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7 毫秒
1.
在选用优良杂交种,双膜覆盖促早发,建立高光效群体结构的前提下,应用摘早蕾控制伏前桃、去晚蕾控制晚秋桃、加强花铃期管理、赤霉素喷涂花朵、雨淋花翌日人工辅助授粉促进多结伏桃和早秋桃配套技术,可实现优质高产结铃模式,达到棉花优质高产的栽培目标。对比试验经LSD法检验,新技术极显著优于常规高产栽培技术。1995年和1996年生产试验经测产验收,亩产皮棉分别达到149.7kg和156.72kg  相似文献   

2.
李丽 《现代农业科技》2008,(11):225-226
从播前准备、促全苗和壮苗早发、稳长增蕾、搭架抓桃、促熟防衰等方面介绍豫东棉花标准化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从而为棉花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盐碱地棉花双膜覆盖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1~1995年进行的盐碱地棉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双膜覆盖可为棉花生育创造更为良好的环境条件,促棉早发效果显著。棉花播种期比地膜棉提前12天,最佳出叶期出叶率达71.2%,最佳现蕾期现蕾率达75.8%,伏桃和早秋桃占89%。试验期间亩产皮棉145.3~161.75kg,霜前花比地膜覆盖增加14.6%,亩增纯收益50.46元。  相似文献   

4.
棉花优质高产最佳生育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采取双膜覆盖或地膜覆盖促早发,塑造立体采光群体结构综合措施,可获得以最佳出叶期棉叶为主体的棉花高产最佳出叶模式,建立起通风透光好的高光效群体结构,提高棉花的光合性能,增加光合产物量,为棉花优质高产打下物质基础;再进一步调节开花结铃的时间和部位,让棉花利用有限的养分,在最佳结铃期和最佳结铃部位集中多结优质大桃,实现以伏桃和早秋桃为主体的棉花优质高产最佳结铃模式,才能最终达到优质高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移栽地膜棉试验表明,棉花进行地膜覆盖移栽不仅具有明显的保墒、增温效果,而且可实现壮苗早发,加快生育进程,改善群体结构,确保棉花高产优质.据此,提出了移栽地膜棉的配套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移栽地膜棉试验表明,棉花进行地膜覆盖移栽不仅具有明显的保墒、增温效果,而且可实现壮苗早发,加快生育进程,改善群体结构,确保棉花高产优质。据此,提出了移栽地膜棉的配套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
地膜覆盖棉花根系多 ,分布浅。 0~ 2 0cm耕层中根系分布数量 ,占总根量的 81 %以上 ,形成了地膜棉早发易早衰的生育特点。因此 ,防止棉花早衰是确保地膜棉高产优质的关键。生产实践证明 ,采取以下措施 ,可有效地防止地膜棉早衰。1 及时去早蕾 ,主攻优质桃去早蕾就是去掉早发棉田中棉株下部 1~ 3果枝上、6月 1 5日以前所现的蕾 ,并同时打去边心。去早蕾不仅可防早衰 ,还能减少烂铃 ,集中营养 ,调节营养物质再分配 ,搭起丰产架子 ,多坐优质桃 ,一般可增产 1 0 %~ 2 5%。但6月 1 5日以后现蕾的晚发棉田 ,不宜采取此项措施。2 揭膜追肥地…  相似文献   

8.
新疆棉花“矮、密、早”栽培历史、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疆棉区通过多年研究和实践,于1994年前后形成基于合理密植、植株矮化、早发早熟的棉花“矮、密、早”栽培模式。该模式以促早发早熟为主攻目标,充分利用地膜覆盖、膜下滴灌、化学调控,以及机械化、信息化等技术手段,并与配套棉花品种结合,通过密植矮化促早管理,促进生长发育与光能利用同步,协调个体与群体矛盾;用群体效应增源、扩库,提高有效光合面积和光合生产能力;克服了春季低温、秋季降温快等不利环境影响。“矮、密、早”栽培模式实现了棉花早发早熟、高产优质,使新疆皮棉产量由1981年的511.5 kg·hm-2提高到1994年的1 200.0 kg·hm-2,并于2019年达到1 966.5 kg·hm-2,年均增产7.2%以上,为中国和世界探寻高产栽培模式提供了典范。本文对“矮、密、早”栽培模式演进过程作了回顾,重点论述了该模式的技术内容和高产机理,并对该模式的发展作了展望,以期为今后棉花栽培模式的不断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棉所29号配套栽培技术及高产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虫杂交棉中棉所29 号配套栽培技术及高产开发研究结果表明,促棉早发有利于发挥棉花杂种优势和高产潜力,提高中棉所29 号的产量和品质;中棉所29 号优质高产的最佳栽培方式为双膜覆盖,其次为沟棚覆盖和二次覆膜,再次为地膜覆盖。研究提出了该品种二次覆盖栽培措施决策组合  相似文献   

10.
<正> 随着棉花产量的不断提高,高产棉早发与早衰、早发与烂铃等矛盾也随之出现。为此我们从1987年开始,在中棉所的统一按排下,进行了棉花除早蕾控晚蕾及其配套技术的试验、示范。利用棉花无限生长习性和自身补偿能力强的特性,采取有效的调节措施.不要或少要伏前桃和晚秋桃,实现棉花优质高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般每亩可增收皮棉7.5公斤,增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