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促进AM真菌在白浆土改良上的应用,采用盆栽试验,以玉米为宿主植物,设置3个施磷水平(P2 O5),0,200和400 mg·kg-1,同时设置接种AM真菌和未接种处理,共6个处理,分析各处理对白浆菌土壤团聚体和养分情况及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AM真菌可增加白浆土0~10 cm土层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提高土壤水...  相似文献   

2.
针对东部草原煤矿区土壤贫瘠、生物种群单一以及植物抗逆性差等问题,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施氮(0mg/kg、100 mg/kg)与接种丛枝菌根(AM)真菌(0 g/kg、50 g/kg)协同对玉米生长状况、抗逆性和根际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氮、单接种AM真菌、联合施氮和接种AM真菌显著提高玉米干质量23%~62%,全株氮吸收量77%~538%,磷吸收量39%~191%,钾吸收量42%~135%。其中,施氮+接种AM真菌处理效果最好。同时,3个处理也显著提高叶片可溶性糖含量、降低相对电导率和脯氨酸含量,增强了其抗逆性。其中施氮+接种AM真菌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相对电导率最低,单施氮处理的脯氨酸含量最低。同一施氮水平下,接种AM真菌显著降低土壤pH值,却显著增加了土壤电导率、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土壤总球囊霉素(T-GRSP)含量和易提取球囊霉素(EE-GRSP)含量。与单接AM真菌处理相比,施氮+接种AM真菌处理能显著提高土壤电导率、速效钾含量和土壤易提取球囊霉素含量。综合来说,氮肥与AM真菌协同处理有利于促进菌根效应的发挥,促进玉米生长,有效改善土壤肥力,这为菌根肥料应用于东部矿区以进行微生物复垦和生态恢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针对煤矿开采造成土壤肥力下降,结构破坏,尤其是土壤酶活性降低的严重问题。【方法】以玉米为宿主植物,以矿区废弃地土壤为供试基质,通过不同磷水平(0,25,50,100 mg/kg)下接种不同AM真菌(G.e,G.m,G.i)的双因素盆栽试验,研究其对废弃地土壤AM真菌孢子数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旨在为矿区废弃地土壤质量改善筛选优势AM真菌种属及施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接种处理土壤中均发现孢子,同一施磷水平AM真菌孢子数均呈G.eG.m≥G.i的变化趋势。与不接种的对照处理相比,接种AM真菌可以提高土壤碱性磷酸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其中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以25 mg/kg磷水平接种G.e处理提高幅度最大,达29.9%;土壤脲酶活性以100 mg/kg磷水平接种G.e处理提高幅度最大,达29.8%;土壤蔗糖酶活性以0mg/kg磷水平接种G.i处理提高幅度最大,达12.5%。【结论】接种AM真菌与施磷水平互作对土壤AM真菌孢子数及土壤脲酶活性具有极显著影响,对土壤碱性磷酸酶及蔗糖酶活性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赵金莉  胡士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825-19827,19918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磷酸二氢钾、腐植酸钠2种磷素形态对黄瓜生长和丛枝菌根(AM)真菌接种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施磷的条件下,接种AM真菌时,黄瓜的生物量、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没有显著差异,但黄瓜叶片POD活性和磷含量在0.05水平显著高于没有接种AM真菌的处理;施磷酸二氢钾时,接种AM真菌对黄瓜生长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黄瓜地上部磷含量显著提高,但黄瓜叶片可溶性糖和保护系统没有显著差异;施用腐植酸钠时,接种AM真菌对黄瓜生物量、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磷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但黄瓜叶片SOD活性显著高于没有接种AM真菌的处理。对接种AM真菌处理而言,在3种磷源处理下,植物根际土壤速效磷含量的顺序为:磷酸二氢钾〉腐植酸钠〉不施磷肥。不施磷肥下AM真菌的侵染率在0.05水平显著高于施用磷肥处理,且磷素形态对AM真菌的侵染率没有显著影响。这说明,AM真菌在土壤磷较低时有利于侵染黄瓜根系。  相似文献   

5.
为了揭示玉米间作紫花苜蓿对白浆土培肥及玉米增产的优势作用,设置4个不同施氮水平(140、175、200、225 kg/hm~2),研究了玉米"二比空"单作及间作紫花苜蓿对玉米产量及白浆土全氮、有机质及速效养分含量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栽培模式下,随施氮水平增加,玉米产量逐渐增加。在相同施氮水平下,玉米间作紫花苜蓿在提升玉米产量方面比玉米单作更有优势。在玉米单作条件下,随施氮量增加,白浆土全氮含量峰值出现的时期由成熟期提早至抽雄期,有机质含量由消耗转为积累,在供试最大施氮量(225 kg/hm~2)条件下,白浆土碱解氮含量的损失程度也最大。玉米间作紫花苜蓿条件下,白浆土全氮含量的峰值则出现在抽雄期;与拔节期相比,玉米收获后,除施氮量为200 kg/hm~2时白浆土有机质含量降低12.0%外,其余施氮量均可使白浆土有机质含量增加;施氮量为175 kg/hm~2时更有利于降低碱解氮的损失;施氮量较低时(140 kg/hm~2),玉米间作紫花苜蓿能促进白浆土全氮含量的消耗,而施氮量提高后,玉米间作紫花苜蓿能相应地降低白浆土全氮含量的损失。在施氮量为140、175、200 kg/hm~2时,与玉米单作相比,玉米间作紫花苜蓿能够减小玉米拔节期至抽雄期白浆土有机质含量的降幅,而在更高施氮量(225 kg/hm~2)下,玉米间作紫花苜蓿能使抽雄期白浆土有机质含量较拔节期提升13.9%。与玉米单作相比,玉米在各个生育时期,无论单作还是间作紫花苜蓿处理白浆土中有效磷及速效钾含量均显著降低,其中,速效钾含量随玉米生育进程的推进表现为先降低后增高的规律;在玉米单作及间作紫花苜蓿模式下,施氮200、225 kg/hm~2可使白浆土有效磷含量得以累积;在玉米间作紫花苜蓿模式下,施氮175 kg/hm~2可极大地促进白浆土速效钾含量的消耗,施氮量降至140 kg/hm~2则可使速效钾含量得到最大程度累积。综上,相同施氮水平,玉米间作紫花苜蓿在提升玉米产量方面比玉米单作更有优势;较高施氮水平可有效降低玉米间作紫花苜蓿下白浆土全氮含量的损失,同时增加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在此模式下,施氮175 kg/hm~2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碱解氮的损失、促进速效钾的消耗。  相似文献   

6.
正白浆土是一种具有白色亚表层和黏质底土的特殊土壤。白浆土耕层有效磷含量低,耕层以下锐减,有机磷的矿化作用是影响白浆土供磷能力的重要方面。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对植物根系侵染可增加作物根际区土壤养分的有效性,促进植物对水分的吸收,提高植物对逆境的耐性与抗性。几乎所有陆地上高等植物根系都可与AM真菌共生,白浆土上应用AM真菌少见研究报道。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盐胁迫条件下,施磷水平和AM真菌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探讨施磷与菌根的互作机制,为新疆棉田盐碱地改良和减肥增效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新陆早57号”为供试品种,设置不同盐水平(NaCl 0,6 g/kg),不同施磷水平(0,50,100 mg/kg)和不同接种AM真菌(接种与不接种)处理,测定土壤pH,电导率,菌根侵染率,棉花干物质量和磷含量等指标。【结果】(1)非盐胁迫条件下,未接种AM真菌条件下,土壤电导率随着施磷处理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与对照处理(0 mg/kg)相比,50和100 mg/kg处理棉花植株干物质量和磷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两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在接种AM真菌条件下,土壤pH和电导率在50 mg/kg处理下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棉花菌根侵染率,干物质量和磷含量在磷处理为50 mg/kg时达最大值,显著高于对照处理或100 mg/kg处理(P<0.05),与未接种植株相比,干物质量和磷含量分别增加29.9%和25.75%,当施磷量为100 mg/kg时,接种与未接种AM真菌的干物质量和磷含量差异均不显著。(2)盐胁迫条...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探索复合接种微生物对海滨盐土改良以及促进生长植物的作用机理。[方法]利用盆栽试验考察在海滨盐土中接种不同比例的AM真菌和盐沼鳞质霉菌(Apophysomyces spartina)对蓖麻生长、叶绿素含量、磷吸收和土壤速效磷含量、pH值、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AM真菌和盐沼鳞质霉菌混合接种可显著降低土壤pH值,增加土壤速效磷含量,提高土壤脲酶、转化酶、中性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同时提高了叶片叶绿素含量并增加了蓖麻对磷营养的吸收,在盐胁迫下有效促进了蓖麻幼苗生长。温室条件下在海滨盐土中接种AM真菌和盐沼鳞质霉菌促进蓖麻生长最有效的混合比例是28.56∶11.5×105(AM真菌孢子数:盐沼鳞质霉菌落数)。[结论]适当比例的AM真菌与解磷真菌具有提高海滨盐土质量并促进蓖麻生长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为缓解我国东部贫瘠土壤,以风化煤与覆膜为切入点,通过室内盆栽试验,研究两种覆膜方式(无覆膜和覆薄膜)和两个供试土壤基质(砂土基质和砂煤混合基质)下接种AM真菌对干旱胁迫时玉米生长特性、水分利用效率与土壤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覆膜方式下,砂煤混合基质相比砂土基质提高了接种AM真菌处理的玉米根系侵染率和土壤根外菌丝密度,但无明显差异;同时土壤总球囊霉素和易提取球囊霉素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80.0%~106.5%和55.0%~73.3%(P0.05)。同一覆膜方式下,砂煤混合基质接种AM真菌和CK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全氮与速效磷含量分别显著高于砂土基质下相应处理,但降低了土壤速效钾含量。砂煤混合基质下覆薄膜与接种AM真菌联合对玉米株高、生物量、叶片SPAD值及水分利用效率的促进效果最好;同时砂煤混合基质接种AM真菌处理提高了无覆膜下土壤蔗糖酶和全覆膜下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含量,分别比砂土基质下处理显著提高了46.8%~59.8%、37.9%~70.0%与57.8%~87.5%(P0.05)。研究表明施加一定量风化煤时,接种AM真菌和覆薄膜能够促进水分胁迫下的植物生长发育,改善水分利用效率和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0.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六种土壤上接种 VAM 真菌(G·epigaeum)对玉米磷、锌营养及前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缺磷土壤上接种菌根菌,显著地促进了宿主植物的生长,提高了玉米植株中磷、锌的含量及吸收量。  相似文献   

11.
在土培条件下,以非灭菌土壤为生长基质,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下,接种AM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对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幼苗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对AM真菌接种效果有明显影响.接种AM真菌提高了丹参根系菌根侵染率,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植株全氮含量;增加了地下部及全株丹参酮含量.说明接种AM真菌有利于丹参植株生长,能够提高丹参幼苗化学成分含量.在施氮量为0.085~0.17 g N/kg土时,接种AM真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不同氮、磷、钾肥配施以及接种土著AM真菌等14个处理,对蜈蚣草生长和富集砷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砷污染土壤中,接种土著AM真菌并施肥可促进蜈蚣草生长,增加蜈蚣草的丛枝数、叶柄长度和生物量,其中以N2KM处理的干物重最高,且生长速度最快,吸收As的效果最佳,并提高了土壤中专性吸附态As(Asp)、非晶态的Fe、Al水合氧化物态As(Aso)含量,更好地利于植物吸收更多的As。同时接种土著AM真菌,既为蜈蚣草提供了适当的磷肥供应,促进其生长,又不会对蜈蚣草富集As产生竞争作用,还可减少磷肥的施用量,从而减少了因磷肥施用过多而对环境造成的其他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丛枝菌根真菌和根瘤菌对蚕豆吸收磷和氮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有机磷为磷源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接种根瘤菌、AM真菌和双接种对蚕豆 (ViciafabaL .)吸收磷和氮的影响。双接种和单接AM真菌蚕豆株高、叶绿素含量、根瘤数和根瘤质量显著增加 ,生物量比对照增加 2 1 5 %和 2 0 7% ;双接种比单接AM真菌蚕豆菌根侵染率提高 12 0 % ;相对于对照 ,双接种使根际土壤酸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由 0 6 9和 0 39增加到 1 30和 0 5 4 μmol·g-1·h-1,磷和氮吸收速率提高 5 0 9%和 2 2 0 % ,吸收有机磷和氮分别增加 6 3 9%和 4 4 8% ,高于单接AM真菌。菌根真菌和固氮微生物双接种对改善作物生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是一种重要的补益中草药。由于野生甘草面临过度采撷和资源耗竭,人工种植甘草规模日益扩大,发展低耗高效的甘草种植技术成为迫切需要。通过盆栽试验考查了不同沼液添加水平(沼液/去离子水体积比:10/0、9/1、5/5、1/9及0/10)下,接种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Rhizophagus intraradices对甘草生长及重金属累积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AM真菌能够对甘草根系形成良好侵染,菌根侵染率在25.0%~48.4%之间。AM真菌对甘草表现出显著促生作用,接种处理使植株生物量、磷浓度及叶片叶绿素含量分别提高了171%~271%、64%~143%和98%~127%。施用沼液显著提高了植株磷浓度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全磷的同时,也增加了植物及土壤铬、铜和铅浓度。在沼液稀释比为10/0和9/1水平下,植物铬、铜和铅浓度超标,而接种AM真菌显著降低了植株重金属浓度至安全阈值以内。施用沼液同时接种AM真菌可在促进甘草生长的同时保障甘草品质,因而在甘草人工种植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以纳米ZnO和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简称AM)真菌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为研究对象,采用上下隔网分室法研究纳米ZnO胁迫下AM真菌根外菌丝对玉米生长及对锌吸收量的影响。试验共设置6个处理,所有处理的上层根室均不施用纳米ZnO,1个不接种菌剂的对照处理,另外5个处理均接种菌剂,下层菌丝室土壤分别施用0、400、800、1 600、2 400 mg/kg纳米ZnO。结果表明,纳米ZnO胁迫下接种AM真菌可明显促进玉米的生长,AM真菌根外菌丝可以吸收菌丝室中的锌,并从自身转运到宿主植物根系内,并进一步向地上部转运;AM真菌根外菌丝吸收的锌可促进玉米植株对锌的吸收和转运;AM真菌根外菌丝对锌的吸收可能是主动调节吸收。  相似文献   

16.
采用旱作水稻/绿豆间作的种植方式,研究不同施磷水平下,接种丛枝菌根(AM)真菌苏格兰球囊霉(Glomus coledonium),对水稻和绿豆的幼苗生长及氮磷素的转移和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0 mg/kg(以P计,下同)施磷处理[Ca(H2PO4)2·H2O]的水稻和绿豆的菌根形成率最高.不同磷水平处理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显著提高了水稻和绿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随着施磷量的增加,水稻和绿豆叶片叶绿素、植株磷含量和吸收量增加;在不同施磷水平下,接种AMF显著增加植株吸磷量,绿豆增加量高于水稻,绿豆的增加量在10 mg/kg时达98.34%.旱作水稻/绿豆间作系统中,水稻和绿豆的根系活力和可溶性糖含量随施磷水平的提高而增大,接种AMF条件下,显著提高了水稻和绿豆的根系活力和可溶性糖含量.在水稻/绿豆间作系统中,土壤有效磷量含量显著影响丛枝菌根的形成和发育.在10 mg/kg施磷水平下,丛枝菌根对水稻/绿豆生长的促进效果最佳,显著促进了水稻和绿豆的生长,并显著提高了水稻和绿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和可溶性糖含量.  相似文献   

17.
以神东矿区塌陷区退化土壤为供试基质,以玉米为宿主植物,研究在干旱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对玉米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以及对矿区退化土壤的改良作用。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接种AMF显著提高了玉米根系侵染率和生物量,玉米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色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接种组玉米地上部分磷、氮、钙和根系部分磷、钾、钙含量显著增加;接种AMF后,玉米根际土壤总球囊霉素和易提取球囊霉素含量分别增加了36.2%和33%,且根际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由此可见,接种AMF促进了玉米对矿质养分的吸收,缓解了干旱造成的玉米生长的不利影响,提高了根际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对矿区退化土壤改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不同磷水平下接种AM真菌对矿区玉米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山西省襄垣县矿区复垦土壤在不同磷水平条件下接种AM真菌对矿区玉米苗期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磷水平梯度显著影响了矿区玉米苗期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等光合特性,在0~50 mg/kg的磷梯度范围内,光合速率随着磷质量分数的升高而升高,之后又随之降低;在25 mg/kg磷水平时,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达到最大值,之后又随着磷质量分数的升高而降低;而蒸腾速率却随着磷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降低;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真菌)显著提高了玉米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而降低了玉米叶片的胞间CO2浓度,在25 mg/kg磷水平时降低幅度最大,达到了49%;但接种AM真菌对矿区玉米叶片的气孔导度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基于神东矿区天气干旱、水资源日益短缺的特点,利用矿井水回灌植物,通过在植物根际接种丛枝菌根真菌,研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矿井水回灌玉米生长的影响及其对根际土壤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利用矿井水回灌玉米3个月后,接种丛枝菌根真菌促进了玉米的生长,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处理玉米干质量比对照组高出3 g/株;试验选择的丛枝菌根真菌和玉米保持较高的共生关系,强化接种丛枝菌根真菌使玉米根系侵染率、菌丝密度分别达到76%、2.8 m/g;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提高了玉米植株氮、磷、钾的含量,有利于根际难溶矿质元素的活化,且玉米根际土壤中有效磷、有机质含量增加显著。  相似文献   

20.
以珍珠岩为培养基质的半液培实验比较研究了不同氮磷水平营养液对接种丛枝菌根真菌玉米的影响.研究表明:菌根真菌侵染率随着外界氮、磷浓度的升高而下降.高浓度或低浓度的外界氮或磷存在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植物营养无贡献.在正常的供氮(2 tool/L)和供磷(0.1 moUL)条件下,接种处理显著提高了植株生物量、磷含量.但对氮含量影响不大,菌根对玉米磷素营养的改善大于氮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