯甲酸5 000 mg·kg-1可以降低断奶仔猪肠道消化物的p H,维持菌群的平衡,促进肠形态的发展,从而提高仔猪的肠道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MUC13、FUT1基因分别为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断奶前和断奶后仔猪腹泻的主效基因,通过探索2个基因在不同种猪群中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法,提高种猪抗病性的选育效率.【方法】利用PCR-SNa Pshot和PCRRFLP的方法分别检测影响断奶前仔猪腹泻的MUC13基因及断奶后仔猪腹泻的FUT1基因在温氏集团2个专门化父系群体(666头杜洛克和512头皮特兰)中的基因分布情况.【结果和结论】MUC13基因频率在2个群体中表现出明显的群体特异性,有利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890和0.180,而FUT1基因则相差不大,分别为0.754和0.677.MUC13与FUT1基因的有利等位基因型组合个体比例在2个群体中差异较大,在杜洛克群体中达36.75%,而在皮特兰群体中仅为3.49%.通过基因型与选育性状表型的相关分析,发现优势基因型对皮特兰群体的体型外貌负面影响较大,但却不影响杜洛克群体.综合现场育种实践,建议杜洛克群体先实现MUC13基因的辅助选育纯化,再启动FUT1基因的选育工作.皮特兰群体有利等位基因型组合个体比例太低,暂时不宜进行抗腹泻基因纯化选育.  相似文献   

12.
α6/α3β4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6β4* nAChRs,*代表其他亚基)主要分布于大脑海马区、外周神经节和人源肾上腺嗜铬细胞等,与神经性疼痛和炎症反应、情绪等生理疾病密切相关。本研究拟对大鼠α6/α3β4 nAChR在非洲爪蟾(Xenopus laevis)卵母细胞膜上进行重组表达,并利用双电极电压钳电生理学技术检测该重组受体的功能。在不同浓度的激动剂乙酰胆碱的刺激下,比较了α6/α3和β4亚基的不同配比形成的受体通道开放而产生的电流大小,并用其拮抗剂α?芋螺毒素TxID验证了该受体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亚基不同配比的α6/α3β4 nAChR均可在非洲爪蟾卵母细胞膜上成功表达,并具有较好的配体门控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连翘和板蓝根的致突变作用,以蚕豆和小鼠为材料,用不同剂量的连翘和板蓝根水煎液为诱变剂,测定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不同剂量的中药水煎液能诱发细胞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的增加(P<0.05或P<0.01),且随处理剂量的增大而增加。在相同剂量下,板蓝根的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比连翘高。中药水煎液诱导蚕豆根尖细胞产生游离染色体、染色体断片、染色体粘连、染色体桥等多种类型的染色体畸变。高剂量的中药水煎液具有明显的致突变作用,其中板蓝根的致突变效应比连翘强。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了解ML家族基因在斑节对虾先天免疫中的作用,采用PCR和RACE方法克隆到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2个ML家族基因PmML1和PmML2,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2个ML家族基因在斑节对虾各组织的表达分布。结果显示:PmML1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为462 bp,编码153个氨基酸;PmML2的ORF为471 bp,编码156个氨基酸。2个基因都具有1个典型的ML家族蛋白结构域。多重比对结果显示,2个基因的ML结构域与组成3对二硫键的半胱氨酸残基位置都相对保守。氨基酸序列对比结果显示,PmML1和PmML2之间的相似性仅为42.37%。PmML1与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的ML蛋白MjML4的相似性最高,比例高达91.5%,PmML2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ML蛋白相似性最高,比例高达88.46%。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PmML1和PmML2存在于2个不同的分支,说明2个基因的进化相对独立,证明本研究中鉴定到的是2个不同的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PmML1在对虾眼柄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为肠、胃、心、鳃、肌肉和肝胰腺,在血细胞的表达水平最低;PmML2在眼柄中表达量最高,其次为肠、鳃、胃、血细胞、心、肝胰腺和肌肉,在肌肉中的表达水平最低。眼柄是重要的神经内分泌调节器官,推测PmML1和PmML2可能在斑节对虾神经内分泌调控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赤眼蜂的生物学特性受到繁育寄主的影响。为探究不同繁育寄主对赤眼蜂品系在梨小食心虫卵的趋性中是否存在差异,本试验通过Y-管行为选择试验研究了米蛾Corcyra cephalonica卵繁育的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和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品系,以及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卵繁育的松毛虫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和本地优势种暗黑赤眼蜂Trichogramma pintoi品系对梨小食心虫卵的选择趋性。松毛虫赤眼蜂米蛾卵品系对米蛾卵和梨小卵均未表现出显著趋性,松毛虫赤眼蜂梨小卵品系在仅有米蛾卵时对米蛾卵表现出了显著趋性,而在仅有梨小卵、以及梨小卵和米蛾卵共存的处理中未表现出对任一寄主卵的趋性;玉米螟赤眼蜂米蛾卵品系和梨小卵品系,以及暗黑赤眼蜂梨小卵品系对米蛾卵和梨小卵均未表现出显著趋性。仅有米蛾卵时,暗黑赤眼蜂梨小卵品系选择时间显著短于除玉米螟赤眼蜂梨小卵品系外的其余三种赤眼蜂品系;而在仅有梨小卵时,暗黑赤眼蜂梨小卵品系选择时间最长,松毛虫赤眼蜂米蛾卵品系选择时间最短;而两种繁育寄主同时存在时,玉米螟赤眼蜂米...  相似文献   

16.
用米蛾卵作为短管赤眼蜂和拟澳洲赤眼蜂共寄生的寄主,实现Wolbachia在赤眼蜂种间的水平传递.对Wolbachia的wsp基因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这4头处女雌蜂体内有Wolbachia的存在,且在由这4头处女雌蜂为单系所建立第1~5代拟澳洲赤眼蜂群体内,Wolbaccha的检测均为阳性;wsp基因序列比对和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拟澳洲赤眼蜂和短管赤眼蜂体内Wolbachia的wsp基因序列完全一致.证明未感染Wolbachia的拟澳洲赤眼蜂和感染Wolbachia的短管赤眼蜂在同一米蛾卵体内共同发育时,Wolbachia能从供体短管赤眼蜂成功地水平传递到新宿主拟澳洲赤眼蜂体内,并能在新宿主体内垂直传递5代.  相似文献   

17.
采用同源克隆方法,并结合RACE技术,从甜荞花芽分离得到1个A类MADS-box基因FeMADS1的cDNA全长,GenBank登录号为KM386627,其cDNA全长1 107bp,包括1个编码234个氨基酸、长为705bp的开放阅读框。序列同源比对和分子系统发生分析表明,其蛋白与拟南芥AGL8(FUL)的相似性最高,属A类MADS-box基因亚家族中的euFUL进化系,含MADS、I、K和C末端4个明显的结构域,并且K结构域包含K1、K2和K3共3个保守的富含疏水氨基酸残基的亚结构域,C末端结构域含FUL型基因2个特有的模体:FUL motif和paleoAP1motfi。  相似文献   

18.
利用RT-PCR的方法,分别从凤梨草莓栽培品种‘红颜’和森林草莓白果类型的成熟果实中克隆酯类合成关键酶基因SAATB2和VAATW2。利用半定量RT-PCR和酶活性测定分别对SAATB2、VAATW2在不同组织和花后不同发育时间果实中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SAATB2主要在果实中表达,而VAATW2则在叶片和果实中都有表达,说明AAT在草莓组织中的表达特性存在种间差异。而SAATB2和VAATW2在果实发育期间具有相同的表达趋势,表达量随果实发育先升高后降低,最大表达量均出现在完全成熟前后,但达到最大值的时间略有不同。‘红颜’和森林草莓的果实挥发性酯类质量分数随果实发育升高,完全成熟时达到最大质量分数,与AAT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HOG1(high osmolarity glycerol,HOG1)是酵母中参与耐高渗透压调控的重要基因。根据已发表的酿酒酵母序列,设计特异引物,扩增到完整的HOG1基因;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BI121-HOG1,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拟南芥,获得转化植株种子。对收获的T0代种子进行卡那霉素抗性筛选,并通过PCR和RT-PCR对抗性苗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构建的载体成功转化拟南芥,并获得了13份转HOG1基因苗。  相似文献   

20.
根据斑马鱼GDF9、BMP15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T PCR方法扩增获得日本白鲫GDF9、BMP15基因片段。日本白鲫GDF9基因片段长778 bp,编码145个氨基酸;BMP15基因片段长811 bp,编码270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日本白鲫GDF9与斑马鱼的同源性最高,为78%,与其他物种的同源性在58%~78%之间;日本白鲫BMP15与斑马鱼同源性最高,为80%,与其他物种的同源性在30%~80%之间。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鱼类的GDF9基因独立聚成一支,其中日本白鲫的GDF9基因与斑马鱼的GDF9基因聚成一支;鱼类的BMP15基因独立聚成一支,其中日本白鲫的BMP15基因与斑马鱼的BMP15基因聚成一支。半定量PCR结果显示,BMP15 mRNA在脾脏、肝脏、鳃、脑、心脏、肌肉、肾脏、卵巢中均有表达,其中卵巢中表达量最高;GDF9 mRNA在肝脏、脑、心脏、肌肉、卵巢中均有表达,而在脾脏、鳃、肾脏中表达量极低或不表达,在卵巢中表达量最高,为进一步研究日本白鲫GDF9BMP15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