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梨果套袋是提高质量的一项很重要的技术措施,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变化,越来越多的果农在梨果生产过程中采用了套袋栽培的新技术。套袋不但提高了梨果果面的光洁度,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果品的品质;但是有的梨果在套袋后,梨果果面出现黑点症状。由于套袋后果  相似文献   

2.
苹果套袋栽培可显著提高果实的外观品质,已成为无公害果品生产的主要技术手段。近年来,人们对苹果套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套袋对苹果内在品质、外在质量、贮藏性的影响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套袋对苹果果实含铅量的影响却很少见报道。  相似文献   

3.
正1苹果无袋栽培目前只是听上去很时髦而已苹果套袋栽培发源于日本,原来苹果套袋的目的最初是为了防病虫,用纸袋物理性隔绝病菌和害虫不会直接危害果实,后来发现套袋果果面更加光洁,增进果实的外观质量。在日本富士、津轻等品种的果实套袋后有  相似文献   

4.
果实套袋是一项改善果实外观品质,提高果品商品性和生产效益的重要技术措施。石榴套袋技术不是很成熟,推广范围不广。近年三峡地区发展了不少石榴,我们于2005-2006年进行了套袋试验。  相似文献   

5.
去年扶风县南阳、法门、天度、段家、午井等乡镇的一些果农,都积极采用了苹果套袋技术,但出现了不少问题,如发生日灼、落果及萼洼、果面出现小斑点等。 1 出现问题及原因分析 1.1 套袋质量和套袋技术问题 1.1.1 套袋质量 目前市场上的套袋种类很多,有国产袋,也有进口袋。苹果套袋,一是要求纸质拉力大,经得住风吹雨打,保证在外界气候变化很剧烈的情况下,袋内温度不会很快就发  相似文献   

6.
苹果套袋栽培可显著提高果实的外观品质,已成为无公害果品生产的主要技术手段.近年来,人们对苹果套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套袋对苹果内在品质、外在质量、贮藏性的影响方面,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套袋对苹果果实含铅量的影响却很少见报道.本试验是研究果袋对果实含铅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桃套袋是净洁果面、改善果面色泽、减少病虫危害、避免农药直接与果实接触、降低农药残留、防止日烧病、促进果实着色均匀的主要途径,通过套袋可以提升桃综合品质,提高销售价格和经济效益。但是,如果不能科学化管理,很容易出现问题。特别是晚熟桃,由于生长期长,套袋前后不规范化管理,很容易产生果锈。1喷药引起果锈1.1选用高浓度、超剂型的农药大多果农担心桃套袋后被病虫为害,从谢花后开始喷药,超浓度使用农药,多种杀菌剂、  相似文献   

8.
<正>梨果套袋是提高质量的一项很重要的技术措施。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变化,越来越多的果农在梨果生产过程中采用了套袋栽培的新技术。套袋不但提高了梨果果面的光洁度,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果品品质;但是有的梨果在套袋后,由于病虫危害或管理不善造成的梨果果面出现黑点症状。发病初期,果实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蒲城县是有名的优质酥梨生产基地。笔者1993年在该县引进果实套袋技术后,经试验、示范和大面积推广,使套袋技术不断完善,推广面积连年猛增,至1998年全县酥梨套袋面积达4万亩,覆盖挂果梨园50%。 6年生产实践证明:果实套袋是提高酥梨商品性和商品率,减轻病虫危害,生产无公害果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很值得在酥梨生产中推广应用。几年来在实  相似文献   

10.
苹果套袋应做好的四个重点环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苹果套袋技术已经推广多年,但部分果农对一些重要技术措施没有认真去做,主要表现在:套袋时间过早或过晚,或操作方法不正确,或使用的果袋质量不好,或果袋选用不当,从而影响了套袋效果,有的还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其实,系统的苹果套袋技术中,与之密切相关的一些技术措施都是很常规的措施,只要思想上重视,严格按照要求操作,难度并不大,大部分果农都可以做到,而且能够做好。下面谈一下苹果套袋应做好的四个重点环节,供广大果农参考。第一,做好套袋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①选好园。选择管理精细、通风透光良好、园貌整齐、结果多、品种好的…  相似文献   

11.
张磊 《北方果树》1999,(3):24-24
肖县地处安徽北部,酥梨栽培历史悠久,现有酥梨面积1万hm2,其中结果面积6667hm2,总产量1亿kg。近几年来,为了提高酥梨的外观品质,我地普遍采用了套袋技术,套袋面积达6667hm2,但套袋酥梨受黄粉虫的危害却很严重,且受害面积和受害率每年均呈...  相似文献   

12.
果实套袋是一项改善果实外观品质、增加果品商品性、提高生产效益的重要技术措施,在苹果、梨、葡萄、桃等果品生产中得到普遍应用,并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石榴属于小水果,套袋技术不是很成熟,推广范围不广.近年三峡地区发展不少石榴种植,为了真正实现该区石榴的优质、高效、生态化生产,笔者于2005年、2006年进行石榴套袋试验.  相似文献   

13.
从套袋前的准备、套袋时期、套袋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介绍了梨果实套袋技术。选优质纸袋,并进行疏花疏果,严格掌握套袋时间,正确套袋,加强综合管理,才能确保套袋成功。  相似文献   

14.
套袋对鸭梨果实内含物变化及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51,自引:4,他引:51  
辛贺明  张喜焕 《果树学报》2003,20(3):233-235
试验测定了套袋和未套袋鸭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淀粉、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的含量变化及IAA、GA3在果实发育不同阶段的含量。结果表明,套袋果实和未套袋果实淀粉、糖、酸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在果实整个发育时期,套袋果实糖和酸的含量均低于未套袋果实,采收前糖的快速增长时期,套袋果晚于未套袋果。盛花后130d这段期间,套袋果淀粉含量低于未套袋果,采收时稍高于未套袋果。套袋果肉中IAA、GA3的含量,在果实发育的各阶段均低于未套袋果。  相似文献   

15.
长富2苹果除袋至转果间隔天数对着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适应苹果出口的要求,我市自1994年起在267hm2(公顷)长富2苹果生产基地上,每年果实套袋1500万~2000万个。套袋后,明显地提高了果实外观质量,减少了果实农药残留。虽在除袋前及时摘除了果实的遮光叶片,除袋后又认真地进行了转果,但因各户果农除袋至进行转果的间隔天数很不一致,采收时其果实的着色情况也很不同,致使不少果园的长富2苹果达不到外商要求的果面集中均匀着色85%以上,从而降低了出口果的数量和套袋栽培的效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995年以来我站连续2年探索了除袋至转果的间隔天数对果…  相似文献   

16.
短枝红富士苹果生长期果实套袋对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王少敏  魏立华 《果树科学》2000,17(3):181-184
以不套袋果实为对照,研究了套袋短枝红富士贮藏期间主要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套袋果与不套袋果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套袋果变化幅度较不套袋果明显;贮藏后期套袋果较不套袋果可滴定酸含量降低幅度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幅度稍大。  相似文献   

17.
短枝红富士苹果生长期果实套袋对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不套袋果实为对照,研究了套袋短枝红富士贮藏期间主要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套袋果与不套袋果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套袋果变化幅度较不套袋果明显;贮藏后期套袋果较不套袋果可滴定酸含量降低幅度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幅度稍大。  相似文献   

18.
套袋黄冠梨黑点病与钙素营养和果实衰老的关系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为探明套袋黄冠梨果实黑点病发病原因,从采后生理、矿质营养水平、酚类物质酶促褐变和果实衰老等方面对套袋黄冠梨果实黑点病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套袋果呼吸强度显著高于不套袋果;套袋果Ca含量仅为不套袋果的49%-63%,果皮钙素含量未套袋果>套袋健康果>套袋病果,套袋病果与不套袋果果皮N/Ca比值分别为9.8和6.1,K/Ca比值分别为17.6和8.8;果皮和果心酚类物质含量及多酚氧化酶活性(PPO)呈套袋病果>套袋健康果>未套袋果的趋势;套袋病果果皮丙二醛(MDA)含量及电导率显著高于未套袋果;果皮钙素含量与其PPO活性、多酚及丙二醛含量、电导率呈高度负相关。初步分析黄冠梨果实黑点病病因为缺钙性生理衰老。  相似文献   

19.
<正>莱阳市新台果袋厂位于胶东半岛的腹地梨乡——莱阳,本厂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集专业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果袋企业。生产的品种有葡萄套袋、苹果套袋、梨套袋、芒果套袋、枇杷套袋、桃套袋、香蕉套袋、橙子套袋、橘子套袋、杨桃套袋、柚子套袋以及石榴套袋等十几种产品。公司自创建以来,本着"同样的价格以质占优,同样的质量以价取胜"的经营理念,依靠先进的生产设备、过硬的生产技术和严谨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国内外新老客户的一致好评。欢迎各界朋友前来洽谈业务!  相似文献   

20.
对于一次性收获的蔬菜,如芹菜、甘蓝、大白菜、油菜等,可根据农药的安全间隔期,在收获前相隔一定的时间停止用药,以起到无公害蔬菜生产的目的。但对于多次收获的茄果、瓜类蔬菜,则很难做到在收获前规定出一定的时间停止用药,特别是如采收期内发生病虫害,果实很有可能未出农药残留期就采收上市。在番茄和黄瓜栽培中采用果实套袋方法,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在番茄和黄瓜坐果后,选择无病果实套袋,番茄使用的透明聚乙烯薄膜袋长20cm、宽16cm、厚0.08mm,黄瓜使用的薄膜袋长45cm、宽8cm、厚0.08mm。套袋后,在果柄部用橡皮筋套口,松紧适度。果实套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